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1375U -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1375U
CN219761375U CN202320391224.4U CN202320391224U CN219761375U CN 219761375 U CN219761375 U CN 219761375U CN 202320391224 U CN202320391224 U CN 202320391224U CN 219761375 U CN219761375 U CN 219761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branch
resistor
bulb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12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成明
江新华
孔德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12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1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1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1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灯泡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支路、整流支路、降压支路与功率控制支路。开关支路与输入电源、整流支路连接,整流支路与降压支路及功率控制支路连接,降压支路与功率控制支路连接,功率控制支路分别与开关支路及灯泡连接。开关支路用于建立输入电源与灯泡之间的连接,或建立输入电源与整流支路之间的连接。整流支路用于在对输入电源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电源至降压支路。降压支路用于将第一电源的电压降压至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输出至功率控制支路。功率控制支路用于基于第一电压控制流经灯泡的电流,以控制灯泡的功率。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不使用控制器的基础上实现灯泡的调光,以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照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灯泡是一种常用的照明装饰灯具。其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灯泡既能够实现发光功能,也能够实现调光功能。
目前,通常需要通过单片机等微控制单元控制灯泡的功率,以实现调光功能。
然而,采用单片机等微控制单元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无法适用于需要低成本的应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本申请能够在不使用控制器的基础上实现灯泡的调光,以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灯泡控制电路,包括:
开关支路、整流支路、降压支路与功率控制支路;
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一端与输入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三端、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一端及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灯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开关支路用于建立所述输入电源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之间的连接,或建立所述输入电源与所述整流支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整流支路用于在对所述输入电源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电源至所述降压支路;
所述降压支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降压至第一电压,或将输入电源的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
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用于基于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控制流经所述灯泡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灯泡的功率。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降压支路包括分压单元与调压单元;
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调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调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分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并在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第三电压;
所述分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并在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第四电压;
所述调压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电压或所述第四电压降低恒定电压,以将所述第三电压或所述第四电压调节至所述第一电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调压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与第三电阻;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开关支路包括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整流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功率控制支路包括驱动器与变压器;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的漏极引脚及所述灯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驱动器的模拟调光引脚与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功率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一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原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原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灯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副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器的反馈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器的电流采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均接地。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灯泡控制电路还包括保险电阻、压敏电阻与整流桥;
所述保险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保险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二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灯泡以及如上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
所述灯泡控制电路与所述灯泡连接,所述灯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灯泡的功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灯泡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支路、整流支路、降压支路与功率控制支路。当开关支路建立输入电源与功率控制支路之间的连接时,降压支路将输入电源的电压降压至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输出至功率控制支路。继而,功率控制支路用于基于第二电压控制流经灯泡的电流,以控制灯泡的功率,此时灯泡得到第一种功率。当开关支路建立输入电源与整流支路之间的连接时,整流支路对输入电源进行整流,并将整流后的第一电源输入至降压支路。之后,降压支路将第一电源的电压降压至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输出至功率控制支路。继而,功率控制支路用于基于第一电压控制流经灯泡的电流,以控制灯泡的功率,此时灯泡得到第二种功率。通过上述方式,即实现了在不使用控制器的基础上实现灯泡功率的调节,进而实现灯泡的调光。从而,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需要采用控制器的方案,成本较低,即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泡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泡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泡的供电电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灯泡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泡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灯泡控制电路100包括开关支路10、整流支路20、降压支路30与功率控制支路40。其中,开关支路10的第一端与输入电源200的第一端连接,开关支路10的第二端与整流支路20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支路20的第二端分别与开关支路10的第三端、降压支路30的第一端及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一端连接,降压支路30的第二端与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二端连接,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三端与灯泡300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电源200为市电等交流电源。其中,输入电源200的第一端为交流电源的火线,输入电源200的第二端为交流电源的零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灯泡300为LED球泡灯。
具体地,开关支路10用于建立输入电源200与功率控制支路40之间的连接,或建立输入电源200与整流支路20之间的连接。整流支路20用于在对输入电源200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电源至降压支路30。降压支路30用于将第一电源的电压降压至第一电压,或将输入电源200的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并将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输出至功率控制支路40。功率控制支路40用于基于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控制流经灯泡300的电流,以控制灯泡300的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当开关支路10建立输入电源200与功率控制支路40之间的连接时,降压支路30将输入电源200的电压降压至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输出至功率控制支路40。继而,功率控制支路40基于第二电压控制流经灯泡300的电流,以控制灯泡300的功率。此时,灯泡300的电压由输入电源200的电压提供,灯泡300的电流为灯泡300的电流为与第二电压对应的电流,灯泡300得到第一种功率。
