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3226U -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3226U
CN219743226U CN202320224129.5U CN202320224129U CN219743226U CN 219743226 U CN219743226 U CN 219743226U CN 202320224129 U CN202320224129 U CN 202320224129U CN 219743226 U CN219743226 U CN 219743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d body
patient
threaded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41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3202241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3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3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3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属于患者侧卧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通过摇动手轮,带动转轴和螺纹柱转动,在螺纹帽和螺纹柱的配合下,使螺纹帽带动连接块和固定体移动,使固定体贴合在患者体表面,在两个固定体的作用下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滑杆,从而提高固定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患者侧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在临床上对于患有神经外科疾病的患者的手术诊疗过程中,侧卧位是很多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
现有的侧卧位固定方式所需的辅助器械较多,操作较为复杂,且对患者体表覆盖面积较多,容易影响到手术过程,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具有便于操作的特点。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床体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连接块穿过其中一个通槽固定连接有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共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床体上表面,所述固定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床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滑块穿过其中一个通槽滑动连接在滑杆表面,所述第一滑块共有多组,分别设置在固定体下表面。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时,通过摇动手轮,带动转轴和螺纹柱转动,在螺纹帽和螺纹柱的配合下,使螺纹帽带动连接块和固定体移动,使固定体贴合在患者体表面,在两个固定体的作用下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滑杆,从而提高固定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放置体,所述放置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放置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缚带。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侧面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放置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缚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体表面均设置有软胶垫。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槽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布。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通过摇动手轮,带动转轴和螺纹柱转动,在螺纹帽和螺纹柱的配合下,使螺纹帽带动连接块和固定体移动,使固定体贴合在患者体表面,在两个固定体的作用下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滑杆,从而提高固定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该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放置体,从而便于将患者的两个手臂分别放置在放置体表面的两个弧形槽中,通过设置第一束缚带,从而将一个手臂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放置板,从而对患者其中一个腿部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二束缚带,从而将腿部固定;
3、该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燕尾槽和梯形滑块,从而便于调整放置板的位置,通过设置软胶垫,从而提高固定体在支撑患者时的舒适性,通过设置弹性布,从而对多个通槽进行遮挡,同时避免患者躺在床体上时通槽对患者体表面造成擦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
1、床体;2、第一固定板;3、转轴;4、螺纹柱;5、手轮;6、螺纹帽;7、连接块;8、通槽;9、固定体;10、第一滑块;11、第二固定板;12、滑杆;13、放置体;14、第一束缚带;15、燕尾槽;16、梯形滑块;17、放置板;18、第二束缚带;19、软胶垫;20、弹性布;21、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第一固定板2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两个转轴3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4,其中一个转轴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5,螺纹柱4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6,螺纹帽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床体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槽8,连接块7穿过其中一个通槽8固定连接有固定体9,固定体9共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床体1上表面,固定体9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0,床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1,两个第二固定板11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2,第一滑块10穿过其中一个通槽8滑动连接在滑杆12表面,第一滑块10共有多组,分别设置在固定体9下表面,通过摇动手轮5,带动转轴3和螺纹柱4转动,在螺纹帽6和螺纹柱4的配合下,使螺纹帽6带动连接块7和固定体9移动,使固定体9贴合在患者体表面,在两个固定体9的作用下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滑块10和滑杆12,从而提高固定体9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床体1上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放置体13,放置体13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放置体1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缚带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体13,从而便于将患者的两个手臂分别放置在放置体13表面的两个弧形槽中,通过设置第一束缚带14,从而将一个手臂进行固定。
具体的,床体1侧面开设有燕尾槽15,燕尾槽15内壁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16,梯形滑块16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放置板17上表面设置有弧形槽,放置板1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缚带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板17,从而对患者其中一个腿部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二束缚带18,从而将腿部固定,通过设置燕尾槽15和梯形滑块16,从而便于调整放置板17的位置。
具体的,两个固定体9表面均设置有软胶垫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软胶垫19,从而提高固定体9在支撑患者时的舒适性。
具体的,多个通槽8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布20,床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布20,从而对多个通槽8进行遮挡,同时避免患者躺在床体1上时通槽8对患者体表面造成擦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患者躺在床体1表面,摇动手轮5,带动转轴3和螺纹柱4转动,在螺纹帽6和螺纹柱4的配合下,使螺纹帽6带动连接块7和固定体9移动,使固定体9贴合在患者体表面,在两个固定体9的作用下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通过放置体13转动,将患者的一条手臂放置在放置体13下表面的弧形槽内,另一条手臂放置在放置体13上表面,通过第一束缚带14固定,将患者其中一个腿部进行放置在放置板17上表面,使第二束缚带18将腿部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两个所述转轴(3)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4),其中一个所述转轴(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5),所述螺纹柱(4)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6),所述螺纹帽(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床体(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槽(8),所述连接块(7)穿过其中一个通槽(8)固定连接有固定体(9),所述固定体(9)共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床体(1)上表面,所述固定体(9)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床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1)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第一滑块(10)穿过其中一个通槽(8)滑动连接在滑杆(12)表面,所述第一滑块(10)共有多组,分别设置在固定体(9)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放置体(13),所述放置体(13)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放置体(1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缚带(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侧面开设有燕尾槽(15),所述燕尾槽(15)内壁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16),所述梯形滑块(16)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所述放置板(17)上表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放置板(1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缚带(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体(9)表面均设置有软胶垫(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槽(8)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布(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21)。
CN202320224129.5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743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4129.5U CN21974322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4129.5U CN21974322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3226U true CN219743226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4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4129.5U Active CN21974322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3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9665U (zh) 一种多体位整脊手法床
CN112057286A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可调式头部固定装置
CN21974322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CN214318394U (zh) 一种神经外科使用的护理托架
CN210170332U (zh) 一种肛肠科术后用医疗病床
CN106983590A (zh) 一种腰椎护理按摩康复器
CN110200765A (zh) 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床
CN213642112U (zh) 一种中医头部施针辅助支架
CN21209002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20530274U (zh) 一种体位辅助设备
CN212090029U (zh) 一种护理床
CN22101409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上肢固定装置
CN220655897U (zh) 一种可调节靠背装置
CN221013802U (zh) 一种神经内科脑病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20714235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神经外科护理枕
CN217611890U (zh) 一种头部支撑护理架
CN220513049U (zh) 一种用于疼痛科腰椎治疗的托举缓压支撑装置
CN215273817U (zh) 一种眼科滴眼药架
CN211934736U (zh) 一种神经外科检查床
CN208193260U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产妇生产辅助活动床
CN218784511U (zh) 一种脊柱护理拉伸装置
CN217566478U (zh) 一种骨科用辅助牵引设备
CN214909828U (zh) 一种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
CN213553230U (zh) 一种神经患者护理托架
CN208678052U (zh) 一种移动输液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