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0681U - 支架式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支架式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0681U
CN219760681U CN202321092662.7U CN202321092662U CN219760681U CN 219760681 U CN219760681 U CN 219760681U CN 202321092662 U CN202321092662 U CN 202321092662U CN 219760681 U CN219760681 U CN 219760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wall surface
power supply
support
coupl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26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chuang A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chuang 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chuang A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chuang 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26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0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0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0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以及支架,电源本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活动端,固定端与壁面转动连接,活动端可拆卸连接于壁面;其中,壁面上设有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当活动端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活动端借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耦合于第一耦合区耦合时,支架呈展开状并贴合于壁面,当活动端耦合于第二耦合区时,支架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电源本体。通过在移动电源的一壁面设置折叠式支架,实现了对移动终端边充电边使用,同时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支架式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其定义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它是一个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
现有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在背部安装支架或带有支架的外壳等配件,但手机在使用例如磁吸式移动电源时,需要将移动电源吸附于电子设备的背面,因此其他支撑配件也无法使用;并且现有的移动电源在对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只能通过手持移动电源和手机或者是将移动电源和手机放置于台面上进行充电,无法对手机进行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现有的手机在使用移动电源在充电时无法支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包括:
电源本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
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壁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壁面;
其中,所述壁面上设有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当所述活动端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耦合区及所述第二耦合区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活动端借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区耦合时,所述支架呈展开状并贴合于所述壁面,当所述活动端耦合于所述第二耦合区时,所述支架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所述电源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磁性件;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活动端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及与之相连接的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两相对所述支撑部设置的支撑小板,两所述支撑小板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连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且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软包层,所述软包层用于包裹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板,所述连接部与两所述支撑小板之间设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第三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四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有开口,以使所述第三折痕的转动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折痕。
进一步地,所述软包层还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固定端,所述壁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以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壁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架的下凹面,以使支架贴合于壁面时,支架外接触面与壁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区设于所述壁面的顶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壁面的底端,所述第二耦合区设于所述壁面的中间处。
进一步地,所述壁面靠近顶端处还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旋转插头。
