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4266U -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4266U
CN219734266U CN202223249756.9U CN202223249756U CN219734266U CN 219734266 U CN219734266 U CN 219734266U CN 202223249756 U CN202223249756 U CN 202223249756U CN 219734266 U CN219734266 U CN 219734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ssembly
hole
central tub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97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志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UI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UI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UI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UI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497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4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4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4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包括阀体、设在阀体上的阀孔、阀芯、与阀芯连接的阀杆组件以及套管组件;阀体内部为中空结构,阀孔与中空结构连通,阀孔边缘向上凸出形成安装部;阀杆组件安装在阀孔内并延伸出阀孔;套管组件包括中心管和工作帽组件;中心管套设在阀杆组件外周并与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工作帽组件安装在中心管远离安装部的一端;阀体两侧设置有端管,端管与阀体密封连接且与中空结构连通,端管上设置有放散阀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管和阀体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维修更换时无需破坏性锯掉中心管,方便快捷、成本低、工程量小,不容易造成阀体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背景技术
PE燃气球阀作为城市PE燃气管道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PE燃气管道中。由于埋地使用,PE燃气球阀操作帽位置一般都连接上一段中心管,以起到防护作用,对于一些放散型阀门,中心管除了防护作用外,还连接着操作头,起到支撑作用。PE燃气球阀主体采用与PE燃气管材同样的PE材料一体式焊接而成,PE燃气管材国标要求使用寿命达到50年以上,那么PE燃气球阀也应达到同样的使用寿命,然而PE燃气球阀结构复杂,球阀使用一定年限后,阀杆安装密封处经常有燃气泄漏情况,或使用不规范,使中心管内的操作帽或连杆断裂,此时需要对泄漏位置进行维修,对损坏的操作帽或连杆进行更换。
然而,目前PE燃气球阀的中心管和主体一般采用热熔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尤其是放散型球阀,基本上是采用热熔焊接方式连接,更换时需要破坏性锯掉中心管再进行更换,费时费力、成本高、工程量大,不小心还会造成阀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中心管和主体采用热熔焊接方式连接热熔焊接,更换时需要破坏性锯掉中心管再进行更换,费时费力、成本高、工程量大,不小心还会造成阀门损坏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包括阀体、设在所述阀体上的阀孔、阀芯、与所述阀芯连接的阀杆组件以及套管组件;所述阀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阀孔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阀孔边缘向上凸出形成安装部;所述阀杆组件安装在所述阀孔内并延伸出所述阀孔;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中心管和工作帽组件;所述中心管套设在所述阀杆组件外周并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帽组件安装在所述中心管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所述阀体两侧设置有端管,所述端管与所述阀体密封连接且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端管上设置有放散阀组件。
本技术方案中,需将该放散型球阀埋地并安装在PE燃气管材中使用;具体地,利用端管与PE燃气管材连接;当阀杆组件发生燃气泄漏情况,或中心管内的阀杆组件损坏断裂,需要对泄漏位置进行维修或需要更换零件时,操作过程为:首先清理中心管周围的泥土,打开放散阀组件,将PE燃气管材内余气放散尽,以保证维修工作的安全性;之后利用工具拆卸中心管,使中心管脱离阀体,再拿下套管组件;之后即可对泄漏位置进行维修,或更换阀杆组件中破损的零件,最后再将中心管安装回安装部上,即重新安装套管组件,这样就完成了维修。本技术方案的中心管和阀体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维修更换时无需破坏性锯掉中心管,方便快捷、成本低、工程量小,不容易造成阀体的损坏。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卡紧所述中心管的卡套,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中心管安装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套安装在所述卡槽内且位于所述卡槽靠外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外壁之间;所述卡槽靠内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管内侧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底部设置有防转凸台,所述中心管下端设置与所述防转凸台对应的防转凹槽,所述防转凸台可安装在所述防转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靠外的内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卡套内侧面设置有倒锯齿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卡套上设置有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卡套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
