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7769U -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7769U
CN219707769U CN202320435378.9U CN202320435378U CN219707769U CN 219707769 U CN219707769 U CN 219707769U CN 202320435378 U CN202320435378 U CN 202320435378U CN 219707769 U CN219707769 U CN 219707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ver
end cover
cover plat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53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Xuzi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Xuzi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Xuzi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Xuzi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53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7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7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7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设有瓶口,其特征在于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瓶口处设有压口端盖,所述压口端盖包括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所述压口盖的内圈挡和外圈挡之间设有下端开口的压口槽,瓶口上端插入压口槽中,内圈挡处设有隔板,隔板一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出油嘴,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注油漏斗口,圈顶上方设有自开启端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背景技术
高硼硅玻璃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玻璃杯、玻璃瓶、调味瓶、油瓶、油壶的制作中,高硼硅玻璃瓶制作时,原材料主要是高硼硅玻璃管材,将其高温烧软,然后放置到模具中旋转吹制成型或者固定吹制成型。现有技术的高硼硅玻璃瓶,其瓶口普遍收口设计,瓶口外侧加工螺纹,用于搭配螺纹瓶盖使用,上述瓶口加工时,需要把高硼硅玻璃管放在机器上,再用另一个点火的装置,边旋转边快速的加热玻璃管的瓶口,等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塑形机不停的旋转,做出瓶口的形状,然后再不断的加热,最后形成一个光滑的瓶口,接下来就是要把瓶口取下放到模具机上,再通过模具机对光滑的瓶口进行加热,当玻璃管开始融化时,通过螺纹模具对瓶口进行螺纹的塑形,一段时间后加工出螺纹。在上述加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一直加热)和时间,废品率高,导致高硼硅玻璃瓶的加工成本高。例如中国专利局2016年9月14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5568825U,名称为“一种自动开合盖的油壶”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包括壶体、壶盖,所述的壶体与壶盖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壶体的正上方设置有壶嘴和回流口;所述的壶盖的外侧设有活动翻盖,壶盖的内侧设有配重,该活动翻盖与配重间通过铰链转动方式连接;上述结构的壶体与壶盖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壶体采用高硼硅玻璃管材时,就会出现加工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其瓶体采用高硼硅玻璃管制作,无需加工螺纹,降低加工成本,压口端盖直接按压在瓶口上,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设有瓶口,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其特征在于瓶口处设有压口端盖,所述压口端盖包括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所述压口盖包括内圈挡、外圈挡和圈顶,内圈挡和外圈挡之间设有下端开口的压口槽,瓶口上端插入压口槽中,内圈挡处设有隔板,隔板一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出油嘴,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注油漏斗口,圈顶上方设有自开启端盖,自开启端盖包括壳体、盖板和活动盖板,壳体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下端与圈顶连接,壳体上端设有盖板,出油嘴上方的盖板处设有盖板活动翻盖孔,出油嘴前侧的壳体上设有壳体活动翻盖孔,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相通,上述两孔相通之处设有翻盖支撑杆,翻盖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在盖板底部,活动翻盖为L型,包括一体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安装在盖板活动翻盖孔处,其后侧下方设有配重块支架,配重块支架上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支架通过销轴与自开启盖板底部铰接,竖直板安装在壳体活动翻盖孔处。
