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3940U - 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3940U
CN219803940U CN202222116507.6U CN202222116507U CN219803940U CN 219803940 U CN219803940 U CN 219803940U CN 202222116507 U CN202222116507 U CN 202222116507U CN 219803940 U CN219803940 U CN 219803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neck
rotating part
side wall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65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凯雄
唐凯凯
薛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ofa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ofa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ofa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ofa E Commerc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3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3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支架、按摩组件、夹臂组件和连接组件,佩戴支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夹臂组件包括两个夹臂,连接组件设有两个,连接组件包括转轴、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转轴活动穿设于第一转动部,转轴至少一端设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部,该弹性部可伸出第一转动部外并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动部,以使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装配时,将转轴至少一端的弹性部缩进第一转动部,当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对位时,弹性部自动伸出以使转轴两端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动部,无需在第二转动部的两侧外壁开孔,不需要增加端盖以遮挡开孔,从而降低成本,而且使颈部按摩仪外形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缓解颈部疲劳,以及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市场上出现了颈部按摩器等按摩产品,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的方式,缓解颈部疲劳。
现有的一些颈部按摩仪通常包括主体和设于主体两侧的夹持臂,夹持臂通过转轴与主体可转动式连接,但是现有的转轴通常需要在夹持臂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处两侧外壁开孔,将转轴从夹持臂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处的一侧开孔装入以实现夹持臂和主体之间的转动,外观会留有开孔,需要安装端盖才能将开孔盖住,增加成本,且外形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无需在第二转动部的背向第一转动部的两外侧面开孔,更不需要增加端盖以遮挡该开孔,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使颈部按摩仪的外形更加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
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用于绕在用户颈部,所述佩戴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
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佩戴支架的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
夹臂组件,所述夹臂组件包括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夹臂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两个连接组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与两个所述夹臂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夹臂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转轴、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夹臂,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转轴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转轴至少一端设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可伸出所述第一转动部外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弹性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转轴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转动部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所述转轴的两端的所述弹性部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所述转轴的两端的所述弹性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排布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空腔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在所述空腔内活动,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均具有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子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三侧壁的两个子侧壁中的相对所述第四侧壁的子侧壁,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四侧壁的两个子侧壁中的相对所述第三侧壁的子侧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弹性夹紧件,所述弹性夹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弹性夹紧件用于在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时提供扭矩以使两个所述夹臂可转动至弹性夹持用户颈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周,且所述扭簧具有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第一扭臂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扭臂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或者,
