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710U -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3710U
CN219713710U CN202320460692.2U CN202320460692U CN219713710U CN 219713710 U CN219713710 U CN 219713710U CN 202320460692 U CN202320460692 U CN 202320460692U CN 219713710 U CN219713710 U CN 219713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guide
pipe
guide pipe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606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有彬
叶伟锋
易文超
徐飞华
张兆龙
何登焕
黄剑波
金世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angxin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uangxin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uangxin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uangxin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606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3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3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3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包括边框,安装板,翅片,隔板,集液管,输液管和修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边框的上下两侧面设置有安装板,其中边框的内部设置有翅片;边框的两侧面安装有集液管,其中集液管通过输液管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本实用新型输液管和修正机构的设置,能够更加快速对吹出的风进行降温,并且能够对翅片的形状进行修正,同时对翅片外侧面的灰尘进行去除,从而提高对吹出风的降温精度。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为汽车提供制冷、取暖、除霜、除雾等功能,而在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中,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重要的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在进行使用时,对吹出的风降温速度较慢,并且不能够对翅片的形状进行修正,同时不能够对翅片外侧面的灰尘进行去除,在当翅片上附着灰尘时,灰尘会影响到对吹出风的降温精度,并且吹出的风会伴随有异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包括边框、安装板、翅片、隔板、集液管、输液管和修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边框的上下两侧面设置有安装板,其中边框的内部设置有翅片;边框的两侧面安装有集液管,其中集液管通过输液管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集液管包括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第三导液管、第四导液管、第五导液管、第六导液管、第七导液管和第八导液管,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第七导液管和第八导液管通过螺栓安装在边框的一侧面,其中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第七导液管和第八导液管成矩形排列;第三导液管、第四导液管、第五导液管和第六导液管通过螺栓安装在边框的另一侧面,其中第三导液管、第四导液管、第五导液管和第六导液管成矩形排列。
进一步地,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通过输液管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其中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分别通过输液管与第三导液管和第四导液管相连;第三导液管和第四导液管分别通过输液管与第五导液管和第六导液管相连,其中第五导液管和第六导液管分别通过输液管与第七导液管和第八导液管相通,且第七导液管和第八导液管通过输液管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在进行使用时,能够更加快速的对翅片进行降温,从而提高了本蒸发器的效率
进一步地,修正机构包括电动机、丝杠、刮板和导向柱,电动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的上侧面,其中电动机的输出端与丝杠的上端相连,该丝杠的上下两端通过支撑轴承穿过有安装板;丝杠的中部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刮板,其中刮板的两端滑动穿过有导向柱,该导向柱的上下两端与安装板相焊接;刮板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凸起,该刮板一侧面的凸起设置在翅片之间,在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刮板一侧面的凸起对变形的翅片进行修正,同时能够避免新能源汽车空调吹出的风含有异味。
进一步地,翅片设置有若干个,其中翅片之间设置有间隙,该翅片上下竖直设置,且翅片的上下两端镶嵌在边框的内部,在进行使用时,翅片能够将输液管散发的寒气进行传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输液管的设置,在进行使用时,制冷剂在新能源汽车空调内通过输液管流入到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的内部,在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内通过输液管流入到第三导液管和第四导液管内部,然后在第三导液管和第四导液管内通过输液管流入到第五导液管和第六导液管内部,在第五导液管和第六导液管内通过输液管流入到第七导液管和第八导液管内部,最后制冷剂在第七导液管和第八导液管内通过输液管返回到新能源汽车空调内部,以此通过输液管将翅片的温度进行快速的降低,提高了对翅片降温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修正机构的设置,在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电动机带动丝杠进行旋转,丝杠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刮板沿着导向柱上下滑动,从而通过刮板一侧面的凸起对变形的翅片进行修正,并且刮板一侧面的凸起还能够对翅片外侧面附着的灰尘进行去除,以此避免新能源汽车空调吹出的风含有异味,同时提高对吹出风的降温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修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边框,2-安装板,3-翅片,4-隔板,5-集液管,51-第一导液管,52-第二导液管,53-第三导液管,54-第四导液管,55-第五导液管,56-第六导液管,57-第七导液管,58-第八导液管,6-输液管,7-修正机构,71-电动机,72-丝杠,73-刮板,74-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显得非常必要,包括边框1、安装板2、翅片3、隔板4、集液管5、输液管6和修正机构7,其特征在于:边框1的上下两侧面焊接有安装板2,其中边框1的内部设置有翅片3;边框1的两侧面安装有集液管5,其中集液管5通过输液管6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集液管5包括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第三导液管53、第四导液管54、第五导液管55、第六导液管56、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通过螺栓安装在边框1的一侧面,其中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成矩形排列;第三导液管53、第四导液管54、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通过螺栓安装在边框1的另一侧面,其中第三导液管53、第四导液管54、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成矩形排列。
具体地,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通过输液管6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其中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分别通过输液管6与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相连;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分别通过输液管6与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相连,其中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分别通过输液管6与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相通,且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通过输液管6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在进行使用时,制冷剂在新能源汽车空调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的内部,在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内部,然后在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内部,在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内部,最后制冷剂在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内通过输液管6返回到新能源汽车空调内部,以此通过输液管6将翅片3的温度进行快速的降低,提高了对翅片3降温的效率。
