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1198U - 储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1198U
CN219801198U CN202223412487.3U CN202223412487U CN219801198U CN 219801198 U CN219801198 U CN 219801198U CN 202223412487 U CN202223412487 U CN 202223412487U CN 219801198 U CN219801198 U CN 219801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interface
connection interface
storage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24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云
张智锋
张育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24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1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1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1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包括外壳、储能组件、电连接接口和第一氛围灯,储能组件设于外壳内;电连接接口,与储能组件电连接;第一氛围灯,设于外壳,与储能组件电连接,并与电连接接口对应设置。该储能设备,由于其电连接接口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第一氛围灯与储能设备的储能组件电连接,因而储能组件不仅能够满足储能供电或充电需求,还能够为第一氛围灯供电以在电连接接口处产生光亮效果,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如此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时,用户也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电连接接口的位置以快速连接外部用电设备,储能设备的功能多样化,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储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产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便携式储能产品的需求随之逐渐增大。同时受益于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便携式储能产品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便携式储能产品可存储电能为电子设备供电或充电,然而现有的储能产品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旨在使得储能设备的功能多样化,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包括:
外壳;
储能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
电连接接口,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
第一氛围灯,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并与所述电连接接口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储能组件包括电池和/或电容;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氛围灯和所述电连接接口均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第一氛围灯包括:
第一发光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设于所述外壳内;
第一导光件,设于所述电连接接口处;所述第一发光体发出的光线能够入射至所述第一导光件并能够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还包括:
控制开关,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组件通过所述电连接接口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
第二氛围灯,包括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二发光体与所述储能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体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控制开关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每一个所述电连接接口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氛围灯。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电连接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种:USB接口、AC插座、DC接口。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电连接接口包括USB接口、AC插座和DC接口,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和所述DC接口均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和所述DC接口均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和所述DC接口中的至少一者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氛围灯。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电连接接口还包括:
第一电连接接口,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口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氛围灯。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所述DC接口和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口分别对应设有用于控制对应电连接接口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的控制开关。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触控板,其中,所述第一氛围灯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电连接接口,所述触控板连接所述第一氛围灯或通过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氛围灯,所述触控板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以控制所述第一氛围灯的亮起或熄灭。
在本实施例的储能设备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结构:
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储能组件的电量状态或所述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中至少一种,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储能设备的遮盖机构的第一遮盖件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壁;