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臂与所述佩戴支架围合形成佩戴在用户颈部的C形结构,两个所述夹臂的朝向所述用户颈部的一侧均设有柔性垫。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臂的所述柔性垫外均包裹有可拆卸的夹臂柔性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支架包括柔性主体和支架组件,所述柔性主体用于佩戴在用户颈部,所述支架组件安装于所述柔性主体,且所述支架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柔性主体适配并具有弹性,所述支架组件用于使所述柔性主体自由张开或收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夹臂均包括壳体和配重块,所述第一转动部或所述第二转动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壳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夹臂,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凸出于所述夹臂的外壁,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按摩组件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按摩组件的驱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机芯和按摩头,所述佩戴支架的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机芯位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按摩头连接于所述机芯并伸出所述安装槽外,所述机芯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通过在转轴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弹性部,该弹性部能够弹性伸缩,装配时,弹性部会被第二转动部的朝向第一转动部的内侧面挤压缩进第一转动部,而当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对位时,弹性部不再被第二转动部的朝向第一转动部的内侧面挤压,此时的弹性部可以自动伸出第一转动部外,以与第二转动部活动连接,从而使转轴的两端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动部,这样一来,转轴的两端可以直接从第二转动部的朝向第一转动部的内侧面装入,使得转轴无需从第二转动部的背向第一转动部的外侧面插入,因此无需在第二转动部的背向第一转动部的两外侧面开孔,更不需要增加端盖以遮挡该开孔,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还有利于使颈部按摩仪的外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张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爆炸方式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爆炸方式二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夹臂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夹臂的爆炸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一支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一支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U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O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倒U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V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柔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按摩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滚轮式按摩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颈部按摩仪100;柔性主体10;开口11;导向孔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按摩组件20;机芯21;驱动组件211;电机2111;蜗杆2112;传动组件212;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三级齿轮2123;传动轴2124;滚轮式按摩头22;第一转动座221;上盖221a;下盖221b;安装腔2211;卡口2212;转动轴222;第一限位部2221;第二限位部2222;第二连接部2223;滚轮按摩部223;揉捏式按摩头23;第二转动座231;按摩凸点24;加热灯板25;第一外壳26a;第二外壳26b;第一容纳腔27;第二容纳腔28;第三容纳腔29;
支架组件30;第一支架31;弹性结构311;通孔311a;缺口311b;第一端3111;第二端3112;弧形部3113;第一延伸部3114;第二延伸部3115;筋条3116;第一夹片3117;第二夹片3118;第一夹持结构312;第二夹持结构313;第一镂空结构314;第二镂空结构315;第二支架32;第一连接部321;防护壳33;固定柱41;凸台42;固定槽43;连接组件50;转轴51;主体511;弹性部512;第一转动部52;第一侧壁521;第二侧壁522;第二转动部53;第一限位槽531;第二限位槽532;第三侧壁533;第一子侧壁5331;第四侧壁534;第二子侧壁5341;空腔535;弹性夹紧件60;扭簧61;第一扭臂611;第二扭臂612;夹臂70;壳体71;第一壳体71a;第二壳体71b;第三壳体71c;第四壳体71d;配重块72;柔性垫73;夹臂柔性套74;电池200;电源板300;喇叭400;控制板500;功能按键501;导光柱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100,包括佩戴支架、按摩组件20、夹臂组件和连接组件50,佩戴支架用于佩戴在用户颈部,且该佩戴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321,按摩组件20设于佩戴支架的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以使按摩组件20能够用于给用户肩颈部进行按摩,夹臂组件包括两个夹臂70,两个夹臂70与两个第一连接部321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夹臂70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部321,连接组件50设有两个,两个连接组件50与两个夹臂70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夹臂70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50与对应的第一连接部321连接,各个连接组件50均包括转轴51、第一转动部52和第二转动部53,第一转动部52和第二转动部53中的一者安装于夹臂70,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中的另一者安装于第一连接部321;
