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1016U - 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41016U CN219741016U CN202320157352.2U CN202320157352U CN219741016U CN 219741016 U CN219741016 U CN 219741016U CN 202320157352 U CN202320157352 U CN 202320157352U CN 219741016 U CN219741016 U CN 2197410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proof
- cover plate
- liquid
- cover
- guide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其中防水通风结构,包括:壳体和主体;壳体内形成容纳腔,主体置于容纳腔内;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设置有用于进行通风的第一防水通风组件;第一防水通风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管,第二盖板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至少一个排液管,导液管与排液管至少有一者延伸至容纳腔内,导液管与排液管相配合,以使得进入导液管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排液管。从外界环境中溅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的水滴,经导液管与排液管所形成的排液通道排出第一防水通风组件,而不会进入防水通风结构的容纳腔内,有效保护容纳腔内的主体免受雨水侵蚀,实现了有效排水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背景技术
对于户外的电子设备,通常会设置通风结构以进行散热,但是遇到雨天,通风结构由于与外界相通,则雨水可能会通过通风结构进入电子设备内部,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以频率干扰仪为例,为了便于散热,其天线模组通常设置通风结构,雨水会通过通风结构进入天线模组内部,因此,为了避免雨水对天线模组内部的主体结构造成损害,亟待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防水设计的通风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包括:壳体和主体;
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主体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用于进行通风的第一防水通风组件;
所述第一防水通风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管,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至少一个排液管,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排液管至少有一者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排液管相配合,以使得进入所述导液管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所述排液管。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排液管相连通,且所述导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排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
或者,所述导液管的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且所述导液管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排液管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管垂直于所述第一盖板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倾斜设置;所述排液管垂直于所述第二盖板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二盖板倾斜设置。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防水通风部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上的第一导风盖,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与所述第一导风盖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风盖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多个第一导风管柱,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多个第二导风管柱,所述第一导风管柱与所述第二导风管柱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交错设置;所述导液管设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
所述第一导风管柱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导风管柱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腔室。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将所述防水通风结构水平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盖在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的上方,则所述导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环绕所述导液管且面向所述第一导风盖的表面的高度。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第二防水通风组件,且所述第二防水通风组件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组件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不同;
所述第二防水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防水通风部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二防水通风部上的第二导风盖,所述第二防水通风部与所述第二导风盖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风盖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多个第三导风管柱,所述第二防水通风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多个第四导风管柱,所述第三导风管柱与所述第四导风管柱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交错设置;
所述第三导风管柱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四导风管柱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容纳腔。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盖设置有多个排液孔。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沿水平方向的投影上,所述排液孔与所述第三导风管柱间隔设置。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中的一者内侧设有密封圈,另一者内侧设有凸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扣合状态下,所述凸台压紧所述密封圈。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盖板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盖板设有所述凸台,则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凸台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
