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551U -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7551U
CN219717551U CN202320833507.XU CN202320833507U CN219717551U CN 219717551 U CN219717551 U CN 219717551U CN 202320833507 U CN202320833507 U CN 202320833507U CN 219717551 U CN219717551 U CN 219717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ilter screen
dustproof
main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35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江
谷开圣
谷天浩
杨莹莹
朱朝军
汪礼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Haoyu Dadao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Haoyu Dadao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Haoyu Dadao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Haoyu Dadao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35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7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7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7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涉及变电箱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变电箱主体。该变电箱防护装置,通过防尘机构的设置,小颗粒灰尘伴随空气从防尘板空隙处进入到初步防尘仓,部分灰尘附着在吸尘垫上,其余灰尘杂质伴随空气流动至挡尘主滤网,挡尘主滤网对其灰尘进行二次阻挡,挡尘副滤网对灰尘进行三次阻挡,然后流入至三次防尘仓中,此时空气中的灰尘经三次阻挡后,其空气中灰尘含量极低,然后继续流动,通过通风滤网进行最后一次过滤后进入到变电箱主体内部,有效减少了空气中灰尘的含量,空气经防尘机构流入其变电箱主体内部,会降低其空气中灰尘含量,防尘效果较为明显,延长了内部元件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箱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箱是指用于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保护设备安装在室外或室内的设备集合体,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电源分配、电能转换和配电的重要角色,变电箱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气设备和提供电源分配,以确保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运行,变电箱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配备有防护装置对其进行防护,变电箱防护装置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用于防止变电箱内设备发生电气故障,从而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变电箱的防护应该从电气安全防护、防止外部杂物影响、防火安全、通风防护和防爆安全五个方面进行考虑,这些措施需要根据变电箱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环境,采取科学、适当的安全策略来确保变电箱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变电箱使用时多处于外界环境中,其外界环境中,空气中灰尘含量较高,变电箱通常配备有通风散热口,其外界空气常常伴随灰尘杂质进入到变电箱内部,会导致变电箱内部元件附着灰尘较多,影响其工作效率,通常采用防尘装置对其进行防护。
经检索,网址为“变电箱的搜索结果_百度图片搜索(baidu.com)”提供了一种变电箱,其在工作时,通过两侧的通风口进行通风散热,保持其内部空气流通,但是其在灰尘防护方面,其仅仅设置防尘板对其进行初步防尘,其防尘效果欠佳,在外界长时间工作时,其外部灰尘会通过通风口进入到变电箱内部,使其内部元件附着大量灰尘,容易造成其接触不良,缩短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其工作效率。
于是,我们提供了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包括变电箱主体和防尘机构,所述变电箱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主固定扣,所述主固定扣的内侧设置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主柜门,所述变电箱主体的内部左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外侧设置有通风滤网,所述变电箱主体的左侧设置有防尘箱,所述防尘箱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主防尘仓、导轨、分隔板、吸尘垫、初步防尘仓、集尘主滤网、挡尘主滤网、二次防尘仓、挡尘副滤网、三次防尘仓、集尘副滤网、集尘仓、集尘盒、副固定扣、副转轴和防尘柜门