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5897U -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5897U
CN219755897U CN202320273382.XU CN202320273382U CN219755897U CN 219755897 U CN219755897 U CN 219755897U CN 202320273382 U CN202320273382 U CN 202320273382U CN 219755897 U CN219755897 U CN 219755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upporting
moving
supporting uni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33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灿锋
马文杰
林惺移
殷康乐
黎思仟
黄炳麟
晏升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33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5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5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5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涉及机械产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该物体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支撑使用设备的第二支撑单元和移动单元,移动单元可带动第一支撑单元的端部移动,第一支撑单元相对移动单元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以使第一支撑单元可从不同角度支撑第二支撑单元,方便物体支撑机构可从不同角度支撑使用设备或进行收纳,整体结构轻薄,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电子产品或其他产品的过程中,例如使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手机等电子产品,为了使用户不必一直承托产品,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款式的用于支撑产品的支架,以此解放用户双手,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放置支架具有用于放置笔记本电脑、手机或其他产品的功能,主要结构包括用于支撑产品的支撑件以及用于调整支撑件角度的调节件,支撑件和调节件通过转动轴或旋转阻尼转动连接,调节件在支撑件的某一固定位置上能够转动,使调节件与支撑件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按照需要自行改变产品与支架角度。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在调整支架角度过程中,由于转动位置不变,调整角度范围较小,且支架的旋转部硬度较大,转动时比较费力,不能够使支撑件表面和调节件表面紧密贴合,收纳后的支架较厚重,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能够调整支撑角度,方便物体支撑机构可进行收纳或从不同角度支撑物体,整体结构轻薄,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物体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用于支撑物体的第二支撑单元及移动单元,移动单元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用于移动第一支撑单元,移动单元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具有收纳位置和多个配合位置;其中,移动单元使第一支撑单元移动至多个配合位置时,第一支撑单元的一部分支撑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之间相对角度不同;移动单元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移动至收纳位置时,第一支撑单元的覆盖在移动单元和/或第二支撑单元上。移动单元可以使第一支撑单元在收纳位置或不同的支撑位置移动,以调整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支撑角度,物体支撑机构可进行收纳或从不同角度支撑使用设备,整体结构轻薄,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单元包括预设数量的移动部、设置于相邻的移动部之间的第一弯折部及设置于移动部与第一支撑单元之间的第二弯折部,当移动部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时,第一支撑单元被第二弯折部弯折,以使第一支撑单元的端部能够移动至不同的支撑位置或收纳位置。在调整相对角度的过程中,可避免出现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及移动单元相互分离的情况,防止使用过程中物体支撑机构发生垮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单元还包括第三弯折部,第三弯折部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的让位孔中,让位孔贯穿第二支撑单元的一侧,当第一支撑单元的端部移动至收纳位置时,移动部通过所述第三弯折部转动至让位孔中,第一支撑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覆盖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当第一支撑单元移动到收纳位置时,移动部通过第三弯折部转动至让位孔中,第一支撑单元的表面能够覆盖第二支撑单元表面和移动单元的表面,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及移动单元的相互之间的重合表面平行,整体结构轻薄,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部包括通过第一弯折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的第一移动板、通过第二弯折部转动连接的第二移动板和通过第三弯折部转动连接于让位孔的第三移动板,移动部具有不同的支撑状态,支撑状态包括第一支撑状态、第二支撑状态和第三支撑状态,移动部处于第一支撑状态时,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和第三移动板的表面共同覆盖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移动部处于第二支撑状态时,第二移动板和第三移动板的表面共同覆盖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移动部处于第三支撑状态时,第三转动板的表面覆盖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移动单元可以使第一支撑单元在不同的支撑位置移动,使第一支撑单元呈现三种不同的支撑角度,方便使用者将物体调整至最舒适的使用角度,提高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舒适度,提升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主支撑部、辅助支撑部及第四弯折部,通过第四弯折部可使主支撑部和辅助支撑部之间转动、辅助支撑部与第二支撑单元之间转动,主支撑部和辅助支撑部共同支撑第二支撑单元。