其中,转轴51活动穿设于第一转动部52,转轴51至少一端设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部512,该弹性部512可伸出第一转动部52外并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动部53,以使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可转动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转轴51至少一端设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部512,转轴51穿设第一转动部52后其弹性部512伸出以装配于第二转动部53的对应位置,由于转轴51至少一端的弹性部512能够弹性伸缩,所以在将第一转动部52和第二转动部53进行装配时,将转轴51至少一端的弹性部512会受到第二转动部53的朝向第一转动部52的内侧面挤压缩进第一转动部52,当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对位时,弹性部512不再受到第二转动部53的朝向第一转动部52的内侧面挤压,此时的弹性部512可以自动伸出,以与第二转动部53活动连接,从而使转轴51两端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动部53,这样一来,转轴51的两端可以直接从第二转动部53的朝向第一转动部52的内侧面装入,使得转轴51无需从第二转动部53的背向第一转动部52的外侧面插入,因此无需在第二转动部53的背向第一转动部52的两外侧面开孔,更不需要增加端盖以遮挡开孔,从而降低成本,而且使颈部按摩仪100外形更加美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佩戴支架可以包括柔性主体10和支架组件30,柔性主体10用于佩戴在用户颈部,支架组件30安装于柔性主体10,且支架组件30的两端分别设有前述的第一连接部321,支架组件30与柔性主体10适配并具有弹性,以使该支架组件30可以用于使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或收紧,以便于颈部按摩仪100套设在用户颈部以及使颈部按摩仪100夹持在用户颈部上,释放双手,即,在将颈部按摩仪100佩戴至用户颈部时,支架组件30可以使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以便于颈部按摩仪100套设在用户颈部;而在将颈部按摩仪100佩戴在用户颈部后,支架组件30可以使柔性主体10夹紧,以便于颈部按摩仪100夹持在用户颈部上,而无需要用户手持颈部按摩仪100,释放用户双手。
进一步地,柔性主体10可以呈大致的弧形,以便于柔性主体10环绕在用户颈部上,且该柔性主体10可为泡棉支架、软胶支架等。而支架组件30的形状可以与柔性主体10的形状相适配,即,支架组件30也可以呈大致的弧形,以便于支架组件30安装于柔性主体10上,同时也能使柔性主体10的形状维持在弧形,以便于柔性主体10环绕在用户颈部上;且该支架组件30可为硅胶支架、橡胶支架或塑胶支架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10所示,转轴51的两端均设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部512,第一转动部5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521和第二侧壁522,转轴51活动穿设于第一侧壁521和第二侧壁522,第二转动部53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限位槽531和第二限位槽532,转轴51的两端的弹性部512伸出于第一侧壁521和第二侧壁522,且转轴51的两端的弹性部512可活动插设于第一限位槽531与第二限位槽532,以使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可转动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531与第二限位槽532之间的间距与第一转动部5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适配,由于转轴51的两端的弹性部512可以弹性伸缩,在装配时,转轴51的两端的弹性部512可以被挤压缩入第一侧壁521和第二侧壁522内,以使第一转动部52能够位于第一限位槽531与第二限位槽532之间使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实现对位,对位时转轴51的两端的弹性部512正好分别与第一限位槽531和第二限位槽532相对,以使转轴51两端的弹性部512弹性伸出活动插设于第一限位槽531与第二限位槽532,从而便于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可转动地连接的同时无需在第二转动部53的背向第一侧壁521的外侧面和/或背向第二侧壁522的外侧面开孔,更不需要增加端盖以遮挡开孔,从而降低成本,而且使颈部按摩仪100外形更加美观。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侧壁521和第二侧壁522的排布方向。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转轴51包括主体511和连接于主体511两端的弹性部512,位于主体511两端的弹性部512可以通过弹簧与主体511连接,以实现弹性部512的弹性伸缩。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第二转动部53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三侧壁533和第四侧壁534,第三侧壁533和第四侧壁534之间具有空腔535以使第一转动部52能够在空腔535内活动,第三侧壁533与第四侧壁534均具有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子侧壁,第三侧壁533的子侧壁为第一子侧壁5331,第四侧壁534的子侧壁为第二子侧壁5341,第一限位槽531设于第三侧壁533的两个第一子侧壁5331中的相对第四侧壁534的第一子侧壁5331,第二限位槽532设于第四侧壁534的两个第二子侧壁5341中的相对第三侧壁533的第二子侧壁53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侧壁533与第二侧壁522的设置能够提供空腔535,便于第一转动部52相对第二转动部53转动,通过第三侧壁533与第四侧壁534的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子侧壁的设置,可以只在第三侧壁533内侧的子侧壁开设第一限位槽531,以及在第四侧壁534内侧的子侧壁开设第二限位槽532,而保持第三侧壁533与第四侧壁534的外侧的子侧壁的完整,外观上没有开孔,更不需要增加端盖以遮挡开孔,从而降低成本,而且使颈部按摩仪外形更加美观;同时,第三侧壁533与第四侧壁534的两个子侧壁之间设有间隙,当需要拆卸时,可以通过工具从第三侧壁533以及第四侧壁534的两个子侧壁之间的间隙处将转轴51两端的弹性部512往内推入,从而便于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的分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8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弹性夹紧件60,弹性夹紧件60抵接于第一转动部52和第二转动部53,弹性夹紧件60用于第一转动部52与第二转动部53转动时提供扭矩以使夹臂70可转动至弹性夹持用户颈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弹性夹紧件60的设置能够便于两个夹臂70配合柔性主体10夹紧用户颈部,由于按摩组件20在按摩过程中会对用户颈部起到挤压作用,从而容易因为反作用力使柔性主体10移位影响按摩效果,通过两个夹臂70以及弹性夹紧件60的设置能够帮助托持并夹紧颈部,避免柔性主体10移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弹性夹紧件60为套设于转轴51的扭簧61,扭簧61具有第一扭臂611和第二扭臂612,第一扭臂611抵接于第一转动部52,第二扭臂612抵接于第二转动部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施力使两个夹臂70转动至张开时,两侧的扭簧61分别对应压缩,卸去外力后,扭簧61通过扭力作用带动两个夹臂70向收紧的方便转动至夹紧用户颈部或恢复常态,通过转轴51和扭簧61的设置能够方便颈部按摩仪100的使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夹紧件包括弹片,弹片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动部,弹片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转动部,以使两个夹臂可弹性夹持用户颈部。