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8687U -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8687U
CN219758687U CN202320172574.1U CN202320172574U CN219758687U CN 219758687 U CN219758687 U CN 219758687U CN 202320172574 U CN202320172574 U CN 202320172574U CN 219758687 U CN219758687 U CN 219758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capacitor
detection circui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25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鹏耀
冼南宝
李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unpe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unpe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unpe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unpe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25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8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8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8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属于喷码机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包括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电源供电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均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电源供电电路分别与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连接供电。本实用新型板载了多个通讯接口,有485、以太网、4G网口、WiF i网卡,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通讯接口,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大大便利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布线成本;有8寸超大触摸屏,极大的便利了用户使用喷码机。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码机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喷码机功能简单,采用资源稀缺的单片机实现,只能实现简单的字符喷印,不能连接到云平台统一管理,设备出问题不好远程定位,无法远程协助解决。无法将本地的墨水剩余量、温湿度、喷印次数等信息同步到云端,不便于跟踪生产管理。
传统喷码机不能连接到云平台统一管理,不支持远程升级,对墨水使用情况不能同步到云,只能串口通讯,布线成本高。使用场景非常单一,往往设备出故障后无法远程协助解决。无法将本地的墨水剩余量、温湿度、喷印次数等信息同步到云端,不便于跟踪生产管理,后续无法通过ota远程升级新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解决传统喷码机不能连接到云平台统一管理,不支持远程升级,对墨水使用情况不能同步到云,只能串口通讯,布线成本高,使用场景非常单一,往往设备出故障后无法远程协助解决的技术问题。
控制系统的主控板芯片选用恩智浦IMX.6ULL,运行Linux操作系统,将业务逻辑处理统一在上面运行,同时板载4G模组、WIFI模组,以太网接口,通讯接口丰富,可以无线连接至云平台进行统一的设备管理,进行设备远程升级,在线实时检测墨水剩余量等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电源供电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均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电源供电电路分别与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连接供电。
进一步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供电,第二电源电路与4G电路、通讯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连接供电。
进一步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阻R65、电容C48、电源芯片U8、电容C31、稳压二极管D9、电感L2、电阻R62、电阻R68、电容C36、电容C37和电容C41,电容C33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5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VIN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24V端,电容C3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另一端和电容C3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8的一端接地,电容C48的另一端与电阻R65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ENA端连接,电容C31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8的BOOT端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8的PH端、稳压二极管D9的输出端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9的输入端接地设置,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2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和电容C41的一端连接,并接5V输出端,电容C3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62的另一端与电阻R68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VSNS端连接,电阻R68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8、电容C38、电容C40、电阻R66、电容C49、电源芯片U9、电容C32、稳压二极管D10、电感L3、电阻R64、电阻R69、电容C42、电容C43和电容C44,电容C38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9的VIN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24V端电容C3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另一端和电容C4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9的一端接地,电容C49的另一端与电阻R66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ENA端连接,电容C32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9的BOOT端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9的PH端、稳压二极管D10的输出端和电感L3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0的输入端接地设置,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4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和电容C44的一端连接,并接5V输出端,电容C4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3的另一端和电容C4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阻R69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9的VSNS端连接,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温湿度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67、电阻R368、电阻R31、电阻R32、温湿度芯片U22和电阻R371,电阻R367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电阻R32的一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3.3V端,电阻R32的另一端接温湿度芯片U22的SDA端,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SCL端连接,电阻R36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68的一端和温湿度芯片U22的ADDR端连接,电阻R36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71的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nRESET端连接,电阻R371的另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VDD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3.3V端。
进一步地,墨水检测电路包括导通检测电路和墨水高低检测装置,墨水高低检测装置设置在墨水盒内,导通检测电路与墨水高低检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墨水高低检测装置包括四根检测杆,四根检测杆的高度程阶梯设置,其中最长的检测杆与墨水盒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导通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第二检测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连接,第三检测电路与第三开关电路连接,第四检测电路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7和电阻R379,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79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79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一端口接地;
