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1341U - 内开内倒窗 - Google Patents
内开内倒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11341U CN219711341U CN202223569725.1U CN202223569725U CN219711341U CN 219711341 U CN219711341 U CN 219711341U CN 202223569725 U CN202223569725 U CN 202223569725U CN 219711341 U CN219711341 U CN 219711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connecting rod
- movable
- corner
- lock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开内倒窗,其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铰接于窗框,窗扇的顶部和窗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活动铰链,活动铰链设有可沿窗扇宽度方向移动的活动连接杆,还包括开关窗传动盒,其安装于窗扇,开关窗传动盒设有可沿窗扇长度方向移动的传动连接杆;转角器,其安装在窗扇的转角处,转角器设有可沿转角活动的转角连接杆,活动连接杆和传动连接杆通过转角连接杆进行传动连接;转角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一限位块,转角器设有弹性摆臂,弹性摆臂在第一限位块的移动路径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窗框在弹性摆臂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固定点。本实用新型在开启窗扇后,用户无法向上转动开关窗传动盒的执手,以杜绝窗扇在开启时发生内倒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内开内倒窗。
背景技术
内开内倒窗,是一种可以朝室内绕竖直方向平开90°,也可以朝室内绕水平方向小幅度内倒的窗户。内开内倒窗通过转动窗扇上的执手,带动相应传动件的移动,以满足窗扇与窗框之间不同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当窗扇与窗框闭合时,若向下旋转窗扇上的执手,此时窗扇的活动锁点与窗框边上的固定锁点相扣,窗户得以实现锁闭;如图2所示,当窗扇与窗框闭合时,若向上旋转窗扇上的执手至水平位置,此时窗扇的活动锁点与窗框边上的固定锁点脱离,窗户得以实现开启;如图3所示,当窗扇与窗框闭合时,若继续向上旋转窗扇上的执手,此时窗扇的活动锁点与窗框底部的固定锁点相扣,窗扇顶部与窗框顶部所连接的铰链处于解锁状态,窗户得以实现内倒。
内开内倒窗的内倒开启是较为前卫的开窗方式,其可使房间与外界空气自然流通,并有效阻挡雨水进入室内。
但现有的内开内倒窗存在一定的瑕疵,例如当窗户处于开启状态时,若不慎向上转动了窗扇上的执手以解锁两者顶部的铰链,窗户会瞬间进行向内倾倒,用户不但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变动所惊吓,而且用户的头部也容易因窗扇的内倒而受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内开内倒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开内倒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铰接于所述窗框,所述窗扇的顶部和所述窗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活动铰链,所述活动铰链设有可沿所述窗扇宽度方向移动的活动连接杆,所述活动铰链通过所述活动连接杆的移动而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还包括
开关窗传动盒,其安装于所述窗扇,所述开关窗传动盒设有执手和可沿所述窗扇长度方向移动的传动连接杆,所述传动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锁条,所述锁条设有第一活动锁点和第二活动锁点,所述窗框设有分别匹配于所述第一活动锁点和所述第二活动锁点的第一固定锁点和第二固定锁点;
转角器,其安装在所述窗扇的转角处,所述转角器设有弯槽,所述转角器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弯槽的转角连接杆,所述活动连接杆和所述传动连接杆通过所述转角连接杆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转角器设有弹性摆臂,所述弹性摆臂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移动路径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窗框在所述弹性摆臂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固定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开内倒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开启所述窗扇后,所述弹性摆臂随所述窗扇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窗框的固定点,此时所述弹性摆臂能够在弹力的作用下保持限位状态,该状态下的所述弹性摆臂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卡接而限制所述转角连接杆的向下移动,使得用户无法向上转动所述开关窗传动盒的执手,以杜绝所述窗扇在开启时发生内倒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升所述内开内倒窗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转角器的正常使用,所述转角连接杆具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弯槽的钢带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铰链包括连接于所述窗框的第一连接臂、连接于所述窗扇的第二连接臂以及第一连杆部,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杆部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限位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有活动连接杆,所述活动连接杆设有第三活动锁点,所述限位杆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配合使用的锁槽。