作为优选,还包括压紧帽,所述压紧帽上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与螺纹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螺纹孔的直径;所述安装部外侧面设置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卡套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倒角结构;所述第二倒角结构的斜面与所述卡套上端的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斜面相互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组件包括设在所述阀孔内并延伸出所述阀孔的阀杆、密封组件以及操作帽;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帽连接;所述密封组件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阀杆外侧壁、所述阀孔的内壁接触;所述套管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心管内的长连杆;所述长连杆一端与所述操作帽连接;另一端所述工作帽组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心管和阀体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维修更换时无需破坏性锯掉中心管,方便快捷、成本低、工程量小,不容易造成阀体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D的放大图。
附图中:1、阀体;11、阀孔;12、中空结构;13、安装部;14、卡槽;141、第一凹槽;142、第二凹槽;15、第一密封槽;16、防转凸台;17、第二密封槽;2、阀芯;3、阀杆组件;31、阀杆;32、密封组件;321、阀杆密封圈;322、复合密封组件;33、操作帽;4、套管组件;41、中心管;411、防转凹槽;42、工作帽组件;43、长连杆;5、端管;6、放散阀组件;7、卡套;71、缺口;72、第一倒角结构;8、密封圈;9、压紧帽;91、阶梯孔;911、通孔;912、螺纹孔;92、第二倒角结构;10、密封副组件;18、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包括阀体1、设在阀体1上的阀孔11、阀芯2、与阀芯2连接的阀杆组件3以及套管组件4;阀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12,阀孔11与中空结构12连通,阀孔11边缘向上凸出形成安装部13;阀杆组件3安装在阀孔11内并延伸出阀孔11;套管组件4包括中心管41和工作帽组件42;中心管41套设在阀杆组件3外周并与安装部13可拆卸连接,工作帽组件42安装在中心管41远离安装部13的一端;阀体1两侧设置有端管5,端管5与阀体1密封连接且与中空结构12连通,端管5上设置有放散阀组件6。
在本实施例中,需将该放散型球阀埋地并安装在PE燃气管材中使用;具体地,利用端管5与PE燃气管材连接;当阀杆组件3发生燃气泄漏情况,或中心管41内的阀杆组件3损坏断裂,需要对泄漏位置进行维修或需要更换零件时,操作过程为:首先清理中心管41周围的泥土,打开放散阀组件6,将PE燃气管材内余气放散尽,以保证维修工作的安全性;之后利用工具拆卸中心管41,使中心管41脱离阀体1,再拿下套管组件4;之后即可对泄漏位置进行维修,或更换阀杆组件3中破损的零件,最后再将中心管41安装回安装部13上,即重新安装套管组件4,这样就完成了维修。本实施例的中心管41和阀体1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维修更换时无需破坏性锯掉中心管41,方便快捷、成本低、工程量小,不容易造成阀体1的损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中心管41与阀体1的连接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还包括用于卡紧中心管41的卡套7,安装部13上设置有卡槽14,中心管41安装在卡槽14内;卡套7安装在卡槽14内且位于卡槽14靠外的内壁与中心管41外壁之间;卡槽14靠内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5,第一密封槽15内安装有密封圈8,密封圈8的外周面与中心管41内侧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4为阶梯槽,即卡槽14包括深度不同的第一凹槽141和第二凹槽142,第一凹槽141与第二凹槽142相互连通形成阶梯槽,第二凹槽142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141的深度;第一密封槽14位于第二凹槽142的内侧壁上;此处深度的基准面为图6中的b面。本实施例的中心管41承插于阀体1的第一凹槽141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允许有水、沙土杂质进入中心管41内,因此中心管41与第一凹槽141之间需要进行密封,利用密封圈8安装进第一密封槽14内,这种密封方式安装简单、牢靠实用。其中,该密封圈8为O型胶圈。本实施例的卡套7可卡紧中心管41,防止中心管41脱出卡槽14,具体的方法是:卡套7受到挤压力,产生形变,从而卡紧中心管41。
如图2和图4所示,卡槽14底部设置有防转凸台15,中心管41下端设置对应的防转凹槽411,防转凸台15安装在防转凹槽411内。由于中心管41上端与工作帽组件42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会通过旋转工作帽组件42来启闭球阀,中心管41可以支撑工作帽组件42,同时中心管41不能随工作帽组件42进行旋转,故需在卡槽14底部设计防转凸台15,中心管41下端开设有防转凹槽411,防转凸台15与防转凹槽411配合安装完成后,便能限制中心管41旋转。具体的,防转凸台15形成于第一凹槽141的底部。