第二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9和电阻R381,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81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1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一端口接地;
第三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8和电阻R380,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80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0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一端口接地;
第四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40和电阻R386,肖特基二极管Q40的第二端口与3.3V电源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40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6的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一端口与电阻R38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3和电阻R385,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3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5的一端连接,电阻R38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4和电阻R387,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4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7的一端连接,电阻R387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第三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5和电阻R388,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一端口与第三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5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8的一端连接,电阻R38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板载了多个通讯接口,有485、以太网、4G网口、WiFi网卡,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通讯接口,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大大便利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布线成本;有8寸超大触摸屏,极大的便利了用户使用喷码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4G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以太网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墨水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墨水液位点的检测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温湿度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nfc读写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如图1所示,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电源供电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均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电源供电电路分别与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连接供电。
显示电路为8寸LCD电阻屏,喷码机主板可外接8寸LCD电阻屏。字体大显示清晰,用户界面设计友好,便于操作,人机交互非常方便。控制器电路的主控板芯片选用恩智浦IMX.6ULL,运行Linux操作系统,将业务逻辑集中处理运行,同时板载4G模组、WIFI模组,以太网接口。板载墨水检测电路、温湿度检测电路,可以实时检测墨水剩余量,运行环境的温湿度等重要数据。同时会通过板载的通讯模组连接到云服务端,实现喷码机的物联网功能化,使得喷码机脱离传统功能单一的缺点,化身成为功能强大,性能优越,使用便利的喷码机。
硬件采用性能强劲的IMX6ULL,资源强大能够做出大量复杂业务,可接入8寸LCD超大触摸屏,板载4G、WIFI、蓝牙、以太网多种通讯方式,均可接入互联网,进行设备远程升级,在线实时检测墨水剩余量、生产管理数据分析等多样化的业务功能。喷码机主控板具有多种公网通信方式。能够通过4G、WIFI、以太网访问到公网。实现物联网的各种功能。
喷码机嵌入式软件实现了对大字符喷口的工业控制,先进的一主机带多喷头设计,可一次完成多达4行(7X5点阵/行)的喷印,或一次完成32点阵喷印(需软件支持,多喷头),使标志图形的喷印更完整。对多个喷头,可同时或独立操作控制,可以选择相同或不同的信息进行喷印,并且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更多喷头的扩展。墨点大小调节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更经济省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供电,第二电源电路与4G电路、通讯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连接供电。
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阻R65、电容C48、电源芯片U8、电容C31、稳压二极管D9、电感L2、电阻R62、电阻R68、电容C36、电容C37和电容C41,电容C33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5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VIN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24V端,电容C3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另一端和电容C3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8的一端接地,电容C48的另一端与电阻R65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ENA端连接,电容C31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8的BOOT端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8的PH端、稳压二极管D9的输出端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9的输入端接地设置,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2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和电容C41的一端连接,并接5V输出端,电容C3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62的另一端与电阻R68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VSNS端连接,电阻R68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源电路输出的是5V的直流电源。主控板的5V电源采用的是德州仪器的DCDC方案,TPS5430能够将输入24V的电压转变为5V电压,并提供持续3A的电流输出能力,为主控板的核心板以及其它5V器件提供工作电压。
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8、电容C38、电容C40、电阻R66、电容C49、电源芯片U9、电容C32、稳压二极管D10、电感L3、电阻R64、电阻R69、电容C42、电容C43和电容C44,电容C38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9的VIN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24V端,电容C3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另一端和电容C4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9的一端接地,电容C49的另一端与电阻R66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ENA端连接,电容C32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9的BOOT端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9的PH端、稳压二极管D10的输出端和电感L3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0的输入端接地设置,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4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和电容C44的一端连接,并接5V输出端,电容C4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3的另一端和电容C4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阻R69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9的VSNS端连接,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的是3.3V的直流电源。主板电源采用TI德州仪器的TSP5430系列DCDC电源芯片,该芯片具有强大的过压、过流、超温关机等功能,在工业环境下能提供强大的电源转换能力,使得喷码机主控板在工业应用领域下的电源不会出问题。