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4634U - 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14634U CN219714634U CN202320196771.7U CN202320196771U CN219714634U CN 219714634 U CN219714634 U CN 219714634U CN 202320196771 U CN202320196771 U CN 202320196771U CN 219714634 U CN219714634 U CN 2197146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vessel
- electromagnetic
- main controller
- adjusting screw
- infrared radi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安装底板与主控器,所述安装底板固定安装红外辐射加热器与电磁器,所述主控器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红外辐射加热器称设于主控器的前侧与后侧,所述电磁器对称设于主控器的左侧与右侧,所述安装底板的四角螺装有调节螺筒,所述调节螺筒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珠;通过红外辐射加热器将补强板与压力容器组合后产生的环缝进行加热,使得的两者处于受热状态,一旦发生漏点,由于气体的高速流通,使得漏点周围的环缝快速降温,从而产生温差,温差通过红外摄像头进行图像捕捉,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位置,而整个装置小巧,便于携带,能够进行现场检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一种常用的对需要增压液化存储的气体进行存储的装置,而由于器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需要保证其整体的强度,而由于需要对内部存储的液化气体进行导入与排出,需要通过计算,在合适的位置焊接连通内腔的管径,而由于外物的介入,会使得整个压力容器的受力均衡被打破,使得管径焊接的根部成为应力集中点,极易造成漏气,而一旦发生泄漏,会发生危险,为此需要在管径根部的容器外表面通过熔焊的方式焊接补强圈,继而保证根部的应力进行有效的承载分散,但是即便通过熔焊的方式,依旧因补强圈的介入,依旧在环缝处可能发生漏点,需要进行检测。
现有的设备一般为大型的检测设备,需要在压力容器使用前进行检测,而对于使用后增加补强圈的压力容器很难进行现场检测,从而对后期补强的压力容器,较难实现漏点检修。
因此,设计一种便于携带及使用的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安装底板与主控器,所述安装底板固定安装红外辐射加热器与电磁器,所述主控器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红外辐射加热器对称设于主控器的前侧与后侧,所述电磁器对称设于主控器的左侧与右侧,所述安装底板的四角螺装有调节螺筒,所述调节螺筒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珠。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底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开设有图像窗口、照射窗口与电磁嵌装口,所述图像窗口位置匹配主控器,所述照射窗口位置匹配红外辐射加热器,所述电磁嵌装口位置匹配电磁器,所述板体的四角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内螺装调节螺筒。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控器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安装有GPU综合处理板与蓄电池模块,所述外壳的底口固定安装嵌装板,所述嵌装板内固定安装红外摄像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器为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所述主控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为一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控器的右侧壁固定安装启停开关与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模块电连接充电接口,所述GPU综合处理板电连接启停开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板嵌装第一指示灯与第二指示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GPU综合处理板电连接蓄电池模块、红外摄像头、第一指示灯与第二指示灯,所述GPU综合处理板电连接红外辐射加热器与电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辐射加热器将补强板与压力容器组合后产生的环缝进行加热,使得的两者处于受热状态,一旦发生漏点,由于气体的高速流通,使得漏点周围的环缝快速降温,从而产生温差,温差通过红外摄像头进行图像捕捉,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位置,而整个装置小巧,便于携带,能够进行现场检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器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螺筒及滚珠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板,101、板体,102、图像窗口,103、调节螺孔,104、照射窗口,105、电磁嵌装口,2、主控器,201、外壳,202、GPU综合处理板,203、蓄电池模块,204、红外摄像头,205、嵌装板,3、调节螺筒,4、红外辐射加热器,5、电磁器,6、第一指示灯,7、第二指示灯,8、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与主控器2,所述安装底板1固定安装红外辐射加热器4与电磁器5,所述主控器2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红外辐射加热器4对称设于主控器2的前侧与后侧,所述电磁器5对称设于主控器2的左侧与右侧,所述安装底板1的四角螺装有调节螺筒3,所述调节螺筒3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珠8。
安装底板1为整个装置的组合结构提供安装基础,主控器2对图像进行采集、处理及反馈处理结果,红外辐射加热器4通过自身的功能性,产生红外加热射线,使得环缝处的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从而使得红外图像的采集更加稳定,电磁器5通过自身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场,以此实现装置在压力容器上的稳定,而调节螺筒3通过自身在安装底板1上的转动调剂,使得装置能够在压力容器的环缝处进行平稳的运动,同时在调节螺筒3的下端转动安装滚珠8,使得装置能够平稳的运动。
具体而言,所述安装底板1包括板体101,所述板体101开设有图像窗口102、照射窗口104与电磁嵌装口105,所述图像窗口102位置匹配主控器2,所述照射窗口104位置匹配红外辐射加热器4,所述电磁嵌装口105位置匹配电磁器5,所述板体101的四角开设有调节螺孔103,所述调节螺孔103内螺装调节螺筒3。
板体101为安装底板1的主体结构,图像窗口102为主控器2的图像采集部分开设透视窗口,避免阻碍图像获取,而照射窗口104能够保证红外辐射加热器4进行有效的辐射加热,而电磁嵌装口105的设置,能够保证电磁器5工作时能够距离压力容器足够近,从而保证吸附稳定效果,调节螺孔103的设置方便配合调节螺筒3进行使用。
具体而言,所述主控器2外壳201,所述外壳201内固定安装有GPU综合处理板202与蓄电池模块203,所述外壳201的底口固定安装嵌装板205,所述嵌装板205内固定安装红外摄像头204。