当开关支路10建立输入电源200与整流支路20之间的连接时,整流支路20对输入电源200进行整流,并将整流后的第一电源输入至降压支路30。之后,降压支路30将第一电源的电压降压至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输出至功率控制支路40。继而,功率控制支路40基于第一电压控制流经灯泡300的电流,以控制灯泡300的功率。此时,灯泡300的电压由整流后的电压获得,灯泡300的电流为与第一电压对应的电流,则灯泡300的电流与电压与开关支路10建立输入电源200与功率控制支路40之间的连接时的情况不同,可见灯泡300得到第二种功率。
通过上述方式,即实现了在不使用控制器的基础上实现对灯泡300功率的调节,进而实现灯泡300的调光。从而,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需要采用控制器的方案,成本较低,即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主要适用于一些对灯泡300的调光需求较低,且要求低成本的应用场景中。如只需要灯泡300具备两种功率的应用场景,在该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泡控制电路100才能够既满足灯泡300的调光需求,也满足低成本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开关支路10包括第一开关S1与第二开关S2。
其中,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及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均与输入电源20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整流支路2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与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以开关支路10包括第一开关S1与第二开关S2两个开关为例。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关支路10也可以直接采用单刀双掷开关,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整流支路20包括第一二极管D1。
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开关支路1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降压支路30的第一端及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一端连接。
请一并参照图2与图3,具体地,当第一开关S1闭合,且第二开关S2断开时,输入电源200被第一二极管D1半波整流后输出的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的曲线L11。当第二开关S2闭合,且第一开关S1断开时,输入电源200的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的曲线L12。
可见,在该实施中,若只包括开关支路10与整流支路20,虽然能够使灯泡300两端的电压不同,但是由第一开关S1闭合切换至第二开关S2闭合的切换过程中,由于电压波形的改变,会导致灯泡300的频闪严重而无法满足频闪要求。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进一步设置了降压支路30与功率控制支路40,以在实现对灯泡300的调光的同时满足频闪的要求,进而还能够延长灯泡300的使用寿命。其中,频闪是指电光源光通量波动的深度,波动深度越大,频闪深度越大,负效应越大,危害越严重。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的所有光源都会产生频闪。频闪等级一般分为无危害等级、低风险等级、高风险等级。现阶段国际上针对光源频闪要求的标准有:CIE TN006-2016、IEEE Std 1789-2015、IEC TR61547-1:2017。国内CQC16-465316-2018《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认证规则》规定频闪要符合IEEE Std 1789-2015的要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满足频闪的要求可以为满足符合IEEE Std 1789-2015的要求。
请参照图4,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降压支路30的一种结构。如图4所示,降压支路30包括分压单元31与调压单元32。
其中,分压单元31的第一端与整流支路20的第二端连接,分压单元31的第二端与调压单元32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节点N1,调压单元32的第二端与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分压单元31用于对第一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并在第一节点N1生成第三电压。分压单元31用于对输入电源200的电压进行分压,并在第一节点N1生成第四电压。调压单元32用于将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降低恒定电压,以将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调节至第一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当图2所示的第一开关S1闭合时,输入电源20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关S1、第一二极管D1连接至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一端及降压支路30的第一端。此时,第一电源作用于分压单元31的第一端,分压单元31能够对第一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并输出第三电压。经过分压单元31后输出的第三电压则与第一电源的电压具有比例关系,所以第三电压与输入电源的电压也具有比例关系。通过调压单元32在将第三电压降低恒定电压,以将第三电压调节至第一电压,能够使第一电压与第三电压不具有比例关系。
当图2所示的第二开关S2闭合时,输入电源200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开关S2连接至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一端及降压支路30的第一端。此时,输入电源200作用于分压单元31的第一端,分压单元31能够对输入电源200的电压进行分压,并输出第四电压。同样地,经过分压单元31后输出的第四电压则与输入电源200的电压具有比例关系。通过调压单元32在将第四电压降低恒定电压,以将第四电压调节至第二电压,能够使第二电压与第四电压不具有比例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4,分压单元31包括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
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整流支路2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GND。
具体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用于为第一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第一电源的电压在第二电阻R2上的分压即为第一节点N1上的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调压单元32包括稳压二极管DW1与第三电阻R3。
其中,稳压二极管DW1的阴极与分压单元31的第二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W1的阳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及功率控制支路40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GND。
具体地,当第一节点N1的电压大于稳压二极管DW1的稳压值时,稳压二极管DW1被反向击穿,继而稳压二极管DW1两端的电压稳定在其稳压值。第一电压为第一节点N1上的电压(为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与稳压二极管DW1的稳压值之差,即将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降低恒定电压(为稳压二极管DW1的稳压值)后得到在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得到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该降压支路30还包括第六电容C6与第七电容C7,其中,第六电容C6连接于第一节点N1与地GND之间,第七电容C7与第三电阻R3并联连接。
具体地,第六电容C6与第七电容C7均用于滤波。
在一实施例中,功率控制支路40包括驱动器U1与变压器。其中,变压器包括原边T1A与副边T1B。
具体地,变压器的原边T1A的第一端与整流支路20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T1A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器U1的漏极引脚(即驱动器U1的第5引脚)及灯泡300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的副边T1B的第一端与驱动器U1的电源引脚(即驱动器U1的第7引脚)连接,变压器的副边T1B的第二端接地GND,驱动器U1的模拟调光引脚(即驱动器U1的第1引脚)与降压支路30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功率控制支路30还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
其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整流支路2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及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及原边T1A的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原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及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均与灯泡300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及驱动器U1的电源引脚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及副边T1B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及驱动器U1的反馈引脚(即驱动器U1的第3引脚)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及驱动器U1的电流采样引脚(即驱动器U1的第4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及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均接地GND。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器U1可选用BP3176BF的可调光LED驱动器。
