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0425U -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0425U
CN219800425U CN202321094820.2U CN202321094820U CN219800425U CN 219800425 U CN219800425 U CN 219800425U CN 202321094820 U CN202321094820 U CN 202321094820U CN 219800425 U CN219800425 U CN 219800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s
mounting frame
mounting
conical gear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48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洋
吴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hai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hai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hai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hai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48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0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0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0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灯珠,所述安装框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和底部与安装面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清除机构包括马达、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螺纹杆、移动套、固定杆、滑套、连接杆、清洁筒。该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通过设置清除机构,在马达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连接杆带动清洁筒左右移动,对壳体外表面的灰尘和蚊虫等进行清扫,避免灰尘和蚊虫粘附在壳体上,在清扫完毕后,向右移动至安装框架的右侧内部进行收纳,使壳体上的灯珠散发的光亮能正常显示进行有人无人提醒。

Description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导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背景技术
走进厕所,每个厕位上方有有人无人状态显示屏,标”有人”或“无人”,十分醒目,智慧公厕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及终端设备,实时监测公厕的运行情况,实现自动化服务、为大众提供实时数据、解决公共厕所查找困难、等待、排队等问题。
但是现有的有人无人导视装置的状态显示屏由于光亮容易吸引蚊虫等,而且长期使用会粘附大量的灰尘,从而会遮挡住显示光线,降低了导视的正常使用,故而提出有人无人导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备灰尘蚊虫清理的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灯珠,所述安装框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和底部与安装面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机构;
所述清除机构包括马达、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螺纹杆、移动套、固定杆、滑套、连接杆、清洁筒,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底壁的一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处设置有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的外表面相啮合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的内部固定安装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套,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与移动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洁筒;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插槽、容纳槽、滑杆、活动杆、弹簧、插杆和控制杆,所述安装面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插槽,所述安装框架背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两个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杆,每两个所述滑杆外表面的两端均滑动安装有活动杆,每两个所述活动杆之间均连接有套接在滑杆外表面的弹簧,每一个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插杆,每一个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杆。
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呈凹型结构,且安装框架的顶部、底部和右侧的一侧均呈敞口结构。
进一步,所述螺纹杆与安装框架的底部内壁转动安装。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杆和螺纹杆均呈垂直结构,所述清洁筒与壳体的正面位于同一水平上。
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位于两个所述控制杆外表面的开口。
进一步,两个所述插槽均与插杆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通过设置清除机构,在马达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连接杆带动清洁筒左右移动,对壳体外表面的灰尘和蚊虫等进行清扫,避免灰尘和蚊虫粘附在壳体上,在清扫完毕后,向右移动至安装框架的右侧内部进行收纳,使壳体上的灯珠散发的光亮能正常显示进行有人无人提醒。
2、该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机构,将每两个插杆插入相应的插槽内,可快捷方便的完成壳体与安装面之间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部分剖视图。
图中:1、安装框架;2、壳体;3、灯珠;4、清除机构;401、马达;402、锥形齿轮一;403、锥形齿轮二;404、螺纹杆;405、移动套;406、固定杆;407、滑套;408、连接杆;409、清洁筒;5、安装面;6、安装机构;601、插槽;602、容纳槽;603、滑杆;604、活动杆;605、弹簧;606、插杆;607、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中的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壳体2,壳体2为黑茶亚克力面板,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灯珠3,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灯珠3发光进行有人无人显示,安装框架1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4,安装框架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面5,安装面5是指需要安装使用的位置,安装框架1的顶部和底部与安装面5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机构6。
清除机构4包括马达401、锥形齿轮一402、锥形齿轮二403、螺纹杆404、移动套405、固定杆406、滑套407、连接杆408、清洁筒409,安装框架1的内底壁的一端设置有马达401,马达401的输出轴处设置有锥形齿轮一402,锥形齿轮一402的外表面相啮合有锥形齿轮二403,锥形齿轮二403的内部固定安装螺纹杆404,螺纹杆4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套405,安装框架1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06,固定杆406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407,滑套407与移动套40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08,在螺纹杆404与移动套405的螺纹配合下,固定杆406与滑套407的滑动配合下,使得连接杆408可以进行左右移动,连接杆408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洁筒409,通过连接杆408带动清洁筒409左右移动,由于清洁筒409与壳体2的正面位于同一水平上,那么清洁筒409移动的过程中与壳体2的正面发生摩擦,摩擦时清扫掉壳体2上粘附的灰尘和蚊虫。
