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7814U -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7814U
CN219777814U CN202320458989.5U CN202320458989U CN219777814U CN 219777814 U CN219777814 U CN 219777814U CN 202320458989 U CN202320458989 U CN 202320458989U CN 219777814 U CN219777814 U CN 219777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ignal
voltage dividing
dividing circuit
series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89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文峰
亓传庆
张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89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7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7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7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具体包括:测试信号发生装置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在该饱和判别装置中,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共模电感的任一线圈的两侧。由于已知测试信号的频率和共模电感的感值,所以可以计算出共模电感的阻抗值,另外还已知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内阻,因此可以对测试信号在共模电感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内阻上的衰减情况进行预测;又由于共模电感的阻抗在自身饱和时近似等于零,所以当检测到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与预测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相差超过一定范围时,即可确定共模电感饱和,因此该饱和判别装置可以判别共模电感是否饱和。

Description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伏逆变器电源以及使用无桥PFC的ACDC电源上,通常存在很大的工频共模电流,从而可能导致共模电感饱和,进而使得共模电感失去滤波效果,并使得EMI测试超标。
因此,如何判别共模电感是否饱和,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以判别共模电感是否饱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包括:测试信号发生装置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在所述饱和判别装置中:
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第一端、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线圈的两端;
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第二端与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电路;在所述饱和判别装置中:
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线圈的一端相连;
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一级分压电路;在所述保护电路中:
所述线圈串联在一个所述分压电路中;
第一级分压电路连接在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两端之间;
从第二级分压电路开始,每级所述分压电路与前一级所述分压电路中的一个分压部分并联连接;
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两端分别与最后一级所述分压电路的一个分压部分的两端相连,或者,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内阻串联在最后一级所述分压电路中。
可选的,串联有所述线圈和/或所述内阻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阻抗支路;在设置有所述线圈和/或所述内阻的所述分压电路中:
全部所述阻抗支路,以及,所述线圈和/或所述内阻,串联连接。
可选的,未串联有所述线圈的所述分压电路且未串联有所述内阻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阻抗支路。
可选的,所述阻抗支路包括:电阻支路、电容支路或者电感支路。
可选的,串联有所述线圈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阻支路和至少两个所述电容支路;其中:
所述线圈串联在两个所述电容支路之间,形成连接支路;
所述连接支路、其余全部所述电容支路、全部所述电阻支路串联连接。
可选的,在串联有所述线圈的所述分压电路中,与所述线圈相连的两个所述电容支路中的每个电容均为安规电容。
可选的,第一级所述分压电路或最后一级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容支路和至少一个所述电阻支路。
可选的,若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阻支路,则与所述分压电路相连的后级电路,与所述分压电路中的一个所述电阻支路并联连接,或者,与所述分压电路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电阻支路形成的串联支路并联连接。
可选的,若所述分压电路的级数为至少三级,则所述线圈串联在中间级所述分压电路中。
可选的,在所述保护电路的外侧设置有有金属外壳。
可选的,在所述保护电路上,与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相连的端口、与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相连的端口采用SMA接口,与所述线圈相连的两个端口采用BNC接头。
可选的,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为信号发生器;
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为频谱仪。
可选的,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为正弦信号。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具体包括:测试信号发生装置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在该饱和判别装置中,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共模电感的任一线圈的两侧。由于已知测试信号的频率和共模电感的感值,所以可以计算出共模电感的阻抗值,另外还已知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内阻,因此可以对测试信号在共模电感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内阻上的衰减情况进行预测;又由于共模电感的阻抗在自身饱和时近似等于零,所以当检测到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与预测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相差超过一定范围时,即可确定共模电感饱和,因此该饱和判别装置可以判别共模电感是否饱和。另外,该饱和装置简单可靠,并且可以在线快速检测共模电感是否饱和,即在不用拆装共模电感的情况下,就可检测共模电感是否饱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还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判别共模电感是否饱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在该饱和判别装置中,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的输出侧的第一端、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共模电感01中的一个线圈02的两端;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的输出侧的第二端与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第二端相连,连接点与参考点相连,在实际应用中,参考点通常选择地,即两者的连接点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以电容C1、电容C2为例,分别代表共模电感01前、后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只要可以与共模电感01相连的电路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用于产生满足实际需求的测试信号,在一种具体示例中,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为信号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测试信号可以为某一频率的正弦波,比如,频率为100kHz、幅度为0dBm的正弦波,也可以为某一频率的方波,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复杂波形是由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而成,所以在实际测量时,很容易受到测量精度的影响,换言之,对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从而不易实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优先选择正弦波作为测试信号。
