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3534U - 一种空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3534U
CN219733534U CN202320171865.9U CN202320171865U CN219733534U CN 219733534 U CN219733534 U CN 219733534U CN 202320171865 U CN202320171865 U CN 202320171865U CN 219733534 U CN219733534 U CN 219733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air inlet
inlet channel
groov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18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浩
郭东邵
张立成
陈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18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3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3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3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属于摩托车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进气量可调空滤器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空滤器包括具有主进气口的壳体,壳体上具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在进气通道内位于靠近下侧壁的壳体上铰接有盖板,盖板的摆动端朝进气通道的进口方向设置,壳体上设有能带动盖板摆动的驱动件,在驱动件的带动下盖板的摆动端能朝向进气通道上侧壁方向摆动至抵靠在壳体上将进气通道关闭,且当进气通道关闭时盖板倾斜设置在进气通道内。在驱动件驱动盖板转动关闭副进气口时,整个盖板是处于倾斜状态的,这样气流流过冲击盖板时会推动盖板的摆动端顶压在侧壁二上,让副进气口保持更好的关闭状态,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空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滤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将空气进行过滤再进入发动机缸室内配合燃料进行燃烧,所以在发动机上一般都安装有空滤器,空滤器的主要作用是外界的空气先通入空滤器内进行过滤,然后再通过管路连接到发动机上。常规的空滤器都只具备一个进气口,空气从进气口处进入空滤器内进行过滤,但是这样的空滤器在被市场所慢慢淘汰,主要原因在于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对进气需求很小,在高转速运行下对进气需求很大,特别是在急加速情况下需要大量进气配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进气口开设小了就无法满足高转速下的需求,如果进气口开大了会导致布置空间浪费,而且在气流通过下很容易产生噪音。
后来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人研发了能控制进气口开合大小的空滤器,主要原理就是在空滤器的进气口内安装开关阀,但是由于摩托车在行驶时进风的风流强度是很大的,常规的开关阀经不起长时间的使用,而且在半开状态下现有的开合结构无法稳定的对冲强风使得进气口保持一定的开合状态。实际在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持进气口开合状态成了整个产品开发的重要难点,如果进气口的开合状态没有得到保证的话,在相应的发动机运行状态下得不到充足的进气来配合燃烧,很容易造成发动机以及其他各个元器件损坏。而且在进气口处设置能控制开关大小的结构后,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进气口处的噪音变大了,使得整个发动机运行的噪音随之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空滤器。它所解决的是现有的进气量可调空滤器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滤器,包括具有主进气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在进气通道内位于靠近下侧壁的壳体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摆动端朝进气通道的进口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带动盖板摆动的驱动件,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所述盖板的摆动端能朝向进气通道上侧壁方向摆动至抵靠在壳体上将进气通道关闭,且当进气通道关闭时所述盖板倾斜设置在进气通道内。
