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1181U -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1181U
CN219721181U CN202320791754.8U CN202320791754U CN219721181U CN 219721181 U CN219721181 U CN 219721181U CN 202320791754 U CN202320791754 U CN 202320791754U CN 219721181 U CN219721181 U CN 219721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lamping ring
locking
positioning block
direct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17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阳
朱红毅
朱海勇
张智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p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p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p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p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17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1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1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1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位置调节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所述X向调节组件安装于病床沿X方向延伸的滑轨上,并且所述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分别用于X向、Y向和Z向调节;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面为弧面的下压件和贴设于所述弧面的多个圆柱气囊,所述下压件连接于所述Z向调节单元上,所述圆柱气囊与外接充气装置连接。上述肢体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肢体固定操作简单且对病人姿势要求较低,同时气囊固定稳定性高并可与肢体大部分位置适配。

Description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背景技术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的痛觉抑制,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同时保障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安全。神经阻滞麻醉指的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
神经阻滞操作时必须严格控制穿刺针在人体内穿过的路径,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并控制穿刺针尖点准确到达神经丛,进而注射麻醉药物,获得最好的麻醉效果。
由于麻醉部位通常不固定,病人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以不同的姿势方便穿刺行针。穿刺过程可能疼痛不适,导致病人身体出现对抗或者躲避性的移动,造成穿刺时穿刺针的歪斜,影响麻醉效果,还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尤其是在麻醉点临近重要的动脉血管时。因此对给需要进行神经阻滞局部麻醉的患者进行穿刺时,如果病床上能有一套方便的装置可以固定住患者身体的局部,将提高麻醉穿刺的准确性,降低穿刺的风险。
传统的固定病人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束带固定在病床四周,或者其它卡具固定病人的肢体。这些装置安装固定后,对病人的姿势有很高的要求,病人只能按照特定的姿势才能固定,容易造成病人极度的不舒适,这些夹具很难适应任意部位,任意姿势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以至少解决部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肢体固定装置,用于病床上,包括:
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所述X向调节组件安装于病床沿X方向延伸的滑轨上,并且所述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分别用于X向、Y向和Z向调节;
固定组件,包括底面为弧面的下压件和贴设于所述弧面的多个圆柱气囊,所述下压件连接于所述Z向调节单元上,所述圆柱气囊与外接充气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肢体固定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轨道,适于与所述病床滑动连接;
第一锁定单元,插设于所述轨道上,适于锁定所述轨道的相对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Y向调节单元包括:
俯仰轴,包括呈L型连接的第一轴、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且安装后的所述第二轴沿Y向延伸;
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
第二锁定单元,插设于所述滑块上,适于锁定所述滑块的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Y向调节单元还包括俯仰调节单元,所述俯仰调节单元包括:
基部,固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内设容腔;所述基部上铰接有所述第一轴;
卡固单元,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容腔内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可与所述第一轴卡接锁定,所述第二定位块可与所述底座卡接锁定;
第三锁定单元,包括具有旋转轴的锁定旋钮和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凸轮;所述凸轮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并可在所述锁定旋钮的带动下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相离活动并卡接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部适配的第二齿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齿部,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齿部适配的第四齿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Z向调节单元包括:
