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1416U -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1416U
CN219801416U CN202321217299.7U CN202321217299U CN219801416U CN 219801416 U CN219801416 U CN 219801416U CN 202321217299 U CN202321217299 U CN 202321217299U CN 219801416 U CN219801416 U CN 219801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radar
base
socke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72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欢
谢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obo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ob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obo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ob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72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1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1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1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雷达感应插座,包括雷达感应模块;以及插座本体,其包括主体、第一电性连接位以及第二电性连接位,雷达感应模块转动连接于主体,且雷达感应模块与主体电性连接,第一电性连接位设于主体,第二电性连接位设于主体的另一侧;雷达感应模块包括感应部及底座,感应部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且感应部与底座之间具有转动变化的夹角,底座转动连接于主体的安装位。通过感应部及底座在两个方向上的可转动调整与配合,实现雷达感应插座全方位、全覆盖的感应探测范围,实现对用户活动更精准的检测;并且通过感应部对人体的感应,控制主体接通或切断电源,满足用户安全及节能等多种用电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插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插座类型有多种,包括墙壁插座、插排及插排转换器等。这些插座往往对电的通或断不能做到及时控制,若是用户未及时切断电源,除了会造成用电浪费,还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智能插座。
例如,公告号为CN20754251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雷达感应节能插座,它包含上壳、下壳、插座输入插头、转换插座及控制板等,其实现了通过雷达感应快速响应来控制电源通断模块的效果。但诸如上述的节能插座感应只能对固定区域的范围作出感应,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达感应插座,包括雷达感应模块;以及
插座本体,其包括主体、第一电性连接位以及第二电性连接位,雷达感应模块转动连接于主体,且雷达感应模块与主体电性连接,第一电性连接位设于主体,第二电性连接位设于主体的另一侧;雷达感应模块包括感应部及底座,感应部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且感应部与底座之间具有转动变化的夹角,底座转动连接于主体的安装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座的转动平面与感应部的转动平面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雷达感应模块的转动角度为0°-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座转动角度为0°-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座包括底板及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感应部转动连接于连接部的另一端,底板安装于安装位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板一侧设有限位件,安装位开设有弧形槽,限位件位于弧形槽中,且底座转动时,限位件于弧形槽中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插座本体还包括壳体及PCB组件,壳体包括底壳与上壳,底壳扣合于上壳的一端,且扣合后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空间,PCB组件安装于容纳空间内;安装位设于上壳的一端,雷达感应模块、第一电性连接位及第二电性连接位分别与PCB组件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开关组件,控制开关组件包括开关器及按钮,开关器电性连接于PCB组件,按钮的一端抵接于开关器,上壳背离安装位的一端设有开孔,按钮的一端位于开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性连接位包括至少一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感应部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并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雷达感应插座的上下方向的感应探测范围;底座转动连接于主体的安装位中,实现雷达感应插座的左右方向探测;通过两个方位的配合,实现雷达感应插座全方位对用户活动更精准的检测;并且通过雷达感应模块对人体的感应,控制插座本体接通或切断电源,满足用户更安全及节能的多种用电