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9694U -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9694U
CN219759694U CN202320920639.6U CN202320920639U CN219759694U CN 219759694 U CN219759694 U CN 219759694U CN 202320920639 U CN202320920639 U CN 202320920639U CN 219759694 U CN219759694 U CN 219759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body
plate
body plat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06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晴
卿艳华
肖龙淋
刘仕臻
吕品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w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w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w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w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06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9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9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9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该电池保护板包括硬质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硬质电路板包括主体板部以及支耳板部,支耳板部沿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由主体板部伸出;支耳板部与主体板部均设置有电子元器件。该单体电池包括该电池保护板。该终端设备包括该单体电池。该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电池保护板的主体板部的宽度缩小,使得电芯沿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大,从而增大了单体电池的电芯的电池容量,提高了该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进而提高了该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

Description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聚合物电池在终端设备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小型化以及轻量化等多种明显优势。
目前,如图1所示,聚合物电池1通常包括聚合物电芯10以及设置于聚合物电芯10头部的PCM保护板11。PCM保护板11通常包括呈矩形的PCB硬板110以及与PCB硬板110电连接的FPC软板111,且FPC软板111通常叠置在PCB硬板上,FPC软板111沿PCB硬板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由PCB硬板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伸出。
当该聚合物电池1安装在终端设备的电池仓内时,PCM保护板11占用电池仓的长度空间较大,限制了聚合物电芯10的长度尺寸,导致聚合物电池1的电池容量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保护板及单体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CM保护板占用电池仓的长度空间较大,限制了聚合物电芯的长度尺寸,导致聚合物电池的电池容量受限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板,包括硬质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
所述硬质电路板包括主体板部以及支耳板部,所述支耳板部沿所述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由所述主体板部伸出;
所述支耳板部与所述主体板部均设置有所述电子元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耳板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终端设备的终端壳体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耳板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耳板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耳板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耳板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耳板部上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功率大于所述主体板部上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功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支耳板部或者所述主体板部电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包括电芯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保护板;
所述电芯沿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硬质电路板的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将所述电芯的端部分隔出安装凹坑;
所述主体板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凹坑内,所述硬质电路板的支耳板部沿所述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伸出所述安装凹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覆于所述主体板部的外部;
和/或,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绝缘胶套,所述绝缘胶套套设于所述支耳板部的外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第一胶纸,所述电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胶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相粘接,所述第一胶纸的中部包覆所述主体板部连接有所述支耳板部的边沿以及所述主体板部的两侧板面,所述第一胶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表面相粘接;
和/或,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第二胶纸,所述第二胶纸的中部与所述封边背离于所述电池保护板的表面相粘接,所述第二胶纸的两端分别绕过所述主体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主体板部背离于所述封边的表面相粘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终端壳体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单体电池;
所述终端壳体设置有电池仓,所述单体电池的所述电芯和所述主体板部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支耳板部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电池仓的外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保护板包括硬质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硬质电路板包括主体板部以及支耳板部,支耳板部沿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由主体板部伸出,支耳板部与主体板部均设置有电子元器件,从而可以通过支耳板部容纳部分电子元器件,减少主体板部所需容纳的电子元器件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主体板部的宽度。