安装机构6包括插槽601、容纳槽602、滑杆603、活动杆604、弹簧605、插杆606和控制杆607,安装面5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插槽601,安装框架1背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602,两个容纳槽60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603,两个滑杆603的外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杆603,每两个滑杆603外表面的两端均滑动安装有活动杆604,通过滑杆603对两个活动杆604的移动进行导向,每两个活动杆604之间均连接有套接在滑杆603外表面的弹簧605,通过弹簧605的收缩和扩张给活动杆604的移动提供空间,每一个活动杆60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插杆606,每一个活动杆60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杆607,安装框架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位于两个控制杆607外表面的开口,通过开口给控制杆607的移动提供空间,插槽601与插杆606相适配,通过将插杆606插入插槽601内,将壳体2安装到需要的位置,通过设置两组安装机构6,提高安装框架1安装时的牢固性。
在实施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先通过两个控制杆607带动两个活动杆604在滑杆603的外表面往相对的方向移动对弹簧605进行挤压,使得两个插杆606靠近,将安装框架1与安装面5贴合,松开控制杆607,在弹簧605的扩张下,带动两个插杆606插入插槽601的内部,完成对安装框架1的安装;
2)然后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壳体2内的灯珠3工作进行显示提醒;
3)再需要清洁时,通过马达401带动锥形齿轮一402转动,锥形齿轮一402带动锥形齿轮二403转动,锥形齿轮二403带动螺纹杆404转动,在固定杆406和滑套407的配合下,使得移动套405带动连接杆408和清洁筒409向左移动对壳体2的外表面进行清扫;
4)最后清扫完成后,使清洁筒409向右移动,回到安装框架1的右侧内部。
综上所述,该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过设置清除机构4,在马达401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连接杆408带动清洁筒409左右移动,对壳体2外表面的灰尘和蚊虫等进行清扫,避免灰尘和蚊虫粘附在壳体2上,在清扫完毕后,向右移动至安装框架1的右侧内部进行收纳,使壳体2上的灯珠3散发的光亮能正常显示进行有人无人提醒。
进一步,通过设置安装机构6,将每两个插杆606插入相应的插槽601内,可快捷方便的完成壳体2与安装面5之间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灯珠(3),所述安装框架(1)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4),所述安装框架(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面(5),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和底部与安装面(5)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机构(6);
所述清除机构(4)包括马达(401)、锥形齿轮一(402)、锥形齿轮二(403)、螺纹杆(404)、移动套(405)、固定杆(406)、滑套(407)、连接杆(408)、清洁筒(409),所述安装框架(1)的内底壁的一端设置有马达(401),所述马达(401)的输出轴处设置有锥形齿轮一(402),所述锥形齿轮一(402)的外表面相啮合有锥形齿轮二(403),所述锥形齿轮二(403)的内部固定安装螺纹杆(404),所述螺纹杆(4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套(405),所述安装框架(1)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06),所述固定杆(406)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407),所述滑套(407)与移动套(40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08),所述连接杆(408)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洁筒(409);
所述安装机构(6)包括插槽(601)、容纳槽(602)、滑杆(603)、活动杆(604)、弹簧(605)、插杆(606)和控制杆(607),所述安装面(5)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插槽(601),所述安装框架(1)背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602),两个所述容纳槽(60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603),两个所述滑杆(603)的外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杆(603),每两个所述滑杆(603)外表面的两端均滑动安装有活动杆(604),每两个所述活动杆(604)之间均连接有套接在滑杆(603)外表面的弹簧(605),每一个所述活动杆(60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插杆(606),每一个所述活动杆(60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杆(6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呈凹型结构,且安装框架(1)的顶部、底部和右侧的一侧均呈敞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4)与安装框架(1)的底部内壁转动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8)与固定杆(406)和螺纹杆(404)均呈垂直结构,所述清洁筒(409)与壳体(2)的正面位于同一水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位于两个所述控制杆(607)外表面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槽(601)均与插杆(606)相适配。
CN202321094820.2U 2023-05-09 2023-05-09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Active CN219800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4820.2U CN21980042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4820.2U CN21980042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0425U true CN219800425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6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4820.2U Active CN21980042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0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00425U (zh) 侧位有人无人导视装置
CN113864599B (zh) 发电车智能调度可视化展示装置
CN113794825B (zh) 一种机器视觉技术的识别装置
CN215734499U (zh) 一种防护型智能抓拍装置
CN214959794U (zh) 一种森林防火监视用前端设备
CN209750941U (zh) 室内天花吊顶结构
CN212029278U (zh) 一种模块化室内平板灯
CN113873111A (zh) 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视频监控装置
CN218544175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高空照明设备
CN219303552U (zh) 一种变压器瓦斯继电器
CN218332150U (zh) 一种全自动组合式光学衰减装置
CN219431672U (zh) 推拉式铝合金门窗
CN221101661U (zh) 一种大数据集成化镜面显示设备
CN220249759U (zh) 一种防眩光led面板灯具
CN113983386B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室内仿太阳光led照明设备
CN218866513U (zh) 一种停车场计费装置
CN220775956U (zh) 一种安防摄像头
CN110211486A (zh) 一种用于户外的电子信息展示装置
CN217120963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数字高清监控设备
CN218996162U (zh) 一种车辆停车识别装置
CN220891598U (zh) 一种辅助安装工具
CN219344168U (zh) 阅览室玻璃房结构
CN217899763U (zh) 一种便于对灯罩表面进行清洁的应急灯
CN214007137U (zh)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井下视频监控装置
CN214152029U (zh) 一种多人舞蹈教学互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