进一步地,电源本体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面,两所述侧面上分别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设有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的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移动电源的一壁面设置折叠式支架,当移动电源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可通过折叠支架实现支撑;不使用时则可展开支架以完成收置。实现了对移动终端边充电边使用,同时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式移动电源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源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0、电源本体;101、接触面;102、壁面;1020、下凹面;1021、第一耦合区;1022、第二耦合区;1023、固定槽;11、旋转插头;12、线槽;13、第一连接线;14、第二连接线;20、支架;21、活动端;22、固定端;201、第一支撑板;2011、连接部;2012、支撑部;202、第二支撑板;203、第三支撑板;204、第四支撑板;205、延伸部;211、第一折痕;212、第二折痕;213、第三折痕;214、第四折痕;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10以及支架20,电源本体10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101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102;支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22及活动端21,固定端22与壁面102转动连接,活动端21可拆卸连接于壁面102;其中,壁面102上设有第一耦合区1021及第二耦合区1022,当活动端21上设有第一连接件31,第一耦合区1021及第二耦合区1022处设有第二连接件32,当活动端21借由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的配合耦合于第一耦合区1021耦合时,支架20呈展开状并贴合于壁面102,当活动端21耦合于第二耦合区1022时,支架20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电源本体1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架式移动电源为磁吸式移动电源,电源本体10内靠近外壳的正面设有磁吸线圈,并通过磁吸的方式贴合于手机或平板等电子设备的背面处对其进行充电,或者在电源本体10的正面设置卡合装置,用于卡接电子设备;电源本体10的背面上设有可折叠支架20,当电源本体10贴合于电子设备时,可以将其背面的可折叠支架20进行折叠,以支撑电源本体10及电子设备,不使用时则可以展开支架20并将支架20平整地贴合于电源本体10的背面处。由于电子设备背面贴合有磁吸移动电源,因此无法在背面安装其他外部支撑装置,因此通过在移动电源本身设置可折叠支架20,以方便电子设备在充电时的使用。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31为金属片,第二连接件32为磁性件;可以知道的是,也可以是第一连接件31为磁性件,第二连接件32为金属片,或者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均为磁性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20的活动端21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耦合区1021或第二耦合区1022设置的卡槽上,综上,只要可以实现支架20活动端21与第一耦合区1021或第二耦合区1022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适用于本申请,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支架20包括第一支撑板201、第二支撑板202以及第三支撑板203,第二支撑板2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01及第三支撑板203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201设于活动端21处,且第一支撑板201上设有第一连接件31。可以知道,第一支撑板201上设有金属件,以使第一支撑板201贴合于壁面102并用于磁吸连接于第一耦合区1021或第二耦合区1022,第二支撑板202可相对第一支撑板201及第三支撑板203转动,第三支撑板203可相对壁面102及第二支撑板202转动,当第一支撑板201置于第二耦合区1022处时,第二支撑板202与第三支撑板203通过旋转预设角度并与壁面102之间形成一三角形支撑架,从而稳固电源本体10。可以知道的是,支架20折叠的角度取决于第二耦合区1022设置的位置,即第二耦合区1022的位置设于第一耦合区1021和固定端22之间,且第二耦合区1022的位置与第二支撑板202以及第三支撑板203转动的预设角度有关,当第二耦合区1022越靠近第一耦合区1021设置时,第二支撑板202与第三支撑板203之间的角度则越大,直到当活动端21置于第一耦合区1021时,第二支撑板202与第三支撑板203之间的角度为180°,即支架20平铺于壁面102。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区1021设于壁面102的顶端,固定端22固定于壁面102的底端,第二耦合区1022设于壁面102的中间处。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支架20展开时整体呈矩形状,支架20还包括第四支撑板204,第一支撑板201呈T形状,其包括连接部2011及与之相连接的支撑部2012,连接部2011横向设置,第二支撑板202包括两支撑小板,两支撑小板相对地设于支撑部2012的两侧,并与连接部2011转动连接;支撑部2012纵向设置,其一端连接于于连接部2011的中间处,第三支撑板203设于第一支撑板201与第二支撑板202的下方,第三支撑板203呈凹字型,第四支撑板204位于第三支撑板203的中间凹陷处,第三支撑板203的两侧凸起处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支撑小板,第四支撑板204设于第三支撑板203中间的凹陷处,第四支撑板204的上端与支撑部2012转动连接,下端与第三支撑板203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板203及第四支撑板204均设有金属件,并且,支撑部2012与第四支撑板204的连接处和第二支撑板202与第三支撑板203的连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且其转动连接处的转动方向相反。支架20展开时,整个支架20成平板状贴合于整个壁面102上;支架20折叠时,连接部2011及支撑部2012均贴合于壁面102且连接部2011置于第二耦合区1022,第二支撑板202与第三支撑板203形成一靠外部的支角,从而形成一外支撑点,第四支撑板204与支撑部2012形成一靠内部的支角,以形成一内支撑点,两只角相对设置。通过相对设置的内外支角,从而形成一完整的三角形支架20,使得支撑更加稳固。
其中,连接部2011的两端均设有用于磁吸连接的金属件,两支撑小板上均设有金属件,支撑部2012上也设有一金属件,第三支撑板203及第四支撑板204上同样设有金属件;此外,第一耦合区1021设有两磁吸件,其位置与连接部2011处的金属件的位置相适配,第二耦合区1022设有三个磁吸件,其位置分别对应与连接部2011与支撑部2012上的三个金属件。可以知道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金属件与磁吸件的形状、位置均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实现磁吸连接即可。
更为具体地,支架20包括软包层,软包层用于包裹第一支撑板201、第二支撑板202、第三支撑板203以及第四支撑板204,连接部2011与两支撑小板之间设有第一折痕211,第二支撑板202与第三支撑板203之间设有第二折痕212,第四支撑板204与支撑部2012之间设有第三折痕213,第四支撑板204与第三支撑板203之间设有第四折痕214,第四支撑板204与支撑部2012的两侧设有开口,以使第三折痕213的转动方向相反于第二折痕212。可理解地,软包层可采用皮质或人造革等材料制成,并将硬质板材嵌入于软包层内,并通过分割设置的各支撑板并利用其间的间隙折痕来实现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支撑板之间可以通过转轴与轴套实现转动连接,由于转轴与轴套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赘述。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软包层还包括一延伸部205,延伸部205设于固定端22,壁面102设有固定槽1023,延伸部205可拆卸地固定于固定槽1023内,以实现转动连接。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壁面102设有用于容置支架20的下凹面1020,下凹面1020水平位置较低于壁面102,从而形成一容置支架20的空间,以使支架20贴合于壁面102时,支架20外接触面101与壁面102齐平。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壁面102靠近顶端处还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旋转插头11,旋转插头11在容纳槽内旋转实现收置于展出,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源本体10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面,两侧面上均设有线槽12,两线槽12内设有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的第一连接线13及第二连接线14,连接线用于连接电子设备进行有线充电,可选地,第一连接线13为Lighting型,第二连接线14为Type-C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电源的一壁面设置折叠式支架,当移动电源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可通过折叠支架实现支撑;不使用时则可展开支架以完成收置。实现了对移动终端边充电边使用,同时便于携带,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多个可相对转动的支撑板以实现折叠式支架,其中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以及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部2012与第四支撑板形成的三角形支架,使得整体支撑更加稳固,同时在移动电源本体的两侧还设有充电连接线,满足了有线充电的需求。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本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