本申请的空滤器包括两个进气口,一个是处于敞开状态的主进气口,另一个是可以选择打开的进气通道的进口即副进气口。本申请的创新点在于控制打开进气通道的盖板的后端与壳体铰接使得盖板靠近进气通道进口的前端能绕铰接位转动,在驱动件驱动盖板转动关闭副进气口时,整个盖板是处于倾斜状态的,摆动端高,铰接端低,摆动端靠近进气通道进口,铰接端远离进气通道的进口,这样气流流过冲击盖板时会推动盖板的摆动端顶压在上侧壁上,让进气通道保持更好更稳定的关闭状态,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样设计的驱动件不需要提供很强的支撑力去给予盖板对抗气流所产生的推力,反而是利用了气流的推力来让盖板牢牢抵靠在壳体上形成密封让进气通道保持稳定的关闭状态,设计十分巧妙。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盖板的铰接端指的是盖板与壳体铰接连接的铰接位所在一端,盖板的摆动端指的是与铰接端对立的另一端部能绕铰接位转动即为摆动端,本申请的铰接端在内,摆动端在外,驱动件驱动时外侧抬升形成斜面,气流冲击过能进一步推动盖板抬升,让副进气口密封效果以及关闭后的稳定性都得到提升。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进气通道的下侧壁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盖板的铰接端靠近让位槽槽底面设置,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所述盖板的摆动端能朝向让位槽内摆动至抵靠在让位槽槽底面上。
在进气通道开启状态下,盖板是平铺在让位槽内的,特别是盖板靠近副进气口一侧的摆动端位于让位槽内,没有凸出于让位槽外,这样在进气时气流流过就不会将摆动端吹起,让开启状态下的副进气口也能稳定进气。让位槽的设计还能有效的对驱动件进行减负,因为盖板受到气流作用力减少了后,驱动件就不需要提供过多的推力去让盖板保持抵靠在壳体上,使得驱动件的工作更加稳定,让进气通道开启状态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盖板靠近让位槽槽底的侧面上凸出有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的凸出厚度自铰接端至摆动端逐渐减少,当抵挡部抵靠在让位槽槽底面上时所述盖板摆动端的高度低于铰接端的高度。
由于盖板的底部凸出有抵挡部,所以开启进气通道时抵挡部抵靠在让位槽的槽底面上,由于抵挡部的厚度越靠近摆动端越小,所以,摆动端更加贴近让位槽槽底,铰接端的盖板相对摆动端的位置要高,这样让盖板处于倾斜的状态,气流流过时能对盖板产生向下顶推的力,让盖板即使没有推动件的顶推也能牢牢的抵靠在让位槽的槽底上,使得副进气口保持稳定的开启状态。
在进气通道开启时盖板与让位槽槽底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而且间隙越靠近铰接端间隙越大,强气流经过盖板与让位槽之间的间隙时可能会使得盖板晃动甚至翻转,所以本申请的抵挡部完全与让位槽槽底贴靠消除间隙,使得让位槽底面与盖板之间紧密配合,这样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进气通道进口的上口沿处设有朝向下口沿方向凸出的挡沿,所述进气通道的上侧壁上位于与挡沿相邻处设有内凹槽,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盖板的摆动端能摆入内凹槽内并抵靠在内凹槽的槽壁上且所述挡沿阻挡在盖板的摆动端的前方。
在进气通道的进口上口沿处凸出有挡沿,在挡沿内侧的壳体上又开设有内凹槽,盖板的摆动端能转动进入内凹槽内并抵靠在内凹槽的槽壁上,挡沿能阻挡在盖板摆动端的端部前方,气流过来会全部被挡沿阻挡对处于内凹槽内的摆动端起到保护作用,让气流就不会从盖板端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过,让进气通道的关闭处于一个十分稳定的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位于内凹槽处凸出有让位凸部,所述驱动件安装在让位凸部后方的壳体上。
由于受到壳体本身厚度的限制,在壳体内部开设有内凹槽后在其外部形成了凸出的让位凸部,让位凸部的设计刚好挡在驱动件的前方,这样在摩托车高速前进时让位凸部能对气流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有效防止驱动件长期被气流所冲击侵蚀,使得驱动件长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了空滤器整体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让位凸部靠进气通道的进口所在一侧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挡沿方向延伸并与挡沿的侧面相接形成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相对于进气通道的上侧壁倾斜设置。
本申请的驱动件安装在安装孔内且伸缩端是伸入壳体内与盖板连接的,由于壳体厚度有限,所以驱动件的下端部分还是位于壳体内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本申请的让位凸部上的导流面在接触到强气流时能被导流面导向向下冲入副进气口内,导流面的设计如同空调的出风口叶片,能改变气流的流向,经过导流面导向的气流能压迫正常进入副进气口处的气流朝向侧壁一方向靠,从而减少位于壳体内的驱动件受到强气流的侵蚀,保证驱动件长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壳体上位于进气通道进口的下口沿前方凸出有阻挡凸肋。