当用户将所述执手转动至水平位置以下时,所述第三活动锁点保持与所述锁槽的卡扣,以限定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活动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只有当用户将所述执手转动至水平位置以上时,所述第三活动锁点才会脱离所述锁槽,以解锁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活动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一旦所述活动铰链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窗扇的顶部能够相对于所述限位杆进行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槽为高低槽结构,所述锁槽的高位靠近于所述转角器,所述锁槽的低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的移动路径上,所述锁槽的高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的移动路径之外。当用户将所述执手转动至水平位置以下时,所述第三活动锁点保持在所述锁槽的低位中进行滑动;只有当用户将所述执手转动至水平位置以上时,所述第三活动锁点才会进入所述锁槽的高位并脱离于所述锁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锁点位于所述窗框的竖直长边上,所述第二固定锁点位于所述窗框的水平宽边上。当所述窗扇处于锁闭状态时,此时所述窗扇的第一活动锁点卡扣于所述窗框的第一固定锁点,以限制所述窗扇长边与所述窗框长边之间的相对位置;当所述窗扇处于内倒状态时,此时所述窗扇的第二活动锁点插入至所述窗框的第二固定锁点,以限制所述窗扇宽边与所述窗框宽边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窗框的底部和所述窗扇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内置铰链,所述内置铰链能够隐藏在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之间,使得所述内开内倒窗的外形能够更加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为了更好地将所述窗扇锁闭于所述窗框,在所述转角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四活动锁点,所述窗框设有匹配于所述第四活动锁点的第四固定锁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窗传动盒内设有电驱系统,以实现所述内开内倒窗的电动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内开内倒窗的电动化,所述窗框的顶部安装有平开窗传动盒,所述平开窗传动盒内设有电驱系统,所述平开窗传动盒设有可水平转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窗扇的顶部滑动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窗传动盒的电驱系统和所述平开窗传动盒的电驱系统均具有离合结构,以实现所述内开内倒窗的电动化操控以及手动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内开内倒窗在锁闭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开内倒窗在开启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开内倒窗在内倒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开内倒窗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内开内倒窗中的活动铰链的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内开内倒窗中的转角器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窗框、200-窗扇、300-活动铰链、400-内置铰链、500-开关窗传动盒、600-转角器、210-边框、220-透光玻璃、410-框连接臂、420-扇连接臂、430-第二连杆部、440-竖直连接块、310-第一连接臂、320-第二连接臂、330-第一连杆部、321-固定杆、322-限位杆、323-活动连接杆、3231-第三活动锁点、3221-锁槽、510-传动连接杆、520-执手、530-锁条、531-第一活动锁点、532-第二活动锁点、110-第一固定锁点、120-第二固定锁点、610-转角壳体、620-转角连接杆、611-弯槽、621-钢带段、622-第四活动锁点、130-第四固定锁点、700-塑料连接条、623-第一限位块、630-弹性摆臂、631-第二限位块、140-固定点、810-转动杆、910-电机、920-第一齿轮组、930-第二齿轮组、940-离合结构、950-执行端。
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开内倒窗,其包括窗框100、窗扇200、活动铰链300、内置铰链400、开关窗传动盒500以及转角器600,其中所述窗框100是安装固定在建筑物上,是墙体与窗扇200的过渡层,起到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墙体坍塌、安装定位窗扇200的作用。现有的窗框100一般为由四个铝型材所组合而成的矩形框体,具有质轻、安装方便、耐用结实等优点,并具有大量预设的槽孔,以便于对所述窗扇200的装配。
此外,所述窗扇200包括边框210以及装嵌在边框210中的透光玻璃220,现有的边框210一般为由四个铝型材所组合而成的矩形框体,具有质轻、安装方便、耐用结实等优点,并具有大量预设的槽孔,以便于与所述窗框100进行装配。所述边框210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夹装所述透光玻璃220的夹槽,在安装所述窗扇200时,首先将四个铝型材的夹槽分别套入所述透光玻璃220的四边,然后通过连接件将两两配合的铝型材进行连接固定,以此获得一个完整的窗扇20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窗扇200的长边和所述窗框100的长边均为竖直设置,而所述窗扇200的宽边和所述窗框100的宽边均为水平设置。
