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3490U -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3490U
CN219783490U CN202320800855.7U CN202320800855U CN219783490U CN 219783490 U CN219783490 U CN 219783490U CN 202320800855 U CN202320800855 U CN 202320800855U CN 219783490 U CN219783490 U CN 219783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nasal
medicin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08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伟
殷琴
王金凤
邹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008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3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3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3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包括鼻插头、送药接头、储药盒、测压接头、封堵气囊和引导丝;鼻插头设有送气通道、抽气通道和套囊通道;送药接头的前端与鼻插头的尾端相连通,送药接头中设有送气风扇与抽气风扇;储药盒的尾端与雾化机连接管相连通,前端与送药接头的尾端相连;测压接头与鼻插头中的套囊通道相连通;封堵气囊固定在鼻插头上,且与套囊通道相连通;引导丝布置在封堵气囊中,鼻插头、封堵气囊、引导丝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封堵气囊能将中鼻道或者下鼻道及咽喉处堵住,使得雾化后的药液能被送气风扇输送至鼻腔后,从而留在鼻腔中被嗅区吸收,既而进入脑部,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治疗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药物成瘾、周期性偏头疼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时,由于脑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95%以上的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如何开拓新的药物传递系统和给药途径,从而突破血脑屏障将药物定向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成为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方法是通过脑室内或鞘内注射来实现脑内直接给药,但是脑室内或鞘内注射为侵入性有创操作,因技术难度大且容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鼻腔由鼻前庭、嗅区和呼吸区3个区域组成,其中嗅区位于上鼻甲内侧面和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粘膜,位置较深,存在连接脑组织与外部环境的有孔毛细血管,是血脑屏障最薄弱的部位,被认为是经鼻途径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当药物从鼻腔到达嗅区时,会通过嗅觉神经和三叉神经进入脑内的嗅球,然后进入脑脊液,进一步到达大脑的不同区域,从而达到绕过血脑屏障的目的。
虽然滴鼻液、喷雾剂等形式已广泛使用,但由于现有给药装置不能深入到鼻腔嗅区,药物经过含有丰富毛细血管且血流丰富的呼吸区粘膜时,部分就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此方法只能够将部分药物输送至鼻腔嗅区,而另外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而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最终无法在脑内发挥作用,造成药物浪费。另一方面,使用滴鼻液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使滴鼻液进入咽喉部,不仅造成药物浪费,而且会导致患者不适,尤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可能导致喉痉挛、窒息等严重后果。