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进气通道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凸出有台阶部,两台阶部对称设置所述台阶部上具有抵挡侧面,所述抵挡侧面与所述内凹槽靠内侧的槽壁相接,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盖板的摆动端能抵靠在内凹槽的槽壁上且同时所述盖板两侧部分别抵靠在抵挡侧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盖板的铰接端的端部两侧均凸出有圆形凸块,所述让位槽两侧槽壁上均开设有与圆形凸块配合的凹点,所述盖板通过两个圆形凸块分别卡入对应的凹点处铰接在壳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空滤器中,所述侧壁二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件为负压开关,所述负压开关固定在安装孔内侧,所述负压开关的伸缩端连接在盖板上且能拉动盖板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的优点在于:
1、本申请的盖板的后端与壳体铰接使得盖板靠近副进气口的前端能绕铰接位转动,在驱动件驱动盖板转动关闭副进气口时,整个盖板是处于倾斜状态的,这样气流流过冲击盖板时会推动盖板的摆动端顶压在侧壁二上,让副进气口保持更好的关闭状态,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2、在副进气口开启时,盖板处于让位槽内且盖板前端低后高,也呈倾斜状设置,这样气流流过时能对盖板产生向下顶推的力,让盖板即使没有推动件的顶推也能牢牢的抵靠在让位槽的槽底上,使得副进气口保持稳定的开启状态。
3、在壳体上凸出有让位凸部,让位凸部刚好挡在驱动件的前方,这样在摩托车高速前进时让位凸部能对气流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有效防止驱动件长期被气流所冲击侵蚀,使得驱动件长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了空滤器整体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副进气口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副进气口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图4的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零件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另一角度的零件图。
图中,1、壳体;11、主进气口;12、进气通道;121、进口;13、让位槽;131、凹点;14、挡沿;15、内凹槽;16、让位凸部;161、倾斜面;17、导流面;18、阻挡凸肋;19、台阶部;191、抵挡侧面;2、盖板;21、摆动端;22、铰接端;23、抵挡部;24、圆形凸块;25、连接位;26、侧孔;3、驱动件;31、伸缩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7所示的一种空滤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上具有主进气口和副进气口,副进气口内侧具有进气通道12,进气通道12的进口即为副进气口,进气通道内侧具有相对立的且上下布置的侧壁一和侧壁二,侧壁一位于副进气口的下沿内侧的壳体1内,侧壁二位于副进气口的上沿内侧的壳体1内,侧壁一实际为一块底板的上表面,底板固定在壳体1内侧的副进气口的下沿处,并且与副进气口的下沿处形成台阶状结构即底板的位置低于副进气口的下沿,这样的台阶状结构即为让位槽13,在让位槽13内设置有盖板2,盖板2是呈平铺状的不是竖直设置的,并且在此解释盖板2的铰接端22指的是盖板2上铰接位置所处的一端,盖板2的摆动端21指的是绕铰接位置转动的一端。本申请的盖板2的一端铰接在壳体1上,盖板2的摆动端21位于靠近副进气口一侧,盖板2的铰接端22位于远离副进气口一侧,壳体1上安装有能驱动盖板2转动的驱动件3且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盖板2绕铰接位转动使其上的摆动端21能靠近并抵靠在侧壁二上将副进气口关闭;当副进气口关闭时盖板2斜设在侧壁一和侧壁二之间。本申请的铰接端22在内,摆动端21在外,驱动件3驱动时外侧抬升形成斜面,这样气流流过冲击盖板2时会推动盖板2的摆动端21顶压在侧壁二上,让副进气口保持更好的关闭状态,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驱动件3就不再需要提供很强的支撑力去给予盖板2对抗气流所产生的推力,反而是利用了气流的推力来让盖板2牢牢抵靠在侧壁二上形成密封让副进气口保持稳定的关闭状态,设计十分巧妙。在副进气口开启状态下,盖板2是位于让位槽13内的,特别是盖板2靠近副进气口一侧的摆动端21位于让位槽13内,没有凸出于让位槽13外,这样在进气时气流流过就不会将摆动端21吹起,让开启状态下的副进气口也能稳定进气。让位槽13的设计还能有效的对驱动件3进行减负,因为盖板2受到气流作用力少了后,驱动件3就不需要提供过多的推力去让盖板2保持抵靠在侧壁一一侧,使得驱动件3的工作更加稳定,让副进气口开启状态更加稳定。
