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9780U -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9780U
CN219779780U CN202222461460.7U CN202222461460U CN219779780U CN 219779780 U CN219779780 U CN 219779780U CN 202222461460 U CN202222461460 U CN 202222461460U CN 219779780 U CN219779780 U CN 219779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upled
communication
pow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14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东光
潘高炳
李晓峰
罗仕勇
林辉送
任立波
刘晓勇
李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14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9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9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9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其中,该通信电路包括:通信处理电路;选通电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第一接口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耦接选通电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以在第一功能电路通过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导通通信处理电路和第一功能电路之间的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通信电路在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正插或反插入第一接口电路时,能够通过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及选通电路与通信处理电路实现连接,以正常进行通讯,从而有效提升了通信电路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由此衍生出的通信接口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以用于实现不同电子产品之间的电连接。
然而,现有的电子产品上的接口通常无防反插电路,以在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时,存在元件烧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该通信电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产品无防反插电路,在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时,存在元件烧坏风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电路,其中,该通信电路包括:通信处理电路;选通电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第一接口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耦接选通电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以在第一功能电路通过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导通通信处理电路和第一功能电路之间的连接。
其中,第一接口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引脚和第二信号引脚,第一信号引脚和第二信号引脚耦接选通电路,并用于耦接第一功能电路,以在第一功能电路通过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导通通信处理电路与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中的另一个及第一信号引脚之间的连接,并使第二信号引脚接地。
其中,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一指示电路和第二指示电路,第一指示电路和第二指示电路耦接选通电路,以在第一功能电路通过第一电源引脚向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在第一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一指示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指示电路发出声光信号;在第一功能电路通过第二电源引脚向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在第一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二电源引脚和第二指示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二指示电路发出声光信号。
其中,通信电路还包括整流二极管和第二接口电路,整流二极管耦接通信处理电路和第二接口电路,第二接口电路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二功能电路。
其中,通信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电源电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供电电源,以接收供电电源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将第二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三电源信号,以发送给通信处理电路。
其中,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耦接第二电源电路,并用于耦接供电电源,第二电源电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第一电源电路接收供电电源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将第二电源信号转换为第四电源信号,以发送给第二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将第四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三电源信号,以发送给通信处理电路;其中,第三电源信号和第四电源信号的电压等级不同。
其中,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三接口电路和第四接口电路,第三接口电路耦接第一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三功能电路,以接收供电电源发送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将第二电源信号发送给第三功能电路;第四接口电路耦接第一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四功能电路,以接收第一电源电路发送的第四电源信号,并将第四电源信号发送给第四功能电路。
