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1631U - 一种防滑文胸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滑文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1631U
CN219781631U CN202321021199.7U CN202321021199U CN219781631U CN 219781631 U CN219781631 U CN 219781631U CN 202321021199 U CN202321021199 U CN 202321021199U CN 219781631 U CN219781631 U CN 219781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lip
mold cup
cup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11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方
范红莉
李世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shanzi Gar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shanzi Gar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shanzi Gar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shanzi Gar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11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1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1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1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文胸,包括模杯、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一后比、第二后比,模杯包括第一模杯、第二模杯以及下巴,第一模杯、第二模杯均具有碗口,下巴具有碗侧,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均具有第一弧形侧、第二弧形侧、第三侧,第一弧形侧与第二弧形侧一端连接,第一弧形侧、第二弧形侧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侧连接,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二弧形侧分别与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的碗口连接;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分别与第一模杯、第二模杯的碗侧连接,且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分别与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三侧连接;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内对应碗围位置均设有支撑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保证穿着后模杯挺阔效果及稳定性,舒适减压。

Description

一种防滑文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文胸。
背景技术
如今消费者常规有肩带文胸,穿着时会对肩部造成压迫,带来勒痕,舒适感不佳,同时,对于服装的搭配穿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深V露肩美背或者材料轻薄的衣服,就会有内衣外漏的尴尬。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无肩带文胸,无论是传统缝制内衣,还是近年被追求舒适自我的现代女性所追捧的无缝内衣产品,大多选择防滑松紧带或硅胶等防滑方式运用在产品上,舒适度与防滑效果无法兼顾,硅胶条对于部分人群易产生过敏反应,下围尺寸的减少增加了内衣的穿戴压力。此外,透气性也欠佳。
市面上大多数罩杯无肩带内衣的设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减小穿戴后的胸部隆起高度达到稳定效果,但增加了乳房与人体的接触面,易产生憋闷感;另一种为增强杯碗挺度,在模杯内增加了大面积硬质塑片,虽然保证了杯碗的挺度效果,但牺牲了罩杯的透气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滑文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滑文胸,包括模杯、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一后比、第二后比,所述的模杯包括第一模杯、第二模杯以及下巴,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均具有碗口,所述的下巴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碗侧,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均由防滑面料制成,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均具有第一弧形侧、第二弧形侧、第三侧,所述的第一弧形侧与所述的第二弧形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弧形侧、第二弧形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三侧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二弧形侧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的碗口连接,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三侧分别与所述的下巴的两个碗侧一一对应并位于同一侧;所述的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的碗侧连接,且所述的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三侧连接;所述的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内对应碗围的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托。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均包括相贴合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的第二层中部具有镂空部,使所述的第一层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的第二层的表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镂空部具有依次连接的上侧、左侧、下侧、右侧,所述的上侧靠近所述的后比的上部,所述的上侧具有至少一个向上凸出的凸出部。
优选地,所述的镂空部的左侧、下侧、右侧均呈直线形。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后比的第二层的镂空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比的第二层的镂空部沿一中心线对称。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托包括钢托,所述的钢托的外周包覆柔性层,所述的柔性层由塑胶或硅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防滑文胸还包括面料层,所述的面料层设置在所述的模杯具有凸出面的一侧,所述的面料层覆盖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
优选地,所述的面料层在所述的模杯具有凹进面的一侧边沿形成折边。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后比和\或第二后比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均包括外层、内层和设置在所述的外层和内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的外层与所述的内层均为布层,所述的中间层为绵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通过设置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支撑托,在没有肩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文胸的力学稳定性,将原有肩带所承担的压力将分散到底围、后比、支撑托等多个部位,在文胸上形成新的压力平衡,保证了穿着后模杯的挺阔效果及稳定性,且舒适减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一种结构的反面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一种结构的反面的结构图(无透气孔);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第一后比和第二后比的第一层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第一后比和第二后比的第二层的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另一种结构的反面的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另一种结构的反面的结构图(无透气孔);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另一种结构的面料层的结构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正面的结构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的支撑托的结构图。
