CN219807847U -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7847U
CN219807847U CN202321166010.3U CN202321166010U CN219807847U CN 219807847 U CN219807847 U CN 219807847U CN 202321166010 U CN202321166010 U CN 202321166010U CN 219807847 U CN219807847 U CN 219807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groups
sewage treatment
group
v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60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中亚
李奇远
吕斌
谢宝玲
蔡小霞
邓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ongr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ongr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ongr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ongr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60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7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7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7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包括上端面开口设置的长方体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一体成型有若干组竖直平行分布的隔板,所述箱体的竖直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各组所述隔板的两侧竖直边沿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各组所述槽口内均贯穿插接有若干组加热棒;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若干组反应池,所述箱体的上端部铰接有若干组将所述反应池上端面密封盖接的顶板;各组所述隔板上端面均竖直开挖有第一腔室,各组所述第一腔室内均填充有第一隔热板。本申请提供了适宜菌群存活的温度环境,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净化污水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保温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废水处理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体化污水处理一般分为4个区,即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清水区,厌氧区最佳温度20-25摄氏度,好氧区最佳温度25-40摄氏度。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时环境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菌种的存活率降低,在北方冬季不易满足最佳的温度条件,因此需要设置一种保温结构,以保障污水处理设备的净化效率;现在常见的解决方式为将市政管道绕设于污水处理设备外周壁上,通过市政用水的的余热以保持污水处理设备的温度环境适宜条件。
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通过利用市政管道的余热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保温,使整个污水处理设备的温度相差不大,而在不同处理池内的菌群适宜的温度不同,不能同时提供适宜不同菌群的生存适宜温度,不能保障污水处理设备的净化污水的效率,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供适宜菌群存活的温度环境,提高污水处理设净化污水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包括上端面开口设置的长方体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一体成型有若干组竖直平行分布的隔板,所述箱体的竖直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各组所述隔板的两侧竖直边沿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各组所述槽口内均贯穿插接有若干组加热棒;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若干组反应池,所述箱体的上端部铰接有若干组将所述反应池上端面密封盖接的顶板;各组所述隔板上端面均竖直开挖有第一腔室,各组所述腔室内均填充有第一隔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污水处理设备反应池内的菌群维持在适宜温度,才能保障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污水的最大效率;现有的维持反应池温度的方式为将市政管道绕设于污水处理设备外周壁上,使市政用水的余热将污水处理设备维持在一定温度环境中;但由于不同反应池内的菌群适宜生存的温度不同,绕设市政管道的方式不能满足将不同反应池的温度需求;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通过在不同反应池侧壁上分别插接加热棒,在不同反应池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隔热板,减少了不同反应池内温度的传递,保障了不同反应池内均维持相应菌群的适宜温度,实现了维持不同反应池不同的最佳温度,保障了各组反应池内菌群的较佳生存环境,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净化污水的效率。
优选的,各组所述顶板的水平上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板上时,太阳能板上的光电子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刺激,使光电子形成电子对,电子对的定向流动形成电流通路,从而实现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给该保温设备供电,减少了加热棒的耗电量,提高了该保温结构的环保性。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水平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组电极,各组所述电极与所述加热棒正对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板关闭时,电极与加热棒连通,加热棒通电加热,使各组反应池均维持相应菌群的适宜温度;当顶板打开时,电机与加热棒断开,作业人员对反应池进行清洁时,加热棒不通电,保障了作业人员在清洁反应池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的上端部靠近所述箱体内侧的一侧竖直侧壁上均凹设有弧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棒的竖直侧壁上凹设有弧形孔的设置,方便了作用人员将加热棒取出,作业人员通过带有弯钩结构的棒体将弧形孔钩住,即可将加热棒取出,避免了作业人员直接将加热棒取出时,被加热棒烫伤。
优选的,各组所述顶板的水平上端面均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方便了作业人员将顶板打开。
优选的,各组所述槽口的水平截面呈燕尾结构,燕尾设置于背离所述反应池的位置处,所述加热棒与所述槽口形状配合并插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槽口呈燕尾结构的设置,使加热棒放置于槽口内进行作业时,卡接固定于槽口内,避免了加热棒从槽口中滑落入反应池内,保障了加热棒在槽口中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竖直侧壁上端面均竖直开挖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均填充有第二隔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腔室的设置减少了加热棒产生的热量从箱体侧壁散出,保证了反应池的温度恒定,减少了加热棒的加热强度,从而减少了加热棒耗电量;同时防止了反应池内温度过高使箱体外侧壁温度过高,将路过行人烫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不同反应池侧壁上分别插接加热棒,在不同反应池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隔热板,减少了不同反应池内温度的传递,保障了不同反应池内均维持相应菌群的适宜温度,实现了维持不同反应池不同的最佳温度,保障了各组反应池内菌群的较佳生存环境,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净化污水的效率;
2.各组槽口呈燕尾结构的设置,避免了加热棒从槽口中滑落入反应池内,保障了加热棒在槽口中的安装稳定性;加热棒的竖直侧壁上凹设有弧形孔的设置,方便了作用人员将加热棒取出;
3.在不同反应池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隔热板,减少了不同反应池内温度的传递;第二腔室的设置减少了加热棒产生的热量从箱体侧壁散出,保证了反应池的温度恒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隔板;3、槽口;4、加热棒;5、反应池;6、顶板;7、第一腔室;8、第一隔热板;9、太阳能板;10、电极;11、弧形孔;12、把手;13、第二腔室;14、第二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参照图1及图2,该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包括上端面开口设置的长方体结构的箱体1,箱体1内部一体成型有若干组竖直平行分布的隔板2,隔板2与箱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若干组反应池5,箱体1的上端部铰接有若干组将反应池5上端面密封盖接的顶板6。