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壁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壁面;
其中,所述壁面上设有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当所述活动端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耦合区及所述第二耦合区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活动端借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区耦合时,所述支架呈展开状并贴合于所述壁面,当所述活动端耦合于所述第二耦合区时,所述支架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所述电源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磁性件;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活动端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及与之相连接的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两相对所述支撑部设置的支撑小板,两所述支撑小板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连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且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软包层,所述软包层用于包裹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板,所述连接部与两所述支撑小板之间设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第三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四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有开口,以使所述第三折痕的转动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折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层还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固定端,所述壁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以实现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架的下凹面,以使支架贴合于壁面时,支架外接触面与壁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设于所述壁面的顶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壁面的底端,所述第二耦合区设于所述壁面的中间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靠近顶端处还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旋转插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电源本体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面,两所述侧面上分别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设有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的连接线。
CN202321092662.7U 2023-05-09 2023-05-09 支架式移动电源 Active CN219760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2662.7U CN219760681U (zh) 2023-05-09 2023-05-09 支架式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2662.7U CN219760681U (zh) 2023-05-09 2023-05-09 支架式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0681U true CN219760681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3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2662.7U Active CN219760681U (zh) 2023-05-09 2023-05-09 支架式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0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0035B2 (en) Device for charg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TWM563723U (zh) 可調式無線充電裝置
CN208028614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器
CN219760681U (zh) 支架式移动电源
CN201845794U (zh) 翻盖折叠式电子设备备用太阳能电池
CN208094220U (zh) 可折叠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4651954U (zh) 一种旋转折叠镶嵌式手机充电装置
CN204156565U (zh) 一种可与手机固定的便携充电装置
CN206377416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充电装置
CN211209740U (zh) 便携式折叠手机支架
CN210490506U (zh) 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无线移动电源
CN208257473U (zh) 一种不倒翁耳机充电盒
JP2008067532A (ja) 携帯端末充電器
CN209300414U (zh) 一种智能化移动式办公桌
CN209731369U (zh) 一种带有充电宝的旅行用手机支架
KR200192907Y1 (ko) 절첩식 태양전지판
CN208353394U (zh) 充电支架
CN208571050U (zh) 一种手机充电线
CN201829995U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结构
CN207652511U (zh) 一种便捷多功能手机架
CN218733441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607767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风扇
CN219833815U (zh) 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CN217522599U (zh) 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
CN220190536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