示例性地,弹片可以采用U形弹片,通过施力使两个夹臂张开时,U形弹片两侧对应张开,在卸去外力后,U形弹片回弹,以使两个夹臂收紧夹持用户颈部或恢复常态;示例性地,弹片还可以采用内侧弯曲的圆弧状弹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11所示,两个夹臂70与柔性主体10围合形成环绕于用户颈部的C形结构,两个夹臂70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均设有柔性垫7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柔性垫73的设置能够与用户颈部形成较好的贴合状态,对用户颈部起到托持作用,也即在按摩时,不仅按摩组件20与颈部接触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因为两个夹臂70的柔性垫73的接触同样起到夹设用户颈部的作用,由于柔性垫73的特性,不会对颈部产生较大的挤压感,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示例性地,柔性主体10与柔性垫73可以采用软质海绵填充,弹性好,按摩舒适性较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两个夹臂70的柔性垫73均包裹有可拆卸的夹臂柔性套74。在本实施例中,夹臂柔性套74通过拉链或魔术贴可拆卸的套设于两个夹臂70上,通过夹臂柔性套74的设置可以避免两个夹臂70的柔性垫73产生污垢,且可以将夹臂柔性套74拆卸下来清洗,方便使用。当然,夹臂柔性套74上也可以设有松紧带直接套设于两个夹臂70或者没有松紧带夹在两个夹臂70之间从而不需要设拉链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两个夹臂70均包括壳体71和配重块72,柔性垫73安装于壳体71内侧,配重块72安装于壳体71并位于壳体71与柔性垫73之间,第一转动部52或第二转动部53安装于壳体71。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夹臂70内设置配重块72,以增加两个夹臂70的重量,以使两个夹臂70与安装有支架组件30的柔性主体10之间重量均衡,利于稳固佩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有控制板500,控制板500安装于夹臂70,控制板500上设置有功能按键501,功能按键501凸出于夹臂70外壁,控制板500与按摩组件20通讯连接,以控制按摩组件20的驱动,将设置有功能按键501的控制板500安装于两个夹臂70中的一者,能够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示例性地,如图11-图12所示,壳体71包括第一壳体71a、第二壳体71b、第三壳体71c和第四壳体71d,柔性垫73安装与第一壳体71a,柔性垫73可通过背胶粘在第一壳体71a,配重块72可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壳体71a,第三壳体71c通过第二壳体71b安装于第一壳体71a背对柔性垫73的一侧,第四壳体71d安装于第三壳体71c背对第一壳体71a的一侧,控制板500安装于第三壳体71c与第四壳体71d之间,功能按键501凸出于第四壳体71d的外壁,功能按键501可以包括有用于控制按摩组件20开关的开关按键和控制按摩组件20的工作模式的调节按键,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导光柱502,导光柱502安装于第四壳体71d,用于将控制板500上的指示灯发出的光传递出去。其中,第二转动部53一体成型安装于第三壳体71c的一端。
示例性地,第一壳体71a与第二壳体71b之间以及第二壳体71b与第三壳体71c之间可以采用固定凸柱与固定卡槽配合的方式实现卡扣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架组件30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安装于柔性主体10,第二支架32安装于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具有延伸于柔性主体10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21,第一转动部52一体成型安装于第一连接部321,柔性主体10设有开口11,可通过开口11将柔性主体10绕在用户颈部;第一支架31与柔性主体10适配并具有弹性,以使柔性主体10可自由张开或收紧,第二支架32为与柔性主体10适配的弧形结构且能够随柔性主体10的张开或收紧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通过第一支架31的设置能够弹性夹持用户脖颈,按摩过程无需双手扶住柔性主体10,解放双手。其中,该第一支架31可为硅胶支架、橡胶支架或塑胶支架等;而该第二支架32也可为硅胶支架、橡胶支架或塑胶支架等。
其中,如图13-图18所示,第一支架31包括弹性结构311、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弹性结构311具有第一端3111和与第一端3111相对的第二端3112,第一夹持结构312连接于第一端3111并位于柔性主体10的左侧,第二夹持结构313连接于第二端3112并位于柔性主体10的右侧,第一端3111和第二端3112沿柔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排布,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以弹性结构311为基点可带动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或收紧,弹性结构311设有通孔311a,或者,弹性结构311朝向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311b,或者,弹性结构311背对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311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100,由于第一支架31包括弹性结构311、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且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能够以弹性结构311为基点带动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或收紧,使得柔性主体10能够适应不同脖围大小的颈部,并夹持在不同脖围大小的颈部上,而在按摩时无需双手扶住柔性主体10,解放双手;同时还进一步在弹性结构311上开设通孔311a或缺口311b,以增大弹性结构311的弹性模量,从而使得弹性结构311能够在第一夹持结构312和/或第二夹持结构313受到较小的作用力时便可发生形变,以使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能够以弹性结构311为基点带动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或收紧,能更加容易调整柔性主体10形成的用于供颈部佩戴的佩戴空间的大小,进而使得颈部按摩仪100能够有效地适应不同脖围大小的颈部,同时还有利于使颈部按摩仪100能够进一步扩展其适用人群,即,通过在弹性结构311上开设通孔311a或缺口311b,提高了第一支架31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以适配不同脖围大小的用户佩戴,相比于直接采用弧形的支架弹性形变能力更好,而且还可以避免硬性夹持用户脖颈,可以更好的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16所示,弹性结构311设有通孔311a。以图9所示为例,第一夹持结构312与第二夹持结构313位于柔性主体10的左右两侧,开口11设于柔性主体10的下侧,通孔311a从柔性主体10的前侧往后侧贯通,以使弹性结构311的截面呈O形。
