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5511U -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5511U
CN219735511U CN202320938863.8U CN202320938863U CN219735511U CN 219735511 U CN219735511 U CN 219735511U CN 202320938863 U CN202320938863 U CN 202320938863U CN 219735511 U CN219735511 U CN 219735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air
pipe
tub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88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顼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9388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5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5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5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设备,属于重症监护病房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重症监护病房用的空气循环设备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和杀菌,而且不便于调节空气的干湿程度的问题。通过高效过滤网、活性炭网板、紫外线灯管、蛇形透明玻璃管、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电热管、加湿装置和温湿度传感器的设置,高效过滤网和活性炭网板能够对空气进行高效过滤,提高空气的清洁度,紫外线灯管够持续照射蛇形透明玻璃管,紫外线灯管和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能够对空气进行光触媒灭菌净化,同时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空气的温湿度,电热管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加湿装置能够对空气进行喷淋加湿,从而实现对空气干湿程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监护病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病房即ICU,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在重症监护病房内为了保证病人的呼吸质量往往需要对空气进行循环处理。
目前现有的重症监护病房用的空气循环设备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和杀菌,而且不便于调节空气的干湿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和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方便空气的循环进出,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和排气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防尘罩,通过防尘罩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灰尘杂质大量进入进气管和排气管内,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网,所述高效过滤网上设置有进气扇,通过进气扇的设置,能够将空气送入进气管内,实现空气的循环处理,所述进气管的内部位于高效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网板,通过高效过滤网和活性炭网板的设置,能够对进入进气管内的空气进行高效过滤,提高空气的清洁度,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管,通过集气管的设置,能够将进气管内的空气送出,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与集气管连通,所述集气管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管,所述集气管上位于紫外线灯管的外侧连接有多个蛇形透明玻璃管,通过蛇形透明玻璃管的设置,能够方便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杀菌,所述箱体的内壁位于蛇形透明玻璃管的上方设置有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通过紫外线灯管和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的设置,能够对蛇形透明玻璃管内排出的空气进行光触媒灭菌净化,所述箱体的内壁位于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的上方设置有圆形拱板,所述圆形拱板上开设有通气孔,通过圆形拱板和通气孔的设置,能够方便杀菌净化后的空气向上输送,所述箱体的内顶壁设置有电热管,通过电热管的设置,能够对杀菌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所述箱体的内壁位于电热管和圆形拱板之间设置有加湿装置,通过加湿装置的设置,能够对杀菌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喷淋加湿,所述箱体的内顶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实时检测杀菌净化后的空气的温湿度,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隔板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能够为进气扇、紫外线灯管、电热管、加湿装置和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供电,所述控制面板内有微处理器,所述进气扇、紫外线灯管、电热管、加湿装置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连接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箱体的内顶壁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排气管与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圈上设置有插接结构,通过连接圈、插孔和轴承的设置,连接圈和轴承方便转动调节排气管,从而调节排气方向,插孔和插接结构能够在调节好排气方向时,使排气管保持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活动槽、拉杆、挡圈和弹簧,所述连接圈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拉杆上位于挡圈的上方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活动槽的内顶壁抵接,所述拉杆的底端位于插孔内部,通过活动槽、拉杆、挡圈和弹簧的设置,能够在转动调节排气方向时,向上拉动拉杆,使挡圈压缩弹簧,当排气管调节到位后,松开拉杆,弹簧使拉杆复位并插入插孔内,从而固定排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水泵、送水管、圆形管、喷头和回流管,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两个端口均连接有送水管,