若所述第一盖板设有所述凸台,所述第二盖板设有所述密封圈,则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凸台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组,用于可活动装配于设备本体,且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上述的防水通风结构;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一个天线;所述天线模组还包括多个射频线缆,且所述射频线缆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天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设备本体。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天线模组,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射频线缆外侧;
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密封套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之间。
在一个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天线模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硬度大于设定阈值;
所述加强件固定于所述密封套的第一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过盈安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率干扰仪,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的天线模组;
所述天线模组可活动装配于所述设备本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第一盖板设置的第一防水通风组件可以进行通风,并且在第一防水通风组件设置导液管,在第二盖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排液管,从外界环境中溅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的水滴,经导液管与排液管所形成的排液通道能够排出第一防水通风组件,而不会进入防水通风结构的容纳腔内,有效保护容纳腔内的主体免受雨水侵蚀,实现了有效排水的目的。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天线模组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通风结构的导液管与排液管设置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通风结构的导液管与排液管设置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天线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天线模组的B-B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防水通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防水通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密封套和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申请实施例中频率干扰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本申请实施例中频率干扰仪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为防水通风结构;101为壳体;1011为第一盖板;10111为凸台;10112为第一避让槽;10113为第一固定槽;10114为第三避让槽;10115为第四避让槽;1012为第二盖板;10121为密封圈;10122为第二避让槽;10123为第二固定槽;10124为第五避让槽;10125为第六避让槽;1013为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1为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1为第一防水通风部的表面上用于连通导液管的部位;10132为第一导风盖;10133为第一腔室;10134为第一导风管柱;10135为第二导风管柱;1014为导液管;10141为导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10142为第一开口;1015为排液管;10151为排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10152为第二开口;1016为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1为第二防水通风部;10162为第二导风盖;10163为第二腔室;10164为第三导风管柱;10165为第四导风管柱;10166为排液孔;
102为主体;1021为天线;1022为天线支架;
103为容纳腔;
100为天线模组;
20为射频线缆;201为射频线缆的第一端;202为射频线缆的第二端;
30为密封套;
40为加强件;401为隔孔;
50为线束支架;501为底座;502为扣盖;
200为设备本体;
1为频率干扰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通风结构10,参照图1-图9所示,可以应用于频率干扰仪1的天线模组100,或者应用于其他类型需要进行通风的电子设备,例如基站、配电箱等。该防水通风结构10,包括壳体101和主体102;该壳体101内形成容纳腔103,主体102置于容纳腔103内。
该壳体101包括相对的第一盖板1011和第二盖板1012;该第一盖板1011设置有用于进行通风的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管1014,第二盖板1012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至少一个排液管1015,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至少有一者延伸至容纳腔103内,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相配合,以使得进入导液管1014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排液管1015。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该防水通风结构10应用于频率干扰仪1的天线模组100时,上述的主体1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21。
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可以进行通风,以对电子设备内部进行散热。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上例如可以设置连通容纳腔103与外界的通孔,从而实现通风散热。
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至少有一者延伸至容纳腔103内,例如导液管1014在容纳腔103内延伸至排液管1015附近,或者排液管1015在容纳腔103内延伸至导液管1014附近,或者导液管1014、排液管1015在容纳腔103内分别向对方延伸。
此外,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相配合,以使得进入导液管1014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排液管1015。换言之,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之间不管如何设置(例如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相连通,或不连通但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的高度不同),只要能保证进入到导液管1014的水能够流入排液管1015中即可,最终从排液管1015中流出,以排掉积在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内的水。