以上附图中:
1-第一模杯、第二模杯;2-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1-第一弧形侧,22-第二弧形侧,23-第三侧,24-第四侧;3-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1-第一层,311-透气孔,32-第二层,33-镂空部,331-上侧,332-下侧,333-左侧,334-右侧;4-面料层,41-折边;5-下巴;6-包覆层;7-支撑托,71-钢托,72-柔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防滑文胸,该文胸没有肩带,防滑文胸包括模杯、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模杯包括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以及下巴5,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的形状尺寸均相同,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对称设置,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均具有碗口(见图1中d所指),下巴5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碗侧(见图1中e所指),下巴5设置在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的碗围,下巴5形成模杯的碗围。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为半杯,而非常规的满杯,即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的表面积小于常规满杯表面积。
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均由防滑面料制成,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均具有第一弧形侧21、第二弧形侧22、第三侧23,第一弧形侧21的一端与第二弧形侧22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侧21的另一端、第二弧形侧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侧23的相对两端连接(可车缝或可超音波拼接),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的第一弧形侧21位于第二弧形侧22上方,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的第二弧形侧22分别与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的碗口连接,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的第三侧23分别与下巴5的两个碗侧一一对应,第一防滑部的第三侧23与下巴5的一个碗侧位于模杯同一侧,即位于同一直线,第二防滑部的第三侧23与下巴5的另一个碗侧位于模杯同一侧,即位于同一直线。
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分别与下巴5的碗侧连接,且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分别与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的第三侧23连接,即第一后比与下巴5碗侧连接的一侧以及第一后比与第一防滑部的第三侧23连接的一侧为同一侧,第二后比与下巴5碗侧连接的一侧以及第二后比与第一防滑部的第三侧23连接的一侧为同一侧。
本例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由防滑面料制成,加强模杯防滑性能,提高文胸模杯服帖度,本例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设置在模杯的碗口位置以及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的面积符合人体工学受力,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不经过BP点且在BP点之上,即BP点在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上,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沿侧高位置(侧比位置)顺延至碗口前中,保证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没有对BP点造成摩擦。
进一步地,参见图1-2、图5-6,第一防滑部的第一弧形侧21与其第二弧形侧22的一端通过第四侧24连接,第二防滑部的第一弧形侧21与其第二弧形侧22的一端通过第四侧24连接。
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内对应碗围的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托7,支撑托7用于支撑胸部,支撑托7呈弧形,支撑托7与常规的钢托71结构不同,支撑托7包括钢托71,钢托71的外周包覆柔性层72,柔性层72由塑胶或硅胶制成,塑胶如聚氨酯塑胶。其中,钢托71的相对两端均为较柔软的柔性材料,即钢托71的长度小于柔性层72的长度,可减缓对鸡心和碗侧造成的压力,提高对胸部两侧的舒适度。
这样设置的支撑托7的优势为:一方面可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避免高刚性的钢圈两端部对人体的压迫,同时底围的钢圈又具有稳定承托塑形的作用,极大地提高文胸佩戴的舒适性及功能性,另一方面由于钢托外包聚氨酯材料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又避免了内置钢托水洗晾晒后出现的生锈,保护胸部健康。
制作模杯时,将外层面料放入模具中热压成型,再将支撑托7等附件放入后放入内层面料热压成型,修剪周边得到完成模杯。
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可均由防滑面料制成,进一步提高文胸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均包括相贴合的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第二层32中部具有镂空部33,使第一层31的表面积大于第二层32的表面积,第一层31可在镂空部33露出。
镂空部33的一种实施方式为:镂空部33具有依次连接的上侧331、左侧333、下侧332、右侧334,上侧331靠近后比的上部,镂空部33的左侧、下侧、右侧均呈直线形,上侧331是指人穿着文胸后,该侧较下侧更靠近乳房,上侧呈波浪形,上侧具有至少一个向上凸出的凸出部、与凸出部连接的凹进部,凹进部向下凹进,设置镂空部33,可提高后比服帖度,加强防滑性能。
另外,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的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可为一块面料,该面料一边对折折叠形成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或者,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的第一层31为一块面料,第二层32为另一块面料,第二层32通过胶水粘合在第一层31上。
优选地,第一后比的第二层32的镂空部33与第二后比的第二层32的镂空部33沿一中心线对称。
进一步地,第一后比和\或第二后比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11,透气孔311优选设置在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的第一层31上,设置透气孔311,达到舒适透气的效果。透气孔311可为圆形、方形、星形、弧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
进一步地,防滑文胸还包括面料层4,面料层4设置在模杯具有凸出面的一侧,面料层4覆盖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当穿着后,面料层4远离人体胸部朝外,一方面使得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2与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连接稳固,另一方面增加文胸的厚度,提高耐穿性,同时又美观。