第三轴,所述第三轴活动插接于所述滑块上;
第四锁定单元,安装于所述滑块上,并与所述第三轴对应设置,适于锁定所述第三轴与所述滑块的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的中部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滑块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三轴穿过所述通槽和所述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轴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圈;所述第四锁定单元包括:
锁定结构,包括可拼合呈环形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通孔外周,另一端弹性连接,且连接后的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的内圈可插入所述定位圈中以定位所述第三轴;
解锁结构,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弹性连接端的斜块,所述斜块沿Z向活动以张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斜块适配的斜面;所述解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斜块相连接的解锁按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病床,包括病床,所述病床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沿X向延伸的滑轨,每个所述滑轨上至少连接有一个如上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肢体固定装置通过底面为弧面的下压件下方设置多个圆柱气囊,一方面利用弧面与肢体适配,在通过外接充气装置给气囊充气以实现对病人的最终固定;同时肢体固定装置还通过位置调节组件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以使其能够适配更多体形的患者。上述肢体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肢体固定操作简单且对病人姿势要求较低,同时气囊固定稳定性高并可与肢体大部分位置适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病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肢体固定装置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肢体固定装置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I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I部分结构的另一侧剖放大图;
图9为图5中D-D的剖视图;
图10为第四锁定单元的结构放大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剖面图;
图12为第三轴与滑块连接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3为下压件与肢体的配合状态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病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肢体固定装置;
11-底座,111-第三齿部,12-第一锁定单元,13-气泵,14-压力计,15-进气接口,16-排气接口,17-显示面板,18-控制按钮;
21-俯仰轴,211-第一齿部,22-滑块,23-第二锁定单元;
31-第三轴,311-定位圈,32-第四锁定单元,321-第一卡环,322-第二卡环,323-拉簧,324-斜块,325-解锁按钮,326-销轴;
41-下压件,42-圆柱气囊,
51-基部,511-第一定位块,5111-第二齿部,512-第二定位块,513-弹簧,52-第三锁定单元,521-锁定旋钮,522-凸轮,53-气弹簧;
200-病床,210-滑轨;
300-穿刺机器人;400-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肢体固定装置100,用于病床200上,包括:
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所述X向调节组件安装于病床200沿X方向延伸的滑轨210上,并且所述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分别用于X向、Y向和Z向调节;
固定组件,包括底面为弧面的下压件41和贴设于所述弧面的多个圆柱气囊42,所述下压件41连接于所述Z向调节单元上,所述圆柱气囊42与外接充气装置连接。
上述结构中,下压件41的底面为端面为圆弧的弧面,其适于病床200配合以压住患者400的手臂或腿部,以防止手臂或腿部乱动。同时还通过在弧面涉及多个圆柱气囊42,进而利用气囊对手臂或腿部施加压力,从而提高舒适性。优选的,圆柱气囊42的长度与下压件41弧面轴向方向的长度相同,并且多个圆柱气囊42以平行于弧面轴向中心线的方式粘接于弧面上。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用于调整连接于其上的固定组件在病床200上的相对位置,进而便于使用时针对不同年龄体格的患者400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
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与所述滑轨210适配的轨道,适于与所述病床200滑动连接;
第一锁定单元12,插设于所述轨道上,适于锁定所述轨道的相对移动。
底座11通过设置轨道,从而实现在病床200滑轨210上移动,从而实现X向位置调节。第一锁定单元12为具有螺杆的调节旋钮,其中螺杆插设于轨道上设置的穿透螺孔中,并可于旋进时与滑轨210抵触,从而锁定所述轨道和滑轨21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Y向调节单元包括:
俯仰轴21,包括呈L型连接的第一轴、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并且安装后的所述第二轴沿Y向延伸;
滑块22,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
第二锁定单元23,插设于所述滑块22上,适于锁定所述滑块22的相对滑动。
具体的,滑块22呈U型,并以开口朝下的方式倒扣于第二轴上,进而可在第二轴上移动,从而实现Y向调节。第二锁定单元23与第一锁定单元12结构相同,为具有螺杆的调节旋钮,其中螺杆以平行于X轴的方式穿设于滑块22侧壁的螺孔中,并可于旋进时与第二轴抵触,从而锁定所述滑块22和第二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Y向调节单元还包括俯仰调节单元,所述俯仰调节单元包括:
基部51,固接于所述底座11上,且内设容腔;所述基部51上铰接有所述第一轴;
