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5453U -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5453U
CN219755453U CN202223550034.7U CN202223550034U CN219755453U CN 219755453 U CN219755453 U CN 219755453U CN 202223550034 U CN202223550034 U CN 202223550034U CN 219755453 U CN219755453 U CN 219755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turn air
inner tube
fresh air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0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竞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 Y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an Y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an Y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an Y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0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5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5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5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包括位于风箱中的新风回风转换承插,所述新风回风转换承插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覆盖至风箱的风口处,所述外管与内管间设有缝隙,所述内管中设有与内管相连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内管壁间至少设有一个回风口。该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该切换结构的设置,方便对新风与回风进行同步控制并切换,可便于及时补充新风,只需通过旋转开关控制即可,该结构中设置有多个阀门,从而在开启后可以增加新风的风量,且该切换结构在其中一个阀门损坏后,其余阀门均可照常使用,难以影响后续的进行,且方便人员拆卸检修,进而大大提高了该结构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
中国专利CN202220539796.8的一种风量调节阀,该文件中写有:“通过在固定叶片上下两侧的框体内安装活动叶片,并且通过在各活动叶片的同一端部安装齿轮互相啮合连接,在需要调节时通过拨动上下两侧的把对相对应一侧的所有活动叶片进行联动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联动的方式调动叶片,调节速度较快,并且通过多个活动叶片组合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大风力对叶片的影响,提高了进风量的稳定性。”上述方案中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的方式带动所有叶片进行联动调节,但是在当其中一个叶片损坏时,其余叶片均难以调节,且在人员拆卸检修时也较为不便,所以现提出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包括位于风箱中的新风回风转换承插,所述新风回风转换承插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覆盖至风箱的风口处,所述外管与内管间设有缝隙,所述内管中设有与内管相连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内管壁间至少设有一个回风口,所述内管中设有新风通道且所述内管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新风通道相连通的出风通道,所述回风口中以及出风通道中设有用于对回风口的回风以及出风通道的新风进行同步调节且切换的切换结构。
优选的,所述切换结构包括挡风板与阀门,所述挡风板沿着连接部的表面进行滑移并对回风口的回风量进行调节,所述阀门安装至出风通道中且通过对阀门进行调节后可用于对新风的出风量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上设有与挡风板相连的且用于对阀门的展开角度进行调节的支撑架,所述连接部的下方设有用于对挡风板的滑移以及阀门的展开角度进行同步调节的挡风板调节盘。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调节盘的传动通过拨块进行调节。通过拨块进行手动拨动挡风板调节盘进行转动的方式可以使用电机转动的方式代替。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连接部相连的固定片且所述固定片的端部延伸至与内管壁相连,所述挡风板的下方设有与挡风板相连的定位条且所述定位条与连接部的滑槽呈空套设置并延伸至挡风板调节盘中的弧形槽内,所述挡风板调节盘的下方设有限位盘且所述限位盘用于防止挡风板调节盘脱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形状是由“𠃍”状构成,所述固定片的形状呈类三角状且固定片的尖头部与内管壁相连,所述挡风板的数量为六个,所述阀门的数量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上端部设有外管上端连接端部,所述内管的上端部设有内管上端连接端部,所述内管的下端部设有内管下端连接端部。
优选的,所述阀门通过转轴安装至出风通道中。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底端部与连接部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新风回风转换承插可安装于风箱中。
上述方案的工作步骤为:
通过拨块带动挡风板调节盘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挡风板调节盘随之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挡风板沿着滑槽进行滑移,从而使得挡风板在将回风口密封后,挡风板上的支撑架推动阀门下端相内侧移动,从而使得阀门展开至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多个阀门的展开角度呈喇叭状,从而使得新风通道内的新风由阀门引出至外管与内管的缝隙处,从而增加新风的风量。
该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该切换结构的设置,方便对新风与回风进行同步控制并切换,可便于及时补充新风,只需通过旋转开关控制即可,该结构中设置有多个阀门,从而在开启后可以增加新风的风量,且该切换结构在其中一个阀门损坏后,其余阀门均可照常使用,难以影响后续的进行,且方便人员拆卸检修,从而减少管路设置,实现了新风回风两路,多功能,进而大大提高了该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管中连接部拆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管部分中的挡风板沿着滑槽进行小幅度滑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底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管与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风回风转换承插;2、外管;3、内管;4、连接部;5、回风口;6、新风通道;7、出风通道;8、切换结构;9、挡风板;10、阀门;11、支撑架;12、挡风板调节盘;13、拨块;14、定位条;15、滑槽;16、弧形槽;17、固定片;18、外管上端连接端部;19、内管上端连接端部;20、内管下端连接端部;21、限