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3666U -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3666U
CN219783666U CN202320296154.4U CN202320296154U CN219783666U CN 219783666 U CN219783666 U CN 219783666U CN 202320296154 U CN202320296154 U CN 202320296154U CN 219783666 U CN219783666 U CN 219783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tentiometer
swing arm
driving wheel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61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ao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ao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ao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ao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61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3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3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3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包括外壳、电位器、两组磁性元件、两弯曲延伸的聚磁摆臂以及驱动单元。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枢转端以相邻的方式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一侧,并且两个所述聚磁摆臂分别被设置有一组所述磁性元件。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轮和两连接元件,所述驱动轮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受驱端之间,两个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轮的相对两侧,另一个端部分别被连接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所述电位器的固定部分被安装于所述外壳,可动部分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以由所述电位器检测所述聚磁摆臂的摆动位置。

Description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内磁控装置,特别涉及一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健身器材的普及,作为健身器材的核心部件的内磁控装置被大量地应用,内磁控装置提供磁铁,其与健身器材的环绕于内磁控装置的飞轮相互配合提供阻力,通过调节磁铁和飞轮之间的距离,飞轮在被驱动而转动时切割磁铁形成的磁感线的位置被调节,从而调节健身器材的阻力,以帮助用户达到不同的健身效果。如何确定磁铁和飞轮之间的距离以获取飞轮在被驱动而转动时的负载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内磁控装置的电位器的阻值和聚磁摆臂的摆动位置相关联,所述聚磁摆臂的摆动位置可以通过获取所述电位器的阻值的方式被获取,进而确定飞轮和所述内磁控装置的磁性元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取所述飞轮在被驱动而转动时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在所述内磁控装置的驱动单元的转动轮通过连接元件驱动所述聚磁摆臂摆动的同时能够驱动所述电位器的可动部分产生相对于固定部分的转动,以允许所述电位器的阻值随着所述聚磁摆臂的摆动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聚磁摆臂具有聚磁作用,即,所述聚磁摆臂用于将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感线朝向所述飞轮的轮环方向聚集,以减少漏磁现象,而提高磁利用率。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包括:
一外壳;
一电位器;
两组磁性元件;
两弯曲延伸的聚磁摆臂,其分别具有一枢转端和对应于所述枢转端的一受驱端,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枢转端以相邻的方式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一侧,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以相邻的方式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聚磁摆臂分别被设置有一组所述磁性元件;以及
一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驱动轮和两连接元件,其中所述驱动轮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边缘,并且所述驱动轮位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之间,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分别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轮的相对两侧,另一个端部分别被连接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其中所述电位器包括一固定部分和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分的一可动部分,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固定部分被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可动部分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旋转轴和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相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旋转轴和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被啮合于所述驱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孔,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轴被装配于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以可驱动地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于所述驱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轴被装配于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以可驱动地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于所述驱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具有一内部空间、环绕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一周缘开口、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周缘开口的至少一连通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的一壳体穿孔,其中所述电位器被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其中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其中所述聚磁摆臂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周缘开口,所述连接元件的中部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连通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具有一内部空间、环绕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一周缘开口、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周缘开口的至少一连通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的一壳体穿孔,其中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其中所述电位器被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其中所述聚磁摆臂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周缘开口,所述连接元件的中部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连通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是硬质的,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轮,另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是柔性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两复位元件,每个所述复位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聚磁摆臂和所述外壳之间,其中在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连接元件拉动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内摆动后,所述复位元件具有使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外摆动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位元件是压簧,其一端抵靠于所述聚磁摆臂的中部,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磁摆臂包括一摆臂主体和至少一聚磁部分,所述聚磁部分于所述摆臂主体的侧边被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其中所述磁性元件被贴装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所述聚磁部分遮挡所述磁性元件的侧边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聚磁部分是两个,所述摆臂主体的每个侧边分别被凸出地设置有一个所述聚磁部分,以在所述摆臂主体和两个所述聚磁部分之间形成一定位槽,所述磁性元件被定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定位槽。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包括:
一电位器;
至少一磁性元件;
至少一弯曲延伸的聚磁摆臂,其中所述聚磁摆臂具有一枢转端和对应于所述枢转端的一受驱端,所述磁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