其中,通信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选通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转换触点以及第二转换触点,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二线圈、第三转换触点以及第四转换触点,第三继电器包括第三线圈、第五转换触点以及第六转换触点,第四继电器包括第四线圈、第七转换触点以及第八转换触点;其中,第一电源引脚耦接第七转换触点的第一端,第七转换触点的第二端耦接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第七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第一线圈的第二端耦接第二转换触点的第一端、第八转换触点的第一端以及第一信号引脚,第二转换触点的第三端接地,第八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第一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第一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第三线圈的第一端,第三线圈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源引脚,第五转换触点的第二端耦接第二线圈的第一端,第五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第六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线圈的第二端、第四转换触点的第一端和第二信号引脚,第四转换触点的第三端接地,第六转换触点的第三端的耦接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第三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第三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第四线圈的第一端,第四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通信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三针接口电路、网络接口电路,音频接口电路以及连接器接口电路,网络接口电路包括网络公头接口电路和网络母头接口电路,通信处理电路包括通信芯片、第一至第五电容、第一至第四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以及整流二极管;其中,通信芯片的电源端耦接电源电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五电容的第一端,通信芯片的电压正极端耦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通信芯片的电压负极端耦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耦接通信芯片的接地端、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并接地,通信芯片的第一电容正极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耦接通信芯片的第一电容负极端,通信芯片的第二电容正极端耦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耦接通信芯片的第二电容负极端,通信芯片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选通电路,通信芯片的第一信号发送端接地,通信芯片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耦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选通电路,通信芯片的第三信号接收端接地,通信芯片的第四信号接收端耦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三端、三针接口电路的第一端、音频接口电路的第五端、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四端以及连接器接口电路的第六端,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五端耦接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一端并接地,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十端耦接其第十一端并接地,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十端耦接其第十一端并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第二端并接地,通信芯片的第四信号发送端耦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整流二极管的第一端,整流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二端、三针接口电路的第二端、音频接口电路的第四端和第一端、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三端以及连接器接口电路的第三端,三针接口电路的第三端接地,音频接口电路的第六端耦接其第七端并接地,连接器接口电路的第四端耦接其第五端并接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形成在电路板上的通信电路;其中,通信电路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电路中的选通电路耦接其通信处理电路,第一接口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耦接选通电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以在第一功能电路通过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能够导通通信处理电路和第一功能电路之间的连接,以在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正插或反插入第一接口电路时,均能够与通信处理电路实现连接,以正常进行通讯,从而有效提升了通信电路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三接口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四接口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选通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通信处理电路和第一接口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电路10包括:通信处理电路11、选通电路12以及第一接口电路13。
其中,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电路10具体用于集成于一常用的电子设备中,以便于与其他电子设备或功能电路中的相应接口实现对接,进而与之进行通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通信电路10还可以形成于一通信转接电路板中,以与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相应接口实现对接,进而与其中的一个电子设备进行通讯,或使多个电子设备藉由该通信转接电路板的转接相互进行通讯,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具体地,该通信处理电路11可理解为包括有通信芯片、单片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或处理器等任一合理的能够进行程序控制及信号传输的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功能电路,以能够通过该通信处理电路11与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通讯,或实现通信转接。
进一步地,选通电路12耦接通信处理电路11,并对应包括有至少两条导电连接通路,以能够响应于不同的导电需求,合理选择不同的导电连接通路。
第一接口电路13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源引脚131和第二电源引脚132,该第一电源引脚131和第二电源引脚132具体耦接于选通电路12,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101,也即外部电子设备中旨在与该通信电路10进行通讯的电路。
其中,在第一功能电路101通过第一电源引脚131和第二电源引脚132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12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该选通电路12具体能够选择性的导通其内部的其中一个通道,以使通信处理电路11和第一功能电路101能够藉由该通道实现连接,进而相互进行通讯。