当该电池保护板应用于单体电池时,通过将电池保护板的主体板部的宽度减小,能够沿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为单体电池的电芯释放更多的空间,从而能够增大该单体电池的电池容量,进而提高应用该电池保护板的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提供的单体电池,包括电芯以及上述的电池保护板。电池保护板的主体板部设置于电芯端部的安装凹坑内,电池保护板的支耳板部伸出安装凹坑,主体板部的宽度缩小,使得电芯沿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大,从而增大了电芯的电池容量,进而提高了该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终端壳体和上述的单体电池,单体电池的电芯以及主体板部均设置于终端壳体的电池仓内,在电池仓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单体电池的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提高了,所以显著提高了该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保护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保护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单体电池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单体电池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单体电池的爆炸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的附图标记:
1-聚合物电池;10-聚合物电芯;11-PCM保护板;110-PCB硬板;111-FPC软板。
图2至图7的附图标记:
2-电池保护板;20-硬质电路板;200-主体板部;201-支耳板部;2010-连接孔;2011-紧固连接件;21-电子元器件;22-柔性电路板;23-连接器;3-单体电池;30-电芯;300-封边;301-第一表面;302-第二表面;31-封装层;32-绝缘胶套;33-第一胶纸;34-第二胶纸;35-双面胶;36-顶封胶纸;4-终端设备;40-终端壳体;400-电池仓的外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和图3并结合图4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板2,其中,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板2在正面视角下的结构;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板2在背面视角下的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板2,用于对单体电池3的电芯30进行充放电保护。电池保护板2包括硬质电路板20和电子元器件21;硬质电路板20包括主体板部200以及支耳板部201,支耳板部201沿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由主体板部200伸出;支耳板部201与主体板部200均设置有电子元器件21。
该技术方案中,硬质电路板20是指由硬性材料制成的具有集成电路的电路板,例如硬质电路板20可以是PCB硬板。电子元器件21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电容、电感或芯片等。
该电池保护板2将硬质电路板20配置为包括主体板部200以及支耳板部201,将电子元器件21分布在主体板部200以及支耳板部201上,也就是说,该电池保护板2的主体板部200具有宽度方向a和长度方向b,在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沿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由主体板部200伸出的支耳板部201容纳一部分电子元器件21,减少了主体板部200所需要容纳的电子元器件21数量,从而可以减小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的尺寸。
当该电池保护板2应用于单体电池3,以对单体电池3进行充放电保护时,该电池保护板2能够沿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为单体电池3的电芯30释放更多空间,使得电芯30沿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的尺寸增大,从而增大该电芯30的容量,进而应用该电池保护板2的单体电池3的电池容量得以提升,能量密度也随之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主体板部200上的电子元器件21与主体板部200电连接,设置于支耳板部201上的电子元器件21与支耳板部201电连接,从而使得电子元器件21与硬质电路板20电连接。
此外,沿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主体板部200的尺寸大于支耳板部201的尺寸;沿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支耳板部201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主体板部200的尺寸,或者,为了充分发挥支耳板部201容纳电子元器件21的能力,也可以将支耳板部201的尺寸配置为大于主体板部200的尺寸,那么能够进一步减小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的尺寸,从而进一步增大电芯30的容量。
可选地,主体板部200呈矩形。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耳板部201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终端设备4的终端壳体40相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支耳板部201设置有连接部,从而通过连接部将支耳板部201与终端设备4的终端壳体40相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连接部将电池保护板2与终端壳体40相固定。在对终端设备4进行跌落测试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支耳板部201上的连接部能够将电池保护板2更稳定地固定在终端壳体40上,避免电池保护板2因跌落而发生大幅度窜动移位,从而有效避免电池保护板2在该过程中挤压电芯30,进而有效避免单体电池3在该测试过程中因电芯30受挤压而失效。
其中,连接部可以以销接、卡接、粘接或者紧固连接等方式与终端壳体40相连接。
例如,连接部以紧固连接的方式与终端壳体40相连接,具体而言,连接部包括连接孔2010,连接孔2010用于穿设紧固连接件2011,从而通过穿设于连接孔2010内的紧固连接件2011将支耳板部201与终端壳体40紧固连接,简化了连接结构,并且具有较高的连接可靠性。可选地,紧固连接件2011例如为螺栓或螺钉等。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耳板部2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耳板部201间隔设置于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的同一侧。
该技术方案中,支耳板部201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还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等多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主体板部200的长度、主体板部200的宽度需求以及电子元器件21的排布需求等因素,对支耳板部201的数量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是,当该电池保护板2应用于单体电池3时,所有支耳板部201均设置于主体板部200背离于电芯30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支耳板部2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耳板部201分别设置于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的两端。
该技术方案中,将支耳板部20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能够在容纳足够数量的电子元器件21的基础上,简化该电池保护板2的结构,提高该电池保护板2的封装和组装难度,提高该电池保护板2的可靠性。
且在两个支耳板部201上均设置有连接部的情况下,能够在两个支耳板部201处均与终端壳体40进行固定并形成连接点,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的两端,使得硬质电路板20整体沿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均位于两个连接点之间,有利于提高电池保护板2与终端壳体40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耳板部201上的电子元器件21的功率大于主体板部200上的电子元器件21的功率。