主控板的3.3V电源采用的是德州仪器的DCDC方案,TPS5430能够将输入24V的电压转变为3.3V电压,并提供持续3A的电流输出能力,为主控板的WiFi等芯片器件提供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温湿度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67、电阻R368、电阻R31、电阻R32、温湿度芯片U22和电阻R371,电阻R367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电阻R32的一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3.3V端,电阻R32的另一端接温湿度芯片U22的SDA端,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SCL端连接,电阻R36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68的一端和温湿度芯片U22的ADDR端连接,电阻R36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71的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nRESET端连接,电阻R371的另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VDD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3.3V端。喷码机主板板载温湿度传感器,采用了SENSIRION厂商的sht31芯片方案,通过i2c协议可以直接读出温湿度的数据。该传感器测温精度高,功耗低,非常适合工业场景使用。主控板支持测量环境的温湿度数据,采用的是瑞士Sensirion公司的方案,通过i2c总线实现与主控板的通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墨水检测电路包括导通检测电路和墨水高低检测装置,墨水高低检测装置设置在墨水盒内,导通检测电路与墨水高低检测装置连接。墨水高低检测装置包括四根检测杆,四根检测杆的高度程阶梯设置,其中最长的检测杆与墨水盒的高度相同。
导通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第二检测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连接,第三检测电路与第三开关电路连接,第四检测电路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连接。
第一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7和电阻R379,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79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79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一端口接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9和电阻R381,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81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1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一端口接地。第三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8和电阻R380,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80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0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一端口接地。第四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40和电阻R386,肖特基二极管Q40的第二端口与3.3V电源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40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6的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一端口与电阻R38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3和电阻R385,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3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5的一端连接,电阻R38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4和电阻R387,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4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7的一端连接,电阻R387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第三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5和电阻R388,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一端口与第三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5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8的一端连接,电阻R38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如图7-8所示,前置说明:“接触”指的是“液体接触”;“导通”指的是“电路导通”。通过光耦的开关闭合来检测电路是否导通,从而实现液体高度的测量。
Detection_A与_D不导通,说明A与D接触,此时GPIO01_IO01高电平,液位100%。Detection_B与Detection_D不导通,说明B与D接触,此时GPIO01_IO02高电平,液位>=10%;且Detection_A与Detection_D导通,GPIO01_IO01低电平,说明液位<100%;综合结果:50%<=液位<100%。Detection_C与Detection_D不导通,说明C与D接触,此时GPIO01_IO03高电平,液位>=10%;且Detection_B与Detection_D导通,GPIO01_IO02低电平,说明液位<50%;综合结果:10%<=液位<50%。Detection_C与Detection_D导通,说明C与D没接触,此时GPIO01_IO03低电平,液位<10%。若GPIO01_IO01高电平,则液位100%。若GPIO01_IO01低电平且GPIO01_IO02高电平,则50%<=液位<100%。若GPIO01_IO02低电平且GPIO01_IO03高电平,则10%<=液位<50%。若GP1O01_IO03低电平,则液位<10%。
如图4所示,4G电路原理图,喷码机主控板板载MINI PCIE接口,通过USB与4G模组进行通讯,可兼容市面上主流的4G Modules,通过4G可以实现喷码机与云端相结合,实现物联网多样化功能。如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原理图,喷码机主控板板载WIFI/Bluetooth通讯模组,通过SDIO接口通讯,可以在有wifi覆盖下直接通过wifi实现喷码机与云端相结合。如图6是本实用新型以太网接口电路原理图喷码机主板板载以太网网口,通过RMII接口连接,可以通过网线直接连接到云端实现物联网功能。主控板支持4G无线通讯,通过M2接口与4G模块进行物理连接,soc通过USB总线跟4G模组进行通讯,从而实现4G无线网络的接入。
如图10是本实用新型nfc读写电路原理图,喷码机主板内置了nfc读写电路,可以实现对nfc卡片的读写。将nfc标签贴在墨水桶上面,便于管理墨水桶的销售渠道和用户使用墨水桶的用量。主控板支持通过nfc标签刷新机器内部的使用期限等数据,通过SPI总线与RC522模块进行通讯。
喷码机软件实现了对喷印数据的实时保存,即使在恶劣环境下突然断电,也会在下次重新上电后恢复上次的喷印数据。实现无缝衔接。基于喷印数据的保存将会对客户的工业生产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使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最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该系统实现与云的数据交互,云端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控制喷印;提供用户可视化界面,实现喷印的文本编辑和喷印控制;对喷口设备进行控制,根据主控板传输的点阵数据进行喷印;通过硬件线路连接驱动板,在驱动板的控制之下用墨水进行喷印。
喷印处理流程为:将需要喷印的字体转化为点阵数据,将点阵数据发送给到驱动程序,驱动程序通过光眼观察流水线上是否有物体经过,发现物体后开始喷印,返回主控板喷印结果,并计入统计数据,判断是否进行下一次喷印,不喷印则结束。
如图6所示,是以太网接口电路原理图,主控板支持以太网接口,soc通过RMII总线连接LAN8720 phy芯片,将ttl信号转变为以太网的差分信号。如图5所示,是通讯电路原理图,主控板支持WiFi/蓝牙通讯,soc通过SDIO接口跟wifi模组进行通讯,通过uart接口跟蓝牙模组进行通讯,从而实现WiFi/蓝牙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电源供电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均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电源供电电路分别与显示电路、4G电路、通讯电路、控制器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nfc读写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连接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供电,第二电源电路与4G电路、通讯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墨水检测电路和温湿度检测电路连接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阻R65、电容C48、电源芯片U8、电容C31、稳压二极管D9、电感L2、电阻R62、电阻R68、电容C36、电容C37和电容C41,电容C33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5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VIN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24V端,电容C3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另一端和电容C3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8的一端接地,电容C48的另一端与电阻R65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ENA端连接,电容C31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8的BOOT端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8的PH端、稳压二极管D9的输出端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9的输入端接地设置,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