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9002U -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9002U
CN219719002U CN202320566535.XU CN202320566535U CN219719002U CN 219719002 U CN219719002 U CN 219719002U CN 202320566535 U CN202320566535 U CN 202320566535U CN 219719002 U CN219719002 U CN 219719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line silicon
perovskite
layer
cell
sola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65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子龙
杨熙其
严辉
张永哲
陈小青
王如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5665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9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9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9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包括钙钛矿顶电池、晶硅底电池与复合结层。所述钙钛矿顶电池依次设置为金属电极、透明电极层、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电子传输层;所述晶硅底电池依次设置为氧化钼空穴传输层、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晶硅光吸收层、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氟化锂/铝复合电极层;钙钛矿电池与底电池之间通过复合结相联结。本实用新型使用氧化钼作为晶硅底电池的空穴传输层,具有更好的空穴选择性以及更小的寄生吸收,使用氟化锂/铝作为晶硅底电池的复合电极,可以降低晶硅与电极间的肖特基势垒,有利于电子的传输,提升了单个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也是一种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光伏发电过程中,部分太阳光能量被吸收转换为电能,而其他部分则转换为热能或被反射、透射而损失。目前量产的太阳能电池多为单一光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单一光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所能吸收的光子波长范围有限。晶硅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波长在700-1200nm的光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波长在300-800nm的光子。单一光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并不能充分吸收光子,致使部分光能不能转换为电能而被浪费。提高太阳光利用率是提升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键。
为了充分利用光能,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应用而生。叠层太阳能电池是把不同光学带隙的太阳能电池进行组合。窄带隙的电池作为底电池,宽带隙的电池作为顶电池,通过复合层将上下两个电池串联在一起,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近年来,晶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作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底电池已经成为研究的热门。在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使用掺杂改性后的氢化非晶硅(a-Si:H)层来分离光吸收层所产生的电子与空穴。然而掺杂后的氢化非晶硅具有显著的寄生吸收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会有所损失,导致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下降。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需要进一步改善电池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晶硅化合物异质结(SCH)太阳能电池为底电池的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该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SCH底电池和钙钛矿顶电池。所述SCH底电池的顶部设置有氧化钼(MoOx)空穴传输层,底部设置有氟化锂/铝(LiF/Al)复合电极;所述钙钛矿顶电池的电子传输层与SCH底电池的MoOx空穴传输层之间设有复合结(6)。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顶电池和晶硅化合物异质结(SCH)底电池,以及联结钙钛矿顶电池和SCH底电池的复合结(6)。
钙钛矿顶电池为:钙钛矿光吸收层(4)正面即上表面向上依次为空穴传输层(3)、透明电极层(2)、银电极(1);钙钛矿光吸收层(4)背面即下表面为电子传输层(5);
晶硅化合物异质结(SCH)底电池包括:晶体硅光吸收层(9)正面即上表面向上依次为第一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8)、MoOx空穴传输层(7);晶体硅光吸收层(9)背面即下表面向下依次为第二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10)、由LiF(11)与Al(12)组合构成的Li/Al复合电极层(13)。
电子传输层(5)和MoOx空穴传输层(7)之间为复合结(6)。
所述空穴传输层(3)的材质为Spiro-OMeTAD、PTAA、PEDOT:PSS、NiOx和Cu2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所述电子传输层(5)的材质为TiO2、ZnO和Sn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所述透明电极层(2)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所述透明电极层的材质为ITO、IZO、AZO、IWO和ICO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SCH底电池的MoOx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5-15nm。
所述SCH底电池的LiF/Al复合电极(13)中,LiF的厚度为0.2-5nm。
所述复合结(6)的材质为ITO、IZO和ICO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复合结(6)的厚度50-8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将两种不同光学带隙的太阳能电池相叠加,充分利用光能,减少制备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使用MoOx作为晶硅底电池的空穴传输层,从而降低寄生吸收。
本实用新型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使用MoOx作为晶硅底电池的空穴传输层,因其具有较好的空穴选择性,可以更好的提取和输运晶硅光吸收层所产生的空穴载流子。
本实用新型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使用LiF/Al作为SCH底电池的复合电极,有效减小了单一Al电极的功函数,导致晶硅与电极界面处的肖特基势垒降低,电子更容易流向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例表示为:1-银电极、2-透明电极、3-空穴传输层、4-钙钛矿光吸收层、5-电子传输层、6-复合结、7-MoOx空穴传输层、8-第一本征氢化非晶硅(a-Si:H(i))钝化层、9-晶体硅光吸收层、10-第二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11-LiF、12-Al、13-LiF/Al复合电极。