主支撑部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支撑单元、主支撑部及辅助支撑部整体呈现三角形状,能够提高第一支撑单元的支撑稳定性和第二支撑单元的承受能力,从而使物体支撑机构可以支撑更大的更重的移动电源,实用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柔性件。柔性材料可以是软胶、布料、皮质材料等,柔性材料体积小,重量轻,厚度更薄,占用空间小,与现代人对支架薄、轻的要求和追求相符合,方便携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单元与第二支撑单元之间、第二支撑单元与移动单元之间及二支撑单元与物体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可拆卸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拆卸组件包括第一吸附件和能够吸合第一吸附件的第二吸附件,第一吸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单元,第二吸附件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移动单元及物体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可拆卸件,物体支撑机构的组成结构不易丢失,且物体支撑机构的组成结构之间可以拆卸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包括上述物体支撑机构,使用设备设置于第二支撑单元。物体支撑机构可从不同角度支撑物体,方便使用者将移动电源调整至最舒适的使用角度,提高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舒适度,提升用户体验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设备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支撑单元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可拆卸连接。可根据物体的长度、宽度,使第二支撑单元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或其他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更好地适配移动电源的表面,提高的第二支撑单元的适配性和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物体支撑机构为支撑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体支撑机构为第一支撑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体支撑机构为第二支撑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体支撑机构为第三支撑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支撑单元处于使物体支撑机构为收纳状态的相对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体支撑机构为收纳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使用设备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附图说明标记:1、第一支撑单元;11、主支撑部;12、辅助支撑部;13、第四弯折部;2、物体或使用设备;21、第一区域;22、第二区域;3、第二支撑单元;31、让位孔;4、移动单元;41、移动部;411、第一移动板;412、第二移动板;413、第三移动板;42、第一弯折部;43、第二弯折部;44、第三弯折部;5、可拆卸组件;51、第一吸附件;52、第二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物体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1、用于支撑使用设备2的第二支撑单元3和移动单元4,移动单元4可以使第一支撑单元1在不同的相对位置上移动,则移动单元4与第一支撑单元1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以调整第一支撑单元1和移动单元4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第一支撑单元1和第二支撑单元3之间的支撑角度,物体支撑机构能够进行收纳或从不同角度支撑使用设备2,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物体支撑机构呈现如图1所示的支撑状态。
上述使用设备2可以是手机、平板、保护壳、移动电源或其他物体,本实施例中的使用设备2为规格、材质不一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的摆放角度可以横向或竖向或其他角度设置于第二支撑单元3,以调整至最舒适的摆放角度。
移动单元4包括多个移动部41、设置于相邻的移动部41之间的第一弯折部42及设置于移动部41与第一支撑单元1之间的第二弯折部43,每个移动部41的形状、大小可相同或均不相同,移动部41可采用相同或不同材质的板材。当第一弯折部42弯折各个移动部41时,第一支撑单元1被第二弯折部43弯折,此时移动部41可在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上转动至预设位置,改变第一支撑单元1与第二支撑单元3的支撑角度,以使物体支撑机构可呈现不同的支撑状态,方便使用者将移动电源调整至最舒适的使用角度,提高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舒适度,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在调整相对角度的过程中,可避免出现第一支撑单元1、第二支撑单元3及移动单元4相互分离的情况,防止使用过程中物体支撑机构发生垮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部41可不设置第一弯折部42,即各个移动部41组成一个移动滑道,第一支撑单元1的端部滑动在移动滑道上,从而实现物体支撑机构支撑或收纳的目的。
如图2所示,具体的,上述移动部41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移动板411、第二移动板412和第三移动板413,第一移动板411、第二移动板412和第三移动板413相互之间可通过第一弯折部42弯折,第一支撑单元1可转动至不同的相对位置,第一支撑单元1可从不同角度支撑第二支撑单元3,从而物体支撑机构可从不同角度支撑使用设备2。本实施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为第一支撑状态,此时第一移动板411、第二移动板412和第三移动板413的表面共同覆盖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移动部41可呈现不同于图2所揭示的物体支撑机构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为第二支撑状态,此时第二移动板412和第三移动板413的表面共同覆盖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第一移动板411被转动至第二移动板412的表面。