一个所述送水管与水箱内部连通,另一个所述送水管连接有圆形管,所述圆形管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回流管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与微处理器连接,通过水箱、水泵、送水管、圆形管、喷头和回流管的设置,能够对杀菌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喷淋加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水箱位于固定板上,所述水箱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圆形管的外侧通过固定杆与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观察窗和固定杆的设置,固定板用于放置水箱,观察窗方便查看水箱内的液位,固定杆能够使圆形管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效过滤网、活性炭网板、紫外线灯管、蛇形透明玻璃管、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电热管、加湿装置和温湿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在进行空气循环时,高效过滤网和活性炭网板能够对进入进气管内的空气进行高效过滤,提高空气的清洁度,紫外线灯管够持续照射蛇形透明玻璃管,并通过紫外线灯管和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的配合,能够对蛇形透明玻璃管内排出的空气进行光触媒灭菌净化,同时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杀菌净化后的空气的温湿度,电热管能够对杀菌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加湿装置能够对杀菌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喷淋加湿,从而实现对空气干湿程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形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万向轮;3、进气管;4、排气管;5、防尘罩;6、高效过滤网;7、进气扇;8、活性炭网板;9、隔板;10、集气管;11、紫外线灯管;12、蛇形透明玻璃管;13、圆形拱板;14、通气孔;15、电热管;16、加湿装置;1601、水箱;1602、水泵;1603、送水管;1604、圆形管;1605、喷头;1606、回流管;17、温湿度传感器;18、控制面板;19、蓄电池;20、连接圈;21、插孔;22、轴承;23、插接结构;2301、活动槽;2302、拉杆;2303、挡圈;2304、弹簧;24、固定板;25、观察窗;26、固定杆;27、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1和万向轮2,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为了将空气通入箱体1内,并对空气进行高效过滤净化,提高空气的清洁度,在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3,进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网6,高效过滤网6上设置有进气扇7,进气管3的内部位于高效过滤网6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网板8,为了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在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隔板9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管10,进气管3的出口端与集气管10连通,集气管10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管11,集气管10上位于紫外线灯管11的外侧连接有多个蛇形透明玻璃管12,箱体1的内壁位于蛇形透明玻璃管12的上方设置有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27,为了将杀菌净化后的空气向上输送,在箱体1的内壁位于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27的上方设置有圆形拱板13,圆形拱板13上开设有通气孔14,为了实时检测杀菌净化后的空气的温湿度,在箱体1的内顶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7,为了对空气的温湿度进行调节,在箱体1的内顶壁设置有电热管15,并在箱体1的一侧的固定板24上设置有水箱1601,水箱160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25,水箱160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1602,水泵1602的两个端口均连接有送水管1603,一个送水管1603与水箱1601内部连通,另一个送水管1603连接有圆形管1604,圆形管1604的外侧通过固定杆26与水箱1601的内壁固定连接,圆形管1604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头1605,箱体1的一侧通过回流管1606与水箱1601连通,为了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在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4,为了防止外界灰尘杂质大量进入进气管3和排气管4内,在进气管3的进口端和排气管4的出口端均设置有防尘罩5,为了对排气管4的排气方向进行调节,在排气管4上设置有连接圈20,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插孔21,箱体1的内顶壁的内部设置有轴承22,排气管4与轴承22活动连接,并在连接圈20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301,活动槽2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2302,拉杆2302上固定连接有挡圈2303,拉杆2302上位于挡圈2303的上方套有弹簧2304,弹簧2304的顶端与活动槽2301的内顶壁抵接,拉杆2302的底端位于插孔21内部,为了对进气扇7、紫外线灯管11、电热管15、水泵1602和温湿度传感器17的开关进行控制和供电,在箱体1的正面设置了内有微处理器的控制面板18,箱体1的内部位于隔板9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空气循环净化时,首先利用控制面板18开启进气扇7、紫外线灯管11和温湿度传感器17,并利用蓄电池19供电,进气扇7将空气抽入进气管3内,空气经过防尘罩5、高效过滤网6和活性炭网板8的过滤除味后进入集气管10内,接着空气从蛇形透明玻璃管12内排出,紫外线灯管11和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27并对空气进行光触媒杀菌净化,然后空气再从圆形拱板13的通气孔14向上输送,此时温湿度传感器17检测空气的干湿程度,当空气较干燥时,利用控制面板18开启水泵1602,此时水箱1601内的水通过送水管1603进入圆形管1604内,喷头1605并将水雾化喷向圆形拱板13的倾斜面上,从而加湿空气,而落下的水并从回流管1606重新流入水箱1601内,当空气较湿润时,利用控制面板18开启电热管15对空气进行干燥,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向上拉动拉杆2302,使挡圈2303压缩弹簧2304,此时可利用连接圈20转动调节排气管4,当排气管4调节到位后,松开拉杆2302,弹簧2304使拉杆2302复位并插入插孔21内,从而实现对排气管4排气方向的调节。
