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9814U - 一种按压式电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式电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9814U
CN219779814U CN202320799435.1U CN202320799435U CN219779814U CN 219779814 U CN219779814 U CN 219779814U CN 202320799435 U CN202320799435 U CN 202320799435U CN 219779814 U CN219779814 U CN 219779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hole
clamping plate
connecting plate
charging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94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宝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a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a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a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94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9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9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9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式电芯,包括设于户外电源内的充电仓、电芯本体、连接板、卡板、复位机构和偏移机构,充电仓一端设有开口,电芯本体和卡板分别位于连接板上下两侧,连接板上往远离开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电芯本体下端面设有卡槽,卡板上端面上往远离开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穿过第一通孔并卡入卡槽,第二凸起穿过第二通孔并位于电芯本体的移动路径上,当推动电芯本体并带动卡板向充电仓内移动时,偏移机构使得卡板往下移动并使得第一凸起离开卡槽,当第二凸起顶端与电芯本体底端相抵时,复位机构使得卡板复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露营若需要携带手机外出时,随身携带户外电源十分不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式电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按压式电芯。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露营正在成为一种备受大众青睐的时尚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更多的人追求精致露营,所以在室外可能需要很多用电物品,需要带着户外电源。例如,中国专利CN218586922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户外电源,能够提供不同型号无线充电底座插设的卡合件,手机在充电时能够稳定固定在户外电源上,防止手机充电途中掉落,方便用户随时对手机进行充电。但是手机充电过程中即需要时刻放在户外电源上,若需要携带手机外出则无法充电,若随身携带户外电源则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式电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露营若需要携带手机外出时,随身携带户外电源十分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式电芯,包括设于户外电源内的充电仓、电芯本体、连接板、卡板、复位机构和偏移机构,充电仓一端设有开口,连接板连接在充电仓内,卡板位于充电仓内,电芯本体自开口进入充电仓并活动设置在充电仓内,电芯本体和卡板分别位于连接板上下两侧,连接板上往远离开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电芯本体下端面设有卡槽,卡板上端面上往远离开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二凸起顶端高于第一凸起顶端,第一凸起穿过第一通孔并卡入卡槽,第二凸起穿过第二通孔并位于电芯本体的移动路径上,当推动电芯本体并带动卡板向充电仓内移动时,偏移机构使得卡板往下移动并使得第一凸起离开卡槽,当第二凸起顶端与电芯本体底端相抵时,复位机构使得卡板复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按压式电芯具有以下优点:充电仓即户外电源内的充电仓,充电仓随户外电源移动,电芯本体设置在充电仓内并由户外电源对其进行充电,需要使用电芯本体时,将电芯本体向内推动使得第一凸起离开卡槽中,电芯本体失去限位结构,能够从充电仓中取出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因此在户外露营外出时,只需携带电芯本体为手机充电,无需携带整个户外电源,方便使用。
作为改进,偏移机构包括第一斜面,第一斜面设于第二凸起上且远离开口的一侧,当电芯本体带动第一凸起向充电仓内移动并使得第一斜面与第二通孔内壁相抵时,第一斜面使得卡板往下移动;采用此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作为改进,偏移机构还包括第二斜面,第二斜面设于第二通孔内壁上且远离开口的一侧,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设置;采用此种结构,通过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抵配合,使得卡板向下移动更加稳定。
作为改进,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弹簧,第一挡板连接连接板上且靠近开口一侧的底端,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板和卡板;采用此种结构,卡板随电芯本体向内移动时,第一弹簧被拉伸,当卡板向下移动至第二凸起顶端与电芯本体底端相抵后,被拉伸的第一弹簧使得卡板复位。
作为改进,连接板底端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开口和第一通孔之间,当连接板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凸起与第二挡板相抵或第二凸起与第二通孔上且靠近开口侧的侧壁相抵;采用此种结构,第二挡板对卡板起到限位作用,限制卡板在复位时的最大移动距离,避免第二凸起脱离第二通孔。
作为改进,连接板底端设有凹槽,凹槽位于第二挡板和第一通孔之间,当连接板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凸起顶端与凹槽相抵且第二凸起顶端高于连接板;采用此种结构,保证第一凸起顶端与凹槽相抵时,第二凸起仍然卡入在第二通孔内,并且当下一次电芯本体进入充电仓时,第二凸起仍然在电芯本体的移动路径上。