如图4所示,移动部41可呈现不同于图3所揭示的物体支撑机构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物体支撑机构为第三支撑状态,此时第三转动板413的表面覆盖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第一移动板411和第二移动板412共同被转动至第三移动板413的表面。
如图4-6所示,移动单元4还包括第三弯折部44,第三移动板413通过第三弯折部44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3的让位孔31中,让位孔31贯穿第二支撑单元3的一侧,本实施例如图6所揭示的物体支撑机构呈现收纳状态,移动部41通过第三弯折部44转动至让位孔31中,第一支撑单元1的表面覆盖第二支撑单元3表面和移动单元4的表面,第一支撑单元1、第二支撑单元3及移动单元4的相互之间的重合表面平行,整体结构轻薄,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单元3上可不设有让位孔31,第一支撑单元1同样可以移动至使物体支撑机构为收纳状态的相对位置,此时,移动单元4的相对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单元1和第二支撑单元3重合覆盖,第一支撑单元1、第二支撑单元3及移动单元4的相互之间的重合表面平行,同样实现收纳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物体支撑机构呈现收纳状态时,第一支撑单元1的一部分表面覆盖第二支撑单元3部分表面和移动单元4的部分表面,同样可满足收纳要求。
如图4-5所示,第一支撑单元1包括主支撑部11、辅助支撑部12及第四弯折部13,主支撑部11的一端部通过第二弯折部43与移动单元4连接,主支撑部11的另一个端部通过第四弯折部13与辅助支撑部12转动连接,辅助支撑部12的端部通过第四弯折部13与第二支撑单元3的端部转动连接。主支撑部11处于支撑状态时,主支撑部11、辅助支撑部12及第二支撑单元3的组合整体呈现三角形状,能够提高第一支撑单元1的支撑稳定性和第二支撑单元3的承受能力,从而使物体支撑机构可以支撑更大的更重的移动电源,实用性强。
如图6-7所示,第二支撑单元3与移动单元4之间均可通过可拆卸组件5连接,可拆卸组件5包括第一吸附件51和能够吸合第一吸附件51的第二吸附件52。第一吸附件51设置于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或内部,对应的第二吸附件52设置于移动单元4的表面或内部。当第一支撑单元1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3与移动单元4吸合,提高移动单元4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体机构的稳定性。
第一支撑单元1与第二支撑单元3之间、第二支撑单元3与使用设备2之间同样可采用上述可拆卸组件5,第一吸附件51设置于第二支撑单元3,对应的第二吸附件52可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1的表面或内部,或设置于使用设备2表面的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也可设置在使用设备2的其他区域或使用设备2内部。当第一支撑单元1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支撑单元1均与第二支撑单元3和移动单元4吸合,物体支撑机构的组成结构不易丢失,且移动电源能够从第二支撑单元3上拆卸下来,第二支撑单元3可与其它使用设备配合使用,提高物体支撑机构的适用范围。此外,可根据使用设备2的长度、宽度,使第二支撑单元3与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单元3的面积更好地适配移动电源的表面,提高的第二支撑单元3的适配性和支撑稳定性。
具体的,第一吸附件51可设置在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或内部,第二吸附件52可设置在辅助支撑部12的相对应位置上,当第一支撑单元1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3与辅助支撑部12相互吸合,实现第一支撑单元1和第二支撑单元3的吸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单元3和使用设备2可不设置可拆卸组件5,直接将使用设备2抵靠至第二支撑单元3表面,或在第二支撑单元3表面设置防滑层(未图示),提高使用设备2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单元1与第二支撑单元3之间或第二支撑单元3与移动单元4之间或第二支撑单元3与使用设备2之间或各个移动部41之间,可单独采用可拆卸组件5连接。
此外,各个移动部41之间同样可采用上述可拆卸组件5,通过第一弯折部42,各个移动部41之间相互吸合,或移动部41可吸合于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吸附件51和第二吸附件51均采用第一磁铁或可磁吸的金属。金属片或磁铁可部分或全部分布于第一支撑单元1表面、使用设备2表面、第二支撑单元3的表面和各个移动部41的表面,也可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1内部、使用设备2内部、第二支撑单元3的内部和各个移动部41内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是极性相反的磁铁,在此不限定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的具体极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可拆卸组件5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采用粘接、吸盘或采用卡扣卡槽连接,只要满足连接要求即可。
如图5-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弯折部42、第二弯折部43、第三弯折部44及第四弯折部13均包括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可以是软胶、布料、皮质材料等。柔性材料体积小,重量轻,厚度更薄,占用空间小,与现代人对支架薄、轻的要求和追求相符合,方便携带。
综上,如图1-7所示,该物体支撑机构包括用于第一支撑单元1、支撑使用设备2的第二支撑单元3和移动单元4,移动单元4可带动第一支撑单元1的端部移动,第一支撑单元1相对移动单元4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以使第一支撑单元1可从不同角度支撑第二支撑单元3,方便物体支撑机构可从不同角度支撑使用设备2或进行收纳,整体结构轻薄,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单元;
第二支撑单元,用于支撑物体;
移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用于移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移动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具有收纳位置和多个配合位置;