针对以上问题,专利CN201510093686.8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该装置将设有喷雾头的一端经人体的总鼻道伸入到中鼻甲对应的水平位置以上的鼻腔嗅区将制剂递送到鼻腔嗅区,但是人体鼻腔嗅区位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由于上鼻甲的位置较高较深,不借助鼻内窥镜很难看到。临床上只能首先通过鼻腔内喷用麻黄碱等药物来收缩鼻腔粘膜和鼻甲从而暴露上鼻甲,然后鼻腔黏膜表面喷用局部麻醉药,最后经鼻内窥镜观察,过程繁琐且鼻内窥镜操作很容易损伤嗅区粘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封堵气囊能将中鼻道或者下鼻道及咽喉处堵住,使得雾化后的药液能被送气风扇输送至鼻腔后,从而留在鼻腔中被嗅区吸收,既而进入脑部,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包括:
鼻插头,设有送气通道、抽气通道和套囊通道;
送药接头,其前端与所述鼻插头的尾端相连通,送药接头中设有送气风扇与抽气风扇,送气风扇与送气通道相连通;抽气风扇与抽气通道相连通;
储药盒,其尾端与雾化机连接管相连通,前端与所述送药接头的尾端相连,使得储药盒内的储药腔与送气风扇、抽气风扇相连通;
测压接头,与所述鼻插头中的套囊通道相连通;
封堵气囊,固定在所述鼻插头上,且与所述套囊通道相连通;
引导丝,布置在所述封堵气囊中,其一端固定在鼻插头上,另一端暴露在封堵气囊外侧,且鼻插头、封堵气囊、引导丝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丝为弹性杆,暴露在所述封堵气囊外侧的引导丝端头为球形引导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气通道的端口和抽气通道的端口均位于鼻插头的前端侧面上,所述套囊通道的端口位于鼻插头的前端顶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鼻插头外侧面套装有封鼻器,所述封鼻器内壁贴在鼻插头外侧壁上,且封鼻器能在鼻插头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鼻插头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送药接头的外侧设有风扇控制器,所述风扇控制器与送气风扇及抽气风扇电连接,使得风扇控制器上的控制器开关能控制送气风扇及抽气风扇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控制器内部含有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压接头上设有测压气囊在充气状态下测压气囊会膨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压气囊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流通方向为外部向测压气囊内流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一、靶向药,尤其是需要送入至脑部的化疗药,仅需要通过鼻腔给药就能到达患者脑部,避免了患者遭受脊柱穿刺的痛苦。
二、引导丝能将封堵套囊送入中鼻道或者下鼻道,有利于对下鼻道及咽鼓管咽口处的封堵。而且引导头为球形,能避免在引导丝插入过程中划伤患者鼻腔等部位。
三、由于中鼻道或者下鼻道至咽喉处被封堵住,使得雾化后的药物不能进入患者咽喉及肺部,仅能在上鼻道及中鼻道中流动。避免了药物被咽喉及肺部吸收而大量的进入外周循环,也能保证嗅区能更多的吸收药液。
四、 由于送气通道端口与抽气通道端口处于鼻插头的侧面,使得雾化后的药液从送气通道涌出后,能先到达嗅区,使得嗅区能更多的吸收药液。有利于医生操作,避免了医生使用喷头对嗅区给药而执行的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五、为了防止封闭后的鼻腔内气压持续增加,影响送气效率,所以设置的抽气风扇能通过抽气通道将鼻腔内的空气尤其是部分残留的药液抽送至储药腔,与新的雾化后的药液混合后再被送气风扇输送至鼻腔,不会造成药液浪费。
六、通过雾化机将药液雾化,能使得雾化后的药液颗粒非常小,更易被吸收。避免了医生用手挤压药液使药液通过细微的小孔达到雾化效果的辛劳。而且雾化机为医院常用工具,易于寻找。
七、本实用新型还能用于椎管内麻醉,通过本实用新型将药液持续雾化送至嗅区,不仅避免了患者遭受从腰椎内注射的痛苦,还能将一次性药物注射分解为持续小剂量的给药,利于麻醉师对麻醉过程的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实施过程下鼻道进入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包括鼻插头1、引导丝2、封堵气囊3、送药接头4、储药盒5、测压接头6、送气风扇7、抽气风扇8、风扇控制器9。
鼻插头1包含送气通道1-1、抽气通道1-2、套囊通道1-3。所述的送气通道1-1端口与抽气通道1-2端口处于鼻插头1的侧面。鼻插头1固定在送药接头4前端。
送药接头4内包含送气风扇7与抽气风扇8。送气风扇7与送气通道1-1相连通。抽气风扇8与抽气通道1-2相连通。
引导丝2为弹性杆。而且引导丝2一端固定在鼻插头1上,引导丝2另外一端为球形引导头2-1。
封堵气囊3包裹着引导丝2,并且封堵气囊3一端固定在鼻插头1上,另外一端固定在引导丝2上,使得鼻插头1、封堵气囊3、引导丝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引导头2-1暴露在封堵气囊3外侧。套囊通道1-3一端与封堵气囊3相连通,套囊通道1-3另外一端与测压接头6相连接。
储药盒5内部为储药腔5-1。所述的储药盒5固定在送药接头4的后端,并且使得储药盒5内的储药腔5-1与送气风扇7、抽气风扇8相连通。
