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3476U - 一种化痰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痰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43476U CN219743476U CN202320741084.9U CN202320741084U CN219743476U CN 219743476 U CN219743476 U CN 219743476U CN 202320741084 U CN202320741084 U CN 202320741084U CN 219743476 U CN219743476 U CN 2197434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utum
- phlegm
- medicine
- resolving
- s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06010062717 Increased upper airway secretion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08000026435 phlegm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06010036790 Productive cough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6
- 208000024794 sputum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6
- 210000003802 sputum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5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2377 drug deli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39509 Scab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678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913 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676 glyca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82 polysaccha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17 polysaccha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497 Asphy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3 Communicabl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72 expector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66491 mucolytic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097 muc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14 ob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71 pancak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8327 secr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239 tubu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痰吸痰装置,该装置包含以下结构,送药加压端,作为送药化痰和负压吸痰的操作部件;吸痰端,能置于患者口腔并提供痰液流通通道。送药加压端远离吸痰端的顶部设置有转盘,转盘通过啮合传动的形式,驱动位于周面带有螺纹的螺杆一端的活塞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吸痰端的方向移动,吸痰端远离所述送药加压端的一端设置有吸痰端头,吸痰端头外壁上带有吸孔,吸孔与配药支路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带有区别于传统化痰吸痰装置的旋转驱动组件,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通过改进吸痰部分和配药部分,使得化痰吸痰的效果提升,给患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痰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呼吸内科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患者往往会存在呼吸道生痰的现象,特别是患有感染性疾病或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会出现痰液分泌增多,甚至形成痰痂的情况,因此对痰痂进行定时的清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窒息的风险。在进行化痰操作时,特别是在对体内痰过浓的患者进行化痰时,需要使用化痰药对痰痂进行稀释柔化,常见的化痰药有:黏液溶解剂、表面活性剂、多糖纤维素分解剂。化痰工作结束后还需要使用吸痰装置对痰液进行吸收。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8356819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化痰吸痰器,涉及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罐体和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套管的内部滑动嵌设有第一挤压杆,所述第一挤压杆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挤压杆。