可选地,如图17所示,弹性结构311朝向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311b。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往背对开口11的一侧凹陷形成朝向开口11一侧的缺口311b,能够增大弹性结构311的弹性模量,以使弹性结构311能够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增加第一支架31的弹性形变能力,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结构311可以是倒U形或倒V形。
可选地,如图15和图18所示,弹性结构311背对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311b。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往开口11一侧凹陷形成背对开口11一侧的缺口311b,能够增大弹性结构311的弹性模量,以使弹性结构311能够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第一支架31的弹性形变能力,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结构311可以是U形或V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关于该弹性结构311对称设置,即,将第一支架31中部设置具有缺口311b的弹性结构311,第一夹持结构312与第二夹持结构313设置于具有缺口311b的弹性结构311的两侧,这样能够确保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在以弹性结构311为基点摆动时都具有较长的摆臂,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的摆动特性更好,能够使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之间的距离调整范围更大,从而可以有效地适配不同脖围大小的用户佩戴,而且,相比于直接采用弧形的支架本申请的柔性主体10的弹性更好,避免硬性夹持用户脖颈,可以更好的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100,主要用于颈部的按摩,当然,在需要时也可以应用于肩部以及腿部等部分的按摩,用于颈部按摩时不需要依靠外物扶住柔性主体10,从而可以起到解放双手的效果,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而且在夹紧颈部时,由于柔性主体10的特性,颈部不会存在强烈的挤压感,且由于第一支架31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其弹性更好,避免硬性夹持用户脖颈,可以更好的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弹性结构311包括弧形部3113、第一延伸部3114和第二延伸部3115,第一延伸部3114具有第一端3111,第一延伸部3114连接于弧形部3113和第一夹持结构312,第二延伸部3115具有第二端3112,第二延伸部3115连接于弧形部3113和第二夹持结构313;其中,第一延伸部3114和第二延伸部3115往开口11方向延伸以形成朝向开口11一侧的缺口311b,或者,第一延伸部3114和第二延伸部3115往背对开口11方向延伸以形成背对开口11一侧的缺口311b,这样,在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以弹性结构311为基点带动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或收紧时,弹性结构311的形变主要集中在弧形部3113,由于弧形部3113具有较长的长度,更容易发生形变,所以限定弹性结构311为具有弧形部3113以及连接于弧形部3113两侧的第一延伸部3114和第二延伸部3115的结构,有利于提升弹性结构311的形变能力,以使第一支架31的弹性更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电池200,电池200安装于缺口311b,用于给按摩组件20供电。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内部形成收容电池200的容置腔,第二支架32封盖于弹性结构311的缺口311b处,将电池200收容于弹性结构311的容置腔内,方便安装,合理利用空间,使该颈部按摩仪100结构紧凑,减小体积。
示例性地,支架组件30还包括防护壳33,防护壳33安装于第二支架32背对开口11的一侧,第二支架32上还可以安装电源板300和喇叭400,电源板300与电池200电性连接,喇叭400与电源板300电性连接,防护壳33盖合于第二支架32以形成防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所示,弧形部3113内壁凸设有用于承载电池200的筋条3116,筋条3116沿柔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延伸,筋条3116在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第一夹片3117和第二夹片3118,电池200两端抵接于第一夹片3117和第二夹片31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筋条3116、第一夹片3117和第二夹片3118的设置,以限定出电池200的安装槽,这样在安装电池200时,能够利用筋条3116、第一夹片3117和第二夹片3118形成的安装槽对电池200的安装起到一定的定位和限位作用,从而能够方便电池200的安装。另外,通过在弧形部3113内壁凸设有用于承载电池200的筋条3116,能够使电池200和弧形部3113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缝隙,以便电池200产生的热量通过该缝隙进行散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2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背对开口11的一侧至少设有一个镂空结构。示例性地,如图13-图14所示,弹性结构311与第一夹持结构3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镂空结构314,弹性结构311与第二夹持结构31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镂空结构315,第一镂空结构314与第二镂空结构315相对设置,形成对称结构,当然,也可以仅在弹性结构311与第一夹持结构312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镂空结构或者仅在弹性结构311与第二夹持结构313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镂空结构,通过开设镂空结构,不仅可以减少第一支架31的材料,从而减轻重量,而且还可以增大第一支架31的弹性模量,有利于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能够以弹性结构311为基点带动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或收紧,使得柔性主体10能够适应不同脖围大小的颈部,并夹持在不同脖围大小的颈部上,而在按摩时无需双手扶住柔性主体,解放双手。