储药盒5后端为雾化机连接管5-2。雾化机连接管5-2用于和雾化机相连通,使得药液经雾化机雾化后通过雾化机连接管5-2送入至储药腔5-1内。
进一步的方案,继续参照图1、图2所示,鼻插头1外侧还设有封鼻器1-4,封鼻器1-4内壁贴在鼻插头1外侧,并且封鼻器1-4还能在鼻插头1上滑动。
进一步的方案,继续参照图1、图2所示,风扇控制器9固定在送药接头4的外侧,风扇控制器9与送气风扇7及抽气风扇8电连接,使得风扇控制器9上的控制器开关9-1能控制送气风扇7及抽气风扇8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方案,风扇控制器内部含有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可以为可充电蓄电池。
进一步的方案,继续参照图1、图2所示,测压接头6上包含测压气囊6-1与单向阀6-2,在充气状态下测压气囊6-1会膨胀。所述的单向阀6-2流通方向为外部向测压气囊6-1内流通。
进一步的方案,鼻插头1上有刻度线。
具体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使用前,先确保封堵气囊3内没有气,然后手持鼻插头1将引导丝2连带着封堵气囊3从患者鼻腔中的中鼻道100或者下鼻道200插入至咽鼓管咽口处。此后,医生可根据鼻插头1上的刻度线确定鼻插头1伸入的长度,使得送气通道1-1能正好处于鼻阔后侧。然后用注射器插入至测压接头6的单向阀6-2中,向封堵气囊3内充气。由于测压气囊6-1与封堵气囊3连通,此时通过测压气囊6-1可判断封堵气囊3内部的充气情况。当封堵气囊3充入一定量气后,封堵气囊3会膨胀直至将中鼻道100或者下鼻道200及咽鼓管咽口封堵住。拔出注射器后,测压接头6内的单向阀6-2会将气体保持在封堵气囊3中。
然后滑动鼻插头1外侧的封鼻器1-4,使得封鼻器1-4部分插入鼻腔内,使得鼻腔被鼻插头1、封鼻器1-4、封堵气囊3密封。也可以用胶布将鼻插头1固定在患者脸上或者鼻子上。
此时,再将储药盒5上的雾化机连接管5-2与雾化机相连接,使得药液经过雾化机雾化后输送至储药盒5的储药腔5-1中。
送气风扇7将储药腔5-1中雾化后的药液通过送气通道1-1送入至患者鼻腔中,雾化后的药液会在患者鼻腔中扩散,直至部分药液到达上鼻道400处的嗅区300,被嗅区300吸收。抽气风扇8会将鼻腔中的空气及部分还未被吸收的药液抽出,通过抽气通道1-2输送至储药腔5-1中,防止鼻腔中的气压过高,影响送气风扇7的送气效率,同样也能使得雾化后的药液在患者的鼻腔中循环,以便使得雾化后的药液能够到达嗅区300。而且被抽出的药液在储药腔5-1中与新进入的药液混合后一同被送气风扇7送入至鼻腔中,直至雾化机中所有药液都被雾化后,然后再多运行一段时间,使得储药腔5-1的药液尽可能的被都吸收。
输药完成后,最后关闭风扇控制器9上的控制器开关9-1,使得送气风扇7及抽气风扇8关闭。再用注射器插入测压接头6的单向阀6-2中,使得单向阀6-2被顶开,抽出封堵气囊3内的气体,使得封堵气囊3缩小,拔出鼻插头1及封堵气囊3和引导丝2。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具有如下优势:
一、靶向药,尤其是需要送入至脑部的化疗药,仅需要通过鼻腔给药就能到达患者脑部,避免了患者遭受脊柱穿刺的痛苦。
二、引导丝能将封堵套囊送入中鼻道或者下鼻道,有利于对下鼻道及咽鼓管咽口处的封堵。而且引导头为球形,能避免在引导丝插入过程中划伤患者鼻腔等部位。
三、由于中鼻道或者下鼻道至咽喉处被封堵住,使得雾化后的药物不能进入患者咽喉及肺部,仅能在上鼻道及中鼻道中流动。避免了药物被咽喉及肺部吸收而大量的进入外周循环,也能保证嗅区能更多的吸收药液。
四、 由于送气通道端口与抽气通道端口处于鼻插头的侧面,使得雾化后的药液从送气通道涌出后,能先到达嗅区,使得嗅区能更多的吸收药液。有利于医生操作,避免了医生使用喷头对嗅区给药而执行的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五、为了防止封闭后的鼻腔内气压持续增加,影响送气效率,所以设置的抽气风扇能通过抽气通道将鼻腔内的空气尤其是部分残留的药液抽送至储药腔,与新的雾化后的药液混合后再被送气风扇输送至鼻腔,不会造成药液浪费。
六、通过雾化机将药液雾化,能使得雾化后的药液颗粒非常小,更易被吸收。避免了医生用手挤压药液使药液通过细微的小孔达到雾化效果的辛劳。而且雾化机为医院常用工具,易于寻找。
七、本实用新型还能用于椎管内麻醉,通过本实用新型将药液持续雾化送至嗅区,不仅避免了患者遭受从腰椎内注射的痛苦,还能将一次性药物注射分解为持续小剂量的给药,利于麻醉师对麻醉过程的控制。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同样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获知的技术方案和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组合的方式来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鼻插头,设有送气通道、抽气通道和套囊通道;
送药接头,其前端与所述鼻插头的尾端相连通,送药接头中设有送气风扇与抽气风扇,送气风扇与送气通道相连通,抽气风扇与抽气通道相连通;
储药盒,其尾端与雾化机连接管相连通,前端与所述送药接头的尾端相连,使得储药盒内的储药腔与送气风扇、抽气风扇相连通;
测压接头,与所述鼻插头中的套囊通道相连通;
封堵气囊,固定在所述鼻插头上,且与所述套囊通道相连通;