本申请首先向空心圆柱的内部加入化痰药剂,并将吸头放入患者的口腔中,工作人员再将把手上第一挤压杆与第二挤压杆分别放入空心套管与空心圆柱的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向右侧挤压把手,使得第二挤压杆在空心圆柱的内部进行滑动,达到将空心圆柱内部的化痰药剂送入柔性管道中,并通过单向阀进入吸头中,将药剂送至患处进行化痰,方便进行送药。该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化痰吸痰工作无缝衔接,但其化痰药剂的送药管路固定不可拆卸,每次使用后难以进行清洗,长期使用会滋生细菌,危害患者健康,且在输送化痰药剂时,出药不均匀,止回阀等组件设置于吸痰端头上,在放入患者口腔时会加重患者口腔的负担。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3374179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化痰吸痰器,涉及呼吸内科护理技术领域,包括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大活塞,所述大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管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口,所述第一螺纹口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中转器,所述中转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口,所述第二螺纹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但该现有技术由于吸痰管道与化痰管道的分离,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同时将两根管道置入患者口腔之中,使得患者口腔内装置过多,操作繁琐,甚至吸痰端头在进行吸痰工作时会受到送药端头的遮挡,使得吸痰效果下降。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4704324U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垂直轴上链齿轮箱,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出轴和输入轴的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垂直轴上链齿轮箱。垂直轴上链齿轮箱包括面壳、底壳和位于所述面壳、所述底壳之间的中片,以及输入轴,所述底壳的靠近所述面壳的一面设置有发条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输出轴齿轮;所述中片的靠近所述面壳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齿轮和复合齿轮,所述输入轴依次穿过所述面壳、所述中片和所述底壳,所述发条和所述第一齿轮均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复合齿轮包括大齿盘和设置于所述大齿盘的表面上的皇冠齿,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大齿盘啮合,所述皇冠齿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相互垂直。该专利文献采用了带皇冠齿的复合齿轮,使得输入轴与输出轴由平行关系变为垂直关系,并实现复合齿轮带动输出轴齿轮。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8457117U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转换向传动装置的啮合轮组,其包括:主动轴斜齿轮,其轴心平行驱动轴同心;啮合于主动轴斜齿轮的从动斜齿轮;动斜齿轮下部形成第一正齿轮部;该从动斜齿轮转动轴心与第一垂直转轴同心;第二垂直转轴,其与第一垂直转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垂直转轴装设传动过渡齿轮,所述传动过渡齿轮具有上过渡齿轮部和啮合于所述第一正齿轮部的下过渡齿轮部;第三垂直转轴,其与第二垂直转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垂直转轴装设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上过渡齿轮部啮合以使第三垂直转轴转动输出。该专利文献利用主动轴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的啮合实现啮合方向的改变。
本申请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化痰吸痰装置,通过转盘的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旋转,就能完成化痰药剂输送和痰液抽吸过程,该设计能在使用过程中省力,且也能在不更换工具的情况下完成对化痰药剂的输送,且通过对输送化痰药剂的管道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方便清洗,减少了细菌的滋生。对吸痰端头进行改动,将体积较大的配药组件外置,同时增加端头吸收面积,提高了吸痰的效果。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化痰功能的吸痰装置,一种高效的化痰吸痰装置,尤其是一种操作简便省力的化痰吸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化痰吸痰装置虽然能够基本满足患者使用的需求,但是普遍存在着化痰吸痰两阶段操作步骤割裂,操作人员使用化痰吸痰装置过程中感到费力,且化痰吸痰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化痰吸痰装置,该装置能将传统的对推杆的推拉运动转化为对转盘的旋转圆周运动,使得操作人员更加省力,也能提升操作人员对操作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的把控,同时对吸痰端头和配药组件的改进使得吸痰面积和配药路径增加,提高了吸痰化痰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痰吸痰装置,装置包括以下结构:送药加压端,作为送药化痰和负压吸痰的操作部件;吸痰端,能置于患者口腔并提供痰液流通通道。