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雷达感应插座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雷达感应插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雷达感应插座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雷达感应插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上壳与底座的拆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雷达感应插座的另一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雷达感应模块;2-插座本体;3-控制开关组件;11-感应部;12-底座;21-主体;22-第一电性连接位;23-第二电性连接位;24-壳体;25-PCB组件;31-开关器;32-按钮;121-底板;122-连接部;123-限位件;211-安装位;241-底壳;242-上壳;2421-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2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实施中的雷达感应插座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雷达感应插座的另一立体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感应插座,其包括雷达感应模块1及插座本体2。其中,插座本体2包括主体21,第一电性连接位22以及第二电性连接位23。雷达感应模块1转动连接于主体21。
雷达感应模块1用于感应用户的活动,并控制插座本体2的通电或断电状态。插座本体2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负载电器。也即,电源经过插座本体2的转换后,根据雷达感应模块1的控制输出至连接的负载电器。
具体的,雷达感应模块1与插座本体2电性连接,第一电性连接位22设于主体21,第二电性连接位23设于主体的另一侧。
使用时,将第二电性连接位23插接于家用插座中,将使用的负载电器插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内。当雷达感应模块1感应到用户移动时,雷达感应模块1控制插座本体2连通电源,并且通过插座本体2给所连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的负载电器供电;当用户离开雷达感应模块1的感应范围,也即雷达感应模块1无法感应到用户的活动时,雷达感应模块1控制插座本体2切断与电源的连接,并停止对负载电器供电。由此实现来雷达感应插座通电,人走雷达感应插座断电的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连接位22包括至少一组插孔,用于接收用电电器的电源输入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连接位22包括二孔插孔及三孔插孔,可供不同款式插接头的家用电器使用。
请参考图3,图3为雷达感应插座的爆炸图。为调整雷达感应插座的有效感应范围,雷达感应模块1转动式连接于主体21的一端。具体的,插座本体2包括壳体24及PCB组件25,壳体24包括底壳241及上壳242,底壳241扣合与上壳242的一端,并且两者扣合之后两者之间形成供PCB组件25安装的容纳空间。上壳242的一端形成安装位211,雷达感应模块1转动连接于安装位211中,并且雷达感应模块1、第一电性连接位22及第二电性连接位23分别与PCB组件25电性连接。
使用时,将第二电性连接位插接于家用插座中,用于连接电源;将负载电器插接于主体2的第一电性连接位22中。雷达感应模块1转动可调式连接于安装位211中,用于探测用户的活动。当用户经过雷达感应模块1的有效探测区域,也即雷达感应模块1检测到用户的活动时,雷达感应模块1将接收的活动信息传输至PCB组件25,随后PCB组件25连通电源,使得第一电性连接位22连通电源并为连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的负载电器供电;当没有用户经过雷达感应模块1的有效探测区域,也即雷达感应模块1未检测到用户的活动信号时,第一电性连接位22无法连通电源,此时,连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的负载电器也无法用电。
雷达感应模块1可相对安装位211沿上下方向转动,使得雷达感应插座的感应方向可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变化,以适应更多场合的使用。
请继续参考图3,雷达感应模块1包括感应部11及底座12。感应部11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12,底座12转动连接于安装位211中。当感应部11相对底座12转动时,两者之间形成夹角。并且,随着感应部11的转动,感应部11与底座12之间的夹角也随之改变。
进一步的,底座12包括底板121与连接部122,连接部1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21上,其另一端则与感应部11转动相连。由于底板121连接于安装位211中,当感应部11相对底座12打开时,感应部11与底板121之间具有转动变化的夹角。当感应部11与底座12之间的夹角改变时,感应部11的朝向也发生变化。感应部11根据朝向的不同,接收的感应范围也不同。由此,用户可通过感应部11的转动,调整感应部11与底座12之间的角度,从而调整雷达感应的感应区域。
优选的,为提高感应部11转动的稳定性,阻尼转轴的固定端插接并固定连接于感应部11,其活动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122,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动连接。
阻尼转轴可以为感应部11的旋转提供旋转阻尼。当需要将感应部11相对旋转座打开时,用户可较为轻易的将感应部11转动动的同时,阻尼转轴也能为感应部11提供支撑力,使得感应部11相对底座12保持稳定。