图2是晶硅化合物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例所提供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SCH底电池和钙钛矿顶电池。SCH底电池和钙钛矿顶电池之间通过氧化铟锡(ITO)复合结(厚度60nm)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钙钛矿顶电池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银电极、有ITO透明电极、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TAA)空穴传输层、MAPbI3钙钛矿光吸收层、TiO2电子传输层。SCH底电池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MoOx空穴传输层、第一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N型掺杂晶硅光吸收层、第二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LiF/Al复合电极层。钙钛矿顶电池与SCH底电池之间通过ITO复合结相联结。
对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具体地,经过Silvaco ATLAS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在25℃、AM 1.5、1个标准太阳的条件下测试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27.34%。
对照例1结构:
对照例1为晶硅化合物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模型结构图如图2,太阳能电池模型宽度为10μm。
对照例2结构:
对照例2为以PTAA为空穴提取传输层,以TiO2为电子提取传输层,以MAPbI3为光吸收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型结构图如图3,太阳能电池模型宽度为10μm。
与对照例1相对比,实施例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26.60%;与对照例2相对比,实施例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20.09%。

Claims (5)

1.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顶电池和晶硅化合物异质结(SCH)底电池,以及联结钙钛矿顶电池和SCH底电池的复合结(6);
钙钛矿顶电池为:钙钛矿光吸收层(4)正面即上表面向上依次为空穴传输层(3)、透明电极层(2)、银电极(1);钙钛矿光吸收层(4)背面即下表面为电子传输层(5);
晶硅化合物异质结(SCH)底电池包括:晶体硅光吸收层(9)正面即上表面向上依次为第一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8)、MoOx空穴传输层(7);晶体硅光吸收层(9)背面即下表面向下依次为第二本征氢化非晶硅钝化层(10)、由LiF(11)与Al(12)组合构成的Li/Al复合电极(13);
电子传输层(5)和MoOx空穴传输层(7)之间为复合结(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2)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CH底电池的MoOx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5-15n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CH底电池的LiF/Al复合电极(13)中,LiF的厚度为0.2-5n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结(6)的厚度50-80nm。
CN202320566535.X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Active CN219719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6535.XU CN219719002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6535.XU CN219719002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9002U true CN219719002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0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6535.XU Active CN219719002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9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1251U (zh)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
CN206271715U (zh) 一种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CN10602491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3560155A (zh) 一种基于晶体硅材料的化合物半导体异质结太阳电池
CN106449845B (zh) 一种基于Si/TiOx异质结的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
CN114759063A (zh) 一种太阳电池复合组件和光伏系统
JP2013532911A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57596B (zh) 一种势垒型硅基薄膜半叠层太阳电池
CN219719002U (zh) 一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CN202662651U (zh)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CN214176064U (zh) 一种双面入射叠层太阳能电池
CN113764535A (zh) 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20578999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8456634U (zh) 一种太阳电池
CN105470339A (zh) 一种纳米硅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
CN217655887U (zh) 一种太阳能叠层电池
CN220233205U (zh) 一种无主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
CN116940134A (zh) 一种三端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结构
CN113611762B (zh) 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101882638B (zh) 基于tco薄膜和键合技术的太阳能电池
CN215869412U (zh) 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113964228B (zh) 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9106162U (zh) 双面太阳能电池
CN217955889U (zh) 一种改善载流输出的叠层电池
RU2757544C1 (ru) Двухсторонний гетеропереходный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на основе крем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