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3273U -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3273U
CN219753273U CN202321086818.0U CN202321086818U CN219753273U CN 219753273 U CN219753273 U CN 219753273U CN 202321086818 U CN202321086818 U CN 202321086818U CN 219753273 U CN219753273 U CN 219753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ffle
blocking device
geological disast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68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宪伟
尹飞
邱丽娜
陆俊宇
李容青
张正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Survey Institu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Survey Institu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Survey Institu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Survey Institu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68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3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3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3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包括挡板、调节机构、插板、支撑杆、顶板,挡板沿长度方向的中下部设有贯穿底端的调节槽且在调节槽两侧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插板可上下滑动的设于调节槽内,顶板固定在调节槽上方的挡板上并设有与插板滑动方向平行的螺孔,调节机构的螺杆与顶板的螺孔螺纹连接且螺杆底部与插板抵接或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板的调节槽内滑动设置插板,并设置可调节插板上下位置的调节机构,可使插板插入基坑内部实现对挡板下方土层的阻挡,从而可消除现有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容易倾倒导致的使用局限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简便、阻挡效果好、稳定性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调节简便、阻挡效果好、稳定性强的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背景技术
滑坡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斜坡体上的岩土体在自身自重作用下沿着某一软弱面或者斜坡体的局部向下滑动的现象。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其中修筑支挡工程是设置抗滑建筑物的主要形式:因失去支撑而引起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目前,支挡建筑物的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阻挡装置(如钢轨抗滑桩等)、抗滑挡墙等。其中,由于抗滑阻挡装置施工快、成本低及抗滑效果好,在滑坡防治工程中较为常见。
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8622278U”的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专利,是通过在两个支柱之间设置阻挡网,并在支柱的下端设置固定组件,其中一个支柱远离阻挡网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槽,另一个支柱远离阻挡网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定位块,从而能够防止阻挡装置的拼接处出现间隙,保证对滑坡起到阻挡效果。但是在使用中由于只有插杆与地面插接,而挡板处只是与地面贴合,当发生滑坡时,表面的土层和砂石也会跟着滑动,滑动的砂石和土层会在挡板的底部滑出,从而容易带走掩埋插杆的土壤,造成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倾倒,导致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降低了对滑坡体的阻挡性能。为了解决滑坡阻挡装置容易倾倒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在阻挡装置底部的支撑柱上设置膨胀螺钉、抓地杆或地埋管等增强结构,从而增大支撑柱与掩埋土壤间的摩擦力,以达到提高装置稳定性的目的。但由于前述增强结构仅设置于装置的两侧,不仅其与掩埋土壤间的接触面积有限,而且滑动的砂石和土层仍然会从挡板的底部滑出,从而容易掏空支撑柱及其增强结构处的土壤,因此抗倾倒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当然,还有在挡板的下方设置可上下调节齿锥的固定机构,在支撑柱放在基坑内后,可调节齿锥使之向下运动至对应的基坑内,随后进行掩埋固定,从而使装置形成多支持柱的掩埋固定结构,以达到提高装置抗倾倒的能力。但是,如前所述其也存在与掩埋土壤间的接触面积有限,以及滑动的砂石和土层仍然会从各支撑柱间滑出的问题,因此其抗倾倒能力也需要继续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简便、阻挡效果好、稳定性强的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挡板、调节机构、插板、支撑杆、顶板,所述挡板沿长度方向的中下部设置有贯穿底端的调节槽,所述挡板在调节槽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插板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调节槽内,所述顶板固定设置于调节槽上方的挡板上并设置有与插板滑动方向平行的螺孔,所述调节机构的螺杆与顶板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底部与插板抵接或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板上的调节槽内滑动设置插板,并设置可调节插板上下位置的调节机构,使得插板可在支撑杆埋入基坑内后,通过调节使插板向下移动并插入挡板下方的基坑内,从而即可增加与基坑内土壤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摩擦力,而且插入基坑土壤内的插板还可阻挡挡板底部的砂石和土层滑动,可消除挡板下滑动的砂石和土层掏空支撑面的隐患,有效解决了现有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容易倾倒导致的使用局限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通过旋转螺杆即可调节插板的上下位置,使得调节过程简单且可靠;特别是调节槽为自正面向内凹陷的方槽且背面设置有背板,而插板为方板且滑动设置于调节槽内并与背板贴合或间隙配合,背板的存在可对插板形成面向滑坡体的支撑,从而可提高插板的阻挡能力。