该技术方案中,相较于主体板部200而言,支耳板部201上设置功率更大的电子元器件21,也就是说,支耳板部201上设置发热量更大的电子元器件21。
由于该电池保护板2在使用状态下,主体板部200相较于支耳板部201更靠近电芯30,所以将功率更大的电子元器件21设置在支耳板部201上,从而有利于提高主体板部200上的电子元器件21的散热性能,降低电芯30的温升速度以及温度水平,进而有利于延长电芯30的循环寿命。
可选地,支耳板部201上的电子元器件21包括MOS管或者芯片等高功率元器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电池保护板2还包括柔性电路板22,柔性电路板22与支耳板部201或者主体板部200电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柔性电路板22通常用于设置连接器23,连接器23用于与终端设备4中的相应接口插接,以使该电池保护板2与终端设备4进行电连接。对于柔性电路板22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可以连接在支耳板部201上,也可以连接在主体板部200上,柔性电路板22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终端设备4的相应结构就近设置。
可选地,在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的两端均设置有支耳板部201的情况下,为了优化该电池保护板2的空间布局,柔性电路板22的用于设置连接器23的端部位于两个支耳板部201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柔性电路板22包括第一板段、第二板段、第三板段、第四板段和第五板段,第一板段设置于主体板部200并与主体板部200电连接,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分别连接于第一板段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分别设置在主体板部200的两端的支耳板部201上,第四板段连接于第二板段面向第三板段的一侧,第五板段连接于第三板段面向第二板段的一侧,以使第四板段和第五板段均位于两个支耳板部201之间。其中,第四板段和第五板段均用于安装连接器23。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电池保护板,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电池保护板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电池保护板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参见图4至图6并结合图2、图3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3,其中,图4示出了该单体电池3在正面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该单体电池3在反面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该单体电池3的爆炸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3包括电芯30以及电池保护板2。电芯30沿电池保护板2的硬质电路板20的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的端部设置有封边300,封边300将电芯30的端部分隔出安装凹坑;电池保护板2的硬质电路板20的主体板部200设置于安装凹坑内,电池保护板2的硬质电路板20的支耳板部201沿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伸出安装凹坑。
该技术方案中,电芯30通常是聚合物电芯,又名软包电芯,电芯30包括极片以及包覆在极片外部的铝塑膜,如图6所示,铝塑膜的封边300将电芯30的端部分隔出安装凹坑。
安装凹坑用于容纳电池保护板2的主体板部200,在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上,由于主体板部200的尺寸得以缩减,所以电芯30的尺寸增大,从而电芯30的电池容量增大,进而该单体电池3的能量密度增大。
可选地,主体板部200通过双面胶35与封边300相粘接,以实现主体板部200在安装凹坑内的固定。
可选地,封边300设置于电芯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也就是说,主体板部200的宽度方向a与电芯30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从而可以使得电芯3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增大。
可选地,封边300包覆有顶封胶纸36。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单体电池3还包括封装层31,封装层31包覆于主体板部200的外部。
该技术方案中,封装层31可以采用塑封材料成型,例如环氧树脂等。封装层31配合主体板部200共同对本体板部上的电子元器件21进行封装,以通过封装层31对本体板部上的电子元器件21进行保护。
可选地,封装层31可以是注塑在本体板部上的注塑层,或者,封装层31也可以是直接套设在本体板部上的预制封装壳。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单体电池3还包括绝缘胶套32,绝缘胶套32套设于支耳板部201的外侧。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绝缘胶套32对支耳板部201进行包覆,实现对支耳板部201以及支耳板部201上的电子元器件21的绝缘保护。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单体电池3还包括第一胶纸33,电芯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第一胶纸33的一端与第一表面301相粘接,第一胶纸33的中部包覆主体板部200连接有支耳板部201的边沿以及主体板部200的两侧板面,第一胶纸33的另一端与第二表面302相粘接。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分别设置于电芯3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一胶纸33,第一胶纸33的一端与第一表面301相粘接,第一胶纸33的另一端与第二表面302相粘接,且第一胶纸33的中部包覆主体板部200,从而将电池保护板2相对于电芯30的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进行固定。具体而言,由于第一胶纸33包覆主体板部200连接有支耳板部201的边沿,并且第一胶纸33还包覆主体板部200的两侧板面,所以通过第一胶纸33还能够对主体板部200的两侧板面以及在宽度方向上背离于电芯30的边沿进行覆盖保护。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单体电池3还包括第二胶纸34,第二胶纸34的中部与封边300背离于电池保护板2的表面相粘接,第二胶纸34的两端分别绕过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的两端与主体板部200背离于封边300的表面相粘接。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胶纸34,第二胶纸34的两端分别与主体板部200的板面相粘接,第二胶纸34的中部与封边300相粘接,从而将电池保护板2相对于电芯30的封边300进行固定。具体而言,由于第二胶纸34绕过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b的两端,从而通过第二胶纸34对主体板部200的长度方向的边沿以及封边300进行覆盖保护。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该单体电池3的封装步骤如下:
通过顶封胶纸36对电芯30的封边300进行绝缘保护,通过外围胶纸对电芯30的外部表面进行绝缘保护;
将电芯30的极耳与电池保护板2通过镍片进行激光焊接,以使电芯30与电池保护板2形成电连接;
将绝缘胶套32外套于电池保护板2的支耳板部200,并通过折弯镍片将电池保护板2固定在安装凹坑内;
在电芯30和电池保护板2之间贴装第一胶纸33;
在电芯30和电池保护板2之间贴装第二胶纸34,完成该单体电池3的封装。
本实施例中的单体电池具有实施例一中的电池保护板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电池保护板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二中的单体电池,实施例二所公开的单体电池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二已公开的单体电池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参见图7并结合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4,其中,图7示出了该终端设备4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4,包括终端壳体40以及单体电池3;终端壳体40设置有电池仓,单体电池3的电芯30和主体板部200设置于电池仓内,支耳板部201至少部分搭接于电池仓的外沿400。