本实用新型的瓶体采用高硼硅玻璃管制作,其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无需加工螺纹,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废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均为塑料制品,压口槽宽度略小于瓶口处的玻璃厚度,压口盖通过压口槽按压到瓶口后,通过挤压力和摩擦力牢牢固定在瓶口上且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用于盛装油、酱油、醋等液体,配合自开启端盖使用,开合方便。
当瓶体处于竖直状态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活动翻盖位于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处,整个自开启端盖处于密封状态,当握住瓶体,倾斜倒油时,活动翻盖可随瓶体倾斜角度变化绕销轴转动,实现自动开启翻盖,瓶体内的油通过出油嘴、壳体活动翻盖孔倒出,当瓶体复位后,活动翻盖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自开启端盖的壳体与压口盖之间可以采用螺纹、卡扣等现有技术已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将自开启端盖的壳体与压口盖做成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自开启端盖的壳体和盖板之间,可以采用螺纹、扣合等现有技术已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将壳体和盖板做成一体式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开启端盖的壳体与压口盖之间,自开启端盖的壳体和盖板之间不可以同时做成一体式结构。
当需要向瓶体中加油时,可以拆下盖板(当盖板与壳体为非一体结构时)或直接拆下整个自开启端盖(当自开启端盖与压口盖为非一体结构时),通过注油漏斗口向瓶体中加油。
本实用新型的注油漏斗口用于向瓶体中加油,其采用漏斗形状,可以作为漏斗使用,加油时使用方便,而且注油漏斗还起到通气孔的作用(通过出油嘴向外倒油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的盖板设有向下凹陷的盖板槽,配重块支架通过销轴铰接在两侧的盖板槽的槽璧之间。
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设置盖板槽,既方便铰接配重块支架,又方便手捏住盖板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和瓶口的直径相同。
即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瓶口进行收口加工,整个瓶身为一段高硼硅玻璃管,只需要加工瓶底,对瓶口处进行光滑处理,大大简化了工艺和加工难度,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内圈挡和/或外圈挡的内侧设有一体的密封凸起环。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内圈挡、外圈挡的内侧各设置一个密封凸起环,可以进一步增强压口盖与瓶口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内圈挡的隔板自出油嘴向注油漏斗口倾斜向下。
隔板倾斜设置,可以防止油在隔板上残留。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无需加工瓶口螺纹,甚至无需对瓶口收口,简化了工艺,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加工时间,降低了废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2)压口端盖和瓶口之间采用按压的方式连接,安装方便,连接牢固,配合密封凸起环,可以保证瓶口和压口盖之间的密封性,自开启端盖自动开合,使用方便,拆下盖板或自开启端盖,可以方便的进行注油操作;
3)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设置盖板槽,方便手捏住盖板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口盖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和活动翻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盖板;1-1.盖板槽;1-2.翻盖支撑杆;1-3.销轴;1-4.配重块支架;1-5.配重块安装孔;2.活动翻盖;3.壳体;4.压口盖;4-1.出油嘴;4-2.圈顶;4-3.外圈挡;4-4.内圈挡;4-5.密封凸起环;4-6.隔板;4-7.注油漏斗口;4-8.壳体固定卡口;5.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5所示:瓶体5由一段高硼硅玻璃管制成,其瓶体5和瓶口的直径相同,瓶口处光滑处理,瓶口处设有压口端盖,所述压口端盖包括压口盖4和自开启端盖,压口盖4包括内圈挡4-4、外圈挡4-3和圈顶4-2,内圈挡4-4和外圈挡4-3之间设有下端开口的压口槽,瓶口上端插入压口槽中,压口槽两侧的内圈挡4-4和外圈挡4-3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密封凸起环4-5,内圈挡4-4内设有隔板4-6,隔板4-6一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出油嘴4-1,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注油漏斗口4-7,隔板4-6自出油嘴4-1向注油漏斗口4-7倾斜向下设置,圈顶4-2上方设有自开启端盖,自开启端盖包括壳体3、盖板1和活动盖板2,壳体1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1下端与圈顶4-2连接,圈顶4-2的侧面设有壳体固定卡口4-8,壳体3上端设有扣装的盖板1,出油嘴4-1上方的盖板1处设有盖板活动翻盖孔,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的盖体设有对称的,向下凹陷的盖板槽1-1,出油嘴4-1前侧的壳体3上设有壳体活动翻盖孔,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相通,上述两孔相通之处设有翻盖支撑杆1-2,翻盖支撑杆1-2的两端连接在盖板1底部,活动翻盖2为L型,包括一体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安装在盖板活动翻盖孔处,其后侧下方设有配重块支架1-4,配重块支架1-4的底部设有配重块安装孔1-5,配重块安装孔1-5内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支架1-4通过销轴1-3铰接在两侧的盖板槽1-1的槽璧之间,竖直板安装在壳体活动翻盖孔处。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压口端盖放置到瓶体5的瓶口处,向下按压,使得瓶口插入内圈挡4-4和外圈挡4-3之间的压口槽即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瓶体5处于竖直状态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活动翻盖2位于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处,整个自开启端盖处于密封状态,当握住瓶体5,倾斜倒油时,活动翻盖2可随瓶体倾斜角度变化绕销轴1-3转动,实现自动开启翻盖,瓶体5内的油通过出油嘴4-1、壳体活动翻盖孔倒出,当瓶体5复位后,活动翻盖2自动复位。