另外,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用于对信号进行测量,在一种具体示例中,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为频谱仪,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比如示波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频谱仪是EMC实验室的常用设备,而示波器不是EMC实验室的常用设备,所以优先选择频谱仪作为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以便更快的检测出共模电感01是否饱和。
在对共模电感01是否饱和进行判别时,测试信号先由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产生,之后依次经过共模电感01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内阻,最后被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采集并测量。
由于已知测试信号的频率和共模电感01的感值,所以可以计算出共模电感01的阻抗值,另外还已知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内阻,因此可以对测试信号在共模电感01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内阻上的衰减情况进行预测;又由于共模电感01的阻抗在自身饱和时近似等于零,即此时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发生明显减小,所以当检测到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与预测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相差超过一定范围时,即可确定共模电感01饱和,因此该饱和判别装置可以判别共模电感01是否饱和。
另外,若检测到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出现波动,即一会接近预测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一会又与预测的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相差超过一定范围,则表明共模电感01上有瞬态电流使其饱和。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在对共模电感01是否饱和进行判别时,不用将共模电感01从原有电路中拆除,即可以在线实现对共模电感01的饱和判别,因此节省了拆装时间。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保护电路30;在该饱和判别装置中,此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的输出侧的第一端通过保护电路30与上述线圈02的一侧相连,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第一端通过保护电路30与上述线圈02的另一侧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电路30用于保护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具体进行如下至少一个方面的保护:
第一,共模电感01的上述线圈02的两侧通常为高压电,而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为低压装置,因此保护电路30保护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免遭高压电的损坏;第二,保护电路30保护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免遭强度过大的测试信号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此实施方式可以保护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免遭损坏,因此提高了该饱和判别装置的安装性和可靠性。
另外,由于保护电路30的阻抗也是已知的,所以增加保护电路30后,仍然可以对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进行预测,因此此实施方式仍然可以判别共模电感01是否饱和。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保护电路3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图4,具体包括:至少一级分压电路(图3、图4仅以第一级分压电路31、第二级分压电路32、第三级分压电路33为例进行展示),在实际应用中,优先选择分压电路的级数为三级。
若分压电路的级数为一级,则在保护电路30中,分压电路与其他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上述线圈02串联在分压电路中,分压电路连接在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的输出侧的两端之间。
在一种具体示例中,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两端分别与分压电路的一个分压部分的两端相连;在另一种具体示例中,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内阻串联在分压电路中;上述仅为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与最后一级分压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若分压电路的级数为至少两级,则在保护电路30中,各级分压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可参见图3或图4,具体如下所述:
上述线圈02串联在一个分压电路中,比如图3或图4中,上述线圈02串联在第二级分压电路32。
第一级分压电路连接在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的输出侧的两端之间,比如,在图3或图4中,第一级分压电路31连接在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的输出侧的两端之间。
从第二级分压电路开始,每级分压电路与前一级分压电路中的一个分压部分并联连接,比如,图3或图4中,第二级分压电路32与第一级分压电路31中的一个分压部分并联连接,或者,第三级分压电路33与第二级分压电路32中的一个分压部分并联连接。
在一种具体示例中,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内阻串联在最后一级分压电路中,比如在图3中,电阻R3串联在第三级分压电路33中,其中电阻R3为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内阻。
在另一种具体示例中,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两端分别与最后一级分压电路的一个分压部分的两端相连,比如在图4中,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两端分别与在第三级分压电路33的一个分压部分的两端相连。
上述仅为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与最后一级分压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若分压电路的级数为至少三级,则上述线圈02优先选择串联在中间级分压电路中,比如图3或图4中,分压电路的级数为三级,上述线圈02串联在第二级分压电路32中。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串联有上述线圈02和/或上述内阻的分压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或图4,具体包括:至少一个阻抗支路。
可选的,阻抗支路可以为电阻支路,也可以为电容支路,还可以为电感支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电阻,若电阻的个数大于1,则各电阻串联连接;电容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若电容的个数大于1,则各电容串联连接;电感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电感,若电感的个数大于1,则各电感串联连接。