送药加压端远离吸痰端的顶部设置有转盘,转盘通过啮合传动的形式,驱动位于周面带有螺纹的螺杆一端的活塞以靠近或远离吸痰端的方向移动,吸痰端远离送药加压端的一端设置有吸痰端头,吸痰端头外壁上带有吸孔,吸孔与配药支路间隔布置。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送药加压端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过单向逆止阀和截止阀进行分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送药加压端的第一部分主体部位设置有体积可变的可调空腔和周壁,可调空腔的空间由周壁、单向逆止阀、截止阀和活塞一同限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送药加压端的第一部分主体部位还包括加药口,加药口位于周壁一侧并连通了可调空腔与周壁外部空间,加药口能被密闭塞完全封堵。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送药加压端第二部分主体部位设置有药剂通道和气流通道,药剂通道和气流通道的靠近吸痰端的一端分别与送药加压端第二部分附属部位的送药软管和吸气管道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吸痰端包括吸痰管道、送药软管和吸痰端头,吸痰管道远离送药加压端的一端与吸痰端头连接,送药软管能收拢固定在吸痰管道上设置的固定卡环内,吸痰端头周面上布设有吸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吸痰端配置有配药环,配药环带有配药入口与配药支路,配药入口与送药软管套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收集筒盖作为收集筒的顶盖,能旋紧密封于收集筒上,收集筒盖设置有盖帽,盖帽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连接在收集筒盖上的吸气管道和吸痰管道。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清洗部件内部设置有能容纳清洗液体通过的空腔,清洗部件的输出端能连接于加药口中。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观察窗设置于收集筒的筒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直线运动转化为由齿轮驱动的旋转圆周运动,使得操作人员更加省力,同时也能提升操作人员对于速度稳定性以及精度的把控,更能做到匀速地输送化痰药剂或抽取痰液,也能更加精确地控制化痰药剂的使用量,提高化痰和吸痰工作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吸痰端头的改进,可使得患者化痰部位的痰液可从吸痰端头四周的吸孔进入,对比传统装置中的仅从端部吸痰的吸痰头部而言,吸痰效果更佳。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配药环及其相关部件的设置,可以将体积相对较大的配药环置于吸痰端头的外端而避免直接置入吸痰处影响吸痰效果,同时配药支路的设置扩大化痰药剂的作用面,使化痰更彻底,同时配药支路也能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吸孔与痰的作用面积,提升吸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痰吸痰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药加压端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痰端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内部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送药加压端;200:吸痰端;300:清洗部件;400:收集筒;500:观察窗;101:吸气管道;102:气流通道;103:单向逆止阀;104:送药软管;105:药剂通道;106:加药口;107:连接带;108:密闭塞;109:可调空腔;110:刻度线;111:活塞;112:螺杆;113:限位件;114a:第一齿轮盘;114b:第二齿轮盘;114c:第三齿轮盘;115:转盘;116:支撑件;117:截止阀;201:吸痰管道;202:吸痰端头;203:吸孔;204:配药环;205:配药入口;206:配药支路;207:配药出口;208:单向阀瓣;209:固定卡环;401:收集筒盖;402: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方向定义:螺杆112沿所在的轴线靠近气流通道102位移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痰吸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送药加压端100,其上带有药剂通道105和气流通道102,可输送化痰药剂和抽吸气体以产生负压;吸痰端200,其上带有配药环204和吸痰端头202,可将化痰药剂送至患者口腔需要化痰处和从该处吸取化痰后的痰液;清洗部件300,可外接用于冲洗的水源以对本装置进行清洗;收集筒400,其顶上的收集筒盖401可用于固定送药加压端100和吸痰端200,其内部也可暂时存放从患者处吸出的痰液;观察窗500,设置于收集筒400的筒壁上,其为透明材质,操作人员可透过其观察收集筒400内已收集的痰液的多少。