外壳201为主控器2的外部主体结构,GPU综合处理板202为集成线路板嵌装GPU处理器,GPU处理器内烧录图像二分法处理程序,对采集的红外图像一旦发现漏点,间二分法切割确定具体位置,嵌装板205为红外摄像头204提供按基础,红外摄像头204通过自身的功能性对环缝处进行红外图像获取,且获取的帧数为30帧,蓄电池模块203内置充电模块与蓄电池,对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的电压与电路进行稳定星空。
具体而言,所述电磁器5为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所述主控器2的左侧与右侧分别为一组。
通过对阵甚至的两者电磁器5,保证吸附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所述主控器2的右侧壁固定安装启停开关与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模块203电连接充电接口,所述GPU综合处理板202电连接启停开关。
通过设置启停开关对装置工作的启停进行控制,而充电接口对蓄电池模块203进行充电,使得装置能够进行离线工作。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201的顶板嵌装第一指示灯6与第二指示灯7。
第一指示灯6通过自身的常亮,对无漏点进行提示,第二指示灯7通过自身的闪烁对发现漏点进行提示。
具体而言,所述GPU综合处理板202电连接蓄电池模块203、红外摄像头204、第一指示灯6与第二指示灯7,所述GPU综合处理板202电连接红外辐射加热器4与电磁器5。
有效的构成装置的控制与反馈电路,使得整体工作时的处理与反馈能够顺利进行。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压力容器充气增压,而后通过启停开关启动装置,装置通过电磁器5吸附在压力容器与补强圈构成环缝上,此时红外辐射加热器4对环缝两侧的压力容器与补强环进行加热,而后手工推动装置沿环缝运动,在滚珠8的作用下保证运动的流畅性;
运动过程中,红外摄像头204对路过的环缝进行红外图像采集,采集的图像传递至GPU综合处理板202,处理后获取是否有漏点,从而对第一指示灯6与第二指示灯7进行控制,实现提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与主控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固定安装红外辐射加热器(4)与电磁器(5),所述主控器(2)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红外辐射加热器(4)对称设于主控器(2)的前侧与后侧,所述电磁器(5)对称设于主控器(2)的左侧与右侧,所述安装底板(1)的四角螺装有调节螺筒(3),所述调节螺筒(3)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包括板体(101),所述板体(101)开设有图像窗口(102)、照射窗口(104)与电磁嵌装口(105),所述图像窗口(102)位置匹配主控器(2),所述照射窗口(104)位置匹配红外辐射加热器(4),所述电磁嵌装口(105)位置匹配电磁器(5),所述板体(101)的四角开设有调节螺孔(103),所述调节螺孔(103)内螺装调节螺筒(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2)外壳(201),所述外壳(201)内固定安装有GPU综合处理板(202)与蓄电池模块(203),所述外壳(201)的底口固定安装嵌装板(205),所述嵌装板(205)内固定安装红外摄像头(204);
所述电磁器(5)为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所述主控器(2)的左侧与右侧分别为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2)的右侧壁固定安装启停开关与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模块(203)电连接充电接口,所述GPU综合处理板(202)电连接启停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的顶板嵌装第一指示灯(6)与第二指示灯(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PU综合处理板(202)电连接蓄电池模块(203)、红外摄像头(204)、第一指示灯(6)与第二指示灯(7),所述GPU综合处理板(202)电连接红外辐射加热器(4)与电磁器(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96771.7U CN219714634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96771.7U CN219714634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14634U true CN219714634U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8014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96771.7U Active CN219714634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14634U (zh) |
-
2023
- 2023-02-13 CN CN202320196771.7U patent/CN2197146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79373U (zh) | 一种舞台灯校准装置 | |
CN104503472B (zh) | 基于红外照射的智能化人体位置实时追踪节能取暖系统 | |
CN219714634U (zh) | 一种便携式金属制压力容器补强圈试漏装置 | |
CN109048840A (zh) | 一种带机械手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 |
CN103424416A (zh) | 一种基于x射线的轮毂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2565106B (zh) | 一种提高gis现场x射线拍摄效率的装置 | |
CN108955550A (zh) | 空气预热器弧形板与转子间隙可视化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
CN102641562B (zh) | 一种基于视频的放射治疗射野性能监测与调整装置 | |
US9884405B2 (en) | Water jet peening device | |
CN106225686B (zh) | 一种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热形变位移的测量装置 | |
CN208902859U (zh) | 一种智能led灯的使用寿命时长检测设备 | |
CN105902280A (zh) | 防干扰暗室扫描装置 | |
CN207370908U (zh) | 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器 | |
CN207516565U (zh) | 一种放疗剂量仪 | |
CN208876567U (zh) | 放射性模拟定位机 | |
CN209215201U (zh) | 一种叶轮及叶轮蜡模检验工装 | |
CN208822750U (zh) | 一种医疗用的3d成像仪 | |
CN105477791B (zh) | 近红外无创治疗系统 | |
CN208109761U (zh) |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出厂超声检查装置 | |
CN213758287U (zh) | 一种矫正装置 | |
CN216052108U (zh) | 一种led灯生产用质量检测装置 | |
CN215192383U (zh) | 肛门检查专用灯 | |
CN209284999U (zh) | 电压力锅的调压测试系统及电压力锅 | |
CN205322346U (zh) | 新型乳腺钼靶检查仪 | |
CN215574723U (zh) | 一种轴承套圈装夹不良的激光探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