提手,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滚轮,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逆变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储能组件通过所述逆变模块连接所述电连接接口,以向所述电连接接口提供交流电;
充电接口,用于向所述储能组件充电,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储能组件;
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于所述外壳,以实现所述外壳内部的电路组件和/或所述储能组件的散热;
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外壳,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
遮盖机构,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遮盖机构能够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遮盖机构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电连接接口对外露出;当所述遮盖机构位于所述盖合位置时,所述遮盖机构盖合所述电连接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设备,由于电连接接口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第一氛围灯与储能设备的储能组件电连接,因而储能组件不仅能够满足储能供电或充电需求,还能够为第一氛围灯供电以在电连接接口处产生光亮效果,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如此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时,用户也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电连接接口的位置以快速连接外部用电设备,储能设备的功能多样化,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能设备;
10、外壳;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
20、储能组件;
30、电连接接口;31、USB接口;32、AC插座;33、DC接口;34、第一电连接接口;35、点烟器插座;
40、第一氛围灯;41、第一导光件;
50、电路板;51、主电路板;52、子电路板;
60、控制开关;
71、触控板;72、显示屏;73、提手;74、滚轮;75、充电接口;76、通风孔;77、照明灯;78、遮盖机构;781、第一连接侧;782、第二连接侧;783、转轴;784、第一遮盖件;785、第二遮盖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该储能设备可以给电器或者其他用电设备供电。示例性地,电器或者其他用电设备可以包括厨电设备、电脑、手机、音响、车辆等用电设备中的至少一种。比如,该储能设备可以给电饭煲供电。储能设备可以包括家用储能设备,也可以包括户外储能设备。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设备100包括外壳10、储能组件20、电连接接口30和第一氛围灯40。储能组件20设于外壳10内,电连接接口30与储能组件20电连接。第一氛围灯40设于外壳10,第一氛围灯40与储能组件20电连接,第一氛围灯40与电连接接口30对应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储能设备100,由于储能设备100的电连接接口30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40,第一氛围灯40与储能设备100的储能组件20电连接,因而储能组件20不仅能够满足储能供电或充电需求,还能够为第一氛围灯40供电以在电连接接口30处产生光亮效果,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如此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时,用户也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电连接接口30的位置以快速连接外部用电设备,储能设备100的功能多样化,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第一氛围灯40亮起时,也能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
示例性地,电连接接口30用于实现储能组件20与外部用电设备电通信,从而实现储能供电或充电需求。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组件20包括电池和/或电容,其中,电池可以包括锂电池或其它可充电电池。储能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50,电路板50设于外壳10内,电路板50与储能组件20电连接,第一氛围灯40和电连接接口30均电连接于电路板50。如此,储能组件20通过电路板50和电连接接口30实现储能供电或充电,并通过电路板50为第一氛围灯40供电,有利于实现电路集成化设计,便于走线。在其他实施例中,外部供电设备也可以通过充电接口75和电路板50向储能组件20充电。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氛围灯40包括第一发光体(未标示)和第一导光件41。第一发光体与电路板50电连接,第一发光体设于外壳10内。第一导光件41设于电连接接口30处,第一发光体发出的光线能够入射至第一导光件41并能够透过第一导光件41。当第一发光体发光时,第一导光件41能够在电连接接口30处产生光亮效果,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示例性地,第一导光件41设于电连接接口30内和/或外。比如,第一导光件41可以沿电连接接口30的周向设置,例如第一导光件41沿电连接接口30的外周或内周设置。
示例性地,第一发光体设于电路板50上,第一导光件41通过胶粘层等固定在外壳10和/或电连接接口30上。示例性地,第一导光件41可以熔接固定在外壳10和/或电连接接口30上。
示例性地,第一发光体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光件41也可以省略。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接口30包括以下至少一种:USB接口31、AC插座32、DC接口33、充电接口75、第一电连接接口34等。每一类电连接接口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比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示例性地,USB接口31的数量包括4个或6个,AC插座32的数量包括4个,DC接口33的数量包括2个,充电接口75的数量包括1个或2个,第一电连接接口34的数量包括2个。
请参阅图1和图3,比如,USB接口31对应的第一导光件41的导光部(未标示)环绕设于USB接口31的外周,导光部的外壁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安装翻边,该安装翻边用于固定在外壳10和/或电连接接口30。DC接口33和第一电连接接口34对应的第一导光件41参照USB接口31。