作为改进,电芯本体上设有充电接口;采用此种结构,方便充电。
作为改进,电芯本体上设有照明灯;采用此种结构,方便照明,丰富电芯本体的功能。
作为改进,卡板底端与充电仓内壁底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采用此种结构,通过伸缩机构对卡板提供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第二凸起能够卡入到第二通孔中,第一凸起能够卡入卡槽中。
作为改进,伸缩机构包括外管、内管和第二弹簧,内管活动连接在外管内且内管上端连接卡板底端,外管下端连接充电仓内壁底端,第二弹簧位于内管内且第二弹簧上端连接卡板底端,第二弹簧下端连接充电仓内壁底端;采用此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芯本体位于充电仓内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芯本体从充电仓中取出时充电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角度下电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充电仓;2、电芯本体;3、连接板;4、卡板;5、复位机构;51、第一挡板;52、第一弹簧;6、偏移机构;61、第一斜面;62、第二斜面;7、开口;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卡槽;11、第一凸起;12、第二凸起;13、第二挡板;14、凹槽;15、充电接口;16、照明灯;17、伸缩机构;171、外管;172、内管;17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按压式电芯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按压式电芯,包括设于户外电源内的充电仓1、电芯本体2、连接板3、卡板4、复位机构5和偏移机构6,充电仓1一端设有开口7,即如图1中的左端设置开口7,连接板3连接在充电仓1内,卡板4位于充电仓1内,电芯本体2自开口7进入充电仓1并活动设置在充电仓1内,电芯本体2和卡板4分别位于连接板3上下两侧,其中,电芯本体2上设有充电接口15和照明灯16,而照明灯16设置在电芯本体2的右端,充电接口15设置在电芯本体2的左端。连接板3上往远离开口7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电芯本体2下端面设有卡槽10,卡板4上端面上往远离开口7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第二凸起12顶端高于第一凸起11顶端,第一凸起11穿过第一通孔8并卡入卡槽10,第二凸起12穿过第二通孔9并位于电芯本体2的移动路径上,当推动电芯本体2并带动卡板4向充电仓1内移动时,偏移机构6使得卡板4往下移动并使得第一凸起11离开卡槽10,当第二凸起12顶端与电芯本体2底端相抵时,复位机构5使得卡板4复位。
如图1所示,偏移机构6包括第一斜面61和第二斜面62,第一斜面61设于第二凸起12上且远离开口7的一侧,即第二凸起12的右侧,第一斜面61自左上往右下倾斜设置,而第二斜面62设于第二通孔9内壁上且远离开口7的一侧,即第二通孔9的右侧内壁上,第一斜面61与第二斜面62平行设置,当电芯本体2带动第一凸起11向充电仓1内移动并使得第一斜面61与第二通孔9内壁相抵时,第一斜面61使得卡板4往下移动,第一斜面61与第二斜面62相抵之后,随着卡板4向右移动,第一斜面61和第二斜面62使得卡板4还会向下移动。
如图1所示,复位机构5包括第一挡板51和第一弹簧52,第一挡板51连接连接板3上且靠近开口7一侧的底端,即第一挡板51连接在连接板3左端的底端并与连接板3一体成型,第一弹簧52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板51和卡板4,在卡板4向右移动时,第一弹簧52被拉伸。
如图1所示,卡板4底端与充电仓1内壁底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17;伸缩机构17包括外管171、内管172和第二弹簧173,内管172活动连接在外管171内且内管172上端连接卡板4底端,外管171下端连接充电仓1内壁底端,第二弹簧173位于内管172内且第二弹簧173上端连接卡板4底端,第二弹簧173下端连接充电仓1内壁底端,在卡板4向下移动时带动内管172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弹簧173被压缩。
如图1所示,连接板3底端连接有第二挡板13,第二挡板13位于开口7和第一通孔8之间,当连接板3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凸起11与第二挡板13相抵或第二凸起12与第二通孔9上且靠近开口7侧的侧壁相抵。连接板3底端设有凹槽14,凹槽14位于第二挡板13和第一通孔8之间,当连接板3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凸起11顶端与凹槽14相抵且第二凸起12顶端高于连接板3。
如图2所示,连接板3处于复位状态,此时的第一凸起11顶端与凹槽14相抵,而第二凸起12与第二通孔9的左侧壁相抵,并且第二凸起12顶端高于连接板3,使得第二凸起12位于电芯本体2的移动路径上;此时,将电芯本体2从开口7处插入,在插入过程中,电芯本体2右端先与第二凸起12相抵,通过第二凸起12带动卡板4整体向右移动,在卡板4向右移动过程中,第一凸起11移动到第一通孔8处时,由于伸缩机构17的作用将卡板4向上顶,使得第一凸起11进入第一通孔8,并且第一凸起11卡入到卡槽10对电芯本体2进行限位,此时的电芯本体2无法被直接拔出,并且由充电仓1为电芯本体2充电,具体的充电结构和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需要取出电芯本体2时,将电芯本体2继续向内推动,通过第二凸起12同步带动卡板4向内移动,当第一斜面61与第二斜面62相抵时,卡板4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73被压缩。直到电芯本体2右端面与第二凸起12脱离,此时被拉伸的第一弹簧52使得卡板4向左移动,此时,由于第二弹簧173对卡板4施加向上的弹力,使得第二凸起12顶端与电芯本体2底端相抵,而此时的第一凸起11顶端则低于凹槽14的顶壁,因此第一凸起11不再对电芯本体2起到限位作用,电芯本体2可以从充电仓1中取出,作为移动电源使用,使用更加方便;在电芯本体2取出后,第二弹簧173使得卡板4向上移动,使得卡板4恢复到如图2中的复位状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户外电源内的充电仓(1)、电芯本体(2)、连接板(3)、卡板(4)、复位机构(5)和偏移机构(6),所述充电仓(1)一端设有开口(7),所述连接板(3)连接在所述充电仓(1)内,所述卡板(4)位于所述充电仓(1)内,所述电芯本体(2)自所述开口(7)进入所述充电仓(1)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充电仓(1)内,所述电芯本体(2)和所述卡板(4)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3)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3)上往远离所述开口(7)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所述电芯本体(2)下端面设有卡槽(10),所述卡板(4)上端面上往远离所述开口