可理解的是,外部第一功能电路101具体集成有能够与该第一接口电路13实现插接的接口,以在该接口正面插入第一接口电路13时,能够通过第一电源引脚131和第二电源引脚132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12输入第一电源信号,进而通过选通电路12中的一条通路连接通信处理电路11;而在该接口反面插入第一接口电路13时,能够通过第一电源引脚131和第二电源引脚132中的另一个向选通电路12输入第一电源信号,进而通过选通电路12中的另一条通路连接通信处理电路11。
上述方案,在第一功能电路101通过第一电源引脚131和第二电源引脚132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12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12能够导通通信处理电路11和第一功能电路101之间的连接,以在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101正插或反插入第一接口电路13时,均能够与通信处理电路11实现连接,以正常进行通讯,从而有效提升了通信电路10的使用安全性。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通信电路20中的第一接口电路23还进一步包括第一信号引脚233和第二信号引脚234。
可理解的是,为实现通信处理电路21与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101之间的通讯,该第一接口电路23还需对应设置第一信号引脚233和第二信号引脚234,以通过该第一信号引脚233和第二信号引脚234与第一功能电路101进行信号传输。
具体地,该第一信号引脚233和第二信号引脚234耦接于选通电路22,并用于耦接第一功能电路101,以在第一功能电路101通过第一电源引脚231和第二电源引脚232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22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该选通电路22能够将通信处理电路21与第一电源引脚231和第二电源引脚232中的另一个之间的连接导通,并使通信处理电路21与第一信号引脚233实现连接,而第二信号引脚234接地,以能够通过第一电源引脚231和第二电源引脚232中的另一个和第一信号引脚233实现通信处理电路21与第一功能电路101之间的通讯。
可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处理电路21、选通电路22、第一接口电路23、第一电源引脚2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232分别与通信处理电路11、选通电路12、第一接口电路13、第一电源引脚1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132相同,具体请参阅图1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通信电路30还包括第一指示电路34和第二指示电路35。
可理解的是,为识别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101插接至第一接口电路33的方向,还需对应设置第一指示电路34和第二指示电路35,以分别在第一功能电路101正插时导通第一指示电路34和第二指示电路35中的一个,并在反插时导通另一个。
具体地,第一指示电路34和第二指示电路35耦接选通电路32,以在第一功能电路101通过第一电源引脚331向选通电路32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该选通电路32能够在第一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一电源引脚331和第一指示电路34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指示电路34发出声音信号和/或光信号,而显示给用户。
进一步地,在第一功能电路101通过第二电源引脚332向选通电路32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该选通电路32则能够在第一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二电源引脚332和第二指示电路35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二指示电路35发出声音信号和/或光信号,而显示给用户。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电路34和第二指示电路35具体可以包括指示灯和/或蜂鸣器,或声光报警灯,且该第一指示电路34和第二指示电路35对应显示的声音信号和/或光信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由实际的应用场景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定。
可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处理电路31、选通电路32、第一接口电路33、第一电源引脚3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332分别与通信处理电路11、选通电路12、第一接口电路13、第一电源引脚1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132相同,具体请参阅图1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通信电路40还包括整流二极管44和第二接口电路45。
可理解的是,在实际的信号通讯中,为避免外部电路对通信电路40的正产工作造成信号干扰,通常还需对外部电路进行单向屏蔽。
具体地,该整流二极管44耦接通信处理电路41和第二接口电路45,而第二接口电路45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二功能电路102,以能够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有效规避第二功能电路102可能存在的对通信处理电路41的信号干扰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该通信电路40能够向第二功能电路102发送通讯信号。
可选地,该第二接口电路45具体可以是RJ45串口或其他任一合理的串口,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说明的是,该RJ45具体可以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插头(接头、水晶头)和插座(模块)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RJ是Registered Jack的缩写,意思是“注册的插座”,其具体是描述公用电信网络的接口,计算机网络的RJ45便是是标准8位模块化接口的俗称。
可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处理电路41、选通电路42、第一接口电路43、第一电源引脚4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432分别与通信处理电路11、选通电路12、第一接口电路13、第一电源引脚1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132相同,具体请参阅图1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通信电路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通信电路50还包括电源电路54。
可理解的是,为保证通信电路50中的各功能单元能够正常工作,还需分别为各功能单元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电源。
具体地,通信电路50还包括电源电路54,该电源电路54耦接于通信处理电路51,并用于耦接外部的供电电源201,以在接收到外部供电电源201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时,将第二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三电源信号,以发送给通信处理电路51,而使通信处理电路51能够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电源电路54具体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源电路541和第二电源电路542,该第一电源电路541具体耦接第二电源电路542,并用于耦接外部的供电电源201,而第二电源电路542又进一步耦接通信处理电路51,该第一电源电路541能够接收外部供电电源201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将第二电源信号转换为第四电源信号后,发送给第二电源电路542,而第二电源电路542又能够将第四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三电源信号,以发送给通信处理电路51。