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内部空间、环绕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一周缘开口、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周缘开口的至少一连通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的一壳体穿孔,其中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枢转端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一侧,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电位器包括一固定部分和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分的一可动部分,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固定部分被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以及
一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驱动轮和至少一连接元件,其中所述驱动轮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并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轮,另一个端部被连接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孔,其中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以允许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轴,其中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以允许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是硬质的,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轮,另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是柔性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和所述外壳之间,其中在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连接元件拉动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内摆动后,所述复位元件具有使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外摆动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位元件是压簧,其一端抵靠于所述聚磁摆臂的中部,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磁摆臂包括一摆臂主体和至少一聚磁部分,所述聚磁部分于所述摆臂主体的侧边被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其中所述磁性元件被贴装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所述聚磁部分遮挡所述磁性元件的侧边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聚磁部分是两个,所述摆臂主体的每个侧边分别被凸出地设置有一个所述聚磁部分,以在所述摆臂主体和两个所述聚磁部分之间形成一定位槽,所述磁性元件被定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定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驱动电机和一传动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被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传动齿轮组中的各个传动齿轮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组中的一个传动齿轮啮合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蜗杆,另一个传动齿轮啮合于所述驱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被相互安装,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内部空间、所述周缘开口和所述连通通道,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固定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壳盘、一第一凸台以及一第一环体,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环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盘,并且所述第一环体环绕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壳盘、一第二凸台以及一第二环体,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环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盘,并且所述第二环体环绕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相对应以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相对应的方式被相互安装,以允许所述外壳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内侧形成所述内部空间以及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外侧形成所述周缘开口,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连通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多个第一内侧支撑柱,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分别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壳盘,并且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多个第二内侧支撑柱,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分别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二壳盘,并且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相互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外侧支撑柱,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壳盘,在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枢转端之间的空间和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受驱端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二外侧支撑柱,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二壳盘,在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枢转端之间的空间和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受驱端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相互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内磁控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一聚磁摆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一个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另一个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一个应用环境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另一个应用环境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一个变形示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再一个变形示例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的另一个变形示例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其应用中并不限于以下描述阐述或以下附图图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细节。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进行。另外,应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文中使用“包括”、“包括”或“具有”及其变型意在涵盖下文中陈列的条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条目。除非另有指定或限制,否则术语“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及其变型被广泛地使用并且涵盖直接安装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此外,“连接”和“联接”不限于物理或机械的连接或联接。
并且,第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第二方面,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至图10,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内磁控装置100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内磁控装置100包括一外壳10、一驱动单元20、至少一弯曲延伸的聚磁摆臂30、至少一磁性元件40以及一电位器60。
具体地,所述外壳10具有一内部空间13、环绕于所述内部空间13的一周缘开口14、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13和所述周缘开口14的至少一连通通道15以及连通所述内部空间13和外部的一壳体穿孔17。所述驱动单元20包括一驱动轮21和至少一连接元件22,所述驱动轮21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轮21,另一端经所述外壳10的所述连通通道15自所述内部空间13延伸至所述周缘开口14。所述聚磁摆臂30具有一枢转端311和对应于所述枢转端311的一受驱端312,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0的边缘的一侧,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边缘的另一侧,所述连接元件22的延伸至所述外壳10的所述周缘开口14的端部被连接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并且所述聚磁摆臂30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元件40。所述电位器60包括一固定部分61和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分61的一可动部分62,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固定部分61被安装于所述外壳10,并且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于所述外壳10的外部对应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壳体穿孔17,以允许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经所述外壳10的所述壳体穿孔17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21。