发明人发现,对于需要在户外工作的电子设备而言,由于其内部具有多个电子器件(如:频率干扰仪1的天线模组100,内部会集成多个天线1021),需要解决电子器件的通风散热,因此,需要设计通风结构。然而,在电子设备上设置通风结构,虽然能够解决通风散热的问题,但是如果在雨天,溅入通风结构的水滴不能及时排出,在通风结构的腔体内形成积水,则可能会进入电子设备内部,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此,发明人提出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水通风结构10中,设于第一盖板1011的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可以进行通风散热,并且,在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的配合下,可以使得进入导液管1014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排液管1015,从而避免液体进入容纳腔103对上述主体102造成侵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如2、图3所示,该防水通风结构10中,该导液管1014与该排液管1015相连通,且该导液管1014接触液体的底部10141的高度高于该排液管1015接触液体的底部10151的高度,从而进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的液体可以沿导液管1014和排液管1015形成的排液通道排出至防水通风结构10外部。当然,也可以是,该导液管1014与该排液管1015相连通,且该导液管1014接触液体的底部10141的高度等于该排液管1015接触液体的底部10151的高度,只要能够实现进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的液体沿导液管1014和排液管1015形成的排液通道排出至防水通风结构10外部即可。
其中,导液管1014接触液体的底部10141,例如是指导液管1014内表面的底部区域。排液管1015接触液体的底部10151,例如是指排液管1015内表面的底部区域。因此,本实施例中,仅关注导液管1014内表面底部与排液管1015内表面底部之间的高度关系,对于导液管1014的外壁和排液管1015的外壁之间的高度关系,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该防水通风结构10中,该导液管1014的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高于该排液管1015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且该导液管1014具有第一开口10142,该排液管1015具有第二开口10152,该第二开口10152位于该第一开口10142的下方。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没有连通,但是通过第一开口10142和第二开口10152之间的位置设置关系,使得从第一开口10142流出的液体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第二开口10152中,以便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中的积水能够更顺利的沿导液管1014和排液管1015形成的排液通道排出至防水通风结构10外部。具体地,第二开口10152的截面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开口10142的截面的面积,以保证从第一开口10142流出的液体可以全部流入到第二开口10152中。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导液管1014垂直于该第一盖板1011或者相对于该第一盖板1011倾斜设置;该排液管1015垂直于该第二盖板1012或者相对于该第二盖板1012倾斜设置。例如可以是,参照图2所示,导液管1014和排液管1015均设置为垂直状态,即导液管1014垂直于第一盖板1011设置,排液管1015垂直于第二盖板1012设置。
又例如可以是,参照图3所示,该导液管1014相对于该第一盖板1011倾斜设置,该排液管1015相对于该第二盖板1012倾斜设置,此时,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的倾斜角度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的倾斜角度不同,且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都是斜向下倾斜,使得液体是从高处流入低处。或者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中有一者倾斜,有一者垂直,如导液管1014可以参考图2垂直设置,而排液管1015可以参考图3倾斜设置。通过使导液管1014和/或排液管1015倾斜设置,更容易将积水排出。
可选的,在该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之间可以设置垫片,以保证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能够实现防水通风结构10的通风,并且能够实现防水效果。具体来讲,参照图2、图5、图8和图9所示,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包括设置于该第一盖板1011的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以及覆盖于该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上的第一导风盖10132,该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与该第一导风盖1013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0133。其中,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可以设置在第一盖板1011表面的凹槽内,或者直接设置在第一盖板1011的表面上。该第一导风盖10132设置有延伸至该第一腔室10133内的多个第一导风管柱10134,该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设置有延伸至该第一腔室10133内的多个第二导风管柱10135,该第一导风管柱10134与该第二导风管柱10135在该第一腔室10133内交错设置。该第一导风管柱10134连通外界与该第一腔室10133,该第二导风管柱10135连通该容纳腔103与该第一腔室10133。第一导风管柱10134与第二导风管柱10135例如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管状结构。导液管1014设于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具体地,导液管1014的一端安装于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用于连通第一腔室10133,导液管1014的另一端向排液管1015延伸。
本实施例中,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导风管柱10134进入第一腔室10133,再从第二导风管柱10135排出,也可以是反方向,即气流通过第二导风管柱10135进入第一腔室10133,再从第一导风管柱10134排出,从而实现通风的效果。
通过第一导风管柱10134与第二导风管柱10135在该第一腔室10133内交错设置的方式,从外界环境中溅入的水滴通过第一导风管柱10134进入到第一腔室10133时,水滴在第一腔室10133汇聚,而不会进入第二导风管柱10135,实现了有效防水的目的,当第一腔室10133内形成积水时,积水沿导液管1014和排液管1015形成的排液通道排出至防水通风结构10外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6、图8至图10所示,该防水通风结构10中,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设置有多个向容纳腔103内延伸的导液管1014,第二盖板1012设置有多个向该容纳腔103内延伸的排液管1015,导液管1014与排液管1015相配合,以使得进入导液管1014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排液管1015。参照图2所示,若将防水通风结构10水平放置,且第一导风盖10132在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的上方(例如将图2逆时针旋转90度),则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面向第一导风盖10132的表面上,用于连通导液管1014的部位101311的高度低于除了连通导液管1014的部位101311之外其余部位的高度。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面向第一导风盖10132的表面上,导液管1014端口所处位置较低,以便于促进周边的液体流向导液管1014。例如:每一导液管1014连通第一腔室10133的一端与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的内表面平齐,且第一防水通风部10131环绕导液管1014的内表面向导液管1014凹陷设置,通过设置导液管1014的周边区域向导液管1014倾斜凹陷,进一步提高排液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10所示,第二盖板1012设置有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且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与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在该壳体101上的高度不同。