请参考图4,图4为雷达感应插座的使用状态图。进一步的,感应部11与底座12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也即感应部11相对底座12展开的角度范围为0°-180°。当用户需要限定只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感应时,将感应部11转动至所需角度,使得感应部11朝向于该特定区域,并只能感应到朝向区域内用户的活动。用户经过感应部11的感应范围时,感应部11检测到用户的活动信息后,PCB组件25控制插座本体2接通电源,插座本体2所连接的负载电器获得正常的供电;当用户走出感应部11的感应范围,感应部11无法感应人体活动信息并且将电源切断,此时插座本体2无法向所连接的负载电器供电,负载电器正常运行。
请继续参考图3与图4,并结合图5,图5上壳与底座的拆分示意图。为实现更精确的定位及全方位感应,更进一步的,底座12转动式连接主体21的于安装位211中。并且,底座12的转动平面与感应部11的转动平面垂直。也即,感应部相对底座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底座12在安装位中沿左右方向转动。
优选的,底座12的旋转角度为0°-180°。
本实施中,安装位211设为圆形,且安装位211中开设有的弧形槽2421,底座12的底部设有位于弧形槽2421中的限位件123,并且底座12相对安装位211转动时,限位件123在弧形槽2421中移动。进一步的,将弧形槽2421的形状设为半圆。通过弧形槽2421与限位件123的配合限制了底座12的旋转角度范围,使得底座12相对安装座在为0°-180°的范围内转动。感应部11连接于底座12,当底座12转动时,感应部11跟随底座12一同旋转。
当感应部11相对旋转座打开时,也即感应部11与旋转座之间具有角度时。再将底座12进一步旋转,使得感应部11朝向于需要感应的区域,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定位。有效改变雷达感应插座的有效感应范围,以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
利用底座12的旋转,可使得感应部11发生左右方向的转动变换;通过感应部11相对底座12的转动,可实现感应部11发生上下方向的转动变化;通过两个转动平面的相互结合,可对雷达感应模块1在多个方向位置上调整感应方向,实现全方位的感应。
请参考图6,图6为雷达感应插座的另一爆炸图。此外,雷达感应插座还包括控制开关组件3,通过该控制开关组件2,可控制雷达感应插座的开启或闭合状态。
具体的,控制开关组件3包括开关器31及按钮32,开关器31电性连接于PCB组件25,按钮32的一端抵接于开关器31,上壳242背离安装位211的一端设有开孔,按钮32的一端伸入该开孔中,并且接受外力的按压。用户可通过按压按钮32来改变雷达感应插座的供电状态。
开关器31一端连接于PCB组件25,并且与PCB组件25电性连接。开关器31的另一端抵接于按钮32。当按下按钮32时,打开控制器,PCB组件25正常运行,雷达感应插座为打开状态,做到人来通电,人走断电的效果;当再次按按钮32,关闭开关器31,PCB组件25无法接通电源,雷达感应插座为关闭状态,切断了与电源的连接。在雷达感应插座关闭的状态下,即使用户经过探测区域,插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的电器无法获取电能。防止误触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提高了雷达感应插座的安全性,有效的保障了用户的用电安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雷达感应插座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插座本体2与电源的连接与切断的触发方式有所不同。在实施例一中,通过感应部11对人体的感应来控制主体21接通或切断电源,实现人来通电,人走断电的效果。
在实施例二中,可通过感应部11对主体21的控制,实现人来断电,人走通电的效果。将插座主体2插接于普通插座,使得整个雷达感应插座与电源连接。当感应部11感应到用户的活动信号,主体21切断与电源的连接;当感应部11无法检测到用户的活动信号时,主体21重新接通电源。
例如,需在室内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时。第二电性连接位23插接于普通插座,用于连接电源。紫外线灯插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的插孔中。并将雷达感应模块1调节至需求的角度,用于精准探测用户的活动信息。当用户进入雷达感应模块1的探测范围,感应部11接收到用户的活动信息。主体21快速作出响应并切断与电源的连接。此时,连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的紫外线灯无法获得电源并关闭;当用户离开雷达感应模块1的感应区域,感应部11无法检测到用户的活动信号,主体21重新连通电源。此时,连接于第一电性连接位22的紫外线灯正常运行。由此设计,避免了用户误入紫外线灯的照射范围时,被紫外线灯灼伤的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将感应部11转动式的连接于底座12,并通过调节感应部11与底座12之间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雷达感应插座的上下方向的感应探测范围。底座转动式连接于安装位211中,得雷达感应模块1可改变左右方向的感应探测范围。通过上下左右方向的转动配合,实现雷达感应插座的全方位探测,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实现对用户活动更精准的检测。进一步的,感应部11与底座12以阻尼转轴实现转动连接,通过阻尼转轴提供的旋转阻尼,为感应提供稳定性。并且通过雷达感应模块1对人体的感应,控制插座本体2接通或切断电源,满足用户安全及节能等多种用电需求。
并且,通过控制开关组件3控制雷达感应插座的开启与闭合状态。在无需使用插座的情况下,关闭开关器31,切断整个雷达感应插座与电源的连接,防止误触,进一步提高了雷达感应插座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雷达感应模块(1);以及