若阻抗支路的个数等于1,则在串联有上述线圈02和/或上述内阻的分压电路中,阻抗支路与其他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在一种具体示例中,阻抗支路与上述内阻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分压电路的两端。
比如,图3的第三级分压电路33包括一个阻抗支路,为电容支路46(图3或图4中仅以电容C6为例进行展示),电容支路46与电阻R3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分别作为第三级分压电路33的两端;其中电阻R3代表上述内阻。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上电冲击,电容C6的容值可以小于电容C4或电容C5的容值,推荐电容C6的容值为电容C4或电容C5的容值的十分之一。
在另一种具体示例中,阻抗支路与上述线圈02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分压电路的两端。
若阻抗支路的个数大于1,则在串联有上述线圈02和/或上述内阻的分压电路中,各阻抗支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在一种具体示例中,上述内阻、各阻抗支路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分压电路的两端。
比如,图4中的第三级分压电路33,包括:两个阻抗支路,分别为电容支路46、电阻支路47(图4中仅以电阻R4为例进行展示),电容支路46、电阻支路47和电阻R3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三级分压电路33的两端;其中电阻R3代表上述内阻。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推荐电阻R4的阻值为1kohm。
在另一种具体示例中,上述线圈02、各阻抗支路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分压电路的两端。
比如,图3或图4中的第二级分压电路32,包括:三个阻抗支路,分别为电容支路43(图3或图4中仅以电容C4为例进行展示)、电容支路44(图3或图4中仅以电容C5为例进行展示)、电阻支路45(图3或图4中仅以电阻R2为例进行展示),上述线圈02、电容支路43、电容支路44、电阻支路45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二级分压电路32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容C4和电容C5的容值在满足漏电流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大,推荐电容C4和电容C5的容值为10nF;电阻R2的阻值范围为10ohm~100ohm,推荐50ohm。
本实施例还提供未串联有上述线圈02且未串联有上述内阻的分压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或图4,具体包括:至少两个阻抗支路;在未串联有上述线圈02且未串联有上述内阻的分压电路中,各阻抗支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可选的,阻抗支路可以为电阻支路,也可以为电容支路,还可以为电感支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各阻抗支路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分压电路的两端。
比如,图3或图4中的第一级分压电路31,包括:两个阻抗支路,分别为电容支路41(图3或图4中仅以电容C3为例进行展示)和电阻支路42(图3或图4中仅以电阻R1为例进行展示),电容支路41和电阻支路42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级分压电路31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上电冲击,电容C3的容值可以小于电容C4或电容C5的容值,推荐电容C3的容值为电容C4或电容C5的容值的十分之一;电阻R1的阻值范围为10ohm~100ohm,推荐50ohm。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串联置有线圈02的分压电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或图4,其具体包括:至少一个电阻支路和至少两个电容支路;各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上述线圈02串联在两个电容支路之间,形成连接支路;连接支路、其余全部电容支路、全部电阻支路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此分压电路的两端。
比如,图3或图4中的第二级分压电路32,包括:电容支路43、电容支路44、电阻支路45,上述线圈02串联在电容支路43、电容支路44之间,形成连接支路;连接支路、电阻支路45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二级分压电路32的两端。
此优选实施方式将上述线圈02的两边均设置有电容支路,因此将共模电感01的高压与信号发生装置、信号检测装置的低压隔开,从而可以避免信号发生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免遭高压电的损坏。
在实际应用中,在串联有上述线圈02的分压电路中,与上述线圈02相连的两个电容支路中的每个电容均优先选择安规电容,以保护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抑制共模电感01带来的电磁干扰;其中,优先选择Y类安规电容。
本实施例还提供第一级分压电路或最后一级分压电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或图4,其具体包括:至少一个电容支路和至少一个电阻支路;在第一级分压电路或最后一级分压电路中,各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全部电容支路、全部电阻支路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此分压电路的两端。
比如,图3或图4中的第一级分压电路31,包括:电容支路41和电阻支路42,电容支路41与电阻支路42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级分压电路31的两端。
又比如,图4中的第三级分压电路33,包括:电容支路46和电阻支路47,电容支路46与电阻支路47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三级分压电路33的两端。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分压电路以及与自身相连的后级电路,两者之间的一种优选连接方式,适用于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阻支路情况,此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上述后级电路与分压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支路并联连接,或者,上述后级电路与分压电路中的至少两个电阻支路形成的串联支路并联连接。
比如,在图3或图4中,第一级分压电路31包括电阻支路42,第二级分压电路32与电阻支路42并联连接;又比如,在图3或图4中,第二级分压电路32包括电阻支路45,第三级分压电路33与电阻支路45并联连接;还比如,在图4中,第三级分压电路33包括电阻支路47,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两端分别与电阻支路47的两侧相连。
本申请提供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适用于该饱和判别装置包括保护电路30的情况;此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图5(仅在图4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所述,此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如图6(为简化视图,图6并未示出保护电路30的具体结构)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此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设置:
在保护电路30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外壳40;如图6所示,金属外壳40为带上盖(图6为了可以展示内部结构,未示出上盖)的四方形的金属屏蔽盒。
此时,如图5所示,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的输出侧的第二端、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的输入侧的第二端均可以连接于金属外壳40,即相当于接地。
相应的,在保护电路30上,与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相连的端口、与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相连的端口采用SMA接口,与上述线圈02相连的两个端口采用BNC接头。
如图6所示,左右两侧各出一个SMA接口50,通过同轴线对内连到集成有保护电路的PCB电路上,对外分别接信号发生器和频谱仪;顶部两侧各出一个BNC接头60,对内通过短线与PCB电路相连,对外通过同轴线转红黑架子连接到被测设备,即测试信号发生装置10、测试信号检测装置20;如此设置,方便各接口出线。