现在转到附图9和图10,在一飞轮200和所述内磁控装置100被相互组装而形成一飞轮组件时,所述飞轮200的轮环210被设置环绕于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周缘,此时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的内壁呈现面对面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所述飞轮200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转动时,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切割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所述磁性元件40的磁感线而使所述飞轮200获得负载,以帮助用户达到健身之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中,在所述驱动轮21转动以通过所述连接元件22驱动所述聚磁摆臂30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周缘开口14摆动时,所述驱动轮21同时驱动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产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61的转动,以改变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换言之,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和所述聚磁摆臂30的摆动位置相关联,所述聚磁摆臂30的摆动位置可以通过获取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的方式被获取,进而确定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和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所述磁性元件40之间的距离,以获取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的负载。
现在转到附图5和图7,所述聚磁摆臂30包括一弯曲延伸的摆臂主体31和至少一聚磁部分32,其中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和所述受驱端312分别形成于所述摆臂主体31的相对两端,并且所述摆臂主体31具有延伸于所述枢转端311和所述受驱端312之间的一贴合面313,以供贴装所述磁性元件40,其中所述聚磁部分32被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摆臂主体31的侧边,以使所述聚磁部分32能够遮挡所述磁性元件40的侧边的至少一部分而由所述聚磁部分32朝向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方向聚集所述磁性元件40的磁感线来减少漏磁现象,从而提高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磁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中,通过贴装所述磁性元件40于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贴合面313和所述聚磁部分32遮挡所述磁性元件40的侧边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所述磁性元件40的磁感线能够朝向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方向集中,从而减少所述磁性元件40的磁感线朝向远离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方向泄露的现象,如此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磁利用率被提高。
优选地,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聚磁部分32自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受驱端312向所述枢转端311方向延伸,如此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聚磁部分32在起到聚磁作用的同时能够增强所述摆臂主体31的结构强度,以避免所述摆臂主体31产生形变而保证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可靠性。
更优选地,继续参考附图5,所述聚磁摆臂30包括两个所述聚磁部分32,所述摆臂主体3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聚磁部分32,以在两个所述聚磁部分32和所述摆臂主体31之间形成一定位槽33,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贴合面313形成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定位槽33的槽底。在所述磁性元件40被贴装于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贴合面313后,一方面,所述磁性元件40被定位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定位槽33而避免所述磁性元件40产生相对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错位问题出现,另一方面,两个所述聚磁部分32分别遮挡所述磁性元件40的相对两侧的侧边,以进一步提高聚磁效果。
优选地,参考附图7,两个所述聚磁部分3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尺寸匹配于所述磁性元件40的两个侧边之间的距离尺寸,从而在所述磁性元件40被贴合于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贴合面313后,所述磁性元件40的侧面和所述聚磁部分32的内壁也可以被相互贴合,即,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聚磁摆臂30的贴合面积被增加,以使所述磁性元件40被可靠地贴合于所述聚磁摆臂30。可以理解的是,胶水可以被设置用于贴合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聚磁摆臂3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聚磁部分32被设置于所述摆臂主体31的侧边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1至图10示出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聚磁部分32自所述摆臂主体31的侧边向外一体地延伸,即,所述聚磁部分32和所述摆臂主体31是一体式结构。具体地,在一个金属片(通常是铁片)的相对两侧被折弯后,施加压力至该金属片以使其产生相应弧度而制得所述聚磁部分30,其中该金属片的未被折弯的部分在被施加压力而产生弧度后形成弯曲延伸的所述摆臂主体31,该金属片的被折弯的部分在被施加压力而产生弧度后形成弯曲延伸的所述聚磁部分32,如此所述摆臂主体31和所述聚磁部分32是一体式结构。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内磁控装置100包括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和两组所述磁性元件40,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以相邻的方式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0的边缘的一侧,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以相邻的方式分别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边缘的另一侧,并且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分别被设置有一组所述磁性元件40。相应地,所述驱动单元20包括一个所述驱动轮21和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所述驱动轮21位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之间,每个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个端部分别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轮21,另一个端部分别被连接于每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其中在所述驱动轮21转动时,所述驱动轮2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施力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以能够驱动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以对称方式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摆动。可以理解的是,一组所述磁性元件4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分别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元件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连接元件22是硬质的,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轮21的边缘,另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其中在所述驱动轮21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时,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个端部产生相对于所述驱动轮21的转动,另一个端部产生相对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转动,如此所述驱动轮2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同时向内拉动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以增大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或所述驱动轮2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同时向外推动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以减小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转到附图9和图10,在所述驱动轮21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顺时针转动时,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个端部产生相对于所述驱动轮21的转动,另一个端部产生相对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转动,如此所述驱动轮2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同时向内拉动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所述聚磁摆臂30带动所述磁性元件40向内摆动,以增大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获取的负载。