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斜边倾斜方向相反、倾角相同的斜板Ⅰ、斜板Ⅱ,即可提高增加长度时拼接的便捷性,而且还可消除连接面间的间隙,从而可增强对滑坡的阻挡性能。特别是在斜板Ⅰ及斜板Ⅱ的斜边上还设置有可上下滑动卡扣在一起的凸棱及凹槽,可有效增强相邻阻挡装置之间抵抗滑坡体冲击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简便、阻挡效果好、稳定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撑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之B-B向剖视图;
图中:1-挡板,101-调节槽,102-背板,103-滑槽,2-调节机构,201-螺杆,202-支撑板,203-调节握把,3-插板,4-支撑杆,401-凸环,402-螺纹段,5-顶板,6-斜板Ⅰ,7-斜板Ⅱ,8-凸棱,9-凹槽,1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挡板1、调节机构2、插板3、支撑杆4、顶板5,所述挡板1沿长度方向的中下部设置有贯穿底端的调节槽101,所述挡板1在调节槽10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4,所述插板3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调节槽101内,所述顶板5固定设置于调节槽101上方的挡板1上并设置有与插板3滑动方向平行的螺孔,所述调节机构2的螺杆201与顶板5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01底部与插板3抵接或铰接。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机构2还包括与插板3垂直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02,所述螺杆201的底部与支撑板202的上端面抵接或与支撑板202上的通孔铰接。
如图5所示,所述挡板1上的调节槽101为自正面向内凹陷的方槽,所述挡板1在调节槽101背面还设置有背板102,所述插板3为方板且滑动设置于调节槽101内并与背板102贴合或间隙配合,所述顶板5垂直固定设置于挡板1的正面,所述支撑板202与插板3的正面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槽101至少一侧还设置有滑槽103,所述插板3的侧边滑动设置于滑槽103内。
所述螺杆201的调节长度大于调节槽101与插板3的高度差。
所述挡板1和/或插板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斜板Ⅰ6、斜板Ⅱ7,所述斜板Ⅰ6与斜板Ⅱ7的斜边倾斜方向相反且倾角相同。
所述斜板Ⅰ6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凸棱8,所述斜板Ⅱ7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凹槽9,所述斜板Ⅰ6上的凸棱8可上下滑动的卡扣在斜板Ⅱ7上的凹槽9内。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杆4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环状的凸环401,或者周向间隔固定设置有至少三个与轴线平行的摩擦板。
所述支撑杆4在远离挡板1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段402,所述支撑杆4的螺纹段402上螺纹连接有配重块10。
所述螺杆201在顶板5的上部还固定设置有调节握把20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如图1至5所示,安装时,先使挡板1两侧的支撑杆4分别设置于基坑内部(若基坑内为细砂时,在支撑杆4的下部通过螺纹段402连接有配重块10,可增加支撑杆4在基坑内的重量以提高稳定性),随后旋转调节握把203带动螺杆201在顶板5的螺孔内转动并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螺杆201使与之底部配合的支撑板202及插板3随之向下移动,最终致使插板3插入到基坑内适当深度,接着向基坑进行回填,使土壤将支撑杆4和插板3进行掩埋并压紧,完成阻挡装置的安装。其中,插入基坑的插板3即可阻挡挡板1下的土层防止掏空基坑造成倾倒,而支撑杆4上的环状凸环或摩擦板可增加与土壤之间的摩擦,从而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当需要增加滑坡阻挡装置的长度时,将第二个阻挡装置右侧的斜板Ⅰ6上的凸棱8对准第一个阻挡装置左侧的斜板Ⅱ7上的凹槽9,自上而下的将凸棱8卡扣在凹槽9内;或者将第二个阻挡装置左侧的斜板Ⅱ7上的凹槽9对准第一个阻挡装置右侧的斜板Ⅰ6上的凸棱8,自上而下的将凹槽9卡扣在凸棱8内,完成第二个阻挡装置与第一个阻挡装置的连接。随后调节第二个阻挡装置的调节机构2使插板3插入到对应的基坑内,掩埋第二个阻挡装置的支撑杆4及插板3,即可完成第二个阻挡装置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1)、调节机构(2)、插板(3)、支撑杆(4)、顶板(5),所述挡板(1)沿长度方向的中下部设置有贯穿底端的调节槽(101),所述挡板(1)在调节槽(10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4),所述插板(3)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调节槽(101)内,所述顶板(5)固定设置于调节槽(101)上方的挡板(1)上并设置有与插板(3)滑动方向平行的螺孔,所述调节机构(2)的螺杆(201)与顶板(5)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01)底部与插板(3)抵接或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还包括与插板(3)垂直