,所述防尘箱的内部设置有主防尘仓,所述主防尘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侧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吸尘垫,所述吸尘垫的一侧设置有初步防尘仓,所述初步防尘仓的下端设置有集尘主滤网,所述初步防尘仓的上端设置有挡尘主滤网,所述挡尘主滤网的上端设置有二次防尘仓,所述二次防尘仓的右侧下端设置有挡尘副滤网,所述挡尘副滤网的下端设置有三次防尘仓,所述三次防尘仓的下端设置有集尘副滤网,所述集尘副滤网的下端设置有集尘仓,所述集尘仓的内部设置有集尘盒,所述主防尘仓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副固定扣,所述副固定扣的内侧设置有副转轴,所述副转轴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柜门,所述防尘箱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外侧设置有防尘板。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与通风滤网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通风孔的直径小于通风滤网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通过导轨与主防尘仓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导轨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吸尘垫与分隔板之间为粘连连接,所述初步防尘仓的空间与三次防尘仓的空间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集尘主滤网与初步防尘仓之间为焊接,所述挡尘主滤网与初步防尘仓之间为焊接,所述挡尘副滤网与三次防尘仓之间为焊接,所述集尘副滤网与三次防尘仓之间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柜门通过副转轴与副固定扣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副转轴与防尘柜门之间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与防尘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防尘板的尺寸大于进风口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变电箱防护装置,通过主防尘仓、导轨、分隔板、吸尘垫、初步防尘仓、集尘主滤网、挡尘主滤网、二次防尘仓、挡尘副滤网、三次防尘仓、集尘副滤网、集尘仓、集尘盒、副固定扣、副转轴和防尘柜门的设置,在变电箱主体运作时,外界空气伴随空气中附着的灰尘杂质随进风口进入,防尘板对其大颗粒灰尘杂质进行初步阻挡,小颗粒灰尘伴随空气从防尘板空隙处进入到初步防尘仓,空气在流动时,其部分灰尘杂质因自身重力沉淀至集尘主滤网处,再经集尘主滤网掉入至集尘盒内,再部分灰尘附着在吸尘垫上,其余灰尘杂质伴随空气流动至挡尘主滤网,挡尘主滤网对其灰尘进行二次阻挡,然后流入至二次防尘仓内,挡尘副滤网对灰尘进行三次阻挡,然后流入至三次防尘仓中,部分灰尘杂质因自身重力沉淀至集尘副滤网处,再经集尘副滤网掉入至集尘盒内。
此时空气中的灰尘经三次阻挡后,其空气中灰尘含量极低,然后继续流动,通过通风滤网进行最后一次过滤后进入到变电箱主体内部,有效减少了空气中灰尘的含量,可定期对防尘箱进行清理,通过副转轴将防尘柜门打开,然后将分隔板连同吸尘垫取出,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再对其内部滤网进行除尘,操作较为便捷,空气经防尘机构流入其变电箱主体内部,会降低其空气中灰尘含量,防尘效果较为明显,延长了内部元件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电箱主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孔与通风滤网相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防尘仓与导轨相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电箱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垫与分隔板相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变电箱主体;2、主固定扣;3、主转轴;4、主柜门;5、通风孔;6、通风滤网;7、防尘箱;8、防尘机构;801、主防尘仓;802、导轨;803、分隔板;804、吸尘垫;805、初步防尘仓;806、集尘主滤网;807、挡尘主滤网;808、二次防尘仓;809、挡尘副滤网;810、三次防尘仓;811、集尘副滤网;812、集尘仓;813、集尘盒;814、副固定扣;815、副转轴;816、防尘柜门;9、进风口;10、防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包括变电箱主体1和防尘机构8,变电箱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主固定扣2,主固定扣2的内侧设置有主转轴3,主转轴3的一侧设置有主柜门4,变电箱主体1的内部左侧开设有通风孔5,通风孔5的外侧设置有通风滤网6,变电箱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防尘箱7,防尘箱7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机构8,防尘机构8包括主防尘仓801、导轨802、分隔板803、吸尘垫804、初步防尘仓805、集尘主滤网806、挡尘主滤网807、二次防尘仓808、挡尘副滤网809、三次防尘仓810、集尘副滤网811、集尘仓812、集尘盒813、副固定扣814、副转轴815和防尘柜门816,防尘箱7的内部设置有主防尘仓801,主防尘仓80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