相应地,在所述驱动轮21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顺时针转动时,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个端部产生相对于所述驱动轮21的转动,另一个端部产生相对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转动,如此所述驱动轮2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同时向外推动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所述聚磁摆臂30带动所述磁性元件40向外摆动,以减小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驱动轮21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时,所述驱动轮21驱动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同步地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61的转动,以改变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如此通过获取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所述聚磁摆臂30的摆动位置能够被获取,进而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能够被驱动,以获取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的负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轮21的具体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中不受限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3,所述驱动轮21的边缘具有两个圆柱形的凸起211,每个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一个端部分别具有一个圆柱形的安装孔221,所述连接元件22的所述安装孔221的直径尺寸和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凸起211的直径尺寸相匹配,以在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凸起211被安装于所述连接元件22的所述安装孔221后允许所述连接元件22做相对于所述驱动轮21的转动。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其他具体示例中,每个所述连接元件22的端部分别具有一个圆柱形的所述凸起211,所述驱动轮21的边缘具有两个圆柱形的所述安装孔221,所述连接元件22的所述凸起211的直径尺寸和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安装孔221的直径尺寸相匹配,以在所述连接元件22的所述凸起211被安装于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安装孔221后允许所述连接元件22做相对于所述驱动轮21的转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连接元件22的另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受驱端312的具体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中不受限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3、图5、图8、图9和图10,所述聚磁摆臂30包括一安装元件34,所述安装元件34被安装于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受驱端312,所述连接元件22的端部和所述安装元件34被可转动地安装,以使所述连接元件22的端部和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受驱端312被可转动地安装。
继续参考附图3、图8、图9和图10,所述驱动单元20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电机23和一传动齿轮组24,所述驱动电机23被设置于所述外壳10,所述传动齿轮组24中的各个传动齿轮241以相邻所述传动齿轮241相啮合的方式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0,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组24中的一个所述传动齿轮241被啮合于所述驱动电机23的蜗杆231,另一个所述传动齿轮241被啮合于所述驱动轮21,如此所述驱动电机23能够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24输出动力至所述驱动轮21,以驱动所述驱动轮21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转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传动齿轮组24中的所述传动齿轮241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1至图10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传动齿轮组24的所述传动齿轮241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1相啮合,并且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1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0,其中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1中的一个被啮合于所述驱动电机23的所述蜗杆231,另一个被啮合于所述驱动轮21。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传动齿轮组24的所述传动齿轮241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以上。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4,所述外壳10包括一第一壳体11和一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被相互安装,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所述内部空间13、所述周缘开口14和所述连通通道15,其中所述壳体穿孔17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驱动单元20的所述驱动轮21、所述驱动电机23和所述传动齿轮组24分别被可工作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和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磁性元件40分别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周缘开口14,所述驱动单元20的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的中部分别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连通通道15,并且所述连接元件22的相对两端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轮21和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固定部分6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
具体地,所述驱动单元20的所述驱动轮21和所述传动齿轮组24的各个所述传动齿轮241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更具体地,所述驱动轮21的相对两侧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以使所述驱动轮21能够被驱动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转动,所述传动齿轮组24的各个所述传动齿轮241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以使各个所述传动齿轮241能够被驱动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转动。
参考附图6,所述驱动轮21具有一装配轴212,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具有一装配孔621,其中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装配轴212被装配于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的所述装配孔621,以可驱动地连接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于所述驱动轮21。在所述驱动轮21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时,一方面,所述驱动轮21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元件22向内拉动或向外推动所述聚磁摆臂30转动而调节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所述驱动轮21驱动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同步地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61的转动,以改变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如此通过获取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所述聚磁摆臂30的摆动位置能够被获取,进而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能够被驱动,以获取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的负载。优选地,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装配轴212被设置经所述外壳10的所述壳体穿孔17延伸至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的所述装配孔621,以使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被直接地装配于所述驱动轮21。
转到附图3和图4,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一第一壳盘111、一第一凸台112以及一第一环体113,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一环体113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盘111,并且所述第一环体113环绕于所述第一凸台112的外侧,所述第一环体113具有至少一第一缺口1131。优选地,所述第一壳盘111、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一环体113是一体式结构,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可以一体地制成所述第一壳盘111、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一环体113。
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一第二壳盘121、一第二凸台122以及一第二环体123,所述第二凸台122和所述第二环体123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盘121,并且所述第二环体123环绕于所述第二凸台122的外侧,所述第二环体123具有至少一第二缺口1231。优选地,所述第二壳盘121、所述第二凸台122和所述第二环体123是一体式结构,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可以一体地制成所述第二壳盘121、所述第二凸台122和所述第二环体123。