2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和电容C41的一端连接,并接5V输出端,电容C3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62的另一端与电阻R68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VSNS端连接,电阻R68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8、电容C38、电容C40、电阻R66、电容C49、电源芯片U9、电容C32、稳压二极管D10、电感L3、电阻R64、电阻R69、电容C42、电容C43和电容C44,电容C38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9的VIN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24V端,电容C3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另一端和电容C4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9的一端接地,电容C49的另一端与电阻R66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8的ENA端连接,电容C32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9的BOOT端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9的PH端、稳压二极管D10的输出端和电感L3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0的输入端接地设置,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4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和电容C44的一端连接,并接5V输出端,电容C4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3的另一端和电容C4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阻R69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9的VSNS端连接,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温湿度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67、电阻R368、电阻R31、电阻R32、温湿度芯片U22和电阻R371,电阻R367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电阻R32的一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3.3V端,电阻R32的另一端接温湿度芯片U22的SDA端,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SCL端连接,电阻R36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68的一端和温湿度芯片U22的ADDR端连接,电阻R36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71的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nRESET端连接,电阻R371的另一端与温湿度芯片U22的VDD端连接,并接直流电源3.3V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墨水检测电路包括导通检测电路和墨水高低检测装置,墨水高低检测装置设置在墨水盒内,导通检测电路与墨水高低检测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墨水高低检测装置包括四根检测杆,四根检测杆的高度程阶梯设置,其中最长的检测杆与墨水盒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导通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第二检测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连接,第三检测电路与第三开关电路连接,第四检测电路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7和电阻R379,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79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79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7的第一端口接地;
第二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9和电阻R381,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81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1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9的第一端口接地;
第三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38和电阻R380,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380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0的另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一端口接地;
第四检测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Q40和电阻R386,肖特基二极管Q40的第二端口与3.3V电源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40的第三端口与电阻R386的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Q38的第一端口与电阻R38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3和电阻R385,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3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3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5的一端连接,电阻R38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4和电阻R387,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4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4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7的一端连接,电阻R387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第三开关电路包括光耦隔离器U25和电阻R388,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一端口与第三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器U25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光耦隔离器U25的第四端口与电阻R388的一端连接,电阻R38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CN202320172574.1U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Active CN219758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2574.1U CN219758687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2574.1U CN219758687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8687U true CN219758687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2574.1U Active CN219758687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8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4043A (zh) 一种基于can转以太网的电子拣货标签系统
CN104881986A (zh) 一种自寻址式就地抄表装置
CN219758687U (zh) 一种物联网喷印控制系统
CN106506214A (zh) 一种设备连接关系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318417B (zh) 便携式存折打印机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
CN102738903A (zh)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监控装置
CN109168093B (zh) Odn上光纤端口的定位管理装置及方法
CN21089921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电缆数据融合网关装置
CN211319309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拓展板及拓展系统
CN204795120U (zh) 一种分体式可扩展的网络报文存储装置
CN204883270U (zh) 档案馆实时盘库系统
CN213399965U (zh) 一种红外智能网络采集终端
CN209265221U (zh) 一种五路Lora通信集中器
CN110022255B (zh) 基于混合通讯网络数据交换的模块化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
CN202433913U (zh) 一种条码与rfid一体化数据采集终端
CN215867688U (zh) 一种资产检测装置
CN2087220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远程监控装置
CN203241752U (zh) 多路传感器接入的数模转换can总线控制收发系统
CN207611279U (zh) 一种家电装配生产线物料管理信息系统
CN207166528U (zh) 韦根协议转换控制装置
CN208766793U (zh) 一种基于串并口的收银小票数据采集装置
CN108132902A (zh) 一种可自适应电压的uart转usb系统和方法
CN206193891U (zh) 一种嵌入式平台二维码电力工器具管理系统
CN202916977U (zh) 一种应用物联网农业大棚无线传感采集器
CN204271756U (zh) 一种输电线路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