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3256U -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3256U
CN219773256U CN202320993624.2U CN202320993624U CN219773256U CN 219773256 U CN219773256 U CN 219773256U CN 202320993624 U CN202320993624 U CN 202320993624U CN 219773256 U CN219773256 U CN 219773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teel
vibration isolation
sliding
upper portion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36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熙川
贾彬
盛鹰
郑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9936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3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3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3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包括上部固定钢件、下部固定钢件,所述上部固定钢件通过钢板与建筑物或者大型构件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固定钢件通过钢板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固定钢件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之间设置有铅芯、滑动吸能组件,所述铅芯外周侧设置有环状橡胶,所述上部固定钢件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之间有间隔,所述滑动吸能组件位于所述铅芯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之间,所述滑动吸能组件使得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与所述上部固定钢件之间水平方向相错后有复位的趋势。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支座发生水平错位后无法有自恢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建筑结构或大型结构设施具有较强的抵抗地震、地面运动等外力破坏的能力,需要在建筑结构或大型结构设施的底端采用隔震技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保护,隔震技术能够有效隔离地震或地面运动的振动。
现有的隔震技术多采用隔震支座来达到隔震要求,例如橡胶支座,橡胶支座是由多层钢板与橡胶交替叠合而成,钢板作为橡胶支座的加劲材料,改变了橡胶体竖向刚度较小的特点,使其既能降低水平地震作用,又能承受较大竖向荷载,但是橡胶支座的水平刚度较小,在地震或者地面运动或地面沉降时,橡胶支座的位置发生水平错位后便无法自动恢复,长时间的错位变形,使得橡胶支座的整体被破坏隔震效果大大降低更甚者直接丧失隔震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橡胶支座发生水平错位后无法有自恢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包括上部固定钢件、下部固定钢件,所述上部固定钢件通过钢板与建筑物或者大型构件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固定钢件通过钢板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固定钢件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之间设置有铅芯、滑动吸能组件,所述铅芯外周侧设置有环状橡胶,所述上部固定钢件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之间有间隔,所述滑动吸能组件位于所述铅芯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之间,所述滑动吸能组件使得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与所述上部固定钢件之间水平方向相错后有复位的趋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部固定钢件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铅芯、所述环状橡胶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滑动吸能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动吸能组件包括滑动盖板、支撑滑轴、限位器,所述滑动盖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动盖板与所述铅芯抵接,所述滑动盖板远离所述铅芯的侧面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支撑滑轴一端沿所在滑移槽在水平方向滑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上,所述限位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滑轴的周侧,所述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滑轴的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石墨或砂粒或滑石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器包括安装环、限位组件,所述安装环设置在所述滑动盖板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之间,所述安装环部分适配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环同轴套设在所述支撑滑轴上,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均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每组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个限位板呈角度张开,所述支撑滑轴位于每组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每组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个所述限位板远离其转动轴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镍钛合金丝,所述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镍钛合金丝设置在两个限位板之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三维隔震装置能够对水平方向上任意方向的滑移震动进行耗能,并且当位置发生错位后,震动结束后在弹簧和镍钛合金丝的作用下能够自恢复至初始隔震状态。
2、滑动盖板能够将竖直的作用力间接的传递给铅芯和环状橡胶,同时滑动盖板的滑移槽的槽底设置的石墨降低支撑轴与滑动盖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支撑滑轴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滑轴与限位器的位置关系图。
图例说明:1、上部固定钢件;2、下部固定钢件;02、限位槽;3、钢板;4、安装槽;5、铅芯;6、环状橡胶;7、滑动盖板;8、滑移槽;9、支撑滑轴;10、安装环;11、限位板;12、弹簧;13、镍钛合金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隔震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包括上部固定钢件1、下部固定钢件2,上部固定钢件1、下部固定钢件2均为圆柱形,上部固定钢件1上表面焊接固定有钢板3,钢板3通过膨胀螺栓与建筑物或者大型构件的底座固定连接,下部固定钢件2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钢板3,钢板3通过膨胀螺栓与地基固定连接,上部固定钢件1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形安装槽4,圆形安装槽4的槽底设置有圆柱形的铅芯5,铅芯5外周侧设置有圆环状的环状橡胶6,上部固定钢件1与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还设置有滑动吸能组件,滑动吸能组件位于下部固定钢件2与铅芯5之间,滑动吸能组件部分位于安装槽4内,在滑动吸能组件的支撑作用下,上部固定钢件1与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有间隔,滑动吸能组件使得下部固定钢件2与上部固定钢件1之间水平方向相错后有复位的趋势。