优选地,如图2所示,送药加压端100整体呈现类似“针筒状”,其由两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处于“针筒”的推杆部位所在的上半部,其大体呈圆柱状的主体部位周壁为透明材质,其主体部位由体积可变的可调空腔109及其相关的各组件组成,主体部位与包含转盘115在内的附属部位共同组成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处于“针筒”的针尖所在的下半部,与第一部分的主体部位类似地,第二部分的主体部位也呈现圆柱状,其由体积固定的气流通道102和药剂通道105组成,第二部分的附属部位包含吸气管道101和送药软管104。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以单向逆止阀103和截止阀117进行分隔,其中,单向逆止阀103的开启方向朝向第一部分。主体呈现圆柱状的第一部分的内部有可调空腔109,相似地,可调空腔109也呈现圆柱状,其由作为周面的第一部分的外壁和作为底面的单向逆止阀103与截止阀117二者和作为顶面的呈扁平圆饼状的活塞111的底面限定,并通过活塞111的两个方向的移动表现出可调空腔109体积可变的特性。活塞111的周面与第一部分的内表壁贴合且滑动连接,其顶面与螺杆112固定连接,故活塞111可跟随螺杆112在第一部分内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移动而移动,且可透过第一部分透明的周壁观测到活塞111的具体移动方向与当前位置。当作为可调空腔109顶面的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移动时,可最终顶靠在单向逆止阀103的表面,此时可调空腔109的体积处于最小值;当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时,可最终顶靠在限位件113上,此时可调空腔109的体积处于最大值。限位件113为圆环状,位于第一部分的内壁中远离单向逆止阀103的一端,其圆环内径大于螺杆112的直径,小于活塞111的直径,限位件113的设置可约束活塞111的活动空间,避免其在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时最终脱离送药加压端100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送药加压端100的第一部分的外壁标注有刻度线110,该刻度线110位于第一部分周面中相对更靠近第二部分的一侧,该刻度线110的值反映了可调空腔109的体积,具体来说,刻度线110的初始值位于整个刻度线110最靠近送药加压端100的第二部分的一端,其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标注的数值是从低到高连续变化直到最大值的,当圆饼状活塞111的底面在刻度线110的初始值和最大值所限定的量程内时,其所在的数值可体现当前状态下可调空腔109的实际体积,进而反映当可调空腔109内装满化痰药剂时,化痰药剂的使用量。
优选地,螺杆112为其周面带有螺纹的圆柱形实心杆,其一端位于第一部分的主体部位周壁所围的空间内,且该端与活塞111的顶面固定连接。螺杆112的周面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盘114a,该第一齿轮盘114a的盘面与螺杆112两端的圆形顶面相互平行,可选地,第一齿轮盘114a可采用滚珠轴承的方式与限位件113所在的第一部分主体部位的周壁端面活动连接,且其位置相对固定,不会随螺杆112的移动而发生在第一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的位置偏移。顺着螺杆112轴线向第一方向望去,第一齿轮盘114a可发生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旋转,而第一齿轮盘114a的内部也设置有螺纹结构,且该螺纹与螺杆112的螺纹相啮合,使得第一齿轮盘114a在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时能驱动螺杆112进行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位移。螺杆112的螺纹的分布区域可保证在螺杆112移动至第一部分主体部位最里端或最外端时仍能与第一齿轮盘114a的内螺纹保持啮合关系,避免螺杆112因移动过度导致其脱离第一齿轮盘114a的控制。
优选地,第二齿轮盘114b的盘面与第一齿轮盘114a的盘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两齿轮盘相互啮合;第三齿轮盘114c的盘面与第二齿轮盘114b的盘面互相垂直,优选地,当本化痰吸痰装置正常使用时,第三齿轮盘114c的盘面与地面平行,第三齿轮盘114c和第二齿轮盘114b相互啮合,第二齿轮盘114b和第三齿轮盘114c皆通过位于其转轴所在位置的支撑件116的一端进行空间位置的固定,该支撑件116的另一端设置在送药加压端100第一部分主体部位的周壁上。第三齿轮盘114c和其上带有的把手共同构成了转盘115,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以第三齿轮盘114c作为主动轮,当操作人员对转盘115执行旋转操作时,会带动第二齿轮盘114b和第一齿轮盘114a两从动轮进行旋转,最终驱动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移动。优选地,顺着转盘115的中心转轴向地面望去,转盘115顺时针旋转时,活塞111会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逆时针旋转时,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移动。特别地,转盘115可替换成电机,操作人员可人为地控制电机的启停与正转反转。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可采用小型家用电机,以代替手动驱使转盘115,实现操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涉及对软件和方法的改进,符合专利法对保护客体的规定。通过三个齿轮盘或电机的设置和与螺杆112的连接方式的设计,使得原本需要直接对螺杆112进行第一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的推拉操作转化为了由齿轮驱动的旋转圆周运动,这样的变化可以让操作人员更加省力,同时也能提升操作人员对于速度稳定性以及精度的把控,更能做到匀速地输送化痰药剂或抽取痰液,也能更加精确地控制化痰药剂的使用量,提高化痰和吸痰工作的效果。