进一步地,面料层4在模杯具有凹进面的一侧边沿(如第一弧形侧21、下巴5远离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的一侧)形成折边41。在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与下巴5的碗侧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包覆层6,包覆层6设置在朝向人体的内侧,包覆层6与第一后比、第二后比3、下巴5通过联合工艺拼接,整体更稳定。
本例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1均包括外层、内层和设置在外层和内层之间的中间层,外层与内层均为布层,如佳积布、三明治面料等,内层可选择抗菌面料,抗菌面料的纤维是通过添加光触媒粉体材料制得抗菌纤维,该纤维面料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污自洁等功能。特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内层也可用防滑面料;中间层为绵层,如立绵、海绵等。
本例的防滑文胸,穿着上身后,使模杯有上托的力,从而达到穿着不易滑落的目的。
对本例的防滑文胸进行压力及舒适性测试,主要对支撑托对应三处(图8中a、b、c)的压力进行测试,其中,图8中a为支撑托前点,b为支撑托底点,c为支撑托侧点,支撑托的三处压力分布趋势一致,该文胸底围稳定、略有侧收、鸡心位舒适的压力分布较为合理。
对本例的防滑文胸进行底围稳定性测试,主要针对运动后是否下滑展开,受试者穿着文胸进行10次开合跳,模拟日常生活中活动3分钟,活动后,手工测量底围、碗口、后比的下滑尺寸,结果得知底围“前下”下滑量小,稳定性好。
本例的防滑文胸在没有肩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文胸的力学稳定性,将原有肩带所承担的压力将分散到底围、后比、支撑托等多个部位,在不掉半杯文胸上形成一个新的压力平衡,保证了穿着后模杯的挺阔效果及稳定性,且舒适减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文胸,通过设置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支撑托,解决无肩带文胸在穿着时的滑落问题。在没有肩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文胸的力学稳定性,将原有肩带所承担的压力将分散到底围、后比、支撑托等多个部位,在文胸上形成新的压力平衡,保证了穿着后模杯的挺阔效果及稳定性,且舒适减压。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杯、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一后比、第二后比,所述的模杯包括第一模杯、第二模杯以及下巴,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均具有碗口,所述的下巴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碗侧,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均由防滑面料制成,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均具有第一弧形侧、第二弧形侧、第三侧,所述的第一弧形侧与所述的第二弧形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弧形侧、第二弧形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三侧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二弧形侧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的碗口连接,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三侧分别与所述的下巴的两个碗侧一一对应并位于同一侧;所述的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的碗侧连接,且所述的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的第三侧连接;所述的第一模杯和第二模杯内对应碗围的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比、第二后比均包括相贴合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的第二层中部具有镂空部,使所述的第一层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的第二层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部具有依次连接的上侧、左侧、下侧、右侧,所述的上侧靠近所述的后比的上部,所述的上侧具有至少一个向上凸出的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部的左侧、下侧、右侧均呈直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比的第二层的镂空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比的第二层的镂空部沿一中心线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托包括钢托,所述的钢托的外周包覆柔性层,所述的柔性层由塑胶或硅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文胸还包括面料层,所述的面料层设置在所述的模杯具有凸出面的一侧,所述的面料层覆盖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层在所述的模杯具有凹进面的一侧边沿形成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比和\或第二后比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杯、第二模杯均包括外层、内层和设置在所述的外层和内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的外层与所述的内层均为布层,所述的中间层为绵层。
CN202321021199.7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防滑文胸 Active CN219781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199.7U CN219781631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防滑文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199.7U CN219781631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防滑文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1631U true CN219781631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1199.7U Active CN219781631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防滑文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1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7130U (ja) ボリューム調節の可能な補正ブラジャー
JP2016508550A (ja) サポート機能付きビュスチェ型衣類
KR101391314B1 (ko) 몰드형 기능성 브래지어
US5211598A (en) Exercise brassiere
JPH0124087Y2 (zh)
CN219781631U (zh) 一种防滑文胸
CN101999758A (zh) 多功能按摩钢托
US20080096464A1 (en) Gel brassiere
JP3219437U (ja) 着用感に優れるブラジャー構造
KR200346503Y1 (ko) 브래지어
CN105361258A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文胸罩杯
KR101136748B1 (ko) 사이드윙 및 탈착컵이 구비된 볼륨조절이 가능한 페더라이트 패드 브래지어
JP2001200403A (ja) バスト部パッド
CN105559169A (zh) 一种内衣胸垫
CN205250371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文胸罩杯
KR20090001729U (ko) 의류용 패드
CN212164930U (zh) 一种多功能塑形美体长文胸
KR200380100Y1 (ko) 해먹시트를 구비하는 기능성 브래지어
JP4038369B2 (ja) パッドおよびパテッド型カップ付き女性用衣類
CN205052902U (zh) 一种天然乳胶文胸
JP3139021U (ja) 多段式ホールド機能を有するブラジャーカップ構造
CN205648944U (zh) 无钢圈无缝贴合文胸
CN220607398U (zh) 一种具有硅胶软承托的文胸
CN219679809U (zh) 一种具有三明治承托的透气文胸
CN220936848U (zh) 一种防滑稳固三角受力结构内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