当瓶体5内油快要用完时,将盖板1与壳体3分离或将壳体3与压口盖4分离,通过注油漏斗口4-7想瓶体5内倒入油,倒油完毕后,将盖板1重新扣装到壳体3上将壳体3与压口盖4重新安装即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设有瓶口,其特征在于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瓶口处设有压口端盖,所述压口端盖包括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所述压口盖包括内圈挡、外圈挡和圈顶,内圈挡和外圈挡之间设有下端开口的压口槽,瓶口上端插入压口槽中,内圈挡处设有隔板,隔板一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出油嘴,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注油漏斗口,圈顶上方设有自开启端盖,自开启端盖包括壳体、盖板和活动盖板,壳体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下端与圈顶连接,壳体上端设有盖板,出油嘴上方的盖板处设有盖板活动翻盖孔,出油嘴前侧的壳体上设有壳体活动翻盖孔,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相通,上述两孔相通之处设有翻盖支撑杆,翻盖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在盖板底部,活动翻盖为L型,包括一体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安装在盖板活动翻盖孔处,其后侧下方设有配重块支架,配重块支架上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支架通过销轴与自开启盖板底部铰接,竖直板安装在壳体活动翻盖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其特征在于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的盖板设有向下凹陷的盖板槽,配重块支架通过销轴铰接在两侧的盖板槽的槽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其特征在于瓶体和瓶口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其特征在于内圈挡和/或外圈挡的内侧设有一体的密封凸起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其特征在于内圈挡的隔板自出油嘴向注油漏斗口倾斜向下。
CN202320435378.9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Active CN219707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5378.9U CN21970776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5378.9U CN21970776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7769U true CN219707769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4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5378.9U Active CN21970776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7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92310C (en) Bottle with vented neck
US20160376052A1 (en) Bottle having one or more internal projections
CN219707769U (zh)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CN110282223A (zh) 一种储液瓶
CN219699748U (zh)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调味瓶
CN220329022U (zh) 一种玻璃瓶喷涂机构
CN213736220U (zh) 防喷溅的双层真空玻璃储酒瓶
CN212922679U (zh) 一种旋出式铝塑防伪瓶盖
CN220089303U (zh) 一种联动开合油瓶
WO2012150678A1 (ja) 高粘度液体用容器の逆さキャップ
CN217970401U (zh) 一种便携式玻璃水包装瓶
CN212739110U (zh) Pe塑料酒瓶
CN216934036U (zh) 一种新型眼药水分装瓶
CN212246169U (zh) 一种酒类罐装抽取装置
CN218056181U (zh) 一种玻璃水瓶
CN211845267U (zh) 双开口洗发水瓶
CN219077922U (zh) 一种计量按压瓶盖
CN201249924Y (zh) 一种可伸缩的塑料盖
CN219361911U (zh) 一种防溢油嘴
CN219239252U (zh) 一种浓酸实验的防飞溅装置
CN2400375Y (zh) 免滴瓶口套
CN211947083U (zh) 无菌式细胞培养瓶专用补液装置
CN210794226U (zh) 一种防污染洗瓶装置
CN220449136U (zh) 一种玻璃加工用原材料灌装机
CN215650364U (zh) 一种具有保温防摔结构的酒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