导轨802,导轨802的内侧设置有分隔板803,分隔板803的一侧设置有吸尘垫804,吸尘垫804的一侧设置有初步防尘仓805,初步防尘仓805的下端设置有集尘主滤网806,初步防尘仓805的上端设置有挡尘主滤网807,挡尘主滤网807的上端设置有二次防尘仓808,二次防尘仓808的右侧下端设置有挡尘副滤网809,挡尘副滤网809的下端设置有三次防尘仓810,三次防尘仓810的下端设置有集尘副滤网811,集尘副滤网811的下端设置有集尘仓812,集尘仓812的内部设置有集尘盒813,主防尘仓801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副固定扣814,副固定扣814的内侧设置有副转轴815,副转轴815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柜门816,防尘箱7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9,进风口9的外侧设置有防尘板10。
进一步的,通风孔5与通风滤网6之间为螺钉连接,通风孔5的直径小于通风滤网6的直径,此时空气中的灰尘经三次阻挡后,其空气中灰尘含量极低,然后继续流动,通过通风滤网6进行最后一次过滤后进入到变电箱主体1内部,有效减少了空气中灰尘的含量,当通风滤网6表面附着灰尘较多时,可将其拆下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分隔板803通过导轨802与主防尘仓801之间为滑动连接,导轨802设置有两组,在更换清理吸尘垫804时,可向外抽动分隔板803,分隔板803带动吸尘垫804在导轨802内部进行滑动。
进一步的,吸尘垫804与分隔板803之间为粘连连接,初步防尘仓805的空间与三次防尘仓810的空间大小相同,吸尘垫804在空气流动过程中,将灰尘杂质吸附在吸尘垫804表面,减少了空气中灰尘的含量,定期对其吸尘垫804进行更换清理。
进一步的,集尘主滤网806与初步防尘仓805之间为焊接,挡尘主滤网807与初步防尘仓805之间为焊接,挡尘副滤网809与三次防尘仓810之间为焊接,集尘副滤网811与三次防尘仓810之间为焊接,小颗粒灰尘伴随空气从防尘板10空隙处进入到初步防尘仓805,空气在流动时,其部分灰尘杂质因自身重力沉淀至集尘主滤网806处,再经集尘主滤网806掉入至集尘盒813内,再部分灰尘附着在吸尘垫804上,其余灰尘杂质伴随空气流动至挡尘主滤网807,挡尘主滤网807对其灰尘进行二次阻挡,然后流入至二次防尘仓808内,挡尘副滤网809对灰尘进行三次阻挡,然后流入至三次防尘仓810中,部分灰尘杂质因自身重力沉淀至集尘副滤网811处,再经集尘副滤网811掉入至集尘盒813内。
进一步的,防尘柜门816通过副转轴815与副固定扣814构成旋转结构,副转轴815与防尘柜门816之间为焊接,可定期对防尘箱7进行清理,通过副转轴815将防尘柜门816打开,然后将分隔板803连同吸尘垫804取出,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再对其内部滤网进行除尘,操作较为便捷。
进一步的,进风口9与防尘板10之间为螺钉连接,防尘板10的尺寸大于进风口9的尺寸,在变电箱主体1运作时,外界空气伴随空气中附着的灰尘杂质随进风口9进入,防尘板10对其大颗粒灰尘杂质进行初步阻挡,当防尘板10表面附着灰尘较多时,可将其拆下进行清理。
工作原理:首先将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移动至工作位置,第一步,在变电箱主体1运作时,外界空气伴随空气中附着的灰尘杂质随进风口9进入,防尘板10对其大颗粒灰尘杂质进行初步阻挡,当防尘板10表面附着灰尘较多时,可将其拆下进行清理,第二步,小颗粒灰尘伴随空气从防尘板10空隙处进入到初步防尘仓805,空气在流动时,其部分灰尘杂质因自身重力沉淀至集尘主滤网806处,再经集尘主滤网806掉入至集尘盒813内,再部分灰尘附着在吸尘垫804上,第三步,其余灰尘杂质伴随空气流动至挡尘主滤网807,挡尘主滤网807对其灰尘进行二次阻挡,然后流入至二次防尘仓808内,挡尘副滤网809对灰尘进行三次阻挡,第四步,流入至三次防尘仓810中,部分灰尘杂质因自身重力沉淀至集尘副滤网811处,再经集尘副滤网811掉入至集尘盒813内,第五步,此时空气中的灰尘经三次阻挡后,其空气中灰尘含量极低,然后继续流动,通过通风滤网6进行最后一次过滤后进入到变电箱主体1内部,有效减少了空气中灰尘的含量,当通风滤网6表面附着灰尘较多时,可将其拆下进行清理,第六步,可定期对防尘箱7进行清理,通过副转轴815将防尘柜门816打开,然后将分隔板803连同吸尘垫804取出,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再对其内部滤网进行除尘,操作较为便捷,这样就完成了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包括变电箱主体(1)和防尘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箱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主固定扣(2),所述主固定扣(2)的内侧设置有主转轴(3),所述主转轴(3)的一侧设置有主柜门(4),所述变电箱主体(1)的内部左侧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通风孔(5)的外侧设置有通风滤网(6),所述变电箱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防尘箱(7),所述防尘箱(7)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机构(8),所述防尘机构(8)包括主防尘仓(801)、导轨(802)、分隔板(803)、吸尘垫(804)、初步防尘仓(805)、集尘主滤网(806)、挡尘主滤网(807)、二次防尘仓(808)、挡尘副滤网(809)、三次防尘仓(810)、集尘副滤网(811)、集尘仓(812)、集尘盒(813)、副固定扣(814)、副转轴(815)和防尘柜门(816),所述防尘箱(7)的内部设置有主防尘仓(801),所述主防尘仓(80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导轨(802),所述导轨(802)的