另外,通过将第一镂空结构314设置于弹性结构311与第一夹持结构312的连接处,将第二镂空结构315设置于弹性结构311与第二夹持结构313的连接处,能够使第一镂空结构314和/或第二镂空结构315对应于喇叭400设置,使得喇叭400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一镂空结构314和/或第二镂空结构315传递出去,从而使得喇叭400发出的声音能够更好地传递出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提升夹持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19所示,柔性主体10包括朝向用户颈部的第一侧和背对于用户颈部的第二侧,按摩组件20设于柔性主体10的第一侧,支架组件30安装于柔性主体10的第二侧,支架组件30与按摩组件20之间设有穿设于柔性主体10的固定结构,按摩组件20通过固定结构与支架组件30连接,以使按摩组件20固定于第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将支架组件30装配于柔性主体10相对按摩组件20的另一侧,即,支架组件30和按摩组件20位于柔性主体10的两相对侧,无需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将支架组件30预埋于柔性主体10内,可以简化工艺,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支架组件30以及按摩组件20的安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结构简单,也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使支架组件30和柔性主体10之间固定牢固,提高支架组件30的安装稳定性,从而可以很好的防止按摩组件20的移位,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支架组件30的固定强度不够造成按摩组件20错位甚至搅碎柔性主体10的问题。示例性地,按摩组件20设置有两个,两个按摩组件20间隔设于柔性主体10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结构等固定方式固定于支架组件3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中的一者设于支架组件30,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中的另一者设于按摩组件20,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柔性主体10并与第二固定件配合固定,以使按摩组件20与支架组件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配合以实现按摩组件20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13-图15、图20所示,第一固定件包括凸设于第一支架31并朝向第一侧延伸的固定柱41,第二固定件包括凸设于按摩组件20边缘处的凸台42,凸台42设有与固定柱41适配的固定槽43,固定柱41穿设于柔性主体10并固定于固定槽43内。示例性地,固定柱4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槽43,结构稳定,安装成本低,固定槽43内设有用于打螺钉的固定孔,固定孔可以是圆形孔也可以是腰形孔。当然,固定柱41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等方式固定于固定槽4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柔性主体10设有贯穿的导向孔12,固定柱41穿过导向孔12固定于固定槽43内。示例性地,如图13-图15、图19-图20所示,第一支架31设有四个呈中心对称的固定柱41,柔性主体10对应四个固定柱41的位置预先开设有四个导向孔12,以便四个固定柱41分别穿过四个导向孔12固定于两个按摩组件的凸台42的固定槽43内,以使两个按摩组件20稳定安装于第一支架31。可以理解地,固定柱41、和导向孔12的数量也可以对应设置为两个、三个、五个或六个等,具体根据安装需要而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按摩组件20通过固定结构与第一支架31连接,柔性主体10的第二侧设有与第一支架31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13,第一支架3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3,第二支架32安装于第一支架31并封盖于第一安装槽13。在本实施例中,在柔性主体10的第二侧开设有向内凹陷并与第一支架31适配的第一安装槽13,不仅方便第一支架31的安装,而且安装第一支架31后不会额外增加颈部按摩仪100的体积,结构紧凑,而且同时了缩短了按摩组件20与第一支架31的距离,方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9-图20所示,按摩组件20包括机芯21和按摩头,柔性主体1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机芯21的安装槽,即第二安装槽14,机芯21位于第二安装槽14,按摩头连接于机芯21并伸出第二安装槽14,机芯21用于驱动按摩头转动,以实现对用户肩颈部进行按摩。示例性地,按摩组件20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于柔性主体10两侧,第二安装槽14对应设置为两个,两个按摩组件20相对倾斜安装于两个第二安装槽14,以使按摩头朝向用户颈部以贴合用户皮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机芯21包括驱动组件211和传动组件212,驱动组件211与传动组件212连接,以驱动传动组件212转动,按摩头包括至少一个滚轮式按摩头22,滚轮式按摩头22与传动组件212连接,以使传动组件212转动时带动滚轮式按摩头22转动。
其中,滚轮式按摩头22包括第一转动座221、转动轴222和滚轮按摩部223,第一转动座221连接于传动组件212,以使传动组件212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座221转动,滚轮按摩部223通过转动轴222与第一转动座221连接并可基于转动轴222转动,转动轴222沿第一转动座221的径向延伸,第一转动座221和滚轮按摩部223均设有按摩凸点24。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按摩部223通过第一转动座221的带动下可以围绕第一转动座221进行转动的同时,其自身还能够沿转动轴222进行转动,且滚轮按摩部223自身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座221的转动方向垂直,以使滚轮按摩部223在转动时能够更好的贴合人体肩颈部的弧度,从而使滚轮按摩部223在按摩用户肩颈部过程中能够贴合人体肩部斜方肌进行刮痧按摩,第一转动座221与滚轮按摩部223上均设有按摩凸点24,按摩效果好,解决现有按摩头按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转动轴222包括第一限位部2221、第二限位部2222和第二连接部2223,第一限位部2221与第二限位部2222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部2223的两端,且第一限位部2221和第二限位部222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连接部2223的横截面积;第一转动座221设有容纳第一限位部2221的安装腔2211和连通安装腔2211的卡口2212,卡口2212的口径与第二连接部2223的直径相适配,第一限位部2221安装于安装腔2211,第二连接部2223位于卡口2212处,第二限位部2222位于第一转动座221外与滚轮按摩部223活动连接,以使滚轮按摩部223能够以转动轴222为轴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动座221的卡口2212夹住转动轴222的第二连接部2223,将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连接部2223的第一限位部2221限制于第一转动座221的安装腔2211内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连接,从而防止滚轮转动时移位。