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包括位于风箱中的新风回风转换承插1,新风回风转换承插1包括外管2与内管3,外管2与内管3覆盖至风箱的风口处,外管2与内管3间设有缝隙,内管3中设有与内管3相连的连接部4且连接部4与内管3壁间至少设有一个回风口5,内管3中设有新风通道6且内管3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新风通道6相连通的出风通道7,回风口5中以及出风通道7中设有用于对回风口5的回风以及出风通道7的新风进行同步调节且切换的切换结构8,切换结构8包括挡风板9与阀门10,挡风板9沿着连接部4的表面进行滑移并对回风口5的回风量进行调节,阀门10安装至出风通道7中且通过对阀门10进行调节后可用于对新风的出风量进行调节,挡风板9上设有与挡风板9相连的且用于对阀门10的展开角度进行调节的支撑架11,连接部4的下方设有用于对挡风板9的滑移以及阀门10的展开角度进行同步调节的挡风板调节盘12,挡风板调节盘12的传动通过拨块13进行调节,连接部4上设有与连接部4相连的固定片17且固定片17的端部延伸至与内管3壁相连,挡风板9的下方设有与挡风板9相连的定位条14且定位条14与连接部4的滑槽15呈空套设置并延伸至挡风板调节盘12中的弧形槽16内,挡风板调节盘12的下方设有限位盘21且限位盘21用于防止挡风板调节盘12脱落,支撑架11的形状是由“𠃍”状构成,固定片17的形状呈类三角状且固定片17的尖头部与内管3壁相连,挡风板9的数量为六个,阀门10的数量为六个,外管2的上端部设有外管上端连接端部18,内管3的上端部设有内管上端连接端部19,内管3的下端部设有内管下端连接端部20,阀门10通过转轴安装至出风通道7中,外管2的底端部与连接部4相贴合,新风回风转换承插1可安装于风箱中。
综上所述,该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使用时,同现有技术相比,该切换结构的设置,方便对新风与回风进行同步控制并切换,可便于及时补充新风,只需通过旋转开关控制即可,该结构中设置有多个阀门,从而在开启后可以增加新风的风量,且该切换结构在其中一个阀门损坏后,其余阀门均可照常使用,难以影响后续的进行,且方便人员拆卸检修,进而大大提高了该结构的实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回风转换承插(1),所述新风回风转换承插(1)包括外管(2)与内管(3),所述外管(2)与内管(3)覆盖至风箱的风口处,所述外管(2)与内管(3)间设有缝隙,所述内管(3)中设有与内管(3)相连的连接部(4)且所述连接部(4)与内管(3)壁间至少设有一个回风口(5),所述内管(3)中设有新风通道(6)且所述内管(3)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新风通道(6)相连通的出风通道(7),所述回风口(5)中以及出风通道(7)中设有用于对回风口(5)的回风以及出风通道(7)的新风进行同步调节且切换的切换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8)包括挡风板(9)与阀门(10),所述挡风板(9)沿着连接部(4)的表面进行滑移并对回风口(5)的回风量进行调节,所述阀门(10)安装至出风通道(7)中且通过对阀门(10)进行调节后可用于对新风的出风量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9)上设有与挡风板(9)相连的且用于对阀门(10)的展开角度进行调节的支撑架(11),所述连接部(4)的下方设有用于对挡风板(9)的滑移以及阀门(10)的展开角度进行同步调节的挡风板调节盘(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调节盘(12)的传动通过拨块(13)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上设有与连接部(4)相连的固定片(17)且所述固定片(17)的端部延伸至与内管(3)壁相连,所述挡风板(9)的下方设有与挡风板(9)相连的定位条(14)且所述定位条(14)与连接部(4)的滑槽(15)呈空套设置并延伸至挡风板调节盘(12)中的弧形槽(16)内,所述挡风板调节盘(12)的下方设有限位盘(21)且所述限位盘(21)用于防止挡风板调节盘(12)脱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形状是由“𠃍”状构成,所述固定片(17)的形状呈类三角状且固定片(17)的尖头部与内管(3)壁相连,所述挡风板(9)的数量为六个,所述阀门(10)的数量为六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的上端部设有外管上端连接端部(18),所述内管(3)的上端部设有内管上端连接端部(19),所述内管(3)的下端部设有内管下端连接端部(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0)通过转轴安装至出风通道(7)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的底端部与连接部(4)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回风转换承插(1)可安装于风箱中。
CN202223550034.7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Active CN219755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0034.7U CN21975545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0034.7U CN21975545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5453U true CN219755453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6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0034.7U Active CN21975545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5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34324A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设备
CN219755453U (zh) 一种新回风切换装置
CN209600023U (zh) 一种覆膜机覆膜机构
CN102757259B (zh) 瓷管毛坯喷釉机
CN114322180A (zh) 一种建筑智能化空气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972839U (zh) 一种金属制耐磨风帽
CN105003961B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CN202766427U (zh) 瓷管毛坯喷釉机
CN114738894A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113279512B (zh) 一种基于可变操控调节的洁净室吊顶结构
CN213778128U (zh) 新风系统的室内空气与外部新风互锁机构
CN209726423U (zh) 一种简易厨卫专用手动开关排风补风装置
CN208662856U (zh) 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
CN208205358U (zh) 一种收拢式风量调节装置
CN220379929U (zh) 一种多通道式新风空气净化机壳体框架的新风空气净化机
CN219756567U (zh) 一种可实现分室调节的送风系统
CN209655498U (zh) 一种简易厨卫专用电动开关排风补风装置
CN220082249U (zh) 一种矩形通风排烟管道用调节阀
CN220567489U (zh) 一种智能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
CN220355628U (zh) 一种洁净室暖通用高效通风装置
CN220471840U (zh) 一种均流送风天花
CN219674408U (zh) 一种建筑用通风装置
CN219589112U (zh) 一种双向流新风机
CN216204008U (zh) 一种变风量排风箱
CN215991599U (zh) 一种智能消防联动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