滑动吸能组件包括滑动盖板7、支撑滑轴9、限位器,滑动盖板7设置在安装槽4内,滑动盖板7为圆盘状,滑动盖板7与安装槽4适配,滑动盖板7的上表面与铅芯5的下表面贴合,支撑滑轴9设置在滑动盖板7与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滑动盖板7下表面开设有滑移槽8,滑移槽8的槽底面设置有一层石墨或砂粒或滑石粉,在本实施例中滑移槽8的底面设置有石墨,支撑滑轴9一端沿所述滑移槽8在水平方向滑动,另一端设置在下部固定钢件2上,下部固定钢件2上开设有限位槽02,支撑滑轴9远离滑移槽8的一端设置在限位槽02内,限位器设置在支撑滑轴9的周侧,限位器用于限制支撑滑轴9的移动。
限位器包括安装环10、限位组件,安装环10设置在滑动盖板7与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安装环10部分适配设置在安装槽4内,安装环10同轴套设在支撑滑轴9上,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每组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板11,两组限位组件的四个限位板11形成绕支撑滑轴9的菱形,同一组的两个限位板11均转动设置在安装环10上,且两个限位板11的转轴同轴,初始位置时,两个限位板11之间形成最小夹角,同一组限位组件的两个限位板11与另外一组限位组件的两个限位板11一一对应,且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弹簧12、镍钛合金丝13,相对的两个限位板11之间设置有两个弹簧12,两个弹簧12一上一下设置,两个弹簧12之间设置有多根镍钛合金丝13,限位板11上开设有连接孔,镍钛合金丝13穿设在连接孔内,使得两个限位板11相互连接。在弹簧12和镍钛合金丝13的作用下四个限位板11均压紧于支撑滑轴9周侧。
工作原理:将该三维隔震装置安装在建筑物或者大型构件的底座与地基之间后,通过将上部固定钢件1和下固定钢件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固定完成后,此时上部固定钢件1和下固定钢件同轴设置,同时支撑滑轴9同轴设置在上部固定钢件1和下固定钢件之间,此时四个限位板11均压紧在支撑滑轴9的侧壁,其中转动连接在安装环10上的限位板11处于朝向支撑滑轴9方向的转动极限位置,当发生地震、地面运动时,下固定钢件相对上固定钢件发生相对滑动时,支撑滑轴9相对滑动盖板7滑动,在弹簧12和镍钛合金丝13的作用下,会减缓冲击,并吸收震动能量,起到隔震的效果,当地震、地面运动结束后,在弹簧12和镍钛合金丝13的作用下限位板11驱动支撑滑轴9趋向初始状态滑动,使装置逐渐恢复初始隔震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固定钢件(1)、下部固定钢件(2),所述上部固定钢件(1)通过钢板(3)与建筑物或者大型构件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固定钢件(2)通过钢板(3)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固定钢件(1)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设置有铅芯(5)、滑动吸能组件,所述铅芯(5)外周侧设置有环状橡胶(6),所述上部固定钢件(1)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有间隔,所述滑动吸能组件位于所述铅芯(5)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所述滑动吸能组件使得所述下部固定钢件(2)与所述上部固定钢件(1)之间水平方向相错后有复位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钢件(1)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铅芯(5)、所述环状橡胶(6)设置在安装槽(4)内,所述滑动吸能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吸能组件包括滑动盖板(7)、支撑滑轴(9)、限位器,所述滑动盖板(7)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所述滑动盖板(7)与所述铅芯(5)抵接,所述滑动盖板(7)远离所述铅芯(5)的侧面开设有滑移槽(8),所述支撑滑轴(9)一端沿所述滑移槽(8)在水平方向滑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部固定钢件(2)上,所述限位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滑轴(9)的周侧,所述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滑轴(9)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的槽底设置有石墨或砂粒或滑石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包括安装环(10)、限位组件,所述安装环(10)设置在所述滑动盖板(7)与所述下部固定钢件(2)之间,所述安装环(10)部分适配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所述安装环(10)同轴套设在所述支撑滑轴(9)上,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板(11),两个所述限位板(11)的一端均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环(10)上,每组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个限位板(11)呈角度张开,所述支撑滑轴(9)位于每组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个所述限位板(11)之间,每组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个所述限位板(11)远离其转动轴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板(11)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12)、镍钛合金丝(13),所述弹簧(12)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11)之间,所述镍钛合金丝(13)设置在两个限位板(11)之间。
CN202320993624.2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Active CN219773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3624.2U CN21977325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3624.2U CN21977325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3256U true CN219773256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5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3624.2U Active CN21977325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3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5664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CN104452975B (zh) 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GB2475305A (en) Wind turbine resilient support structure
CN219773256U (zh)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CN213867904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组件
JP6533527B2 (ja) 弾性ベアリング
CN200940296Y (zh) 一种具有抗拉作用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CN106641059A (zh) 一种f形阻尼式的无谐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块
CN213837950U (zh) 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单管塔
EP0157585B1 (en) Stack system
CN207177424U (zh) 防震型通信塔
CN112303165B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类设备的隔震装置和隔震方法
CN201170283Y (zh) 隔震装置
CN214574827U (zh) 一种建筑隔振工程施工用装置
CN218643546U (zh)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
CN114790785B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大承载力高耗能三维隔震支座
WO2022121714A1 (zh) 限位减隔震系统及方法
CN219952322U (zh) 一种三维隔震支座
CN106369103B (zh) 用于电气设备减震体系的承载装置
JPS6226513Y2 (zh)
CN205557888U (zh) 一种自复位橡胶隔震支座装置
CN112709481A (zh) 一种房屋抗震结构
CN212718922U (zh) 一种三维设备隔震支座
CN215561883U (zh) 一种平面弹簧支撑的摩擦摆支座
CN215928640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