如图6所示,卡槽14靠外的内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即第二凹槽142靠外的内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第二凹槽142的空间自上向下逐渐变小。在将卡套7向下挤压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容纳的空间逐渐变小,故卡套7能受压变形,从而能卡紧中心管41。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卡套7更容易安装进第二凹槽142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卡套7内侧面设置为倒锯齿状结构。当卡套7受到压力,将倒锯齿状结构压入中心管41的外表面,在拉拔中心管41时,中心管41受卡套7上的倒锯齿状结构卡紧,因此中心管41难以从安装部13中的卡槽14拔出。
如图1和图5所示,卡套7上设置有缺口71。本实施例的卡套7由韧性好的钢质材料制成,卡套7的外径受到挤压就会产生形变,缺口71为卡套7的变形提供空间。
如图1和图6所示,卡套7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72。具体的,缺口71位于环形结构。相对的,卡槽14也为环形结构,卡槽14的中心与阀孔11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卡套7下端的第一倒角结构72的斜面与第二凹槽142的斜面接触,以便于安装;卡套7受到挤压就会产生形变,卡套7上下两端的第一倒角结构72一定程度上为卡套7变形提供挤压的空间,使其压得更紧。即卡套7由中间向上下两端的方向逐渐产生形变并被压紧,且在卡套7逐渐下移的过程中,第一倒角结构72起到了导向作用。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还包括压紧帽9,压紧帽9上设置有阶梯孔91,阶梯孔91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911与螺纹孔912,通孔911的直径小于螺纹孔912的直径;安装部13外侧面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与螺纹孔912配合。本实施例的压紧帽9是一个压紧部件,用于压紧卡套7并使卡套7受力产生形变。本实施例将卡套7安装完成后,再将压紧帽9旋紧,使压紧帽9能压紧卡套7;由于中心管41受卡套7卡紧,而卡套7又受到压紧帽9压紧,因此中心管41不能从卡槽14内拔出。进一步的,第一凹槽141靠外的内侧壁的为倾斜结构,与第一倒角结构72倾斜方向相反。
如图6所示,通孔911靠近卡套7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倒角结构92;第二倒角结构92的斜面与卡套7上端的第一倒角结构72的斜面相互抵接。这样,旋紧压紧帽9,即能压紧卡套7。
如图2和图6所示,阀杆组件3包括设在阀孔11内并延伸出阀孔11的阀杆31、密封组件32以及操作帽33;阀杆31的一端与阀芯2相连;另一端与操作帽33连接;密封组件32的两侧壁分别与阀杆31外侧壁、阀孔11的内壁接触;套管组件4还包括安装在中心管41内的长连杆43;长连杆43一端与操作帽33连接;另一端工作帽组件42连接。进一步的,密封组件32包括多个阀杆密封圈321和复合密封组件322,阀孔11内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密封槽17,阀杆密封圈321安装在第二密封槽17内且受到阀杆31与阀孔11的挤压,从而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为加强密封作用,还将复合密封组件322也安装阀孔11内且其也受到阀杆31与阀孔11的挤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连接PE管道与阀体1的安装在端管5内的密封副组件10以及固定架18,本实施例阀体1上的两个端管6上均设置放散阀组件6,固定架18依次连接其中一个放散阀组件6、中心管41、另一个放散阀组件6,以稳固放散阀组件6。进一步的,在完成上述的安装步骤后,再利用螺栓将固定架18安装于中心管41上;再依次将其安装在两侧的放散阀组件6上。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如下:
先将阀杆密封圈321安装于第二密封槽17内,再将阀杆31装入阀孔11内,再将阀芯2装入中空结构内,并与阀杆31配合好,然后通过焊接机台将端管5、密封副组件10、阀体1焊接成为一体;完成焊接工序后,将复合密封组件322安装于阀孔11对应的位置;之后,将操作帽34安装在阀杆31对应位置,再将密封圈8安装在第一密封槽14内,将中心管41插入卡槽14内,这个过程需将防转凹槽411与防转凸台15配合安装;然后将卡套7也套进卡槽14内,再把压紧帽9装于安装部13上,压紧帽9与安装部13通过螺纹安装,拧紧压紧帽9的过程中,卡套7受力向下和向内挤压,卡紧中心管41外壁;之后,再将长连杆43装入中心管41内,并使长连杆43与操作帽34连接,通过焊接设备将工作帽组件42与中心管41顶端进行焊接;然后再把放散阀组件6用热熔承插焊接方式焊接在阀体1对应的孔位。
本实用新型在埋地PE燃气管道使用过程中,当阀杆31安装密封处有燃气泄漏情况,或中心管12内的操作帽33或长连杆43断裂,需要对泄漏位置进行维修,对破损的操作帽33或长连杆43进行更换时。操作方法是,打开阀门井盖,按规范做好阀井和周围环境通风、围栏、安全警戒标识及备好要更换的零件、工具后,首先清理中心管41周围的泥土,用扳手拧下固定架18的螺栓,拆下固定架18后,将压紧帽9拧松开,用螺丝刀把卡紧在中心管12上的卡套7松掉后,用起子撬开中心管41,拿下中心管41和工作帽组件42组合体后,即可对泄漏位置进行维修,对破损的操作帽33或长连杆43进行更换,然后将中心管41和工作帽组件42组合体安装回阀体1的卡槽14内,安装回卡套7,并用压紧帽9锁紧中心管41,最后装回固定架18,这样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放散型球阀的维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设在所述阀体(1)上的阀孔(11)、阀芯(2)、与所述阀芯(2)连接的阀杆组件(3)以及套管组件(4);所述阀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12),所述阀孔(11)与所述中空结构(12)连通,所述阀孔(11)边缘向上凸出形成安装部(13);所述阀杆组件(3)安装在所述阀孔(11)内并延伸出所述阀孔(11);所述套管组件(4)包括中心管(41)和工作帽组件(42);所述中心管(41)套设在所述阀杆组件(3)外周并与所述安装部(13)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帽组件(42)安装在所述中心管(41)远离所述安装部(13)的一端;所述阀体(1)两侧设置有端管(5),所述端管(5)与所述阀体(1)密封连接且与所述中空结构(12)连通,所述端管(5)上设置有放散阀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