具体地,第二二极管D2用于防止第二二极管D2阴极所连接电路上的电压影响到输入电源20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感L1为π型滤波。变压器用于实现升压或降压。具体为,当驱动器U1内部的开关导通时,原边T1A被充电,变压器储能;当驱动器U1内部的开关关断时,副边T1B将变压器存储的电能进行放电,以为驱动器U1提供工作电压,同时通过第三二极管D3为灯泡300提供工作电压。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与第五电容C5用于滤波。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为启动电阻,基于输入电源200的电压为驱动器U1提供启动电压。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用于将为驱动器U1供电的电压进行反馈。第四二极管D4用于整流。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用于为驱动器U1提供基准电流。驱动器U1能够基于该基准电流输出对应的流经灯泡300的电流。具体为,驱动器U1将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与预设于驱动器U1中的基准电压的比值与基准电流的乘积作为驱动器U1输出的电流,该电流即为流经灯泡300的电流。所以,在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电阻值确定时,基于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就能够输出对应的流经灯泡300的电流。并且,在该种情况下,若设置了型号为BP3176BF的驱动器U1,该驱动器U1还可以实现无频闪的照明,进而能够使灯泡300在运行时满足频闪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灯泡控制电路100还包括保险电阻RF1、压敏电阻RV1与整流桥U2。
其中,保险电阻RF1的第一端与输入电源200的第一端连接,保险电阻RF1的第二端分别与压敏电阻RV1的第一端及整流桥U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压敏电阻RV1的第二端分别与输入电源200的第二端及整流桥U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整流桥U2的第一输出端与降压支路30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桥U2的第二输出端接地GND。
具体地,保险电阻RF1用于实现过流保护。压敏电阻RV1用于实现过压保护。整流桥U2用于进行整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灯泡以及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灯泡控制电路100。
其中,灯泡控制电路100与灯泡连接,灯泡控制电路100用于控制灯泡的功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支路、整流支路、降压支路与功率控制支路;
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一端与输入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三端、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一端及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灯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开关支路用于建立所述输入电源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之间的连接,或建立所述输入电源与所述整流支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整流支路用于在对所述输入电源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电源至所述降压支路;
所述降压支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降压至第一电压,或将输入电源的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
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用于基于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控制流经所述灯泡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灯泡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支路包括分压单元与调压单元;
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调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调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分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并在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第三电压;
所述分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并在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第四电压;
所述调压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电压或所述第四电压降低恒定电压,以将所述第三电压或所述第四电压调节至所述第一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与第三电阻;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支路包括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开关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的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包括驱动器与变压器;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的漏极引脚及所述灯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驱动器的模拟调光引脚与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一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整流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原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原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灯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副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器的反馈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器的电流采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均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控制电路还包括保险电阻、压敏电阻与整流桥;
所述保险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保险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二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泡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泡控制电路;
所述灯泡控制电路与所述灯泡连接,所述灯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灯泡的功率。
CN202320391224.4U 2023-02-23 2023-02-23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761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1224.4U CN219761375U (zh) 2023-02-23 2023-02-23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1224.4U CN219761375U (zh) 2023-02-23 2023-02-23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1375U true CN219761375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1224.4U Active CN219761375U (zh) 2023-02-23 2023-02-23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1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6722B2 (en) LED driving circuit
US9124171B2 (en) Adaptive current limiter and dimmer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874285B (zh) Led控制器和控制led灯的调光的方法
KR102136773B1 (ko) Led들을 위한 딤 투 웜 제어기
KR970011552B1 (ko) 자동 고온정지 회로를 지닌 조광 가능한 고역률, 고효율 전자안정기 제어기의 집적회로
RU2560835C2 (ru) Адаптивная схема
US83248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mmable constant power light driver
US10505457B2 (en) Ground leakage power supply for dimming applications
US8575847B2 (en) Control circuit of light-emitting element
JP2013105729A (ja) Led点灯装置
CA2516258C (en) Switch mode power converter
CA2462631A1 (en) Interface circuit for operating capacitive loads
KR102274342B1 (ko) Led들을 위한 딤 투 웜 제어기
CN219761375U (zh) 灯泡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CN208623945U (zh) 一种符合美规class2的多路输出调光电源
US9648690B1 (en) Dimmable instant-start ballast
Fan et al. A simplified LED converter design and implement
CN112566313A (zh) 延时启动电路及灯具
CN111278195B (zh) 用于低功率led灯的具有峰值电流控制的电子变压器
US11647573B2 (en) Driver circuit with reduced current ripple
CN212231780U (zh) Led驱动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JP7241312B2 (ja) 点灯システム、照明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照明器具
WO2003101159A1 (en) Lamp ballast with series switchable inductor
Balasubramanian et al. Programmable LED drivers
US10390391B2 (en) Driver for a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ligh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