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以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二凸台122相对应以及所述第一环体113和所述第二环体123相对应的方式被相互安装,以允许所述外壳10于所述第一环体113和所述第二环体123的内侧形成所述内部空间13以及于所述第一环体113和所述第二环体123的外侧形成所述周缘开口14,并且所述第一环体113的所述第一缺口1131和所述第二环体123的所述第二缺口1231相对应,以形成所述外壳10的所述连通通道15。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2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凸台122的侧方。例如,参考附图3和图4,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一第一轮槽116,所述第一轮槽116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12的侧方,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一第二轮槽126,所述第二轮槽126位于所述第二凸台122的侧方,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轮槽116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轮槽126相对应,以供容纳所述驱动轮21,从而所述驱动轮2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凸台122的侧方。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被相互安装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凸台122相互支撑,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环体113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环体123相互支撑,以避免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壳盘121产生变形。并且,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环体113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环体123均位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内侧,其不会影响所述聚磁摆臂30向外的摆动范围,如此所述聚磁摆臂30能够在更大幅度范围内摆动。同时,所述连接元件22能够限制所述聚磁摆臂30向外摆动的位置,以避免出现所述磁性元件40碰触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凸台112的中部具有一第一凸台穿孔1121,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凸台122的中部具有一第二凸台穿孔1221,其中所述第一凸台112的所述第一凸台穿孔1121和所述第二凸台122的所述第二凸台穿孔1221相对应,以形成所述外壳10的一中心穿孔16,供可转动地容纳一连接轴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多个第一内侧支撑柱114,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分别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壳盘111,并且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位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内侧。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可以和所述第一环体113是一体式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环体113的内侧,即,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位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
相应地,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多个第二内侧支撑柱124,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分别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二壳盘121,并且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位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内侧。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可以和所述第二环体123是一体式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可以位于所述第二环体123的内侧,即,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位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
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被相互安装后,一方面,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相互支撑,以避免所述第一壳盘11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壳盘121的边缘产生变形,另一方面,螺钉可以被用于锁住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以可靠地安装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均位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内侧,因此,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不会影响所述聚磁摆臂30向外的摆动范围,如此所述聚磁摆臂30能够在更大幅度范围内摆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至少一第一外侧支撑柱115,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壳盘111,在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摆臂主体31的所述枢转端311之间的空间和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例如,在附图1至图10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之间的空间,另一个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之间的空间。
相应地,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至少一第二外侧支撑柱125,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二壳盘121,在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之间的空间和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例如,在附图1至图10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之间的空间,另一个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之间的空间。
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被相互安装后,一方面,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相互支撑,以避免所述第一壳盘11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壳盘121的边缘产生变形,另一方面,螺钉可以被用于锁住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以可靠地安装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和/或所述受驱端31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和/或所述受驱端312之间,因此,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115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125不会影响所述聚磁摆臂30向外的摆动范围,如此所述聚磁摆臂30能够在更大幅度范围内摆动。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114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124均位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内侧,因此当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磁性元件4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相邻所述磁性元件40的相邻端部距离更近,甚至是相邻所述磁性元件40的相邻端部可以直接接触,这样,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枢转端311的一个所述磁性元件40的靠近所述聚磁摆臂30和所述外壳10的连接位置的端部与所述聚磁摆臂30和所述外壳10的连接位置的距离更远,从而使得所述磁性元件40的该端部具有更大的摆动范围,相应地,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的一个所述磁性元件40的靠近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安装元件34的端部与所述安装元件34的距离更远,从而使得所述磁性元件40的该端部具有更大的摆动范围,如此所述飞轮200能够具有更大的负载调节范围。
现在转到附图3、图8、图9和图10,所述内磁控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一电路板50,所述电路板50被设置于所述外壳10,所述驱动单元20的所述驱动电机23和所述电位器60被连接于所述电路板50,其中所述内磁控装置100可以通过所述电路板50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3的工作状态和可以获取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一连接通道117,所述连接通道117连通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其中所述电路板50以位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部空间13的方式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12,并且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连接通道117对应于所述电路板50。外部电线(例如,电源线、控制线)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连接通道116被连接于所述电路板50。
附图11示出了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1至图10示出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不同的是,在附图11示出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驱动轮21具有所述装配孔621,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具有所述装配轴212,其中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的所述装配轴212被装配于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装配孔621,以可驱动地连接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于所述驱动轮21。在所述驱动轮21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时,一方面,所述驱动轮21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元件22向内拉动或向外推动所述聚磁摆臂30转动而调节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所述驱动轮21驱动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同步地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61的转动,以改变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如此通过获取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所述聚磁摆臂30的摆动位置能够被获取,进而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能够被驱动,以获取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的负载。优选地,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的所述装配轴212被设置经所述外壳10的所述壳体穿孔17延伸至所述驱动轮21的所述装配孔621,以使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被直接地装配于所述驱动轮21。