(7)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所述第二凸起(12)顶端高于所述第一凸起(11)顶端,所述第一凸起(1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8)并卡入所述卡槽(10),所述第二凸起(1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9)并位于所述电芯本体(2)的移动路径上,当推动所述电芯本体(2)并带动所述卡板(4)向所述充电仓(1)内移动时,所述偏移机构(6)使得所述卡板(4)往下移动并使得所述第一凸起(11)离开所述卡槽(10),当所述第二凸起(12)顶端与所述电芯本体(2)底端相抵时,所述复位机构(5)使得所述卡板(4)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机构(6)包括第一斜面(61),所述第一斜面(61)设于所述第二凸起(12)上且远离所述开口(7)的一侧,当所述电芯本体(2)带动所述第一凸起(11)向所述充电仓(1)内移动并使得所述第一斜面(61)与所述第二通孔(9)内壁相抵时,所述第一斜面(61)使得所述卡板(4)往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机构(6)还包括第二斜面(62),所述第二斜面(62)设于所述第二通孔(9)内壁上且远离所述开口(7)的一侧,所述第一斜面(61)与所述第二斜面(62)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5)包括第一挡板(51)和第一弹簧(52),所述第一挡板(51)连接所述连接板(3)上且靠近所述开口(7)一侧的底端,所述第一弹簧(5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挡板(51)和所述卡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底端连接有第二挡板(13),所述第二挡板(13)位于所述开口(7)和所述第一通孔(8)之间,当所述连接板(3)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第二挡板(13)相抵或所述第二凸起(12)与所述第二通孔(9)上且靠近所述开口(7)侧的侧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底端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位于所述第二挡板(13)和所述第一通孔(8)之间,当所述连接板(3)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11)顶端与所述凹槽(14)相抵且所述第二凸起(12)顶端高于所述连接板(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2)上设有充电接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2)上设有照明灯(1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底端与所述充电仓(1)内壁底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17)包括外管(171)、内管(172)和第二弹簧(173),所述内管(172)活动连接在所述外管(171)内且所述内管(172)上端连接所述卡板(4)底端,所述外管(171)下端连接所述充电仓(1)内壁底端,所述第二弹簧(173)位于所述内管(172)内且所述第二弹簧(173)上端连接所述卡板(4)底端,所述第二弹簧(173)下端连接所述充电仓(1)内壁底端。
CN202320799435.1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按压式电芯 Active CN219779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9435.1U CN219779814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按压式电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9435.1U CN219779814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按压式电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9814U true CN219779814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8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9435.1U Active CN219779814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按压式电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9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229A (zh) 芯片卡固持结构
EP3748941A1 (en) Photography assistant device
CN219779814U (zh) 一种按压式电芯
CN211019163U (zh) 蓝牙耳机充电盒
CN107319745B (zh) 可对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隔空充电的桌子
CN21053553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器的面板开关
CN205304300U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201696820U (zh) 多功能播放器支架
CN210093276U (zh) 一种电动推出蓝牙耳机的移动终端
CN209517237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9229034U (zh) 一种卡扣式电池盖绝缘片
CN217720773U (zh) 一种桌面充电台
CN220155912U (zh) 一种usb接口盒
KR20170000026U (ko) 보조 배터리 겸용 충전기
CN204794242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充电基座
CN211404859U (zh) 一种可伸缩多孔插座
CN217011097U (zh) 带有无线充电器的蓝牙音箱
CN111464916A (zh) 一种屏幕分离式外置声卡
CN209045875U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设备的高稳定性连接器母座
CN217935670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10493666U (zh) 收纳装置
CN21340024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教学用的实训装置
CN219213105U (zh) 一种用于手机维修的零部件收纳装置
CN217789348U (zh) 一种便携式的小体积充电器
CN216556665U (zh) 一种多用途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