对于所述窗扇200与所述窗框100的装配,首先在所述窗扇200的长边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内置铰链400,在所述窗扇200顶部的水平宽边连接有所述活动铰链300,然后再将所述窗扇200托起至所述窗框100的安装位置上,最后通过螺丝将所述窗扇200底部的内置铰链400连接于所述窗框100的底部,通过螺丝将所述窗扇200顶部的活动铰链300连接于所述窗框100的顶部,以此完成所述窗扇200与所述窗框100的铰接,从而实现所述窗扇200相对于所述窗框100的平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置铰链400和所述活动铰链300均具有平开往外的限位方向,从而实现所述窗扇200相对于所述窗框100的内平开。
具体地,所述内置铰链400包括连接于所述窗框100的框连接臂410、连接于所述窗扇200的扇连接臂420以及第二连杆部430,所述框连接臂410与所述扇连接臂420通过所述第二连杆部430进行活动连接。由于所述窗框100和所述窗扇200均设有与所述内置铰链400相配合的槽孔,因此所述内置铰链400能够安装并隐藏在两者之间而不会造成干涉,使得所述内开内倒窗的外形能够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扇连接臂420还设有与所述窗扇200进行可调连接的竖直连接块440,所述竖直连接块440固定连接于所述窗扇200的长边,与此同时,所述竖直连接块440能够通过调节螺栓而与所述扇连接臂420进行上下调节,从而调节所述窗扇200与所述窗框100之间的上下位置,为所述窗扇200与所述窗框100的装配提供了便利。
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铰链300包括第一连接臂310、第二连接臂320和第一连杆部330,所述第一连接臂310与所述窗框10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20与所述窗扇200连接,而所述第一连接臂31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2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部330进行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臂320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固定杆321和限位杆322,所述固定杆321固定连接在所述窗扇200的顶部,所述固定杆321活动连接有可沿所述窗扇200的宽度方向进行滑动的活动连接杆323,所述活动连接杆323设有第三活动锁点3231,所述限位杆322设有匹配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的锁槽3221。
进一步地,所述锁槽3221可选为高低槽结构,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靠近于所述窗扇200的转动轴线,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的移动路径上,而所述锁槽3221的高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的移动路径之外。当所述活动连接杆323从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移动至所述锁槽3221的高位时,由于所述锁槽3221的高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的移动路径之外,因此此时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脱离于所述锁槽3221,从而实现所述固定杆321与所述限位杆322的展开;在所述固定杆321与所述限位杆322对中收纳后,当所述活动连接杆323从所述锁槽3221的高位移动至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时,由于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的移动路径上,因此此时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保持在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中进行滑动,从而限制了所述固定杆321与所述限位杆322的展开。
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所述窗扇200的打开以及关闭,所述窗扇200内设有开关窗传动盒500,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位于所述窗扇200的长边的中部,且远离所述窗扇200的转动轴线,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内设有传动结构,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在盒外连接有传动连接杆510和执手520,所述传动连接杆510沿所述窗扇200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执手520与所述传动连接杆510通过所述传动结构进行传动连接。当用户将所述执手520从六点钟方向逆时针转动至十二点钟方向时,此时所述传动连接杆510在所述传动结构的带动下逐渐往下移动,反之则所述传动连接杆510在所述传动结构的带动下逐渐往上移动。