卡固单元,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容腔内的第一定位块511和第二定位块512,所述第一定位块511可与所述第一轴卡接锁定,所述第二定位块512可与所述底座11卡接锁定;
第三锁定单元52,包括具有旋转轴的锁定旋钮521和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凸轮522;所述凸轮522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511和所述第二定位块512之间,并可在所述锁定旋钮521的带动下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块511、第二定位块512相离活动并卡接锁定。
具体的,基部51中空的圆筒结构,其下方与底座11固接连接,上方设有一对具有通孔的耳部,第一轴的端部设有销轴326,销轴326插设于耳部的通孔内,从而使第一轴铰接于基部51上。第一定位块511包括相连接的底板、连接部以及凸起,其中底板的直径与基部51内腔直径基本相同,而连接部的直径小于底板,凸起设于连接部上,用于与第一轴卡接。进一步的,连接部外还套设有弹簧513,弹簧513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与基部51内腔向内延伸的凸环连接。第二定位块512的结构与第一定位块511基本相同,也包括相连接的底板和连接部,并通过套接于连接部上的弹簧513与基部51底部凸环连接。第三锁定单元52中旋转轴通过设于基部51的螺孔插设于基部51的容腔中,并使凸轮522设于第一定位块511、第二定位块512的连接板之间;凸轮522并能够在锁定旋钮521的驱动下转动,进而通过凸轮522两端突出的部分向第一定位块511、第二定位块512施加作用力,以驱动第一定位块511、第二定位块512相离运动,直至第一定位块511与所述第一轴卡接锁定、第二定位块512与所述底座11卡接锁定。上述俯仰调节单元适于调节俯仰轴21的状态,进而调节固定组件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俯仰调节单元还包括气弹簧53,所述气弹簧53的一端与所述俯仰轴21的第一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部51中部连接。气弹簧53用于辅助支撑所述俯仰轴2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齿部211,所述第一定位块51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部211适配的第二齿部51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第三齿部111,所述第二定位块5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齿部111适配的第四齿部。
具体的,第一轴的端部为圆柱,并且圆柱周面设有多个齿,并通过齿与设于凸起上的齿啮合定位。第二定位块512与底座11的定位也采用齿啮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Z向调节单元包括:
第三轴31,所述第三轴31活动插接于所述滑块22上;
第四锁定单元32,安装于所述滑块22上,并与所述第三轴31对应设置,适于锁定所述第三轴31与所述滑块22的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的中部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滑块22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三轴31穿过所述通槽和所述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轴3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圈311;所述第四锁定单元32包括:
锁定结构,包括可拼合呈环形的第一卡环321和第二卡环322,所述第一卡环321、第二卡环32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通孔外周,另一端弹性连接,且连接后的所述第一卡环321和所述第二卡环322的内圈可插入所述定位圈311中以定位所述第三轴31;
解锁结构,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卡环321、第二卡环322弹性连接端的斜块324,所述斜块324沿Z向活动以张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卡环321、第二卡环322。
具体的,第一卡环321和第二卡环322的一端铰接于通孔外周的滑块22上,另一端通过拉簧323弹性连接,因此可通过控制其弹性连接端调节其围合形成圆形的大小,配合解锁结构,可使第一卡环321和第二卡环322在常态下围合的圆形直径较小从而止挡第三轴31,而在受解锁结构作用力时直径增大而允许第三轴31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环321和所述第二卡环322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斜块324适配的斜面;所述解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斜块324相连接的解锁按钮325。上述结构适于提高解锁的敏捷性,降低结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内还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中设有气泵13,所述气泵13通过管路与多个所述圆柱气囊42连接,适于为所述圆柱气囊42充气。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压力计14和显示面板17,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泵13、压力计14和显示面板17连接,所述压力计设于气泵13与圆柱气囊42之间的连通管路上,显示面板17及控制器的控制按钮18设于底座11上。具体的,压力计14用于检测圆柱气囊42内的压力,控制器获取上述压力数值并显示在显示面板17上,同时还基于上述压力数值控制气泵13。进一步的,底座11上还设有进气接口15和排气接口16,其中内腔内侧的进气接口15和排气接口16分别于气泵1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内腔外侧的排气接口16通过管道与圆柱气囊42连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病床200,包括病床200,所述病床20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沿X向延伸的滑轨210,每个所述滑轨210上至少连接有一个如上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100。上述病床可用于穿刺手术,具体的,患者并躺于病床上且肢体被肢体固定装置固定,以供穿刺机器人300进行穿刺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肢体固定装置,用于病床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所述X向调节组件安装于病床沿X方向延伸的滑轨上,并且所述X向调节组件、Y向调节单元和Z向调节单元分别用于X向、Y向和Z向调节;