参照图2和图10所示,该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包括设置于该第二盖板1012的第二防水通风部10161以及覆盖于该第二防水通风部10161上的第二导风盖10162,该第二防水通风部10161与该第二导风盖10162之间形成第二腔室10163,该第二导风盖10162设置有延伸至该第二腔室10163的多个第三导风管柱10164,该第二防水通风部10161设置有延伸至该第二腔室10163的多个第四导风管柱10165,该第三导风管柱10164与该第四导风管柱10165在该第二腔室10163内交错设置。该第三导风管柱10164连通外界与该第二腔室10163,该第四导风管柱10165连通该第二腔室10163与该容纳腔103。其中,第二防水通风部10161可以设置在第二盖板1012表面的凹槽内,或者直接设置在第二盖板1012的表面上。
气流可以通过第三导风管柱10164进入第二腔室10163,再从第四导风管柱10165排出,也可以是反方向,即气流通过第四导风管柱10165进入第二腔室10163,再从第三导风管柱10164排出,从而实现通风的效果。通过第三导风管柱10164与第四导风管柱10165在该第二腔室10163内交错设置的方式,从外界环境中溅入的水滴通过第三导风管柱10164进入到第二腔室10163时,水滴在第二腔室10163汇聚,而不会进入第四导风管柱10165,实现了有效防水的目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二腔室10163的排水,参照图10所示,该第二导风盖10162可以设置有多个排液孔10166。
排液孔10166例如设置在第二导风盖10162的顶端和/或底端,以便于液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排液孔10166流出。例如:如果该防水通风结构10应用在如图12、13所述的频率干扰仪1的天线模组100,则当该频率干扰仪1工作时,天线模组100会向上翻转,此时排液孔10166应该至少位于第二导风盖10162的底端,以便水滴穿过排液孔10166掉落在频率干扰仪1外部。
本发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0所示,上述第二导风盖10162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液孔10166。从而在该防水通风结构10处于不同的角度时,实现进入到第二腔室10163中的水滴汇聚后,均能够从相对低的一侧的排液孔10166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排液孔10166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液体排出的作用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0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投影上,该排液孔10166与该第三导风管柱10164间隔设置。例如图10所示,排液孔10166设置在两列第三导风管柱10164之间的上方和/或下方。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汇聚到第二腔室10163的液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受到第三导风管柱10164的阻挡,从而顺利从排液孔10166排出。
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且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所处的高度不同,例如若电子设备在工作时,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位于上方,而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位于下方,此时气流可以从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进入到电子设备内部,并携带电子设备内部产生的热气,最后从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流出,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此外,若电子设备在工作时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位于上方,则相比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较容易进入积水,因此如果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设置上述导液管1014和排液管1015,则可以有效将进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内的积水通过导液管1014和排液管1015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盖板1011和该第二盖板1012中的一者内侧设有密封圈10121,另一者内侧设有凸台10111;该第一盖板1011与该第二盖板1012扣合状态下,该凸台10111压紧该密封圈10121。通过凸台10111与密封圈10121的配合,实现防水通风结构10的壳体101的密封防水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盖板1011与该第二盖板1012扣合状态下,可以通过紧固螺钉将第一盖板1011与该第二盖板1012固定。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6和图8所示,该第二盖板1012内侧可以设有密封圈10121,该第一盖板1011内侧设有凸台10111;同样可以实现在该第一盖板1011与该第二盖板1012扣合状态下,该凸台10111压紧该密封圈10121。其中,凸台10111例如与第一盖板1011一体成型。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该第一盖板1011内侧设有密封圈10121,该第二盖板1012内侧设有凸台10111;该第一盖板1011与该第二盖板1012扣合状态下,该凸台10111压紧该密封圈1012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所示,该第一盖板1011设有该凸台10111,该第二盖板1012设有该密封圈10121,此时,则可以是,第一盖板1011的边缘与该凸台10111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10112,该第二盖板1012的边缘与该密封圈10121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10122。具体地,第一避让槽10112可以与第二避让槽10122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第一避让槽10112与第二避让槽10122之间形成空腔。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盖板1011在凸台10111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避让槽10112,该第二盖板1012在密封圈10121的外周对应设置有第二避让槽10122,该第一盖板1011与该第二盖板1012扣合状态下,该第一避让槽10112与该第二避让槽10122的位置相匹配。这样,当少量雨水通过第一盖板1011与第二盖板1012之间的缝隙进入时,仅会进入到第一避让槽10112与第二避让槽10122所形成的空间内,而不会进入到容纳腔103内,从而进一步保证容纳腔103的防水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该第一盖板1011设有该密封圈10121,该第二盖板1012设有该凸台10111,此时,该第一盖板1011的边缘与该密封圈10121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10112,该第二盖板1012的边缘与该凸台10111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10122。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水通风结构1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模组100,参照图1-图11所示,该天线模组100可活动装配于设备本体200,例如天线模组100可以相对设备本体200进行翻转,且天线模组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防水通风结构10;该主体102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21;该天线模组100还包括多个射频线缆20,且该射频线缆20的第一端201电连接该天线1021,第二端202电连接该设备本体200。具体地,设备本体例如为通信设备,且该通信设备通过该天线模组100收发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至图8以及图11所示,该天线模组100还包括密封套30;该密封套30套设于该射频线缆20外侧;