内侧设置有分隔板(803),所述分隔板(803)的一侧设置有吸尘垫(804),所述吸尘垫(804)的一侧设置有初步防尘仓(805),所述初步防尘仓(805)的下端设置有集尘主滤网(806),所述初步防尘仓(805)的上端设置有挡尘主滤网(807),所述挡尘主滤网(807)的上端设置有二次防尘仓(808),所述二次防尘仓(808)的右侧下端设置有挡尘副滤网(809),所述挡尘副滤网(809)的下端设置有三次防尘仓(810),所述三次防尘仓(810)的下端设置有集尘副滤网(811),所述集尘副滤网(811)的下端设置有集尘仓(812),所述集尘仓(812)的内部设置有集尘盒(813),所述主防尘仓(801)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副固定扣(814),所述副固定扣(814)的内侧设置有副转轴(815),所述副转轴(815)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柜门(816),所述防尘箱(7)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9),所述进风口(9)的外侧设置有防尘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5)与通风滤网(6)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通风孔(5)的直径小于通风滤网(6)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803)通过导轨(802)与主防尘仓(801)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导轨(802)设置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垫(804)与分隔板(803)之间为粘连连接,所述初步防尘仓(805)的空间与三次防尘仓(810)的空间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主滤网(806)与初步防尘仓(805)之间为焊接,所述挡尘主滤网(807)与初步防尘仓(805)之间为焊接,所述挡尘副滤网(809)与三次防尘仓(810)之间为焊接,所述集尘副滤网(811)与三次防尘仓(810)之间为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柜门(816)通过副转轴(815)与副固定扣(814)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副转轴(815)与防尘柜门(816)之间为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9)与防尘板(10)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防尘板(10)的尺寸大于进风口(9)的尺寸。
CN202320833507.X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Active CN219717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3507.XU CN219717551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3507.XU CN219717551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7551U true CN219717551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3507.XU Active CN219717551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7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17551U (zh) 一种变电箱防护装置
CN210168332U (zh) 一种除尘式易清洁电气柜
CN212519149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无线监控摄像头
CN218273447U (zh) 一种核查人员到岗情况考勤装置
CN216362215U (zh) 一种节能环保低压开关柜
CN211295943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电力设备散热装置
CN113488861B (zh) 一种室外防尘控制柜
CN210898008U (zh) 一种除尘避雷配电柜
CN213991537U (zh) 一种网络设备防尘装置
CN213905873U (zh) 一种可智能除湿降尘的电器柜
CN212751490U (zh) —种防尘通风型电力电气设备机柜
CN113473827A (zh) 一种带有警报功能的拼装式电磁屏蔽室
CN218277637U (zh) 一种应用于svg、apf协调控制的控制柜
CN208548635U (zh) 一种机房配电柜
CN208209350U (zh) 一种配网线路状态全景智能监测装置
CN205302150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215870292U (zh) 一种充电电源屏
CN205489049U (zh) 一种开关柜防短路装置
CN217956381U (zh) 一种免拆洗的防尘配电柜
CN215119585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除尘效果好的电气柜
CN219997159U (zh) 一种防护结构及电力计量箱
CN205543852U (zh) 一种自控降温除尘变电站
CN218386271U (zh) 一种便于智能化管理的交流低压配电柜
CN215989677U (zh) 一种用于面板式开关柜的防尘结构
CN214204440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电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