其中,该第三电源信号和第四电源信号的电压等级不同,以能够分别发送给通信电路50中的不同功能单元,以满足不同功能单元的供电需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供电电源201具体还可以集成于通信电路50中,也即通信电路50自身携带有电源,以对各功能单元进行供电,而无需借助于外部电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通信电路50具体还可以包括第三接口电路55和第四接口电路56,该第三接口电路55具体耦接于第一电源电路541的电源输入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三功能电路103,也即外部的第三功能电路103对应与第三接口电路55实现插接,以在第三接口电路55接收到外部的供电电源201发送的第二电源信号时,能够将该第二电源信号发送给第三功能电路103,以为第三功能电路103进行供电。
而第四接口电路56具体耦接于第一电源电路541的电源输出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四功能电路104,以能够接收第一电源电路541发送的第四电源信号,并进而将该第四电源信号发送给第四功能电路104,以为第四功能电路104供电。
可理解的是,在各类电子产品的实际使用中,通常会存在有需要外部电源对其进行充电和/或供电的电子产品,而为满足这一需求,该通信电路50具体还可以对应设置能够对供电电源201和第一电源电路541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和第四电源信号进行转送传输的第三接口电路55和第四接口电路56,以分别为外部的第三功能电路103和第四功能电路104进行供电,以满足其充电和/或用电的需求。
可选地,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具体可以是+12V,而第四电源信号的电压为+5V,且第三电源信号的电压为+3.3V。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源信号、第四电源信号以及第三电源信号的电压具体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合理的组合,具体由实际的应用场景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处理电路51、选通电路52、第一接口电路53、第一电源引脚5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532分别与通信处理电路11、选通电路12、第一接口电路13、第一电源引脚131以及第二电源引脚132相同,具体请参阅图1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三接口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三接口电路55具体可以是三针串口JP4,而对应包括第一至第三引脚,且该第三接口电路55的第二引脚具体与其第三引脚相连并接地,而第三接口电路55的第一引脚具体连接于第一电源电路541的电源输入端,也即对应与外部供电电源201相连,以能够接收外部供电电源201发送的第二电源信号,进而为外部的第三功能电路103供电。
进一步地,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四接口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第四接口电路56具体可以是header(标头)接口J4,而对应包括有第一至第六引脚,且该第四接口电路56的第一引脚和第六引脚接地,其第五引脚对应连接第一电源电路541的电源输出端,而其他引脚悬空或与通信电路50中任意合理的连接端相连,以能够通过第四接口电路56的第五引脚接收第一电源电路541提供的第四电源信号,进而为第四功能电路104供电,并通过第四接口电路56的第二至第四引脚与之进行通讯。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8,图8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选通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选通电路52进一步包括第一至第四继电器KA4,而第一继电器KA1进一步包括第一线圈KQ1、第一转换触点K1以及第二转换触点K2,第二继电器KA1进一步包括第二线圈KQ1、第三转换触点K3以及第四转换触点K4,第三继电器KA3进一步包括第三线圈KQ3、第五转换触点K5以及第六转换触点K6,第四继电器KA4进一步包括第四线圈KQ4、第七转换触点K7以及第八转换触点K8。
其中,第一接口电路53中的第一电源引脚531具体耦接第七转换触点K7的第一端,第七转换触点K7的第二端耦接第一线圈KQ1的第一端,第七转换触点K7的第三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51的信号接收端,第一线圈KQ1的第二端耦接第二转换触点K2的第一端、第八转换触点K8的第一端以及第一信号引脚533,第二转换触点K2的第三端接地,第八转换触点K8的第三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51的信号发送端,第一转换触点K1的第一端耦接电源电路54的电源输出端,第一转换触点K1的第三端耦接第三线圈KQ3的第一端,第三线圈KQ3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转换触点K5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源引脚532,第五转换触点K5的第二端耦接第二线圈KQ1的第一端,第五转换触点K5的第三端耦接通信处理电路51的信号接收端,第六转换触点K6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线圈KQ1的第二端、第四转换触点K4的第一端和第二信号引脚534,第四转换触点K4的第三端接地,第六转换触点K6的第三端的耦接通信处理电路51的信号发送端,第三转换触点K3的第一端耦接电源电路54的电源输出端,第三转换触点K3的第三端耦接第四线圈KQ4的第一端,第四线圈KQ4的第二端接地。
需说明的是,继电器具体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具有隔离功能,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休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可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至第八转换触点K8的第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其第二端或第三端,且具体是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至第八转换触点K8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二端,并在相应的第一至第四线圈KQ4得电触发动作后,便由连接其第二端转换为连接其第三端,从而能够在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101通过第一接口电路53的第一电源引脚531和第二电源引脚532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52发送第一电源信号时,由第一至第四继电器KA4构成的不同导电通路连接至通信处理电路51。