该第一盖板1011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0113,该第二盖板1012设置有第二固定槽10123,该密封套30的第一端201伸入该容纳腔103内,并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槽10113与该第二固定槽10123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密封套30与密封圈10121两者之间过渡处有效密封,参照图11所示,该天线模组100还包括:加强件40;该加强件40的硬度大于设定阈值。具体地,该加强件40的材料例如为硬质材料。
该加强件40固定于该密封套30的第一端201,并分别与该第一固定槽10113、该第二固定槽10123过盈安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该加强件40上设置有多个隔孔401,每一该隔孔401供对应的该射频线缆20穿过。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所示,该第一盖板1011上还设置有线束支架50。该射频线缆20的第一端201固定于该线束支架50。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线束支架50包括:底座501和扣盖502;该底座501和该扣盖502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射频线缆20适配的线束凹槽(图中未示出)。
该底座501和该扣盖502相扣合,并通过底座501和扣盖502螺纹连接以压紧该射频线缆20的第一端201。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该第一盖板1011在该密封套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避让槽10114和第四避让槽10115(如:上述第一避让槽10112或第二避让槽10122位于密封套30两侧的部分);对应的,参照图6所示,该第二盖板1012在该密封套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避让槽10124和第六避让槽10125(如:上述第二避让槽10122或第一避让槽10112位于密封套30两侧的部分)。
该第一盖板1011与该第二盖板1012扣合状态下,该第三避让槽10114与该第五避让槽10124的位置相匹配,该第四避让槽10115与该第六避让槽10125的位置相匹配。这样,当少量雨水通过第一盖板1011与第二盖板1012之间的缝隙进入时,仅会进入到第三避让槽10114与第五避让槽10124或者到第四避让槽10115与第六避让槽10125所形成的空间内,而不会进入到容纳腔103内,从而进一步保证容纳腔103的防水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该主体102的天线1021的数量为多个,该第二盖板1012上设置有若干天线支架1022,多个天线1021设置在对应的天线支架1022上。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模组10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率干扰仪1,包括设备本体200和上述实施例二所描述的天线模组100;该天线模组100可活动装配于该设备本体200,例如天线模组100可以相对设备本体200进行翻转。
在天线模组100可活动装配于设备本体200时,参照图12所示为该天线模组100相对于该设备本体200未发生翻转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该第一盖板1011上的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的高度小于该第二盖板1012上的该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的高度。参照图13所示为该天线模组100相对于该设备本体200翻转180°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该第一盖板1011上的该第一防水通风组件1013的高度大于该第二盖板1012上的该第二防水通风组件1016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天线模组100的相关说明、有益效果以及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主体;
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主体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用于进行通风的第一防水通风组件;
所述第一防水通风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管,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至少一个排液管,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排液管至少有一者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排液管相配合,以使得进入所述导液管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所述排液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排液管相连通,且所述导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排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
或者,所述导液管的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液管接触液体的底部的高度,且所述导液管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排液管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垂直于所述第一盖板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倾斜设置;所述排液管垂直于所述第二盖板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二盖板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防水通风部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上的第一导风盖,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与所述第一导风盖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风盖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多个第一导风管柱,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多个第二导风管柱,所述第一导风管柱与所述第二导风管柱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交错设置;所述导液管设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
