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0347U -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0347U
CN219710347U CN202320644532.3U CN202320644532U CN219710347U CN 219710347 U CN219710347 U CN 219710347U CN 202320644532 U CN202320644532 U CN 202320644532U CN 219710347 U CN219710347 U CN 219710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roadbed
anchoring
side slope
retai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45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热强
张品新
欧志航
赖泽灿
罗炽乐
梁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45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0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0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0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路基支挡构件和边坡锚固构件,所述路基支挡构件位于边坡的坡底;路基支挡构件包括挡土件和支撑件,支撑件支撑在挡土件下方;所述边坡锚固构件包括格构梁和第一锚固件,所述第一锚固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格构梁用于铺设在所述边坡表面,各所述第一锚固件用于延伸在所述边坡内,且各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均与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解决了传统边坡容易受大雨或泥石流影响发生山体失稳,导致边坡坍塌,阻塞道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边坡是路基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由于路基边坡大面积裸露在外,长期受自然因素的强烈作用,常发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浸水后湿度增大,强度降低;岩性较差的岩体,在水温变化条件下,风化加剧,路基边坡表面在温差作用下形成涨缩循环,在湿差作用下形成干湿循环,从而导致强度衰减和剥蚀;受地表水的冲刷,以及地下水的侵蚀,使岩土表面失稳,极易加剧边坡的损坏,导致地基承载能力下降,引起路基失稳。尤其是受大雨或泥石流影响引发的路基边坡失稳,易导致坍塌阻塞道路,因此需要使用边坡支护结构来防护道路路基边坡。
现有的边坡防护方法一般采用植草防护或者工程防护,植草防护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木,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边坡保护作用;工程防护是在边坡上铺设人工构造物来进行防护;但二者都是仅仅在边坡表面进行操作,其紧固作用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在雨水较大或发生泥石流时,边坡很容易被冲垮或局部垮塌,防护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边坡容易受大雨或泥石流影响发生山体失稳,导致边坡坍塌或局部垮塌,阻塞道路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路基支挡构件和边坡锚固构件,所述路基支挡构件位于边坡的坡底;
所述路基支挡构件包括挡土件和支撑件,支撑件支撑在挡土件下方;
所述边坡锚固构件包括格构梁和第一锚固件,所述第一锚固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格构梁用于铺设在所述边坡表面,各所述第一锚固件用于延伸在所述边坡内,且各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均与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各所述第一锚固件在所述边坡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格构梁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各所述第一锚固件在所述边坡内的延伸长度由边坡的坡顶向坡底依次减小。
进一步,路基支挡构件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锚固件,各所述第二锚固件用于延伸在所述边坡内,且各所述第二锚固件一端与所述挡土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锚固件,使路基边坡产生压应力区并对加固边坡起到加筋作用,可以增强坡体基层的强度,改善坡体的力学性能,使支护结构与边坡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体,使其能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并能提高潜在坡面上的抗剪强度,有效地阻止边坡坡体位移。
进一步,各所述第二锚固件在所述边坡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挡土件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各所述第二锚固件与所述挡土件固定的一端均设有弯钩,所述弯钩浇筑在所述挡土件内。通过设置弯钩,方便第二锚固件在挡土件内进行固定,提高连接强度,
进一步,各所述第二锚固件在所述边坡内的延伸长度由上向下依次减小。根据坡体的特性,坡体越陡,坡体上方部分越容易滑落,通过在边坡内的延伸长度由边坡的坡顶向坡底依次减小,既保证了坡体的稳定,又尽可能地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省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挡土件的顶部设有排水沟。通过设置排水沟能够及时将水进行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导致边坡坍塌,提高边坡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挡土件顶部靠近所述边坡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为灌注桩,所述挡土件为混凝土墙体。挡土件为浇筑后的混泥土结构形成墙体,提高路桥边坡的稳定性。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路基支挡构件和边坡锚固构件共同安装在边坡一侧,通过两者的配合对边坡进行稳固,避免受大雨或泥石流影响坡体的结构,保证坡体的稳定,避免阻塞道路。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格构梁、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等,通过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将受力传递给稳定地层,从而使边坡坡体在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所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沟,通过设置排水沟的形式进行给排水,避免雨水积聚影响支护结构,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提高边坡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路基边坡支护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附图标记:
排水沟1、边坡2、路基支挡构件3、挡土件301、第二锚固件302、弯钩3021、支撑件303、边坡锚固构件4、格构梁401、第一锚固件402、路基5。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用于支护在路基5侧部下方的边坡2上,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路基支挡构件3和边坡锚固构件4,路基支挡构件3位于边坡2的坡底,对边坡2起到支撑的作用,用于提高路桥边坡2的稳定性。
路基支挡构件3包括挡土件301和支撑件303,挡土件301为混凝土墙体,起到抵挡边坡2移位的作用,支撑件303支撑在挡土件301下方作为挡土件301的承重基础;支撑件303采用钢筋和混凝土灌注的形式制造,成型后形成灌注桩,灌注桩内的钢筋向上延伸伸入挡土件301内约50cm。
边坡锚固构件4包括格构梁401和第一锚固件402,本实用新型的格构梁401为现有技术,采用现有的常规结构即可。格构梁401铺设54在边坡2表面,第一锚固件40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锚固件402的一端与格构梁40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在边坡2内。边坡锚固构件4的作用是将边坡2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格构梁401结点处的第一锚固件402上,然后通过第一锚固件402传递给稳定坡体内,从而使边坡2坡体在第一锚固件402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作为优选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锚固件402在边坡2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格构梁401所在的平面,采用第一锚固件402垂直于格构梁401的形式能够使得边坡2的稳定性达到最佳。
作为优选实施例,根据坡体的特性,坡体越陡,坡体上方部分越容易滑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锚固件402在边坡2内的延伸长度由边坡2的坡顶向坡底依次减小,既保证了坡体的稳定,又尽可能地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省了成本。