紧接着,所述传动连接杆510的下端连接有锁条530,所述锁条530设有两个活动锁点,其分别为第一活动锁点531和第二活动锁点532,所述第一活动锁点531位于所述锁条530的中部,其用于与窗框100上的第一固定锁点110进行卡扣而限制所述窗扇200长边与所述窗框100长边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所述第一固定锁点110位于所述窗框100的长边上并匹配于所述第一活动锁点531的位置;所述第二活动锁点532位于所述锁条530的下端,而所述窗框100底部的宽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锁点53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锁点120,所述第二活动锁点532可从上往下插入至所述第二固定锁点120中,从而限制所述窗扇200底部宽边与所述窗框100底部宽边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图4和图6所示,由于所述活动连接杆323与所述传动连接杆510具有不同的设置方向,因此为了使所述活动铰链300的活动连接杆323能够被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所驱动,所述窗扇200的转角处安装有所述转角器600,所述转角器600远离所述窗扇200的转动轴线并位于所述窗扇200的顶部。所述转角器600包括转角壳体610和转角连接杆620,所述转角壳体610内设有弯槽611,所述转角连接杆620具有钢带段621,所述钢带段621能够在所述弯槽611内进行滑动,以实现所述转角连接杆620在转角处的往复运动。当位于竖直方向上的转角连接杆620从上往下移动时,此时位于水平方向上的转角连接杆620则往靠近所述弯槽611的方向进行移动;当位于竖直方向上的转角连接杆620从下往上移动时,此时位于水平方向上的转角连接杆620则往远离所述弯槽611的方向进行移动。
如图4所示,所述转角连接杆6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连接杆323和所述传动连接杆510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活动铰链300的活动连接杆323能够被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传动连接杆510所驱动。当用户将所述执手520从六点钟方向逆时针转动至十二点钟方向时,此时所述转角连接杆620在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带动下逐渐往下移动,对应地,所述活动连接杆323在所述转角连接杆620的带动下逐渐朝靠近所述转角器600的方向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将所述窗扇200锁闭于所述窗框100,所述转角连杆在其竖直方向上设有第四活动锁点622,所述第四活动锁点622用于与窗框100上的第四固定锁点130进行卡扣而限制所述窗扇200长边与所述窗框100长边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所述第四固定锁点130位于所述窗框100的长边上并匹配于所述第四活动锁点622的位置。当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传动连接杆510往上移动至锁闭位置时,此时所述第一活动锁点531与所述第一固定锁点110相扣,所述第四活动锁点622与所述第四固定锁点130相扣,从而实现所述窗扇200与所述窗框100的锁闭。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活动连接杆323、传动连接杆510、转角连接杆620和锁条530均为五金件,其具有固定的规格,但不同的窗扇200具有不同的尺寸规格,为了适配不同尺寸的窗扇200,所述活动连接杆323与所述转角连接杆620之间、所述转角连接杆620与所述传动连接杆510之间和所述传动连接杆510与所述锁条530之间均连接有可任意截取长度的塑料连接条700。
如图1所示,在所述窗扇200闭合于所述窗框100的前提下,当用户将所述执手520从三点钟方向顺时针转动至六点钟方向时,此时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传动连接杆510向上移动至锁闭位置时,以使所述第一活动锁点531与所述第一固定锁点110相扣,所述第四活动锁点622与所述第四固定锁点130相扣,从而实现所述窗扇200与所述窗框100的锁闭,与此同时,所述活动连接杆323的第三活动锁点3231在所述转角连接杆620的带动下朝远离所述锁槽3221高位的方向而保持在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中进行滑动,以限制所述固定杆321与所述限位杆322的展开,使得所述窗扇200的顶部与所述窗框100的顶部能够进行常态化铰接。
如图2所示,在所述窗扇200闭合于所述窗框100的前提下,当用户将所述执手520从六点钟方向逆时针转动至三点钟方向时,此时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传动连接杆510向下移动至开启位置时,以使所述第一活动锁点531脱离于所述第一固定锁点110,所述第四活动锁点622脱离于所述第四固定锁点130,从而实现所述窗扇200与所述窗框100的开启,与此同时,所述活动连接杆323的第三活动锁点3231在所述转角连接杆620的带动下朝靠近所述锁槽3221高位的方向而保持在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中进行滑动,以限制所述固定杆321与所述限位杆322的展开,使得所述窗扇200的顶部与所述窗框100的顶部能够进行常态化铰接。
如图3所示,在所述窗扇200闭合于所述窗框100的前提下,当用户将所述执手520从三点钟方向逆时针转动至十二点钟方向时,此时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传动连接杆510向下移动至内倒位置时,以使所述第二活动锁点532插入至所述第二固定锁点120中,从而限制所述窗扇200底部宽边与所述窗框100底部宽边之间的相对位置,与此同时,所述活动连接杆323的第三活动锁点3231在所述转角连接杆620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锁槽3221的高位,以实现所述固定杆321与所述限位杆322的展开,使得所述窗扇200能够相对于所述窗框100进行内倒。
如图6所示,为了提升所述内开内倒窗的安全性能,所述转角连杆在其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一限位块623,所述转角器600通过扭簧(附图未示出)连接有弹性摆臂630,所述弹性摆臂630在所述第一限位块623的移动路径上设有第二限位块631,而所述窗框100在所述弹性摆臂630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固定点140。