上述仅为各端口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信号发生装置和测试信号检测装置;在所述饱和判别装置中:
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第一端、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线圈的两端;
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第二端与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第二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电路;在所述饱和判别装置中:
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线圈的一端相连;
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一级分压电路;在所述保护电路中:
所述线圈串联在一个所述分压电路中;
第一级分压电路连接在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侧的两端之间;
从第二级分压电路开始,每级所述分压电路与前一级所述分压电路中的一个分压部分并联连接;
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入侧的两端分别与最后一级所述分压电路的一个分压部分的两端相连,或者,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的内阻串联在最后一级所述分压电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串联有所述线圈和/或所述内阻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阻抗支路;在设置有所述线圈和/或所述内阻的所述分压电路中:
全部所述阻抗支路,以及,所述线圈和/或所述内阻,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未串联有所述线圈的所述分压电路且未串联有所述内阻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阻抗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支路包括:电阻支路、电容支路或者电感支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串联有所述线圈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阻支路和至少两个所述电容支路;其中:
所述线圈串联在两个所述电容支路之间,形成连接支路;
所述连接支路、其余全部所述电容支路、全部所述电阻支路串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串联有所述线圈的所述分压电路中,与所述线圈相连的两个所述电容支路中的每个电容均为安规电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所述分压电路或最后一级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容支路和至少一个所述电阻支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阻支路,则与所述分压电路相连的后级电路,与所述分压电路中的一个所述电阻支路并联连接,或者,与所述分压电路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电阻支路形成的串联支路并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分压电路的级数为至少三级,则所述线圈串联在中间级所述分压电路中。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5、11任一项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电路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外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电路上,与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相连的端口、与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相连的端口采用SMA接口,与所述线圈相连的两个端口采用BNC接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11任一项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为信号发生器;
所述测试信号检测装置为频谱仪。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11任一项所述的饱和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为正弦信号。
CN202320458989.5U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Active CN219777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8989.5U CN219777814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8989.5U CN219777814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7814U true CN219777814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8989.5U Active CN219777814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7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1292A (zh) 开关电源emi噪声源内阻抗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KR101735776B1 (ko) 신호의 혼합 및 공진회로를 포함하는 비접촉형 픽업 코일을 이용한 전력 전송 버스바 상태 모니터링을 위한 특정 고조파 주파수 선별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81136A (zh) 一种适用于现场的冲击电压下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CN103513158A (zh) 一种阻尼振荡波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7800395A (zh) 一种微电流检测中的滤波电路
CN219777814U (zh) 一种共模电感的饱和判别装置
CN108427064B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信号的辅助检测装置
CN206258539U (zh) 电压互感器匝间短路检测装置
CN203519717U (zh) 一种h型滤波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检测设备
CN114910747A (zh) 电弧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用于检测电弧故障的方法
Su et al.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power line filters with a low cost common-and differential-mode noise diagnostic circuit
CN110554293A (zh) 一种局放信号处理装置
CN104111027B (zh) 基于李萨如图分析法的变压器工频信号传感器系统
CN208207058U (zh) 一种基于移相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阻性电流提取装置
CN203490357U (zh) 自检式的剩余电流互感器检测电路
CN105510777B (zh) 一种差分式脉冲磁体绝缘故障探测装置
Yak et al. Diagnosis of conducted interference with discrimination network
CN103513096A (zh) 一种h型滤波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检测设备
Liu et 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Measuring Transformer Winding Deform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Response Method
CN216285473U (zh) 一种基于数字处理技术的电弧侦测电路及系统
CN20522931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产品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样品
CN219609069U (zh) 防雷电路的测试电路
EP2786160B1 (en) Earthed connection detection
JP2684620B2 (ja) 変圧器の異常検出装置
KR100352772B1 (ko) 콘택트 검사 개량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