示例性地,如图22所示,第一转动座221包括上盖221a和下盖221b,上盖221a盖合于下盖221b围合形成容纳第一限位部2221的安装腔2211,上盖221a与下盖221b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开槽,上盖221a与下盖221b的开槽围合形成卡住第二连接部2223的卡口2212,通过上盖221a与下盖221b的设置方便转动轴222的拆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0-图21所示,按摩头还包括揉捏式按摩头23,揉捏式按摩头23包括第二转动座231和设于第二转动座231上的按摩凸点24,第二转动座231连接于传动组件212,以使传动组件212转动时带动第二转动座231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不仅设有滚轮式按摩头22,还设有揉捏式按摩头23,从而可以实现对用户肩颈部进行刮痧按摩和揉捏按摩,按摩效果更好,解决了现有的按摩头按摩功能单一、按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上均设有多个按摩凸点24,第一转动座221和/或第二转动座231上的多个按摩凸点24高度不一。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转动座221与第二转动座231上设置高度不一的按摩凸点24,模拟人手能够方便贴合用户脖颈的不同穴位进行按摩,按摩效果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驱动组件211包括电机2111和通过电机2111驱动的蜗杆2112,传动组件212包括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两个三级齿轮2123,一级齿轮2121连接于蜗杆2112,二级齿轮2122连接于一级齿轮2121,两个三级齿轮2123均连接于二级齿轮2122,两个三级齿轮2123均设有传动轴2124,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轴2124,电机2111驱动蜗杆2112转动,蜗杆2112经过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两个三级齿轮2123的传动以带动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2111以及蜗轮蜗杆2112的传动实现驱动按摩头转动,传动平稳、噪音小,通过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两个三级齿轮2123的设置能够方便同时带动滚轮式按摩头22和揉捏式按摩头23转动。
示例性地,传动组件212可以设置为一个以上,一个传动组件212带动一个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一个揉捏式按摩头23转动,两个传动组件212可以分别通过蜗杆2112连接于同个电机2111的两个输出轴或者连接于两个电机2111,以实现两个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两个揉捏式按摩头23的转动。
可以理解地,滚轮式按摩头2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揉捏式按摩头23的数量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100可以仅设置两个滚轮式按摩头22,或者设置两个滚轮式按摩头22加上一个揉捏式按摩头23等不同组合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机芯21还包括第一外壳26a和第二外壳26b,第一外壳26a设有第一容纳腔27和第二容纳腔28,驱动组件211安装于第一容纳腔27,传动组件212安装于第二容纳腔28,第二外壳26b连接于第一外壳26a,以封盖第一容纳腔27和第二容纳腔28;其中,传动组件212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传动轴2124,第一转动座221与第二转动座231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轴2124并位于第二外壳26b背对第一外壳26a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外壳26a与第二外壳26b的设置围合形成容纳传动组件212的齿轮箱,以方便收容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三级齿轮212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按摩机芯21还包括加热灯板25,加热灯板25安装于第二外壳26b背对第一外壳26a的一侧,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均位于加热灯板25背对第二外壳26b的一侧,加热灯板25设有围设于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周围的远红外灯。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灯板25可以通过远红外灯发出的光提供热量对用户的肩颈部按摩时进行加热,有效提升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效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第二外壳26b背对第一外壳26a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容纳腔29,加热灯板25安装于第三容纳腔29,第一转动座221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穿设于加热灯板25和第二外壳26b的中心位置后与传动组件212的其中一个传动轴2124连接,第二转动座231设有第二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穿设于加热灯板25和第二外壳26b的中心位置后与传动组件212的另一个传动轴21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座221与第二转动座231并排设于加热灯板25背对第二外壳26b的一侧,安装时,先安装加热灯板25再安装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滚轮式按摩头23,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滚轮式按摩头23通过螺丝或者紧配固定在传动轴2124上;通过上述设置使该机芯21结构紧凑,减小体积。示例性地,按摩组件20的电机2111和加热灯板25均与电源板300电连接,电源板300和控制板500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6a和/或第二外壳26b边缘处还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用于机芯21的安装。示例性的,该固定结构为设于第一外壳26a和第二外壳26b边缘处的设有与固定柱41适配的固定槽43的凸台42,以方便机芯21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用于佩戴在用户颈部,所述佩戴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
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佩戴支架的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