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9,图9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通信处理电路和第一接口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以第一接口电路53具体为四针串口JP1和/或五针串口JP2,也即图9中的JP1和/或JP2为例,则可知,该四针串口JP1和/或五针串口JP2中的第一至第四引脚具体可为前述第一接口电路53的第一电源引脚531、第一信号引脚533、第二信号引脚534以及第二电源引脚532,以在外部功能电路正面插入第一接口电路53时,具体能够由该第一电源引脚531向第七转换触点K7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源信号,进而经过第七转换触点K7的第二端和第一线圈KQ1的第一端触发第一线圈KQ1动作,以使第一转换触点K1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第二转换触点K2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并接地,进而触发第三线圈KQ3动作,而使第五转换触点K5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第六转换触点K6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以分别连接通信处理电路51的信号接收端和信号发送端,从而使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101能够与通信处理电路51实现连接,以相互进行通讯。
同理,在外部功能电路反面插入第一接口电路53时,具体能够由第一接口电路53的第二电源引脚532向第五转换触点K5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源信号,进而经过第五转换触点K5的第二端和第二线圈KQ1的第一端触发第二线圈KQ1动作,以使第三转换触点K3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第四转换触点K4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并接地,进而触发第四线圈KQ4动作,而使第七转换触点K7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第八转换触点K8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三端,以分别连接通信处理电路51的信号接收端和信号发送端,从而使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101能够与通信处理电路51实现连接,以相互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通信电路50还包括第一指示电路(图未标出)和第二指示电路(图未标出),且该第一指示电路具体包括相串联的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而第二指示电路包括相串联的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以在第一线圈KQ1触发动作时,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能够被点亮,而在第二线圈KQ1触发动作时,则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能够被点亮,以能够分别显示出外部第一功能电路101插接至第一接口电路53的方向,比如,在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亮时,则确认外部第一功能电路101处于反接的状态,而在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亮时,则确认外部第一功能电路101处正常接入的状态。
又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通信电路50还包括电源电路54、三针接口电路JP3、网络接口电路(图未标出),音频接口电路P1以及连接器接口电路J3,该网络接口电路又进一步包括网络公头接口电路J1和网络母头接口电路J2,而通信处理电路51进一步包括通信芯片U1、第一至第五电容C5、第一至第四电阻R4、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以及整流二极管D1。
其中,通信芯片U1的电源端VCC耦接电源电路54、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以及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通信芯片U1的电压正极端V+耦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通信芯片U1的电压负极端V-耦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耦接通信芯片U1的接地端GND、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并接地,通信芯片U1的第一电容正极端C1+耦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耦接通信芯片U1的第一电容负极端C1-,通信芯片U1的第二电容正极端C2+耦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耦接通信芯片U1的第二电容负极端C2-,通信芯片U1的第二信号接收端R2O耦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耦接选通电路52,通信芯片U1的第一信号发送端T1I接地,通信芯片U1的第二信号发送端T2I耦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耦接选通电路52,通信芯片U1的第三信号接收端R1I接地,通信芯片U1的第四信号接收端R2I耦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耦接网络公头接口电路J1的第三端、三针接口电路JP3的第一端、音频接口电路P1的第五端、网络母头接口电路J2的第四端以及连接器接口电路J3的第六端,网络公头接口电路J1的第五端耦接网络母头接口电路J2的第一端并接地,网络公头接口电路J1的第十端耦接其第十一端并接地,网络母头接口电路J2的第十端耦接其第十一端并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第二端耦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第二端并接地,通信芯片U1的第四信号发送端T2O耦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耦接整流二极管D1的第一端,整流二极管D1的第二端耦接网络公头接口电路J1的第二端、三针接口电路JP3的第二端、音频接口电路P1的第四端和第一端、网络母头接口电路J2的第三端以及连接器接口电路J3的第三端,三针接口电路JP3的第三端接地,音频接口电路P1的第六端耦接其第七端并接地,连接器接口电路J3的第四端耦接其第五端并接地。
请继续参阅图10和图11,其中,图10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5中通信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源电路541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源芯片U2、第五至第八电阻R5-R8、第十四电阻R14、第八至第十三电容C8-C13、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以及第一电感L1,而该第二电源电路542进一步包括第二电源芯片U3、第九至第十一电阻R9-R11、第十五至第二十一电容C15-C21以及第二电感L2,且具体连接方式如图10和图11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可理解的是,电源电路54通过其第一电源电路541和第二电源电路542相应电路布局,以能够分别为通信电路50提供电压等级为+12V、+5V以及VCC的电源信号。其中,该VCC具体可以对应为+3.3V。
可选地,该通信芯片U1具体可以是RS-232(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讯芯片或其他任一合理的具有通讯功能的芯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说明的是,该RS-232具体可以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之一,具有信号线少,灵活的波特率选择,采用负逻辑传送和传送距离较远等特点。
可理解的是,通过将RJ45串口、双声道音频串口,三针/四针串口JP1等类型的通讯接口单独集成到一通信电路50中,或集成有该通信电路50的一块电路主板,而大大减少操作人员在串口调试时的各接口切换频率,利用继电器的开关特性,阻断外部电源,实现防反插功能,并在通信电路50中增加5V、12V的独立供电接口,以保证通信电路50的用电安全。