盖板2的铰接端22沿其宽度方向凸出有肋条,盖板2的铰接端22位于让位槽13槽底面的上方。盖板2宽度所在两侧部上位于肋条处凸出有圆形凸块24,在壳体1的两侧壁上位于靠近底板附近开设有与圆形凸块24配合的凹点131,盖板2通过两个圆形凸块24分别卡入对应的凹点131处铰接在壳体1上,而在盖板2的摆动端21底部上并没有任何类似肋条的存在,在摆动端21抵靠在底板上时,摆动端21一侧必然低于铰接端22,使得盖板2呈现倾斜的状态。那么气流流过时由低往高运动会对盖板2产生向下顶推的力,让盖板2即使没有推动件的顶推也能牢牢的抵靠底板上,使得副进气口保持稳定的开启状态。盖板2靠近让位槽13槽底的侧面上凸出有抵挡部23,抵挡部23具有倾斜面161,当盖板2的摆动端21抵靠在让位槽13的槽底面上时倾斜面161与让位槽13的槽底面相贴靠。在副进气口开启到最大时盖板2整体是倾斜状态的,所以盖板2与让位槽13槽底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而且间隙越靠近铰接端22间隙越大,强气流经过盖板2与让位槽13之间的间隙时可能会使得盖板2晃动甚至翻转,所以本申请通过在盖板2底部设置抵挡部23,抵挡部23的倾斜面161完全与让位槽13槽底贴靠消除间隙,使得让位槽13底面与盖板2之间紧密配合,这样稳定性更好。
在副进气口的上沿处具有呈倒V形状的屋檐结构,屋檐结构内侧形成倒V形状的内凹槽15,内凹槽15部分也位于槽壁二上,盖板2绕铰接位转动使其上的摆动端21端部进入内凹槽15内并抵靠在内凹槽15的槽壁上,屋檐结构的外沿位于盖板2的前方,阻挡在副进气口的上沿处,能对气流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这样的阻挡的作用在于让气流就不会从盖板2端部与侧壁二之间的间隙流过,让副进气口的关闭处于一个十分稳定的状态。而由于屋檐结构处具有内凹槽15,所以在屋檐结构的顶部呈现拱起的让位凸部16,让位凸部16也是呈倒V形状。让位凸部16的存在能起到保护驱动件3的作用,本申请的驱动件3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上,并且刚好固定在让位凸部16的后方,在摩托车高速前进时让位凸部16能对气流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有效防止驱动件3长期被气流所冲击侵蚀,使得驱动件3长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了空滤器整体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在壳体1的顶部上开设有安装孔,驱动件3为负压开关,负压开关固定在安装孔内侧,负压开关的伸缩端31连接在盖板2上且能拉动盖板2转动。在盖板2的顶面中部上具有连接位25,连接位25上开设有侧孔26,伸缩端31呈钩子形状勾在侧孔26处。负压开关为外购的常规件,用于驱动盖板2升降,可以用其他结构替换比如气缸等,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屋檐结构的正面也就是让位凸部16位于靠副进气口一侧具有导流面17,整个导流面17是处于斜向上倾斜设置的,这样既能让一部分气流沿导流面17向上运动,也能让一部分气流向下冲入副进气口内,如同空调的出风口叶片,能改变气流的流向,经过导流面17导向的气流能压迫正常进入副进气口处的气流向下运动,从而减少位于壳体1内的负压开关受到强气流的侵蚀,保证负压开关长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壳体1上位于副进气口下沿的前方处凸出有阻挡凸肋18。阻挡凸肋18略微凸出一定高度,能让直面吹来的气流向上抬升一些,能有效避避免在副进气口开启时气流经过盖板2与让位槽13之间的间隙从而产生噪音。壳体1内位于与盖板2的铰接位轴线相垂直的两侧壁上均凸出有台阶部19,台阶部19上具有抵挡侧面191,抵挡侧面191与内凹槽15的槽壁相接,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盖板2两侧部分别抵靠在抵挡侧面191上,且盖板2的摆动端21端部抵靠在内凹槽15的槽壁上。抵挡侧面191与侧壁一之间的夹角在度左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滤器,包括具有主进气口(11)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具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12),在进气通道(12)内位于靠近下侧壁的壳体(1)上铰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摆动端(21)朝进气通道(12)的进口(121)方向设置,所述壳体(1)上设有能带动盖板(2)摆动的驱动件(3),在驱动件(3)的带动下所述盖板(2)的摆动端(21)能朝向进气通道(12)上侧壁方向摆动至抵靠在壳体(1)上将进气通道(12)关闭,且当进气通道(12)关闭时所述盖板(2)倾斜设置在进气通道(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2)的下侧壁上开设有让位槽(13),所述盖板(2)的铰接端(22)靠近让位槽(13)槽底面设置,在驱动件(3)的带动下所述盖板(2)的摆动端(21)能朝向让位槽(13)内摆动至抵靠在让位槽(13)槽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靠近让位槽(13)槽底的侧面上凸出有抵挡部(23),所述抵挡部(23)的厚度自铰接端(22)至摆动端(21)逐渐减少,当抵挡部(23)抵靠在让位槽(13)槽底面上时所述盖板(2)摆动端(21)的高度低于铰接端(2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2)进口(121)的上口沿处设有朝向下口沿方向凸出的挡沿(14),所述进气通道(12)的上侧壁上位于与挡沿(14)相邻处设有内凹槽(15),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所述盖板(2)的摆动端(21)能摆入内凹槽(15)内并抵靠在内凹槽(15)的槽壁上且所述挡沿(14)阻挡在盖板(2)的摆动端(21)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位于内凹槽(15)处凸出有让位凸部(16),所述驱动件(3)安装在让位凸部(16)后方的壳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凸部(16)靠进气通道(12)的进口(121)所在一侧具有倾斜面(161),所述倾斜面(161)朝向挡沿(14)方向延伸并与挡沿(14)的侧面相接形成导流面(17),所述导流面(17)相对于进气通道(12)的上侧壁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位于进气通道(12)进口(121)的下口沿前方凸出有阻挡凸肋(18)。