优选地,送药加压端100第一部分主体部位的靠近单向逆止阀103的周壁上设置有加药口106,优选地,当本化痰吸痰装置正常使用时,该加药口106位于周壁的最高点。加药口106连通了可调空腔109与周壁外部空间,密闭塞108通过连接带107与加药口106活动连接,其大小刚好与加药口106相匹配,使得密闭塞108盖紧在加药口106上时能完全封堵可调空腔109与外部空间的气体交流。密闭塞108一般处于盖紧状态,当需要向可调空腔109注入化痰药剂或清水时由操作人员打开。
优选地,单向逆止阀103和截止阀117可开放或阻断送药加压端100第一部分主体部位与送药加压端100第二部分主体部位的气液交流,具体地,当可调空腔109盛满液体后,逆时针旋转转盘115,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推动,保证密闭塞108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截止阀117,构建起可调空腔109与药剂通道105之间的连通关系,使得液体可从可调空腔109内通过药剂通道105流进药剂通道105末端套接的送药软管104内,与此同时,单向逆止阀103在本安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且其仅可朝向第一部分开启,故在可调空腔109中的液体于药剂通道105流通的过程中,不会通过单向逆止阀103进入到气流通道102当中;当可调空腔109处于最小值时,即液体已被全部推入药剂通道105之时,保证密闭塞108处于关闭状态,关闭截止阀117,阻断可调空腔109与药剂通道105之间的连通,顺时针旋转转盘115,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可调空腔109的体积逐渐增大,使得可调空腔109的气压小于气流通道102内部的气压,由此形成的负压会推开单向逆止阀103,使得气流通道102和与气流通道102连接的吸气管道101内的空气向着可调空腔109中流动,进而表现为吸气管道101远离气流通道102的一端能产生吸力,使得密闭的收集筒400内形成负压,提供了吸痰的原动力。
优选地,截止阀117与转盘115按照联动的方式连接,以使得转盘115驱动活塞11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截止阀117被关联传动地打开,转盘115驱动活塞111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时,截止阀117被关联传动地关闭。优选地,截止阀117可与转盘115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该联动机构可使得截止阀117的启闭能够响应于转盘115的变化,进一步地,当转盘115逆时针旋转时,通过联动机构,截止阀117进行拧松开启的操作,此时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移动,推动已经事先装填于可调空腔109中的化痰药剂向药剂通道105位置流去,与此同时,截止阀117恰好处于打开状态,化痰药剂得以顺利进入药剂通道105中,相同地,当转盘115顺时针旋转时,通过联动机构,截止阀117进行旋紧关闭的操作,此时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使得可调空腔109体积增大而抽吸气体,与此同时,截止阀117恰好处于关闭状态,截断了可调空腔109与药剂通道105之间的气体交流,从而使可调空腔109仅从气流通道102内抽吸气体,避免了与患者口腔相通的药剂软管104和药剂通道105误入痰液,污染装置。上述结构能够使得装置更加方便操作,且基于加药开启阀门,抽吸关闭阀门的联动结构,使得操作人员能够以符合直觉的方式直接操作装置进行加药和抽吸的工作,而减少操作阀门开启和关闭的注意力以及劳动,更加方便地使用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赋予非专业医护进行操作的自由度,例如经过简单培训的患者家属可以简单操作本设备,不需要付出大量的学习成本,从而大幅度解放有限的医护资源。可选地,联动机构可以是以杆状构件为核心的连杆机构。
优选地,如图3所示,吸痰端200主要包含吸痰管道201,送药软管104和吸痰端头202。吸痰管道201为L型硬质管道,L型管道长端远离短端的一端与吸痰端头202固定连接,送药软管104与吸痰管道201并行,且送药软管104的外径小于吸痰管道201的外径,送药软管104可置于固定卡环209中,该固定卡环209预设于吸痰管道201的L型长端外壁并与外壁固定连接,为扳指结构,其周面上开设有与母线平行的缺口,缺口使得该固定卡环209的两个圆周断开一段,即该缺口的宽度与圆周断开段两点的距离相同,该宽度略大于送药软管104的外径。固定卡环209的设置可将原本悬吊的送药软管104收拢固定在吸痰管道201一旁,减少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意外脱落的风险。吸痰端头202整体呈现前端为圆弧形的圆柱体,前端使用柔性橡胶制作,该吸痰端头202周面上均匀间隔布设有多个吸孔203,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使得患者化痰部位的痰液可从吸痰端头202四周的吸孔203进入,对比仅从端部吸痰的吸痰头部而言,吸痰效果更佳。
优选地,如图3所示,吸痰管道201连接吸痰端头202的端部位置外侧套接有配药环204,该配药环204与吸痰端头202和吸痰管道201均固定连接,配药环204有一定厚度,其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空,呈圆环的环面上留有能与内部中空空间相通的通道,其中靠近吸痰管道201一侧的环面上设置的是中空圆柱状配药入口205,其圆外径略大于送药软管104的外径,使得有一定弹性的送药软管104能套接在配药入口205上,靠近吸痰端头202一侧的环面上设置有数量若干的细管型配药支路206,其均匀环绕在吸痰端头202的周面上,每个配药支路206的出口端设置有单向阀瓣208,该单向阀瓣208仅在化痰药剂进入患者口腔内需要化痰处时开启。通过配药环204及其相关部件的设置,可以将体积相对较大的配药环204置于吸痰端头202的外端而避免直接置入吸痰处影响吸痰效果,而通过配药支路206的设置可以将化痰药剂均匀地分配至患者口腔需要化痰的痰痂的各处,扩大作用面,使化痰更彻底,同时细管型配药支路206的设置也起到支撑作用,能避免患者的组织堵塞吸孔203而影响到吸痰效果,配药支路206的出口端设置的单向阀瓣208也能保证吸痰操作时,避免痰液进入送药软管104中。