固定组件,包括底面为弧面的下压件和贴设于所述弧面的多个圆柱气囊,所述下压件连接于所述Z向调节单元上,所述圆柱气囊与外接充气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轨道,适于与所述病床滑动连接;
第一锁定单元,插设于所述轨道上,适于锁定所述轨道的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调节单元包括:
俯仰轴,包括呈L型连接的第一轴、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且安装后的所述第二轴沿Y向延伸;
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
第二锁定单元,插设于所述滑块上,适于锁定所述滑块的相对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调节单元还包括俯仰调节单元,所述俯仰调节单元包括:
基部,固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内设容腔;所述基部上铰接有所述第一轴;
卡固单元,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容腔内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可与所述第一轴卡接锁定,所述第二定位块可与所述底座卡接锁定;
第三锁定单元,包括具有旋转轴的锁定旋钮和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凸轮;所述凸轮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并可在所述锁定旋钮的带动下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相离活动并卡接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部适配的第二齿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齿部,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齿部适配的第四齿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调节单元包括:
第三轴,所述第三轴活动插接于所述滑块上;
第四锁定单元,安装于所述滑块上,并与所述第三轴对应设置,适于锁定所述第三轴与所述滑块的相对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的中部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滑块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三轴穿过所述通槽和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圈;所述第四锁定单元包括:
锁定结构,包括可拼合呈环形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通孔外周,另一端弹性连接,且连接后的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的内圈可插入所述定位圈中以定位所述第三轴;
解锁结构,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弹性连接端的斜块,所述斜块沿Z向活动以张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斜块适配的斜面;所述解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斜块相连接的解锁按钮。
10.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床,所述病床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沿X向延伸的滑轨,每个所述滑轨上至少连接有一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
CN202320791754.8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Active CN219721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1754.8U CN219721181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1754.8U CN219721181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1181U true CN219721181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1754.8U Active CN219721181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1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4673A (zh) 一种基于运动型髌骨粘连康复治疗训练装置
CN219721181U (zh) 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及病床
CN109646088A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腰椎麻醉辅助定位装置
CN212662065U (zh) 一种精神病患辅助诊疗肩部固定装置
CN219661920U (zh) 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穿刺固定装置
CN209847630U (zh) 一种康复床
CN215021102U (zh) 一种血液净化用穿刺上肢固定装置
CN101502468B (zh) 带关节两段式手术床专用手背板
CN112006880B (zh) 一种骨科麻醉护理用固定装置
CN213158561U (zh) 用于全麻手术患儿的静脉输液手臂托架
CN214105073U (zh) 腰椎体位垫
CN213641280U (zh) 一种神经介入手术后头颈部固定装置
CN113520743A (zh) 胸外科康复辅助装置
CN112716704A (zh) 一种转移床
CN113017759A (zh) 一种止血压迫装置
KR20190139374A (ko) 환자 고정 보호대
CN214484641U (zh) 一种心内科左桡动脉穿刺用手臂支架
CN219048743U (zh) 穿刺辅助装置
CN220256679U (zh) 一种动脉导管穿刺肢体约束垫
CN220860481U (zh) 呼吸装置
CN219501034U (zh) 一种ct检查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
CN217593294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
CN219070498U (zh) 一种介入治疗前臂血肿压迫器
CN215874880U (zh) 一种新型介入治疗穿刺设备
CN219071034U (zh) 一种血液治疗加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