路基支挡构件3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锚固件302,各第二锚固件302用于延伸在边坡2内,且各第二锚固件302一端与挡土件301固定连接,各第二锚固件302与挡土件301固定的一端均设有弯钩3021,弯钩3021浇筑在挡土件301内,提高了挡土件301和路基边坡2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各第二锚固件302在边坡2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挡土件301所在的平面,各第二锚固件302在边坡2内的延伸长度由上向下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锚固件402为预应力锚索,第二锚固件302为螺纹钢锚杆。由于预应力锚索、螺纹钢锚杆的使用,使路基边坡2产生压应力区并对加固边坡2起到加筋作用,可以增强坡体基层的强度,改善坡体的力学性能,使支护结构与边坡2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体,使其能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并能提高潜在坡面上的抗剪强度,有效地阻止边坡2坡体位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类似,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本实施例优选,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挡土件301的顶部设有排水沟1,排水沟1位于挡土件301顶部靠近边坡2的一侧,设置排水沟1能进行集中排水,防止雨水冲刷边坡2提高边坡2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如下:
第一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地施工,安装模板,放置钢筋进行混泥土浇筑形成灌注桩,形成的支撑件303作为挡土墙的承重基础,支撑件303顶部的钢筋伸入挡土件301内约50cm。
第二步:挡土件301采用填筑分层浇筑施工的形式进行,施工过程中,挡土件301内每隔一定高度和水平距离设置深入挡土件301内的螺纹钢锚杆,螺纹钢锚杆末端带有弯钩3021的一端伸入挡土墙内,浇筑完成后形成挡土件301。
第三步:如图1所示,在挡土件301的左侧外侧及顶部靠近上部边坡2坡脚处设置排水沟1。
第四步:对挡土件301上方的坡面进行喷射混泥土的形式进行刷坡施工,安装预应力锚索及坡面的格构梁401,采用机械设备拉紧预应力锚索,完成支护结构的安装。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用于支护在路基(5)侧部下方的边坡(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支挡构件(3)和边坡锚固构件(4),所述路基支挡构件(3)位于边坡(2)的坡底;
所述路基支挡构件(3)包括挡土件(301)和支撑件(303),支撑件(303)支撑在挡土件(301)下方;
所述边坡锚固构件(4)包括格构梁(401)和第一锚固件(402),所述第一锚固件(40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格构梁(401)用于铺设在所述边坡(2)表面,各所述第一锚固件(402)用于延伸在所述边坡(2)内,且各所述第一锚固件(402)一端均与所述格构梁(4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锚固件(402)在所述边坡(2)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格构梁(401)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锚固件(402)在所述边坡(2)内的延伸长度由边坡(2)的坡顶向坡底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支挡构件(3)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锚固件(302),各所述第二锚固件(302)用于延伸在所述边坡(2)内,且各所述第二锚固件(302)一端与所述挡土件(3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锚固件(302)在所述边坡(2)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挡土件(301)所在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锚固件(302)与所述挡土件(301)固定的一端均设有弯钩(3021),所述弯钩(3021)浇筑在所述挡土件(3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锚固件(302)在所述边坡(2)内的延伸长度由上向下依次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件(301)的顶部设有排水沟(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位于所述挡土件(301)顶部靠近所述边坡(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3)为灌注桩,所述挡土件(301)为混凝土墙体。
CN202320644532.3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Active CN219710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4532.3U CN219710347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4532.3U CN219710347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0347U true CN21971034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4532.3U Active CN219710347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0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5806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крепления грунта поверхностного слоя откоса
KR20100087858A (ko) 앵커와 콘크리트패널을 이용한 옹벽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12431213B (zh) 人工边坡半刚性支护生态综合处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14954B (zh) 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
KR101077949B1 (ko) 보강토 옹벽블록 및 그 시공 방법
CN110438991B (zh) 一种气候阴湿寒区用拼装式抗冻生态边坡挡墙及装配方法
CN113216213B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基坑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1038945B1 (ko) 터널 상부 공동 채움구조를 가진 라이닝
CN219710347U (zh) 一种路基边坡支护结构
CN109610407B (zh) 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
CN111851532A (zh) 一种改良膨胀土高陡边坡结构
CN215165698U (zh) 一种高陡边坡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
KR101616846B1 (ko) 쉬스가 형성된 pc말뚝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6537221A (zh) 一种公路隧道洞口段塌滑体边坡防护加强结构和施工方法
CN215715392U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12294705U (zh) 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加固结构
CN213014154U (zh) 一种干砌锁块护坡
KR101018903B1 (ko) 사면의 토사 흐름 방지 및 녹화를 위한 안정화 조립체
CN210002422U (zh) 一种破碎岩土体路堑边坡柔性支挡加固结构
CN113982001A (zh) 一种柔性骨架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893829A (zh) 一种路基的防护结构
CN103541369B (zh) 锚拉轴线平斜式锚接索或锚接杆挡墙结构和施工方法
KR101589126B1 (ko) 두부중공홈이 형성된 pc말뚝 시공방법
RU2319807C1 (ru) Способ укрепления оснований подтопленных зданий и сооружений (варианты)
CN220377311U (zh) 一种三角形框格支撑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Req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Pinxin

Inventor after: Ou Zhihang

Inventor after: Lai Zecan

Inventor after: Luo Chile

Inventor after: Liang Wenchao

Inventor before: Liu Reqi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Pinxin

Inventor before: Ou Zhihang

Inventor before: Lai Zecan

Inventor before: Luo Chile

Inventor before: Liang Wenx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