夹臂组件,所述夹臂组件包括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夹臂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两个连接组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与两个所述夹臂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夹臂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转轴、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夹臂,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转轴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转轴至少一端设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可伸出所述第一转动部外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弹性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转轴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转动部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所述转轴的两端的所述弹性部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所述转轴的两端的所述弹性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排布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空腔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在所述空腔内活动,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均具有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子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三侧壁的两个子侧壁中的相对所述第四侧壁的子侧壁,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四侧壁的两个子侧壁中的相对所述第三侧壁的子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弹性夹紧件,所述弹性夹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弹性夹紧件用于在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时提供扭矩以使两个所述夹臂可转动至弹性夹持用户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周,且所述扭簧具有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第一扭臂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扭臂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或者,
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臂与所述佩戴支架围合形成佩戴在用户颈部的C形结构,两个所述夹臂的朝向所述用户颈部的一侧均设有柔性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臂的所述柔性垫外均包裹有可拆卸的夹臂柔性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包括柔性主体和支架组件,所述柔性主体用于佩戴在用户颈部,所述支架组件安装于所述柔性主体,且所述支架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柔性主体适配并具有弹性,所述支架组件用于使所述柔性主体自由张开或收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两个夹臂均包括壳体和配重块,所述第一转动部或所述第二转动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夹臂,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凸出于所述夹臂的外壁,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按摩组件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按摩组件的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机芯和按摩头,所述佩戴支架的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机芯位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按摩头连接于所述机芯并伸出所述安装槽外,所述机芯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转动。
CN202222116507.6U 2021-12-06 2022-08-11 颈部按摩仪 Active CN2198039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72857 2021-12-06
CN202123057285 2021-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3940U true CN219803940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6507.6U Active CN219803940U (zh) 2021-12-06 2022-08-11 颈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3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11664A (zh) 颈部按摩仪
CN109954226B (zh) 颈部按摩仪
US5601529A (en) Finger massage apparatus
US6332873B1 (en) Hand-held massaging apparatus
CN219803940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7409254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9110110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0275909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0175529U (zh) 颈部按摩仪
US20070167889A1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finger-pressure treatment
CN219110112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7645517U (zh) 颈部按摩仪
CN102949283A (zh) 挠性按摩器
CN217391113U (zh) 按摩机芯及颈部按摩仪
EP4119116B1 (en) Multi-point kneading vibration massage device
CN219375396U (zh) 颈部按摩仪
CN209984562U (zh) 一种按摩头和颈部按摩器
CN212536133U (zh) 多功能便携风扇
CN211272225U (zh) 一种拍打抖动机构
CN209679033U (zh) 一种太阳穴放松装置及按摩器
CN209916651U (zh) 一种太阳穴按摩装置及放松仪
CN219398095U (zh) 颈部按摩仪
CN111904833A (zh) 颈部按摩仪
CN109528484B (zh) 一种助眠放松仪
CN217660684U (zh) 可调节击打角度的筋膜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