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02),所述螺杆(201)的底部与支撑板(202)的上端面抵接或与支撑板(202)上的通孔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上的调节槽(101)为自正面向内凹陷的方槽,所述挡板(1)在调节槽(101)背面还设置有背板(102),所述插板(3)为方板且滑动设置于调节槽(101)内并与背板(102)贴合或间隙配合,所述顶板(5)垂直固定设置于挡板(1)的正面,所述支撑板(202)与插板(3)的正面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101)至少一侧还设置有滑槽(103),所述插板(3)的侧边滑动设置于滑槽(103)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01)的调节长度大于调节槽(101)与插板(3)的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和/或插板(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的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斜板Ⅰ(6)、斜板Ⅱ(7),所述斜板Ⅰ(6)与斜板Ⅱ(7)的斜边倾斜方向相反且倾角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Ⅰ(6)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凸棱(8),所述斜板Ⅱ(7)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凹槽(9),所述斜板Ⅰ(6)上的凸棱(8)可上下滑动的卡扣在斜板Ⅱ(7)上的凹槽(9)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环状的凸环(401),或者周向间隔固定设置有至少三个与轴线平行的摩擦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在远离挡板(1)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段(402),所述支撑杆(4)的螺纹段(402)上螺纹连接有配重块(10)。
CN202321086818.0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Active CN219753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818.0U CN21975327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818.0U CN21975327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3273U true CN219753273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0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6818.0U Active CN21975327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3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3826B2 (ja) 地滑りを防止するプレキャストブロックの擁壁工法
CN106522270A (zh)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155602B (zh) 一种多支点地基加固综合纠倾方法
CN113417252B (zh) 一种驳岸加固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76492U (zh) 一种适用于陡峭山崖下的公路棚洞防护结构
Kaliukh et al. Arrangement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restricted conditions of city build-up in landslide territory with considering of seismic loads of 8 points
KR101017295B1 (ko) 피암터널의 기능을 가진 하이브리드형 사면붕괴 안전구조물
CN219753273U (zh) 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阻挡装置
CN108316333A (zh) 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建筑的抗变形复合筏板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93283A (zh) 一种可拆卸回收的桩-网联合式边坡防护装置与实施方法
CN216689443U (zh) 一种坡面泥石流防护结构
CN214832846U (zh) 一种建筑桩基的加固结构
CN214994169U (zh) 一种建筑地基固定支架
CN211006686U (zh) 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
RU2501911C1 (ru) Многоярусное противообваль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с прогулочными террасами на обрыве
Griggs et al. Rip rap revetments and seawall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along the central California coast
CN210621749U (zh) 一种用于矿山边坡治理的挡土墙结构
CN112252159A (zh) 一种桥梁路面一体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346220U (zh)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
CN206986923U (zh) 一种软弱地层弃碴场支挡防护施工结构
CN215593753U (zh) 一种危岩落石拦挡结构
RU46507U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сопряжения моста с насыпью
RU2034957C1 (ru) Противооползнев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кожина ю.п.
CN220150330U (zh) 基坑护坡支撑装置
CN220813901U (zh) 一种高陡边坡防滚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