且通过利用继电器的开关特性,还能够对应实现外部第一功能电路101正反插都可正常通讯的功能,而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也能够规避RJ45、音频接口等无需232芯片的串口信号因接入232芯片导致的无串口输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60具体包括电路板62和形成在电路板62上的通信电路61,且该通信电路61具体可以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路10、通信电路20、通信电路30、通信电路40或通信电路50,具体请参阅图1-图11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60具体可以是通信转接装置,以能够实现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或该通信装置也可以是其他任一合理的能够实现特定电路功能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电路中的选通电路耦接其通信处理电路,第一接口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耦接选通电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以在第一功能电路通过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向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选通电路能够导通通信处理电路和第一功能电路之间的连接,以在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正插或反插入第一接口电路时,均能够与通信处理电路实现连接,以正常进行通讯,从而有效提升了通信电路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
电源电路;
通信处理电路;
选通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转换触点以及第二转换触点,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二线圈、第三转换触点以及第四转换触点,第三继电器包括第三线圈、第五转换触点以及第六转换触点,所述第四继电器包括第四线圈、第七转换触点以及第八转换触点;
第一接口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二电源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引脚耦接所述第七转换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转换触点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七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转换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转换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转换触点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八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所述第一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源引脚,所述第五转换触点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五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六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转换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转换触点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六转换触点的第三端的耦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的信号发送端,所述第三转换触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转换触点的第三端耦接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一功能电路,以在所述第一功能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向所述选通电路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时,所述选通电路导通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一功能电路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引脚和第二信号引脚,所述第一信号引脚和所述第二信号引脚耦接所述选通电路,并用于耦接所述第一功能电路,以在所述第一功能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引脚中的一个向所述选通电路输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时,所述选通电路导通所述通信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引脚中的另一个及所述第一信号引脚之间的连接,并使所述第二信号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一指示电路和第二指示电路,所述第一指示电路和所述第二指示电路耦接所述选通电路,以在所述第一功能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向所述选通电路输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时,所述选通电路在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和所述第一指示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指示电路发出声光信号;
在所述第一功能电路通过所述第二电源引脚向所述选通电路输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时,所述选通电路在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电源引脚和所述第二指示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指示电路发出声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整流二极管和第二接口电路,所述整流二极管耦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电路,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二功能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耦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供电电源,以接收所述供电电源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三电源信号,以发送给所述通信处理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耦接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并用于耦接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二电源电路耦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接收所述供电电源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源信号转换为第四电源信号,以发送给所述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将所述第四电源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三电源信号,以发送给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三电源信号和所述第四电源信号的电压等级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三接口电路和第四接口电路,所述第三接口电路耦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三功能电路,以接收所述供电电源发送的所述第二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源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三功能电路;