参照图1,各组顶板6的水平上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9;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板9上时,太阳能板9上的光电子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刺激,使光电子形成电子对,电子对的定向流动形成电流通路,从而实现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给该保温设备供电;各组顶板6的水平上端面均固定有把手12;把手12的设置方便了作业人员将顶板6打开。
参照图2,箱体1的竖直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3,各组隔板2的两侧竖直边沿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3,各组槽口3内均贯穿插接有若干组加热棒4;各组槽口3的水平截面呈燕尾结构,燕尾设置于背离反应池的位置处,加热棒4与槽口3形状配合并插接固定;各组槽口3呈燕尾结构的设置,使加热棒4放置于槽口3内进行作业时,卡接固定于槽口3内,避免了加热棒4从槽口3中滑落入反应池内,保障了加热棒4在槽口3中的安装稳定性;加热棒4的上端部靠近箱体1内侧的一侧竖直侧壁上均凹设有弧形孔11;加热棒4的竖直侧壁上凹设有弧形孔11的设置,方便了作用人员将加热棒4取出,作业人员通过带有弯钩结构的棒体将弧形孔11钩住,即可将加热棒4取出,避免了作业人员直接将加热棒4取出时,被加热棒4烫伤。
参照图2,各组隔板2上端面均竖直开挖有第一腔室7,各组第一腔室1内均填充有第一隔热板8;第一隔热板8的设置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不同反应池之间温度的传递,实现了维持不同反应池的不同适宜温度,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污水的效率;箱体1的竖直侧壁上端面均竖直开挖有第二腔室13,第二腔室13内均填充有第二隔热板14;第二隔热板14的设置减少了加热棒4产生的热量从箱体1的侧壁上发散,保证了反应池的温度恒定,减少了加热棒4的加热强度,从而减少了加热棒4耗电量。
参照图3及图4,顶板6的水平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组电极10,各组电极10与加热棒4正对分布电极10固定于顶板6的水平下端面,当顶板6关闭时,电极10与加热棒4连通,加热棒4通电加热,使各组反应池均维持相应菌群的适宜温度;当顶板6打开时,电机与加热棒4断开,作业人员对反应池进行清洁时,加热棒4不通电,保障了作业人员在清洁反应池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作业人员根据不同的反应池内的菌群得适宜温度,选择各个反应池内各个加热棒4的插接数量,作业人员可通过带有弯钩结构的棒体将弧形孔11钩住,即可将加热棒4取出;作业人员将加热棒4的数量调整合适后,将顶板6关闭。
顶板6关闭后,此时电极10与加热棒4连通,加热棒4通电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使反应池内的保持适宜菌群生存的温度;同时,顶板6上端面安装的太阳能板9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电能可用于加热棒4的供电。
当作业人员需要对反应池进行清洁时,通过把手12将顶板6打开,此时,加热棒4自动断电,保障了作业人员清洁过程中的作业人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了适宜菌群存活的温度环境,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净化污水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面开口设置的长方体结构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一体成型有若干组竖直平行分布的隔板(2),所述箱体(1)的竖直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3),各组所述隔板(2)的两侧竖直边沿竖直开设有若干组槽口(3),各组所述槽口(3)内均贯穿插接有若干组加热棒(4);所述隔板(2)与所述箱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若干组反应池(5),所述箱体(1)的上端部铰接有若干组将所述反应池(5)上端面密封盖接的顶板(6);各组所述隔板(2)上端面均竖直开挖有第一腔室(7),各组所述第一腔室(7)内均填充有第一隔热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顶板(6)的水平上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的水平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组电极(10),各组所述电极(10)与所述加热棒(4)正对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4)的上端部靠近所述箱体(1)内侧的一侧竖直侧壁上均凹设有弧形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顶板(6)的水平上端面均固定有把手(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槽口(3)的水平截面呈燕尾结构,燕尾设置于背离所述反应池(5)的位置处,所述加热棒(4)与所述槽口(3)形状配合并插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竖直侧壁上端面均竖直开挖有第二腔室(13),所述第二腔室(13)内均填充有第二隔热板(14)。
CN202321166010.3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Active CN219807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6010.3U CN21980784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6010.3U CN21980784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7847U true CN219807847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6010.3U Active CN21980784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7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3580B (zh)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湿地产电并用于湿地出水电化学消毒的系统
CN208471684U (zh) 一种光催化-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处理复合装置
CN219807847U (zh) 一种厢式地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保温结构
CN105417645A (zh) 一种圆筒型电催化氧化反应装置
CN204675882U (zh) 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污水处理系统
CN102701533B (zh) 一种智能化免维护污水处理装置
CN203568889U (zh) 一种双铝电极电解除磷装置
CN216377555U (zh) 一种基于界面蒸发原理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收集装置
CN215828449U (zh)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可蒸汽加热脉冲布水器
CN215250134U (zh) 一种工厂用节能环保污水处理水净化装置
CN210974093U (zh) 一种水体净化生态景观滤床
CN107188245B (zh) 一种太阳能推流装置
CN114105241A (zh) 一种基于界面蒸发原理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收集装置及方法
CN202688149U (zh) 一种智能化免维护污水处理装置
CN117658393B (zh) 一种可调整光照强度的分层式微藻生物膜反应器
CN108555014A (zh) 一种用于电动强化生物修复的中温好氧反应器
CN215062908U (zh) 一种清洁高效火力热电用的除盐水箱
CN215123431U (zh) 规模化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
CN205368063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5088150U (zh) 太阳能保温堆肥装置
CN216890533U (zh) 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的膜生物反应处理装置
CN209964990U (zh) 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
CN210736304U (zh) 水光互补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系统
CN220450008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污泥干化阳光房
CN219217760U (zh) 金属表面处理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