所述第一导风管柱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导风管柱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腔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将所述防水通风结构水平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盖在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的上方,则所述第一防水通风部面向所述第一导风盖的表面上,用于连通所述导液管的部位的高度低于除了连通所述导液管的部位之外其余部位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第二防水通风组件,且所述第二防水通风组件与所述第一防水通风组件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不同;
所述第二防水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防水通风部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二防水通风部上的第二导风盖,所述第二防水通风部与所述第二导风盖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风盖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多个第三导风管柱,所述第二防水通风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多个第四导风管柱,所述第三导风管柱与所述第四导风管柱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交错设置;
所述第三导风管柱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四导风管柱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容纳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盖设置有多个排液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水平方向的投影上,所述排液孔与所述第三导风管柱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中的一者内侧设有密封圈,另一者内侧设有凸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扣合状态下,所述凸台压紧所述密封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盖板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盖板设有所述凸台,则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凸台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
若所述第一盖板设有所述凸台,所述第二盖板设有所述密封圈,则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凸台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
11.一种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可活动装配于设备本体,且所述天线模组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水通风结构;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一个天线;所述天线模组还包括多个射频线缆,且所述射频线缆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天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设备本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射频线缆外侧;
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密封套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硬度大于设定阈值;
所述加强件固定于所述密封套的第一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过盈安装。
14.一种频率干扰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模组;
所述天线模组可活动装配于所述设备本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02485 | 2023-01-03 | ||
CN2023200024852 | 2023-01-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41016U true CN219741016U (zh) | 2023-09-22 |
Family
ID=872238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57352.2U Active CN219741016U (zh) | 2023-01-03 | 2023-02-08 | 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
CN202310082908.0A Pending CN116489937A (zh) | 2023-01-03 | 2023-02-08 | 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82908.0A Pending CN116489937A (zh) | 2023-01-03 | 2023-02-08 | 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19741016U (zh) |
-
2023
- 2023-02-08 CN CN202320157352.2U patent/CN219741016U/zh active Active
- 2023-02-08 CN CN202310082908.0A patent/CN11648993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89937A (zh) | 2023-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70589B (zh) | 电气装置外壳和电力控制装置 | |
CN219741016U (zh) | 一种防水通风结构、天线模组及频率干扰仪 | |
CN111023321B (zh) | 电控盒及窗式空调器 | |
CN214675593U (zh) | 发声装置防水结构及耳机 | |
JP5624787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CN215735398U (zh) |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 | |
CN212457181U (zh) | 安装结构和空调器 | |
CN219123461U (zh) | 一种天线模组和频率干扰仪 | |
CN209546103U (zh) | 防滴水通风柜 | |
JP7056795B1 (ja) | バッテリーケースおよび蓄電池システム | |
CN219756526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7545277U (zh) | 一种电气柜 | |
CN221010576U (zh) | 一种户外机柜及充电桩 | |
CN215191213U (zh) | 一种智能盖板的底座结构 | |
CN216485197U (zh) | 计量箱 | |
CN217486787U (zh) | 一种高压变频控制柜 | |
CN220858762U (zh) |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主机及车辆 | |
CN221705656U (zh) | 用于空调的防护盒、空调 | |
CN214533704U (zh) | 风道板、风道板下水组件及冷风扇 | |
CN221705657U (zh) | 空调的室外机组件、空调 | |
CN113803802B (zh) | 安装结构和空调器 | |
CN213395634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2694088U (zh) | 气象百叶箱 | |
CN217715206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 |
CN221863406U (zh) |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