附图12示出了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1至图10示出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不同的是,在附图12示出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连接元件22是柔性的,其相对两端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驱动轮21的边缘和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所述驱动单元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元件25,所述复位元件25被设置于所述外壳10和所述聚磁摆臂30之间。例如,所述复位元件25的一个端部抵靠于所述聚磁摆臂30的中部,另一个端部抵靠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环体113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环体123中的至少一个,以设置所述复位元件25于所述外壳10和所述聚磁摆臂30之间。在所述驱动轮21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时,所述驱动轮2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元件22同时向内拉动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的所述受驱端312,所述聚磁摆臂30带动磁性元件40同步地和同幅度向内摆动,以增大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获得的负载,同时所述聚磁摆臂30和所述外壳10压缩所述复位元件25而使所述复位元件25通过产生变形的方式积蓄弹性势能;在所述驱动轮21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逆时针转动时,两个所述复位元件25在恢复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分别向外推动两个所述聚磁摆臂30,所述聚磁摆臂30带动所述磁性元件40同步地和同幅度地向外摆动,以减小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获得的负载。
附图13示出了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1至图10示出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不同的是,在附图13示出的所述内磁控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的旋转轴和所述驱动轮21的旋转轴相邻,在所述驱动轮21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时,一方面,所述驱动轮21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元件22向内拉动或向外推动所述聚磁摆臂30转动而调节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所述驱动轮21驱动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同步地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61的转动,以改变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如此通过获取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所述聚磁摆臂30的摆动位置能够被获取,进而所述磁性元件40和所述飞轮200的所述轮环210之间的距离能够被驱动,以获取所述飞轮200在被驱动而转动时的负载。优选地,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被啮合于所述驱动轮21,以使所述驱动轮21能够驱动所述电位器60的所述可动部分62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61的转动而改变所述电位器60的阻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6)

1.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
一电位器;
两组磁性元件;
两弯曲延伸的聚磁摆臂,其分别具有一枢转端和对应于所述枢转端的一受驱端,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枢转端以相邻的方式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一侧,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以相邻的方式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聚磁摆臂分别被设置有一组所述磁性元件;以及
一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驱动轮和两连接元件,其中所述驱动轮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边缘,并且所述驱动轮位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之间,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分别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轮的相对两侧,另一个端部分别被连接于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其中所述电位器包括一固定部分和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分的一可动部分,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固定部分被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可动部分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旋转轴和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旋转轴和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被啮合于所述驱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孔,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轴被装配于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以可驱动地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于所述驱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轴被装配于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以可驱动地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于所述驱动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内部空间、环绕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一周缘开口、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周缘开口的至少一连通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的一壳体穿孔,其中所述电位器被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其中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其中所述聚磁摆臂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周缘开口,所述连接元件的中部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连通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内部空间、环绕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一周缘开口、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周缘开口的至少一连通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的一壳体穿孔,其中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其中所述电位器被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其中所述聚磁摆臂被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周缘开口,所述连接元件的中部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连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是硬质的,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轮,另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是柔性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两复位元件,每个所述复位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聚磁摆臂和所述外壳之间,其中在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连接元件拉动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内摆动后,所述复位元件具有使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外摆动的趋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复位元件是压簧,其一端抵靠于所述聚磁摆臂的中部,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聚磁摆臂包括一摆臂主体和至少一聚磁部分,所述聚磁部分于所述摆臂主体的侧边被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其中所述磁性元件被贴装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所述聚磁部分遮挡所述磁性元件的侧边的至少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聚磁部分是两个,所述摆臂主体的每个侧边分别被凸出地设置有一个所述聚磁部分,以在所述摆臂主体和两个所述聚磁部分之间形成一定位槽,所述磁性元件被定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定位槽。
14.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位器;
至少一磁性元件;
至少一弯曲延伸的聚磁摆臂,其中所述聚磁摆臂具有一枢转端和对应于所述枢转端的一受驱端,所述磁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