其中,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移动至多个所述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一部分支撑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相对角度不同;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移动至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覆盖在所述移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预设数量的移动部、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移动部之间的第一弯折部及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之间的第二弯折部,当所述移动部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弯折时,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被所述第二弯折部弯折,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端部能够移动至不同的所述配合位置或所述收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让位孔中,所述让位孔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一侧,当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端部移动至收纳位置时,所述移动部通过所述第三弯折部转动至所述让位孔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覆盖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通过第一弯折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的第一移动板、通过所述第二弯折部转动连接的第二移动板和通过所述第三弯折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让位孔的第三移动板,所述移动部具有不同的支撑状态,所述支撑状态包括第一支撑状态、第二支撑状态和第三支撑状态,所述移动部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和所述第三移动板的表面共同覆盖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所述移动部处于所述第二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移动板和所述第三移动板的表面共同覆盖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所述移动部处于所述第三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三移动板的表面覆盖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主支撑部、辅助支撑部及第四弯折部,通过所述第四弯折部可使所述主支撑部和所述辅助支撑部之间转动、所述辅助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转动,所述主支撑部和所述辅助支撑部共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及所述第四弯折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柔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移动单元之间及所述二支撑单元与所述物体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可拆卸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第一吸附件和吸合于所述第一吸附件的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及所述物体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物体支撑机构,所述使用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设备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连接。
CN202320273382.XU 2023-02-17 2023-02-17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Active CN219755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3382.XU CN219755897U (zh) 2023-02-17 2023-02-17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3382.XU CN219755897U (zh) 2023-02-17 2023-02-17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5897U true CN219755897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3382.XU Active CN219755897U (zh) 2023-02-17 2023-02-17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5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3641B2 (en) Foldable supporting bracke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130077372A (ko) 회전형 단말기 거치대
CN219755897U (zh)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WO2017044102A1 (en) Kickstands
CN219755898U (zh) 物体支撑机构及带物体支撑机构的使用设备
US115289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belt attachment and system
CN207674040U (zh) 一种车载支架
CN219458694U (zh) 支架及充电设备
CN210618026U (zh) 一种支架
CN221283228U (zh) 手机支架
KR20120066402A (ko) 스마트패드용 거치대
CN215734398U (zh) 一种具有支架结构的多功能手机壳
CN218008543U (zh) 一种保护套
CN212677221U (zh) 一种便携折叠手机支架
CN210780926U (zh) 一种适用于平板及手机的多角度调节支架
CN215908799U (zh) 平板支撑装置
CN219414046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20016698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20249570U (zh) 一种具有齿轮定位结构的旋转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保护壳
CN216112946U (zh) 一种磁吸式能够自由旋转的终端支架
CN218727880U (zh) 一种锂电池的性能检测仪
CN218164472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便携装置
CN217546112U (zh) 一种折叠磁吸支架
CN216692928U (zh) U型电子设备折叠支架
CN219611383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