当所述窗扇200闭合于所述窗框100时,所述弹性摆臂630主动避让于所述固定点140,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块631能够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块623的移动路径之外,此时所述活动连接杆323可继续朝内倒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脱离于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当所述窗扇200不闭合于所述窗框100时,所述弹性摆臂630在扭簧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限位块631复位至所述第一限位块623的移动路径上,一旦所述转角连接杆620的第二限位块631从上往下抵接于所述弹性摆臂630的第二限位块631时,此时所述活动连接杆323无法继续朝内倒方向进行移动,以限制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脱离于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使得用户无法在开启所述窗扇200的前提下,将所述执手520从三点钟方向逆时针转动至十二点钟方向,从而杜绝了所述窗扇200在开启时发生内倒的可能性,以有效提升所述内开内倒窗的安全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开内倒窗还可实现电驱控制,此时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传动结构由电机910进行控制。不仅如此,所述窗框100的顶部还安装有平开窗传动盒,所述平开窗传动盒内设有由电机910控制的传动结构,所述平开窗传动盒设有由所述传动结构驱动的转动杆810,所述转动杆810可在所述传动结构的驱动下进行水平转动,所述转动杆810与所述窗扇200的顶部滑动铰接。当所述平开窗传动盒驱动所述转动杆810进行转动时,此时所述窗扇200在所述转动杆810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窗框100进行转动。为了便于描述,由电机910驱动的传动结构可统称为电驱系统。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开模的成本,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电驱系统与所述平开窗传动盒的电驱系统在结构上保持相近,而且两者均具有离合结构940,以实现所述内开内倒窗的电动化操控以及手动化操作。如图7所示,所述电驱系统包括电机910、第一齿轮组920、第二齿轮组930、离合结构940和执行端950,所述第一齿轮组920位于所述电机910的旁侧并与所述电机910的输出端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930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组920的旁侧并与所述执行端950进行同步连接,所述离合结构940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组920上并随所述第一齿轮组920的转动而具有不同的位置状态。
当所述离合结构940随所述第一齿轮组920转动至预定的啮合位置时,此时所述离合结构940与所述第二齿轮组930的输入端啮合,以此将所述电驱系统处于“合”状态,所述电机910能够驱动所述执行端950进行转动,使得用户无法手动地介入操作。当所述离合结构940随所述第一齿轮组920转动至预定的脱离位置时,此时所述离合结构940与所述第二齿轮组930的输入端脱离,以此将所述电驱系统处于“离”状态,所述执行端950的转动不再受限于所述电机910,使得用户能够手动地介入操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每当所述电机910驱动完所述执行端950后,所述电机910均反转一段距离,从而将所述离合结构940脱离于所述第二齿轮组930的输入端,使得用户能够在停机后进行手动操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内开内倒窗,包括窗框(100)和窗扇(200),所述窗扇(200)铰接于所述窗框(100),所述窗扇(200)的顶部和所述窗框(100)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活动铰链(300),所述活动铰链(300)设有可沿所述窗扇(200)宽度方向移动的活动连接杆(323),所述活动铰链(300)通过所述活动连接杆(323)的移动而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窗传动盒(500),其安装于所述窗扇(200),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设有执手(520)和可沿所述窗扇(200)长度方向移动的传动连接杆(510),所述传动连接杆(510)的下端连接有锁条(530),所述锁条(530)设有第一活动锁点(531)和第二活动锁点(532),所述窗框(100)设有分别匹配于所述第一活动锁点(531)和所述第二活动锁点(532)的第一固定锁点(110)和第二固定锁点(120);
转角器(600),其安装在所述窗扇(200)的转角处,所述转角器(600)设有弯槽(611),所述转角器(600)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弯槽(611)的转角连接杆(620),所述活动连接杆(323)和所述传动连接杆(510)通过所述转角连接杆(620)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杆(620)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一限位块(623),所述转角器(600)设有弹性摆臂(630),所述弹性摆臂(630)在所述第一限位块(623)的移动路径上设有第二限位块(631),所述窗框(100)在所述弹性摆臂(630)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固定点(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杆(620)具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弯槽(611)的钢带段(6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铰链(300)包括连接于所述窗框(100)的第一连接臂(310)、连接于所述窗扇(200)的第二连接臂(320)以及第一连杆部(330),所述第一连接臂(31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2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部(330)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20