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4436U - 一种隔热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4436U
CN219794436U CN202221338652.2U CN202221338652U CN219794436U CN 219794436 U CN219794436 U CN 219794436U CN 202221338652 U CN202221338652 U CN 202221338652U CN 219794436 U CN219794436 U CN 219794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tensile
glass fiber
polyu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86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86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4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4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4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屋面,包括:第一抗拉防水层;在所述第一抗拉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抗拉保温层;在所述抗拉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抗拉防水层;在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聚脲层;在所述聚脲层的顶部设置有热反射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结构层均具有一定弹性,完全可以适应建筑的应力变化,且可以大幅度减小隔热屋面的单位面积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隔热屋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隔热屋面。
背景技术
现有隔热屋面的结构自下而上可分为沥青层、聚氨酯层、沥青层、及钢筋混凝土层。现有结构会导致各层结构间物理性能不对称,沥青卷材与聚氨酯层间粘接力不够,同时表面钢筋混凝土屋面层是整体后期浇筑,自重大、没有弹力。现有隔热屋面与房屋结构不衔接,在房屋结构沉降震动及应力作用下容易开裂,向屋面两边滑落;长期降雨后雨水透过裂缝积累在聚氨酯层,更是增加了屋面滑落的风险,造成漏水和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屋面,用以解决现有隔热屋面缺乏弹性、易应力开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隔热屋面,包括:第一抗拉防水层;在所述第一抗拉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抗拉保温层;在所述抗拉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抗拉防水层;在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聚脲层;在所述聚脲层的顶部设置有热反射隔热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抗拉防水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上JS层、第一玻纤网格布层和第一下JS层;所述抗拉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上JS层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JS层和第二JS层;所述第二JS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纤网格布层的底部;所述第一上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JS层和第四JS层;所述第三JS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纤网格布层的顶部;所述抗拉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四JS层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抗拉保温层包括:层叠设置的钢丝网层与聚氨酯层;所述钢丝网层设置在所述第四JS层的顶部;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上JS层、第二玻纤网格布层、第二下JS层;所述聚脲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上JS层的顶部;所述第二下JS层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下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五JS层和第六JS层;所述第五JS层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的顶部;所述第二玻纤网格布层设置在所述第六JS层的顶部;所述第二上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七JS层和第八JS层;所述第七JS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纤网格布层的顶部;所述聚脲层设置在所述第八JS层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热反射隔热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热反射隔热层和第二热反射隔热层;所述第一热反射隔热层设置在所述聚脲层的顶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的各个结构层均具有一定弹性,完全可以适应建筑的应力变化,且可以大幅度减小隔热屋面的单位面积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1、第一抗拉防水层;11、第一玻纤网格布层;12、第一上JS层;121、第三JS层;122、第四JS层;13、第一下JS层;131、第一JS层;132、第二JS层;2、抗拉保温层;21、钢丝网层;22、聚氨酯层;3、第二抗拉防水层;31、第二玻纤网格布层;32、第二上JS层;321、第七JS层;322、第八JS层;33、第二下JS层;331、第五JS层;332、第六JS层;4、聚脲层;5、热反射隔热层;51、第一热反射隔热层;52、第二热反射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JS为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缩写,主要作用是防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屋面,包括:第一抗拉防水层1;在所述第一抗拉防水层1的顶部设置有抗拉保温层2;在所述抗拉保温层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抗拉防水层3;在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3的顶部设置有聚脲层4;在所述聚脲层4的顶部设置有热反射隔热层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拉防水层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上JS层12、第一玻纤网格布层11和第一下JS层13;所述抗拉保温层2设置在所述第一上JS层12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JS层13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JS层131和第二JS层132;所述第二JS层132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纤网格布层11的底部;所述第一上JS层1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JS层121和第四JS层122;所述第三JS层121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纤网格布层11的顶部;所述抗拉保温层2设置在所述第四JS层122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保温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钢丝网层21与聚氨酯层22;所述钢丝网层21设置在所述第四JS层122的顶部;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3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22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上JS层32、第二玻纤网格布层31、第二下JS层33;所述聚脲层4设置在所述第二上JS层32的顶部;所述第二下JS层33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22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JS层33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五JS层331和第六JS层332;所述第五JS层331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22的顶部;所述第二玻纤网格布层31设置在所述第六JS层332的顶部;所述第二上JS层3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七JS层321和第八JS层322;所述第七JS层321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纤网格布层31的顶部;所述聚脲层4设置在所述第八JS层322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热反射隔热层5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热反射隔热层51和第二热反射隔热层52;所述第一热反射隔热层51设置在所述聚脲层4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屋面的由如下施工步骤制得:
S1:对屋面预制板层基面进行清理整平,然后滚涂第一JS层131,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2:第一JS层131干燥后,进行滚涂第二JS层132,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3:第二JS层132干燥后,进行整体铺设第一玻纤网格布层11,搭接处压茬5-10CM,做到平整。
S4:铺设第一玻纤网格布层11后,再滚涂第三JS层121,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5:第三JS层121干燥后,进行滚涂第四JS层122,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6:第四JS层122干燥后,进行整体铺设钢丝网层21,搭接处压茬5-10CM,同时固定平整。
S7:接着在钢丝网层21上利用聚氨酯发泡以形成聚氨酯层22,用压板控制平整度,使聚氨酯层22的密度不小于45kg/m3。
S8:接着在聚氨酯层22滚涂第五JS层331,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9:第五JS层331干燥后,进行滚涂第六JS层332,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10:第六JS层332干燥后,进行整体铺设第二玻纤网格布层31,搭接处压茬5-10CM,做到平整。
S11:铺设第二玻纤网格布层31后,再滚涂第七JS层321,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12:第七JS层321干燥后,进行滚涂第八JS层322,做到不漏涂,不起泡。
S13:第四JS层322干燥后,滚涂聚脲层4,做到不漏涂,完整覆盖。
S14:聚脲层4干燥后,进行第一热反射隔热层51的涂刷,做到不起泡,不漏涂,不透底,完整覆盖。
S15:第一热反射隔热层51完成后4-6个小时后,进行第二热反射隔热层52的涂刷,做到不起泡,不漏涂,不透底,完整覆盖。
待第二热反射隔热层52干燥后,得到一种隔热屋面。
其中,聚脲层4是为了防止第七JS层321与第八JS层322在太阳照射下回粘,同时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有利于热反射隔热层5的施工。
其中,第一玻纤网格布层11是为了增强第一上JS层12与第一下JS层13的抗拉强度,并提供一定的弹性。
其中,第二玻纤网格布层31是为了增强第二上JS层32与第二下JS层33的抗拉强度,并提供一定的弹性。
其中,钢丝网层21是为了增强聚氨酯层22的抗拉强度,为抗拉保温层2的保温效果提供持久保证。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隔热屋面,采用的各个结构层均具有一定弹性,完全可以适应建筑的应力变化,且可以大幅度减小隔热屋面的单位面积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隔热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抗拉防水层;在所述第一抗拉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抗拉保温层;在所述抗拉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抗拉防水层;在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聚脲层;在所述聚脲层的顶部设置有热反射隔热层;
所述第一抗拉防水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上JS层、第一玻纤网格布层和第一下JS层;所述抗拉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上JS层的顶部;
所述抗拉保温层包括:层叠设置的钢丝网层与聚氨酯层;所述钢丝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上JS层的顶部;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的顶部;
所述第二抗拉防水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上JS层、第二玻纤网格布层、第二下JS层;所述聚脲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上JS层的顶部;所述第二下JS层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JS层和第二JS层;所述第二JS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纤网格布层的底部;所述第一上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JS层和第四JS层;所述第三JS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纤网格布层的顶部;所述抗拉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四JS层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五JS层和第六JS层;所述第五JS层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层的顶部;所述第二玻纤网格布层设置在所述第六JS层的顶部;所述第二上JS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七JS层和第八JS层;所述第七JS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纤网格布层的顶部;所述聚脲层设置在所述第八JS层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隔热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热反射隔热层和第二热反射隔热层;所述第一热反射隔热层设置在所述聚脲层的顶部。
CN202221338652.2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隔热屋面 Active CN219794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8652.2U CN21979443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隔热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8652.2U CN21979443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隔热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4436U true CN21979443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8652.2U Active CN21979443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隔热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4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53940U (zh) 一种用于坡屋面天沟的混凝土结构
CN106760245A (zh) 一种倒置法节能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57429B (zh) 一种用于坡屋面的沥青瓦及其铺设方法
CN211313113U (zh) 一种高效防水复合屋面
CN202416723U (zh) 一种带有柔性找平砂浆的防水保温屋面
CN219794436U (zh) 一种隔热屋面
CN110080473A (zh) 一种平屋面防水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89290A (zh) 一种屋面维修的方法
CN104120837A (zh) 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CN208396162U (zh) 一种蓄水隔热屋面
CN103669746A (zh) 倒置式屋面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17545U (zh) 泡沫混凝土保温屋面优化建筑构造及局部构造
CN116044101A (zh) 一种屋面女儿墙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572688U (zh) 一种坡屋面防排水系统结构
CN211597426U (zh) 一种轻钢房的防水檐口结构
CN208415711U (zh) 一种凹形曲面屋面防水结构
CN103161265B (zh) 可上人的蓄水屋面
CN220451262U (zh) 一种屋面钢柱防水结构
CN217680068U (zh) 一种新型平瓦屋面保温结构
CN110805208A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868604U (zh) 建筑复合防水屋面
CN220058390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防裂保温构造
CN211257577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CN214144425U (zh) 一种含防水保温做法的钢龙骨干挂混凝土瓦屋面构造
CN211850406U (zh) 一种聚氨酯硬泡防水保温一体化屋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