引导丝,布置在所述封堵气囊中,其一端固定在鼻插头上,另一端暴露在封堵气囊外侧,且鼻插头、封堵气囊、引导丝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丝为弹性杆,暴露在所述封堵气囊外侧的引导丝端头为球形引导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气通道的端口和抽气通道的端口均位于鼻插头的前端侧面上,所述套囊通道的端口位于鼻插头的前端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插头外侧面套装有封鼻器,所述封鼻器内壁贴在鼻插头外侧壁上,且封鼻器能在鼻插头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插头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药接头的外侧设有风扇控制器,所述风扇控制器与送气风扇及抽气风扇电连接,使得风扇控制器上的控制器开关能控制送气风扇及抽气风扇的开启和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控制器内部含有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压接头上设有测压气囊在充气状态下测压气囊会膨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压气囊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流通方向为外部向测压气囊内流通。
CN202320800855.7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Active CN219783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0855.7U CN21978349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0855.7U CN21978349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3490U true CN219783490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5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0855.7U Active CN21978349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3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57801T3 (es) Dispositivo de administración de aerosol
ES2637362T3 (es) Aparato de respiración artificial con oscilador de alta frecuencia continuo
CN211068565U (zh) 一种能缓释给药的气管切开套管
CN205796189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装置
CN109731200B (zh) 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式麻醉机
CN204972608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03107937U (zh) 呼吸内科用医疗送药罩
CN110038209B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经皮治疗的球囊扩张装置
CN207286420U (zh) 一种呼吸给药器
CN219783490U (zh) 一种经鼻脑靶向给药装置
CN205814528U (zh) 一种雾化防护眼罩
CN209827881U (zh) 一种多腔气管插管
CN115282412B (zh) 经鼻腔进入血循环的给药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2490297U (zh) 气道内可持续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664694Y (zh) 连续咽喉和气管内粘膜表面麻醉气管导管
CN211383297U (zh) 一种多用途通气装置
CN115282411A (zh) 利用鼻嗅区递送药物入脑的输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07768878U (zh) 一种治疗尘肺病用加氧雾化吸入装置
CN115968309A (zh) 气管内管
CN205994861U (zh) 鼻腔给药装置
CN111617358A (zh) 一种可进行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CN215024243U (zh) 用于呼吸道的雾化给药系统
CN2595392Y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
CN205903500U (zh) 一种带喷雾导管的双腔气管插管
CN114470496B (zh) 鼻嗅区循环给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