所述第四接口电路耦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并用于耦接外部的第四功能电路,以接收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发送的所述第四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第四电源信号发送给所述第四功能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三针接口电路、网络接口电路,音频接口电路以及连接器接口电路,所述网络接口电路包括网络公头接口电路和网络母头接口电路,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包括通信芯片、第一至第五电容、第一至第四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以及整流二极管;
其中,所述通信芯片的电源端耦接所述电源电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通信芯片的电压正极端耦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通信芯片的电压负极端耦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通信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并接地,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一电容正极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耦接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一电容负极端,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二电容正极端耦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耦接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二电容负极端,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选通电路,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一信号发送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耦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选通电路,所述通信芯片的第三信号接收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的第四信号接收端耦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三端、所述三针接口电路的第一端、所述音频接口电路的第五端、所述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四端以及所述连接器接口电路的第六端,所述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五端耦接所述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一端并接地,所述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十端耦接其第十一端并接地,所述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十端耦接其第十一端并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第二端并接地,所述通信芯片的第四信号发送端耦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整流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整流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网络公头接口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三针接口电路的第二端、所述音频接口电路的第四端和第一端、所述网络母头接口电路的第三端以及所述连接器接口电路的第三端,所述三针接口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音频接口电路的第六端耦接其第七端并接地,所述连接器接口电路的第四端耦接其第五端并接地。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通信电路;
其中,所述通信电路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通信电路。
CN202222461460.7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219779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1460.7U CN219779780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1460.7U CN219779780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9780U true CN219779780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1460.7U Active CN219779780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9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59550B1 (en) Two-part modular connector comprising unique identification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port
GB1574919A (en) Electric power connection arrangement incorporating a touch-sensitive switch
CN102208721A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及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转换器
CN102882073A (zh) 一种连接件及其连接状态检测方法
CN208547675U (zh) 一种用于USB Type-C接口的插拔测试模块
CN105490124B (zh) 多头数据线
CN219779780U (zh) 一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CN110137755A (zh) 连接器和包括连接器的第二电子设备
CN2302608Y (zh) 线簧式电连接器
CN104994040A (zh)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及其应用的端口复用方法
CN111108654B (zh) 一种数据线
CN204706725U (zh) 一种充电数据线
CN208955346U (zh) 紧凑型智能排插
CN209357955U (zh) 热插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8849102U (zh) 一种新型双排连接端子
CN207397258U (zh) 一种测试用九针转sfp接口电路
CN213876709U (zh) 一种调试装置
CN201359628Y (zh) 接插件插接到位的判别电路
CN220855143U (zh) 一种用于识别系统中数个电缆的识别电路
CN202585821U (zh) 一种6pin的usb母座
CN218101962U (zh) 一种新型插座模组
CN211264315U (zh) 读卡器
CN203871605U (zh) 插头及插头插座组件
CN220692483U (zh) 一种usb安全充电设备
CN202585820U (zh) 一种5pin的usb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