)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限位杆(322)和固定杆(321),所述固定杆(321)滑动连接有活动连接杆(323),所述活动连接杆(323)设有第三活动锁点(3231),所述限位杆(322)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配合使用的锁槽(3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3221)为高低槽结构,所述锁槽(3221)的高位靠近于所述转角器(600),所述锁槽(3221)的低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的移动路径上,所述锁槽(3221)的高位处于所述第三活动锁点(3231)的移动路径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锁点(110)位于所述窗框(100)的竖直长边上,所述第二固定锁点(120)位于所述窗框(100)的水平宽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00)的底部和所述窗扇(200)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内置铰链(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杆(620)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四活动锁点(622),所述窗框(100)设有匹配于所述第四活动锁点(622)的第四固定锁点(1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内设有电驱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00)的顶部安装有平开窗传动盒,所述平开窗传动盒内设有电驱系统,所述平开窗传动盒设有可水平转动的转动杆(810),所述转动杆(810)与所述窗扇(200)的顶部滑动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开内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窗传动盒(500)的电驱系统和所述平开窗传动盒的电驱系统均具有离合结构(9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69725.1U CN219711341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内开内倒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69725.1U CN219711341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内开内倒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11341U true CN219711341U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7998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69725.1U Active CN219711341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内开内倒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11341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569725.1U patent/CN2197113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77509B2 (en) | Flush lock for casement window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EP0965715A2 (en) | Door assembly | |
EP1241311B1 (en) | Mechanical actuator for a multi-position window | |
WO2011082091A1 (en) | Latching system | |
US10648195B2 (en) | Side action flush lock for casement window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EP0510855B1 (en) | Sealing device for doors | |
EP2019180B1 (en) | An operating device for windows | |
CN219711341U (zh) | 内开内倒窗 | |
CN102859101B (zh) | 窗和门的锁紧装置 | |
CN209413580U (zh) | 一种单个执手控制铝合金双扇门开启的五金系统 | |
CN211008371U (zh) | 梯带架和拉绳式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 |
CN208618970U (zh) | 传动连接组件及窗纱一体式内开外开窗 | |
CA2836920A1 (en) | Venetian type blind operator | |
CN209145460U (zh) | 一种单个执手控制开启的铝合金双扇门 | |
CN209145454U (zh) | 一种铝合金双扇门 | |
CN216553425U (zh) | 一种建筑公寓用便捷式自锁门 | |
JP2000220346A (ja) | 連窓開閉装置 | |
KR101656640B1 (ko) | 가변 회동타입 안전 오르내리창 | |
CA3064591C (en) | Side action flush lock for casement window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CN217233239U (zh) | 一种双向开合的窗户 | |
CN215292153U (zh) | 篷房 | |
CN220336735U (zh) | 一种平推窗系统 | |
CN219365811U (zh) | 旋转式铝合金门窗 | |
CN219387581U (zh) | 一种隐形合页 | |
CN215804110U (zh) | 一种阳台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