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2)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凸出有台阶部(19),两台阶部(19)对称设置所述台阶部(19)上具有抵挡侧面(191),所述抵挡侧面(191)与所述内凹槽(15)靠内侧的槽壁相接,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所述盖板(2)的摆动端(21)能抵靠在内凹槽(15)的槽壁上且同时所述盖板(2)两侧部分别抵靠在抵挡侧面(19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铰接端(22)的端部两侧均凸出有圆形凸块(24),所述让位槽(13)两侧槽壁上均开设有与圆形凸块(24)配合的凹点(131),所述盖板(2)通过两个圆形凸块(24)分别卡入对应的凹点(131)处铰接在壳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为负压开关,所述负压开关的伸缩端(31)连接在盖板(2)上且能拉动盖板(2)转动。
CN202320171865.9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空滤器 Active CN219733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1865.9U CN219733534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空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1865.9U CN219733534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空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3534U true CN219733534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1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1865.9U Active CN219733534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空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3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1239B (zh) 简易启动膜片式化油器
EP3411255B1 (fr) Systeme de gestion d'entree d'air pour face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219733534U (zh) 一种空滤器
CN110873347A (zh) 一种吸油烟机
JP4566852B2 (ja) 横軸ポンプ、ポンプゲート設備、排水機場
CN204691947U (zh) 一种汽车空滤器防水进气口总成
CN115977840A (zh) 一种空滤器
CN212004536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调节阀
CN110925827A (zh) 一种带下置式反装风机系统的侧吸式油烟机
CN214092453U (zh) 一种新型引风机转换接口及应用其的引风机
CN210660668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16973665U (zh) 一种水封器地漏
CN201757012U (zh) 简易启动膜片式化油器
CN217604134U (zh) 风帽及排烟系统
KR200396410Y1 (ko) 집진기의 더스트 배출구조
CN219471970U (zh) 一种排水盖
CN219433454U (zh) 一种改进的风量阀
CN111380094A (zh) 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
CN219735416U (zh) 一种翻盖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12561418U (zh) 一种用于排口液位调节的双开式堰门
CN215295046U (zh) 一种挡烟板自动开合的吸油烟机
CN219775827U (zh) 一种拢烟结构及油烟机
KR101926975B1 (ko) 에어크리너 더블흡기포트 구조 및 에어크리너 직결 플랩 밸브
CN209159557U (zh) 后视镜自动除水装置
CN219221286U (zh) 一种三偏心调节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