该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4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手写板等,在此不做穷举赘述。如图7所示,电池仓用于容纳电芯30以及安装在电芯30上的安装凹坑内的主体板部200,电池保护板2的支耳板部201不需要完全容纳在电池仓内,支耳板部201的至少部分搭接于电池仓的外沿400并且通过连接部与电池仓的外沿400连接。也就是说,支耳板部201的部分或者全部搭接于电池仓的外沿400,而不是容纳在电池仓内,能够让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容纳电芯30,从而提高电池仓内的电芯30的电池容量。
显然,在电池仓的长度方向尺寸有限的情况下,由于电池仓内的电芯30的电池容量提高了,所以该终端设备4的续航能力得以提升。
可选地,如图7所示,支耳板部201的连接部包括连接孔2010,穿设于连接孔2010内的紧固连接件2011与电池仓的外沿紧固连接,以使支耳板部201与电池仓的外沿相连接,从而使得电池保护板2与终端壳体4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具有实施例二中的单体电池的优点,实施例二所公开的单体电池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
所述硬质电路板包括主体板部以及支耳板部,所述支耳板部沿所述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由所述主体板部伸出;
所述支耳板部与所述主体板部均设置有所述电子元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板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终端设备的终端壳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板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耳板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板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耳板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板部上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功率大于所述主体板部上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支耳板部或者所述主体板部电连接。
7.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保护板;
所述电芯沿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硬质电路板的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将所述电芯的端部分隔出安装凹坑;
所述主体板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凹坑内,所述硬质电路板的支耳板部沿所述主体板部的宽度方向伸出所述安装凹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覆于所述主体板部的外部;
和/或,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绝缘胶套,所述绝缘胶套套设于所述支耳板部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第一胶纸,所述电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胶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相粘接,所述第一胶纸的中部包覆所述主体板部连接有所述支耳板部的边沿以及所述主体板部的两侧板面,所述第一胶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表面相粘接;
和/或,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第二胶纸,所述第二胶纸的中部与所述封边背离于所述电池保护板的表面相粘接,所述第二胶纸的两端分别绕过所述主体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主体板部背离于所述封边的表面相粘接。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电池;
所述终端壳体设置有电池仓,所述单体电池的所述电芯和所述主体板部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支耳板部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电池仓的外沿。
CN202320920639.6U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9759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0639.6U CN219759694U (zh)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0639.6U CN219759694U (zh)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9694U true CN219759694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0639.6U Active CN219759694U (zh)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9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3040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US6225778B1 (en) Battery pack
KR101182135B1 (ko) 우수한 구조적 안정성의 내장형 이차전지 팩
KR101792751B1 (ko) 배터리 모듈
US11848432B2 (en) Battery module
US20090123821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CN212230496U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JP2011159474A (ja) 電池パック
US20220181727A1 (en) Battery Module
CN211455731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KR20180023699A (ko) 배터리 모듈
CN116613454A (zh) 电池保护板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KR20220065548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CN114094244A (zh)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219759694U (zh) 电池保护板、单体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7641647U (zh) 一种电池的保护板组件、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111435715A (zh) 用于电芯的底托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16529213U (zh) 电池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3459997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子装置
CN218472056U (zh) 锂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0710536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575798U (zh)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21043356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20158281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the same
CN220984681U (zh) 一种电芯组件、无支架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