优选地,如图1所示,收集筒400为带有底面的筒状结构,其顶部由收集筒盖401旋紧密封,其周面上开设有由透明橡胶材质制作的观察窗500,收集筒盖401的上顶面中心设置有盖帽402,如图4所示,盖帽40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纳吸气管道101和吸痰管道201穿越的贯穿收集筒盖401上下两面的通孔,吸气管道101和吸痰管道201于各自的通孔处由密封材料封堵,吸气管道101在收集筒盖401下端的部分短于吸痰管道201在收集筒盖401下端的部分。观察窗500的设置可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收集筒400内痰液的堆积情况,当吸痰工作中痰液即将漫过吸痰管道201底端出口的位置时停止吸痰操作并及时清理收集筒400内痰液。
优选地,如图1所示,化痰吸痰工作结束后,可于加药口106处外接清洗部件300进行对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该清洗部件300为管径契合加药口106大小的软管,其内部能容纳清洗液体,例如清水通过,其作为输入端的一头可接在例如水龙头上,其作为输出端的一头连接于加药口106中,即可将清水引入可调空腔109中。
需要注意的是,化痰是由现有技术的药物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之一是将化痰的药物送入患者口中,并不涉及对如何化痰进行的改进,化痰药剂可选用黏液溶解剂、表面活性剂、多糖纤维素分解剂等。
以下对本申请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描述,首先进行化痰操作:操作人员关闭截止阀117,揭开加药口106上的密闭塞108,旋转转盘115,将活塞111调整至对应的刻度线110上,然后注入化痰药剂直至药剂高度到达加药口106附近,将密闭塞108盖上,打开截止阀117,然后逆时针调整转盘115,使得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运动,此时可调空腔109受到活塞111挤压变小,气流通道102靠近可调空腔109的一端上面的单向逆止阀103处于关闭状态,化痰药剂会进入到药剂通道105并向着第一方向流动,并流经送药软管104,通过配药入口205进入配药环204内部,位于配药环204内的化痰药剂最终进入到多个配药支路206中并通过位于配药出口207上的开启方向与化痰药剂流出方向相同的单向阀瓣208抵达患者口腔需要化痰的区域。
然后进行吸痰操作:待到进入患者口腔中的化痰药剂生效后,操作人员关闭截止阀117,顺时针旋转转盘115,带动活塞111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此时可调空腔109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该负压会使得单向逆止阀103开启,将气流通道102与可调空腔109连通,使得负压能通过吸气管道101作用于密闭的收集筒400内,进而作用在吸痰管道201内并最终作用于吸痰端头202处,因吸痰端头202上分布有吸孔203,患者口腔中的痰液会被吸入到吸孔203中,而配药出口207上设置有单向阀瓣208,痰液无法通过单向阀瓣208进入配药支路206中,避免了污染,进入到吸孔203中的痰液会顺势进入到吸痰管道201内,并顺着吸痰管道201向着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最终暂存于收集筒400内,在吸取痰液的过程中可随时透过观察窗500对收集筒400内痰液的液位进行观察,当痰液即将漫过吸痰管道201底端出口的位置时停止吸痰操作。
最后进行清洗操作:化痰吸痰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将置于患者口腔内的吸痰端头202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随后打开截止阀117,揭开密闭塞108,将清洗部件300的输出端接到加药口106上,将清水接入到清洗部件300的输入端,使得清水能通过清洗部件300注入到可调空腔109内,待到清水液位到达加药口106附近时,关闭密闭塞108,逆时针旋转转盘115,使得可调空腔109内的清水能重复化痰操作中化痰药剂的流动路径,最终从配药出口207流出,达到清洗送药软管104、配药入口205、配药环204、配药支路206、配药出口207和单向阀瓣208中残留的化痰药剂的目的,然后将吸痰端头202置于盛有清水的容器中,重复吸痰操作的步骤,达到清洗吸痰端头202、吸孔203和吸痰管道201的目的。旋开收集筒盖401,将收集筒400内暂存的痰液倾倒于指定的处理装置中,随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清洗完成后,操作人员可将送药管路104的两端拆下,缠绕固定在盖帽402上,并与化痰吸痰装置整体一起置于阴凉处晾干,减少细菌的滋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一种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以下结构,
送药加压端(100),作为送药化痰和负压吸痰的操作部件,
吸痰端(200),能置于患者口腔并提供痰液流通通道,
所述送药加压端(100)远离吸痰端(200)的顶部设置有转盘(115),所述转盘(115)通过啮合传动的形式,驱动位于周面带有螺纹的螺杆(112)一端的活塞(111)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吸痰端(200)的方向移动,