示例性地,AC插座32对应的第一导光件41设于AC插座32内。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电连接接口30对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氛围灯40。如此,每一个电连接接口30处都能够产生光亮效果,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时,用户也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每一个电连接接口30的位置以快速实现对外部用电设备供电或充电。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接口30包括USB接口31、AC插座32、DC接口33和点烟器插座35,USB接口31、AC插座32、DC接口33和点烟器插座35均设于外壳10的第一侧壁11,USB接口31、AC插座32、DC接口33和点烟器插座35均与储能组件20电连接。如此,电连接接口30多样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的电连接接口30,提高储能设备100的适配性。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均设于外壳10的第一侧壁11,能够集中设置电连接接口30,便于实现模块化。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USB接口31、AC插座32、DC接口33或点烟器插座35中的至少一者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40。示例性地,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中的其中一者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40。示例性地,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中的其中两者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40。
示例性地,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40,如此,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用户也能给快速、准确地定位对应的电连接接口30,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地,不同电连接接口30对应的第一氛围灯40的形状、构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比如,USB接口31对应的第一氛围灯40和AC插座32对应的第一氛围灯40的形状、构造可以相同或不同。示例性地,USB接口31对应的第一导光件41如图3中的41a所示,DC接口33对应的第一导光件41如图3中的41b所示。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接口30还包括第一电连接接口34,第一电连接接口34设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2,第一电连接接口34与储能组件20电连接。储能组件20能够通过第一电连接接口34给外部用电设备充电,外部用电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一电连接接口34给储能组件20充电。第一电连接接口34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40,如此,第一电连接接口34对应的第一氛围灯40能够在第一电连接接口34处产生光亮效果,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时,用户也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第一电连接接口34的位置以快速地使得储能设备100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或者外部用电设备为储能设备100充电,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第一电连接接口34可以包括应急启动电源接口。
请参阅图3和图4,示例性地,电路板50包括主电路板51和子电路板52,子电路板52与主电路板51电连接。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均电连接于主电路板51,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中至少一者对应的第一氛围灯40与主电路板51电连接,第一电连接接口34对应的第一氛围灯40的第一发光体设于子电路板52上并与子电路板52电连接。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设备100还包括控制开关60。控制开关60设于外壳10,控制开关60与储能设备100的电路板50电连接。控制开关60用于控制储能组件20通过电连接接口30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示例性地,当需要对外部用电设备供电时,外部用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线缆等插件与电连接接口30插接,插接到位后,操作控制开关60以使得储能组件20、电连接接口30和外部用电设备形成导通电路。该插件可以为外部用电设备的一部分,或者插件与外部用电设备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比如,控制开关60包括控制按键,按压一次控制开关60可以使得储能组件20、电连接接口30和外部用电设备形成导通电路,此时储能组件20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在充电结束时,再按压一次控制开关60即可使得电连接接口30和储能组件20电连接断开,此时储能组件20停止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USB接口31、AC插座32、DC接口33和第一电连接接口34分别对应设有用于控制对应电连接接口30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的控制开关60。如此,能够分别单独控制对应电连接接口30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控制灵活、方便。
示例性地,每一种类型的电连接接口30对应设有一个控制开关60。例如,USB接口31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USB接口31共用一个控制开关60。其他类型的电连接接口30可以参照USB接口31设置控制开关60,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氛围灯(未标示),第二氛围灯包括第二发光体(未标示),第二发光体与储能设备100的电路板50电连接,第二发光体设于外壳10内,第二发光体与控制开关60对应设置。当储能设备100需要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时,将插件与外部用电设备连接到位以及将插件与电连接接口30插接到位;然后按压控制开关60,若第二氛围灯亮起,提示用户储能组件20、电连接接口30和外部用电设备形成导通电路,储能组件20已成功地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若第二氛围灯未亮起,表示储能组件20、电连接接口30和外部用电设备未形成导通电路,提示用户储能组件20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失败,需要用户排查供电失败原因,比如检查电连接接口30与插件是否插接到位,或者电连接接口30是否故障等。
示例性地,第二氛围灯可以通过在控制开关60上显示字符或文字,以提示用户是否供电成功。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氛围灯以不同闪烁次数和/或发光颜色等提示用户是否供电成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体可以不对应设置导光件,第二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可以在控制开关60的表面呈现预设字符或文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体也可以对应设置有导光件,该导光件与控制开关60对应设置,第二发光体发出的光线能够入射至该导光件并能够透过导光件,以在控制开关60处产生光亮效果,进而起到提示效果。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设备100还包括触控板71,其中,第一氛围灯40设置于至少一个电连接接口30,触控板71连接第一氛围灯40或通过电路板50连接第一氛围灯40,触控板71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以控制第一氛围灯40的亮起或熄灭。如此,可以通过触控的方式控制第一氛围灯40的亮起或熄灭,控制灵活、智能、方便、简单,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设备100还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结构:显示屏72、提手73、滚轮74、逆变模块(图未示)、充电接口75、通风孔76、照明灯77和遮盖机构78。显示屏72用于显示储能组件20的电量状态或储能设备100的工作状态中至少一种,显示屏72与遮盖机构78所包括的第一遮盖件784位于外壳10的同一侧壁。