卡紧所述中心管(41)的卡套(7),所述安装部(13)上设置有卡槽(14),所述中心管(41)安装在所述卡槽(14)内;所述卡套(7)安装在所述卡槽(14)内且位于所述卡槽(14)靠外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41)外壁之间;所述卡槽(14)靠内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5),所述第一密封槽(15)内安装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管(41)内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4)底部设置有防转凸台(16),所述中心管(41)下端设置与所述防转凸台(16)对应的防转凹槽(411),所述防转凸台(16)可安装在所述防转凹槽(4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4)靠外的内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7)内侧面设置有倒锯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7)上设置有缺口(7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7)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帽(9),所述压紧帽(9)上设置有阶梯孔(91),所述阶梯孔(91)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911)与螺纹孔(912),所述通孔(911)的直径小于螺纹孔(912)的直径;所述安装部(13)外侧面设置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912)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11)靠近所述卡套(7)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倒角结构(92);所述第二倒角结构(92)的斜面与所述卡套(7)上端的所述第一倒角结构(72)的斜面相互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组件(3)包括设在所述阀孔(11)内并延伸出所述阀孔(11)的阀杆(31)、密封组件(32)以及操作帽(33);所述阀杆(31)的一端与所述阀芯(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帽(33)连接;所述密封组件(32)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阀杆(31)外侧壁、所述阀孔(11)的内壁接触;所述套管组件(4)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心管(41)内的长连杆(43);所述长连杆(43)一端与所述操作帽(33)连接;另一端所述工作帽组件(42)连接。
CN202223249756.9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Active CN219734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9756.9U CN21973426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9756.9U CN21973426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4266U true CN219734266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5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9756.9U Active CN21973426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4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1314U (zh) 阀杆和阀塞组件以及杆和塞组件
US5052431A (en) Pipeline repai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058620A (en) Insertion assembly for boring a hole in a pipe
US4820474A (en) Pressure seal stud hole plug unit
US5038818A (en) Insertion assembly for a pipe completion plug
CN219734266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放散型球阀
US5054512A (en) Insertion assembly for a pipe stopper
KR19980051759A (ko) 반도체 가스실린더 교체용 공구
CN211039763U (zh) 一种高温高压硬密封球阀
CN110281203B (zh) 一种常压换合金刀具密封装置维修更换工装及使用方法
CN112763309A (zh) 一种薄壁圆管件水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KR200482470Y1 (ko) 신축조절기능을 가진 수도미터기하우징
KR20110048648A (ko) 고압 주증기 배관 플랜지 정렬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랜지 정렬 방법
CN208812018U (zh) 一种快速紧固和拆卸的螺栓拉伸器
CN111272361B (zh) 列管式换热器单根列管试压测漏工具
US7455010B2 (en) Expanded barrel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y
CN210770319U (zh) 一种斜角阀
CN2473435Y (zh) 新型管子密封连接件
KR200445193Y1 (ko) 수동 씰 용접 밸브의 밸브 보닛 분해 및 조임 공구
CN111664988A (zh) 一种水管压力在线检测方法
CN217327995U (zh) 一种螺栓紧固装置
CN115854162B (zh) 一种液压锁紧工装法兰及其使用方法
CN218698392U (zh) 带压装拆装置
CN220128675U (zh) 核级球阀内组件快速拆装工具
CN218153014U (zh) 一种光面管头试压封堵用胀塞辅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