插座本体(2),其包括主体(21)、第一电性连接位(22)以及第二电性连接位(23),所述雷达感应模块(1)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21),且所述雷达感应模块(1)与所述主体(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位(22)设于所述主体(21),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位(23)设于所述主体(21)的另一侧;所述雷达感应模块(1)包括感应部(11)及底座(12),所述感应部(11)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2),且所述感应部(11)与所述底座(12)之间具有转动变化的夹角,所述底座(12)转动连接于主体(21)的安装位(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感应部(11)的转动平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11)的转动角度为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转动角度为0°-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包括底板(121)及连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21),所述感应部(11)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22)的另一端,所述底板(121)安装于所述安装位(2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1)一侧设有限位件(123),所述安装位(211)开设有弧形槽(2421),所述限位件(123)位于所述弧形槽(2421)中,且所述底座(12)转动时,所述限位件(123)于所述弧形槽(2421)中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2)还包括壳体(24)及PCB组件(25),所述壳体(24)包括底壳(241)与上壳(242),所述底壳(241)扣合于所述上壳(242)的一端,且扣合后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PCB组件(25)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安装位(211)设于所述上壳(242)的一端,所述雷达感应模块(1)、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位(22)及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位(23)分别与所述PCB组件(25)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组件(3),所述控制开关组件(3)包括开关器(31)及按钮(32),所述开关器(31)电性连接于所述PCB组件(25),所述按钮(3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开关器(31),所述上壳(242)背离所述安装位(211)的一端设有开孔,所述按钮(32)的一端位于所述开孔中。
9.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雷达感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位(22)包括至少一组插孔。
CN202321217299.7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Active CN219801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7299.7U CN219801416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7299.7U CN219801416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1416U true CN21980141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5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7299.7U Active CN219801416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1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38285B2 (ja) 電流表示装置
CA3085647A1 (en) Outlet-level electri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ted application
CN219801416U (zh) 一种雷达感应插座
US5701244A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S20210249201A1 (en) Light device control apparatus
CN110086056A (zh) 转换插头
KR101530991B1 (ko) 대기전력 저감을 위한 콘센트의 웨이크업 장치
CN218415244U (zh) 一种旋钮式定时插座
US10984967B2 (en) Retrofit switch
KR101968227B1 (ko) 통신기능을 갖는 플러그
EP3255738B1 (en) Smart plug socket device
CN210485992U (zh) 控制器及电控设备
CN110631167A (zh) 控制器、电控设备及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CN217423312U (zh) 点火旋钮和灶具
KR100436880B1 (ko) 누전차단기가 장착된 콘센트
CN217691953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11404864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
CN218975300U (zh) 一种具有多种供电方式的面板开关
CN217847788U (zh) 一种贴片式检测开关
CN221080553U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20155892U (zh) 一种多功能转换插头
US20050025637A1 (en) Direction control device for a ceiling fan
CN215681144U (zh) 一种转换插座及用电设备
KR102127895B1 (ko) 대기전력 자동차단 콘센트 장치
CN219181202U (zh) 磁吸连接模块及镜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