提手73设于外壳10的顶部,以方便用户握持提手73,便于用户携带或移动储能设备100。滚轮74设于外壳10的底部,滚轮74的设置能够让用户更加省力地移动或转动储能设备100。逆变模块设于外壳10内,储能组件20通过逆变模块连接电连接接口30,以向电连接接口30提供交流电。
充电接口75用于向储能组件20充电,充电接口75设于外壳10,且充电接口75连接储能组件20。示例性地,充电接口75对应设有第一氛围灯40,如此充电接口75对应的第一氛围灯40能够在充电接口75处产生光亮效果,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时,用户也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充电接口75的位置以快速地实现外部用电设备通过充电接口75为储能组件20充电,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示例性地,充电接口75设于外壳10的第三侧壁13,外壳10的第二侧壁12与第三侧壁13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11的相对两侧。
通风孔76设于外壳10,以实现外壳10内部的电路组件和/或储能组件20的散热。示例性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50等。照明灯77设于外壳10,照明灯77用于照明。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遮盖机构78与外壳10活动连接,遮盖机构78能够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切换;当遮盖机构78位于打开位置时,电连接接口30对外露出;当遮盖机构78位于盖合位置时,遮盖机构78盖合电连接接口30。
由于遮盖机构78与外壳10活动连接,遮盖机构78能够在电连接接口30对外露出的打开位置和用于盖合电连接接口30的盖合位置之间切换,因而当需要使用电连接接口30时,只需要将遮盖机构78相对外壳10运动以切换至打开位置,从而露出电连接接口30以供插件(比如连接线缆或插座)插入;在使用完毕后拔出插件,遮盖机构78能够相对外壳10运动以切换至盖合位置从而盖合电连接接口30,起到遮挡保护电连接接口30的作用,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灰尘进入电连接接口30的内部而影响电连接接口30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并保证外观造型美感。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遮盖机构78的第一连接侧781与外壳10转动连接,遮盖机构78的第二连接侧782与外壳10可拆卸连接。其中,当遮盖机构78位于打开位置时,遮盖机构78的第一连接侧781连接外壳10,遮盖机构78的第二连接侧782与外壳10分离。如此,遮盖机构78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均与外壳10连接,无需额外收纳或存放遮盖机构78,防止位于打开位置的遮盖机构78容易丢失。示例性地,遮盖机构78的第二连接侧782与外壳10通过卡扣结构或磁吸结构等实现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遮盖机构78的第一连接侧781与第二连接侧782相对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遮盖机构78的第二连接侧782也可以为遮盖机构78的其他连接侧,比如第二连接侧782为遮盖机构78的第一连接侧781的相邻侧。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遮盖机构78能相对于所在的外壳10平面进行旋转,当遮盖机构78相对于所在外壳10平面倾斜第一角度时,遮盖机构78能相对于外壳10固定。如此,遮盖机构78可以打开并相对外壳10保持在一定角度,便于用户插接电连接接口30。第一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比如15°、30°、45°、60°、150°或者15°-150°之间的任意其他合适角度。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遮盖机构78还包括转轴783,遮盖机构78的第一连接侧781通过转轴783与外壳10转动连接。如此,遮盖机构78的结构简单,遮盖机构78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切换方便、快速。在其他实施例中,遮盖机构78的第一连接侧781通过其他任意合适的结构与外壳10转动连接。比如,遮盖机构78也可以包括齿轮齿条转动结构,遮盖机构78的第一连接侧781通过齿轮齿条转动结构与外壳10转动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遮盖机构78包括第一遮盖件784,第一遮盖件784与外壳10的第一侧壁11活动连接,用于遮盖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如此,设置一个第一遮盖件784即可遮盖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起到对USB接口31、AC插座32和DC接口33防尘的效果,在保证防尘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遮盖件的设置数量。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遮盖机构78包括第二遮盖件785,第二遮盖件785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2活动连接,用于遮盖第一电连接接口34,从而起到防尘的作用,该第一电连接接口34可以包括应急启动电源接口。示例性地,第二遮盖件785的第一连接侧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2转动连接,第二遮盖件785的第二连接侧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2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机械耦合”、“耦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两个部件的机械耦合或者耦接包括直接耦合以及间接耦合,例如,直接固定连接,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步骤、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方法步骤、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储能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
电连接接口,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
第一氛围灯,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并与所述电连接接口对应设置;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氛围灯包括:
第一发光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第一导光件,设于所述电连接接口处;所述第一发光体发出的光线能够入射至所述第一导光件并能够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电池和/或电容;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氛围灯和所述电连接接口均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设于所述外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开关,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组件通过所述电连接接口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
第二氛围灯,包括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二发光体与所述储能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体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控制开关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电连接接口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氛围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种:USB接口、AC插座、DC接口、点烟器插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口包括USB接口、AC插座和DC接口,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和所述DC接口均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和所述DC接口均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和所述DC接口中的至少一者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氛围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口还包括:
第一电连接接口,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口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氛围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所述AC插座、所述DC接口和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口分别对应设有用于控制对应电连接接口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的控制开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触控板,其中,所述第一氛围灯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电连接接口,所述触控板连接所述第一氛围灯或通过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氛围灯,所述触控板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以控制所述第一氛围灯的亮起或熄灭。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结构:
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储能组件的电量状态或所述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中至少一种,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储能设备的遮盖机构的第一遮盖件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壁;
提手,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滚轮,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逆变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储能组件通过所述逆变模块连接所述电连接接口,以向所述电连接接口提供交流电;
充电接口,用于向所述储能组件充电,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储能组件;
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于所述外壳,以实现所述外壳内部的电路组件和/或所述储能组件的散热;
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外壳,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
遮盖机构,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遮盖机构能够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遮盖机构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电连接接口对外露出;
当所述遮盖机构位于所述盖合位置时,所述遮盖机构盖合所述电连接接口。
CN202223412487.3U 2022-12-15 2022-12-15 储能设备 Active CN219801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487.3U CN219801198U (zh) 2022-12-15 2022-12-15 储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487.3U CN219801198U (zh) 2022-12-15 2022-12-15 储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1198U true CN219801198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2487.3U Active CN219801198U (zh) 2022-12-15 2022-12-15 储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1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7050B2 (ja) 照明装置とそれを有する電気スタンド
CN201277520Y (zh) 折叠式led灯
CN209608362U (zh) 带定位功能的户外便携式电源
CN219801198U (zh) 储能设备
CN219017997U (zh) 储能设备
CN212429248U (zh) 交直流可充电风扇
CN219458692U (zh) 储能设备
CN212408328U (zh) 灯具及灯具组合
CN212875899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多功能手机壳
EP3722657B1 (en) Handheld led lamp
CN209279036U (zh) 携带型粘贴式led照明灯
CN219535656U (zh) 储能设备
CN215109572U (zh) 手持电风扇
CN112012943A (zh) 交直流可充电风扇
CN207034911U (zh) 台灯
CN213690183U (zh) 一种手机壳的发光装置及手机壳
CN214675259U (zh) 一种可折叠的补光灯手机保护壳
CN211485194U (zh) 一种夜灯暖手宝
CN220145861U (zh) 手持工具
CN216342962U (zh) 一种多功能电器装置
CN215722642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应急灯
CN220303595U (zh) 照明装置
CN221004780U (zh) 一种电子蜡烛灯
CN216929619U (zh) 一种多功能电源
CN218241972U (zh) 一种储能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