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用来启停进气扇、紫外线灯管、电热管、水泵和温湿度传感器,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和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空气循环设备,包括箱体(1)和万向轮(2),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进气管(3)的进口端和排气管(4)的出口端均设置有防尘罩(5),所述进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网(6),所述高效过滤网(6)上设置有进气扇(7),所述进气管(3)的内部位于高效过滤网(6)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网板(8),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管(10),所述进气管(3)的出口端与集气管(10)连通,所述集气管(10)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管(11),所述集气管(10)上位于紫外线灯管(11)的外侧连接有多个蛇形透明玻璃管(12),所述箱体(1)的内壁位于蛇形透明玻璃管(12)的上方设置有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27),所述箱体(1)的内壁位于纳米级二氧化钛网板(27)的上方设置有圆形拱板(13),所述圆形拱板(13)上开设有通气孔(14),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设置有电热管(15),所述箱体(1)的内壁位于电热管(15)和圆形拱板(13)之间设置有加湿装置(16),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7),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箱体(1)的内部位于隔板(9)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19),所述控制面板(18)内有微处理器,所述进气扇(7)、紫外线灯管(11)、电热管(15)、加湿装置(16)和温湿度传感器(17)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连接圈(20),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插孔(21),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的内部设置有轴承(22),所述排气管(4)与轴承(2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圈(20)上设置有插接结构(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23)包括活动槽(2301)、拉杆(2302)、挡圈(2303)和弹簧(2304),所述连接圈(20)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301),所述活动槽(2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2302),所述拉杆(2302)上固定连接有挡圈(2303),所述拉杆(2302)上位于挡圈(2303)的上方套有弹簧(2304),所述弹簧(2304)的顶端与活动槽(2301)的内顶壁抵接,所述拉杆(2302)的底端位于插孔(2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6)包括水箱(1601)、水泵(1602)、送水管(1603)、圆形管(1604)、喷头(1605)和回流管(1606),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601),所述水箱(160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1602),所述水泵(1602)的两个端口均连接有送水管(1603),一个所述送水管(1603)与水箱(1601)内部连通,另一个所述送水管(1603)连接有圆形管(1604),所述圆形管(1604)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头(1605),所述箱体(1)的一侧通过回流管(1606)与水箱(1601)连通,所述水泵(1602)与微处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4),所述水箱(1601)位于固定板(24)上,所述水箱(160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25),所述圆形管(1604)的外侧通过固定杆(26)与水箱(1601)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2320938863.8U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Active CN219735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8863.8U CN219735511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8863.8U CN219735511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5511U true CN219735511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8863.8U Active CN219735511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5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6980U (zh) 一种纯净型加湿器
CN110898300A (zh) 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诊断检测呼吸装置
CN219735511U (zh) 一种空气循环设备
CN112604112A (zh) 一种用于慢阻肺康复训练的专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47307U (zh) 一种传染病呼吸净化装置
CN111955416A (zh) 一种蛇类养殖用加温保湿设备
CN109718033A (zh) 一种基于介入护理术后防感染设备
CN215024323U (zh) 一种呼吸科用供氧装置
CN215526385U (zh) 一种医疗环境监测设备
CN205431453U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气体控制动物模型饲养箱
CN107940653A (zh) 一种雾化抑菌加湿器
CN108273110A (zh) 中央空调模块式消毒机器人
CN115006168A (zh) 一种用于医学解剖的辅助装置
CN210750775U (zh) 一种人工气道患者用高流量湿化装置
CN211290415U (zh) 一种呼吸科临床用挂式空气消毒器
CN105454063B (zh) 全自动多功能气体控制动物模型饲养箱
CN113525027A (zh) 一种具有除尘加湿功能的工程车辆空调设备
CN208186654U (zh) 空调器
CN112797529B (zh) 一种适用于病房的加湿设备
CN215900407U (zh) 一种耳鼻喉科眩晕病人用药物干湿自动调节装置
CN209900384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装置
CN216909700U (zh) 一种艾灸自动吸烟装置
CN215135134U (zh) 一种多功能慢阻肺康复训练装置
CN2317879Y (zh) 多功能超声雾化循环感冒治疗器
CN214388356U (zh) 高效杀菌消毒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