如图3所示,修正机构7包括电动机71、丝杠72、刮板73和导向柱74,电动机71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2的上侧面,其中电动机71的输出端与丝杠72的上端相连,该丝杠72的上下两端通过支撑轴承穿过有安装板2;丝杠72的中部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刮板73,其中刮板73的两端滑动穿过有导向柱74,该导向柱74的上下两端与安装板2相焊接;刮板73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凸起,该刮板73一侧面的凸起设置在翅片3之间,在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电动机71带动丝杠72进行旋转,丝杠72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刮板73沿着导向柱74上下滑动,从而通过刮板73一侧面的凸起对变形的翅片3进行修正,并且刮板73一侧面的凸起还能够对翅片3外侧面附着的灰尘进行去除,以此避免新能源汽车空调吹出的风含有异味。
具体地,翅片3设置有若干个,其中翅片3之间设置有0.5mm到1.5mm的间隙,该翅片3上下竖直设置,且翅片3的上下两端镶嵌在边框1的内部,在进行使用时,翅片3能够将输液管6散发的寒气进行传导,从而对穿过翅片6的风进行物理降温。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其工作原理为:在进行使用时,制冷剂在新能源汽车空调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的内部,在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内部,然后在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内部,在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内,通过输液管6流入到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内部,最后制冷剂在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内通过输液管6返回到新能源汽车空调内部,以此通过输液管6将翅片3的温度进行快速的降低,在当翅片3出现变形时,能够通过电动机71带动丝杠72进行旋转,丝杠72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刮板73沿着导向柱74上下滑动,从而通过刮板73一侧面的凸起对变形的翅片3进行修正,并且刮板73一侧面的凸起还能够对翅片3外侧面附着的灰尘进行去除,以此避免新能源汽车空调吹出的风含有异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包括边框(1)、安装板(2)、翅片(3)、隔板(4)、集液管(5)、输液管(6)和修正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的上下两侧面设置有安装板(2),其中边框(1)的内部设置有翅片(3);所述边框(1)的两侧面安装有集液管(5),其中集液管(5)通过输液管(6)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所述集液管(5)包括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第三导液管(53)、第四导液管(54)、第五导液管(55)、第六导液管(56)、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所述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通过螺栓安装在边框(1)的一侧面,其中第一导液管(51)、第二导液管(52)、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成矩形排列;所述第三导液管(53)、第四导液管(54)、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通过螺栓安装在边框(1)的另一侧面,其中第三导液管(53)、第四导液管(54)、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成矩形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通过输液管(6)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其中第一导液管(51)和第二导液管(52)分别通过输液管(6)与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相连;所述第三导液管(53)和第四导液管(54)分别通过输液管(6)与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相连,其中第五导液管(55)和第六导液管(56)分别通过输液管(6)与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相通,且第七导液管(57)和第八导液管(58)通过输液管(6)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机构(7)包括电动机(71)、丝杠(72)、刮板(73)和导向柱(74),所述电动机(71)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2)的上侧面,其中电动机(71)的输出端与丝杠(72)的上端相连,该丝杠(72)的上下两端通过支撑轴承穿过有安装板(2);所述丝杠(72)的中部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刮板(73),其中刮板(73)的两端滑动穿过有导向柱(74),该导向柱(74)的上下两端与安装板(2)相焊接;所述刮板(73)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凸起,该刮板(73)一侧面的凸起设置在翅片(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设置有若干个,其中翅片(3)之间设置有间隙,该翅片(3)上下竖直设置,且翅片(3)的上下两端镶嵌在边框(1)的内部。
CN202320460692.2U 2023-03-13 2023-03-13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Active CN219713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0692.2U CN219713710U (zh) 2023-03-13 2023-03-13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0692.2U CN219713710U (zh) 2023-03-13 2023-03-13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3710U true CN219713710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60692.2U Active CN219713710U (zh) 2023-03-13 2023-03-13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3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7254Y (zh) 全铝微通道换热器
CA2843780C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2121760B (zh) 一种平行流冷暖空调器及其处理方法
US20080289809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864888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9713710U (zh)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CN101818972B (zh) 热管制冷复合空调专用蒸发器
CN201628425U (zh) 一种热管制冷复合空调专用蒸发器
CN202057109U (zh) 一种平行流冷暖空调器
CN207763549U (zh) 一种重力式热交换器
CN1292218C (zh) 一种无泵吸收制冷机
CN209944785U (zh) 一种用于中温太阳能集热器的可移动测试装置
CN207763548U (zh) 一种重力式热交换器
CN2324503Y (zh) 一种内融冰式冰盘管设备
CN2864498Y (zh) 平板太阳能源集热器
CN202511384U (zh) 一种客车顶置空调
CN201532028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双源一体式集热器
CN2879053Y (zh) 一种三重环套内热式扩散吸收制冷机
CN101281008B (zh) 用于逆流闭式冷却塔的盘管单元的组合方法
CN100470171C (zh) 一种微细通道铝带管式热泵型空调机换热器
CN202734638U (zh) 蒸汽冷凝异形翅片管
CN201021863Y (zh) 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
CN217424094U (zh)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主机风换热器两侧的挡水板组件
CN201166437Y (zh) 脉动热管式空调排风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CN2200157Y (zh) 新型热管式平板集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 precision double row parallel flow evaporator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19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Longquan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CHUANGXIN AUTO AIR-CONDITIONER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863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