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内部空间、环绕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一周缘开口、连通于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周缘开口的至少一连通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的一壳体穿孔,其中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枢转端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一侧,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边缘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电位器包括一固定部分和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分的一可动部分,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固定部分被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以及
一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驱动轮和至少一连接元件,其中所述驱动轮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并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轮,另一个端部被连接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轴,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孔,其中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孔,以允许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具有一装配孔,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装配轴,其中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的所述装配轴在穿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后被装配于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装配孔,以允许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可动部分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是硬质的,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轮,另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是柔性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聚磁摆臂和所述外壳之间,其中在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连接元件拉动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内摆动后,所述复位元件具有使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受驱端向外摆动的趋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复位元件是压簧,其一端抵靠于所述聚磁摆臂的中部,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聚磁摆臂包括一摆臂主体和至少一聚磁部分,所述聚磁部分于所述摆臂主体的侧边被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其中所述磁性元件被贴装于所述摆臂主体的贴合面,所述聚磁部分遮挡所述磁性元件的侧边的至少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聚磁部分是两个,所述摆臂主体的每个侧边分别被凸出地设置有一个所述聚磁部分,以在所述摆臂主体和两个所述聚磁部分之间形成一定位槽,所述磁性元件被定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定位槽。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驱动电机和一传动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被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传动齿轮组中的各个传动齿轮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组中的一个传动齿轮啮合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蜗杆,另一个传动齿轮啮合于所述驱动轮。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被相互安装,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内部空间、所述周缘开口和所述连通通道,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穿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电位器的所述固定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壳盘、一第一凸台以及一第一环体,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环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盘,并且所述第一环体环绕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壳盘、一第二凸台以及一第二环体,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环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盘,并且所述第二环体环绕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相对应以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相对应的方式被相互安装,以允许所述外壳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内侧形成所述内部空间以及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外侧形成所述周缘开口,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连通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多个第一内侧支撑柱,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分别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壳盘,并且这些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多个第二内侧支撑柱,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分别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二壳盘,并且这些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位于所述聚磁摆臂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柱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二内侧支撑柱相互支撑。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外侧支撑柱,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壳盘,在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枢转端之间的空间和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受驱端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二外侧支撑柱,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一体地且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二壳盘,在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枢转端之间的空间和相邻两个所述聚磁摆臂的所述摆臂主体的所述受驱端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柱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每个所述第二外侧支撑柱相互支撑。
CN202320296154.4U 2023-02-20 2023-02-20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Active CN219783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6154.4U CN219783666U (zh) 2023-02-20 2023-02-20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6154.4U CN219783666U (zh) 2023-02-20 2023-02-20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3666U true CN21978366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7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6154.4U Active CN219783666U (zh) 2023-02-20 2023-02-20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3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3230B (zh)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WO2016179995A1 (zh) 振动扬声器
CN111555538A (zh) Ois马达防抖机构、ois马达、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CN111988711B (zh)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CN111901714B (zh)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CN219783666U (zh) 带有电位器的内磁控装置
CN219783667U (zh) 聚磁摆臂和带有聚磁摆臂的内磁控装置
CN112468908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方法
CN214049649U (zh) 一种吮吸按摩机构及按摩器
CN212727405U (zh)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CN111711895B (zh) 扬声器
JPS6025780Y2 (ja) 押釦操作装置
CN110874138A (zh) 声音振动驱动器
CN209313676U (zh) 振动电机
CN211380974U (zh) 联轴器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12231561U (zh) 一种智能摄像机
CN214477027U (zh) 一种一体式导光的触控开关面板
CN217955432U (zh) 一种吉他拾音器以及设有该吉他拾音器的琴码
CN220692979U (zh) 一种垂直线性振动马达
CN117749928A (zh) 支架组件、电子设备配件和连接装置
CN218585858U (zh) 触控开关装置
CN214314995U (zh) 振动马达
CN220248220U (zh) 一种电子手油门装置
CN209964298U (zh) 智能终端结构
CN215731447U (zh) 一种正弦静音手感旋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