所述吸痰端(200)远离所述送药加压端(100)的一端设置有吸痰端头(202),所述吸痰端头(202)周壁上带有吸孔(203),所述吸孔(203)与配药支路(206)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药加压端(100)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通过单向逆止阀(103)和截止阀(117)进行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药加压端(100)的所述第一部分主体部位设置有体积可变的可调空腔(109)和周壁,所述可调空腔(109)的空间由所述周壁、所述单向逆止阀(103)、所述截止阀(117)和所述活塞(111)一同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药加压端(100)的所述第一部分主体部位还包括加药口(106),所述加药口(106)位于所述周壁一侧并连通了所述可调空腔(109)与所述周壁外部空间,所述加药口(106)能被密闭塞(108)完全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药加压端(100)第二部分主体部位设置有药剂通道(105)和气流通道(102),所述药剂通道(105)和所述气流通道(102)的靠近所述吸痰端(20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送药加压端(100)第二部分附属部位的送药软管(104)和吸气管道(1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端(200)包括吸痰管道(201)、送药软管(104)和吸痰端头(202),所述吸痰管道(201)远离所述送药加压端(100)的一端与吸痰端头(202)连接,所述送药软管(104)能收拢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201)上设置的固定卡环(209)内,所述吸痰端头(202)周面上布设有吸孔(2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端(200)配置有配药环(204),所述配药环(204)带有配药入口(205)与配药支路(206),所述配药入口(205)与所述送药软管(104)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筒盖(401),所述收集筒盖(401)作为所述收集筒(400)的顶盖,并能旋紧密封于所述收集筒(400)上,所述收集筒盖(401)设置有盖帽(402),所述盖帽(402)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连接在所述收集筒盖(401)上的吸气管道(101)和吸痰管道(20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部件(300),所述清洗部件(300)内部设置有能容纳清洗液体通过的空腔,所述清洗部件(300)的输出端能连接于所述加药口(106)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痰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窗(500),所述观察窗(500)设置于收集筒(400)的筒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41084.9U CN219743476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化痰吸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41084.9U CN219743476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化痰吸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43476U true CN219743476U (zh) | 2023-09-26 |
Family
ID=8807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41084.9U Active CN219743476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化痰吸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43476U (zh) |
-
2023
- 2023-04-06 CN CN202320741084.9U patent/CN2197434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75370B (zh) | 一种肿瘤积水抽取装置 | |
CN205411672U (zh) | 一种外用药物混液装置 | |
CN219743476U (zh) | 一种化痰吸痰装置 | |
CN110899264A (zh) | 一种床旁消化内镜预处理清洗消毒装置 | |
CN212491117U (zh) | 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 |
CN203710492U (zh) | 呼吸内科用咽喉给药器 | |
CN208339892U (zh) | 一种小儿呼吸科用给药装置 | |
CN213131315U (zh) | 一种双保险自动止液器 | |
CN216417979U (zh) | 一种浓度可调节的麻醉注射装置 | |
CN214971034U (zh) | 一种呼吸科用加压喷药器 | |
CN208864892U (zh) | 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抽液装置 | |
CN212164724U (zh) | 一种生殖医学用精子存储装置 | |
CN110201268B (zh) | 一种便于控制药量的麻醉针 | |
CN208809073U (zh) | 医学药液配比装置 | |
CN209107668U (zh) | 一种新型宠物灌药装置 | |
CN208809290U (zh) | 阴道定点给药注射器 | |
CN219397539U (zh) | 双管齐下的可调控式骨粉输送器 | |
CN201912440U (zh) | 一种取药方便的药瓶 | |
CN201735016U (zh) | 一种输液器 | |
CN221866632U (zh) | 一种雾化吸入药液配置注射器 | |
CN204428436U (zh) | 便捷抽吸配药器 | |
CN213642506U (zh) | 消化科用洗胃装置 | |
CN219518417U (zh) | 一种自动配药设备 | |
CN221731931U (zh) | 一种呼吸道用给药器 | |
CN111671525B (zh) | 一种便携式麻醉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