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0826U -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0826U
CN219700826U CN202222525634.1U CN202222525634U CN219700826U CN 219700826 U CN219700826 U CN 219700826U CN 202222525634 U CN202222525634 U CN 202222525634U CN 219700826 U CN219700826 U CN 219700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e
piece
nerv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56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恺鸣
冯锦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2225256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0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0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0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用于通过刺激患者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来治疗或预防头痛,可穿戴设备包括固定件和刺激器,其中,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手腕上,刺激器设置在固定件上,刺激器包括用于靶向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电极,且刺激器被配置为可向电极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提供电刺激;患者日常将本实用新型佩戴于手腕上,需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头痛时开启刺激器即可,使用十分方便,且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近似手表或手环的外观形态,具有一定隐蔽型,在公共场合使用时不会引起他人关注,利于保护患者隐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使用不便且无法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球有20多亿头痛疾病的患者,中国原发性头痛患病率高达23.8%,每年花费6727亿元人民币,占国家GDP总量的2.24%。目前治疗头痛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因其副作用及疗效受限,无法满足广大头痛患者的需求。
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器应运而生,现有的头痛治疗仪器包括头戴式三叉神经刺激装置(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使用时,将三叉神经刺激装置佩戴在头上或额头上,三叉神经刺激装置通过产生电流刺激三叉神经,从而缓解头疼,但需在休息状态下使用,且使用时必须将仪器持续地佩戴在额头上。
现有的头痛治疗仪器还包括枕状的经颅磁刺激装置(Spring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or),使用时,将该磁刺激仪器放置在头的后枕部,该磁刺激仪器通过发放磁场以影响和刺激头部和大脑,但需在卧位休息状态下使用。
现有的头痛治疗仪器还包括迷走神经刺激器(Non-Invasive Vagus NerveStimulator),使用时,将该迷走神经刺激器放置在颈部并刺激迷走神经,从而缓解头疼,但需在休息状态下使用,且要持续放置在颈部。
现有的头痛治疗仪器还包括远程电神经调节仪器(Remote ElectricalNeuromodulation),使用时,患者首先充分暴露上臂,再将仪器捆绑在上臂,通过手机控制该仪器释放电脉冲治疗头痛患者,但需在休息状态下使用。
很多头痛患者的发病频率很高,例如,偏头痛发作频率最多每月30次,丛集性头痛每天可发作8次,现有的可穿戴仪器需佩戴在头部、颈部或上臂等部位,使用不便且繁琐,无法满足频繁发作头痛患者的使用需求,存在显著的应用缺陷。而且头痛可能发生在公共场合,如在学校课堂、工作单位或会议上等,现有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无法满足随时使用、随时止痛的治疗需要。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使用不便,且无法随时随地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使用不便且无法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用于通过刺激患者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来治疗或预防头痛,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手腕上;
刺激器,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刺激器包括用于靶向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电极,且所述刺激器被配置为可经所述电极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提供电刺激。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用以围成周长可调的环状结构,从而绑缚固定在手腕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用于识别所述电极是否定位至对应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上的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刺激器包括用于产生电脉冲的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电极相连,以将所述电脉冲经所述电极传递给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导电件,与对应的所述电极间隔设置,以与对应的所述电极靶向同一神经,且所述导电件可伸缩,以在对应的所述电极抵紧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时,可抵紧或远离同一神经;
波形显示装置,与所述导电件相连,以在所述导电件和对应的所述电极导通时,显示所述电脉冲产生的波形,从而可根据所述波形识别对应的所述电极是否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表面形成有电子屏幕的壳体,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穿入或穿出的通孔,所述电极、所述导电件均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以分别穿入或穿出所在的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和所述导电件各自通过第一伸缩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
驱动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或所述固定件内,且与所述通孔连通;
第一驱动件,可沿所述通孔的虚拟中心轴线的垂线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腔内,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上具有与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的内端相抵触的斜面,且所述斜面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
第二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腔内,第二驱动件的外端外露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固定件,第二驱动件的内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允许第二驱动件相对于第一驱动件转动且与第一驱动件同步移动;
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动过程中穿入或穿出所在的所述通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
转动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内端上;
包覆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包覆件形成有用于包覆所述转动体且允许转动体相对于包覆件转动的内腔,所述转动体随着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时,所述转动体带动所述包覆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顶推或拉动所述第一驱动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移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的内端通过弹性元件与所在的驱动腔连接,弹性元件的外端与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的内端固定相连,弹性元件的内端穿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并固定在驱动腔的内壁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件上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贯通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槽,以允许弹性元件穿过,且允许第一驱动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自由移动而不被弹性元件限制。
或者,所述电极和所述导电件分别通过第二伸缩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
第三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第三驱动件的内端位于通孔内并与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的外端位于所述通孔之外;
所述第三驱动件在所述通孔内转动,驱动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穿出或穿入所述通孔。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刺激器和用于将刺激器固定在手腕上的固定件,其中,刺激器具有用于靶向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电极,且刺激器可经所述电极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提供电刺激,从而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近似手表或手环的外观形态。患者日常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于手腕上,需要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治疗和预防头痛时,开启刺激器即可,使用方便,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且轻巧易携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近似手表或手环的外观形态,具有一定隐蔽型,在公共场合使用时不会引起他人关注,利于保护患者隐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使用不便且无法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问题。
(2)通过设置波形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电脉冲产生电路经电极连通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时产生的波形,从而可以通过波形显示装置是否显示电刺激波形来判断电极是否精确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关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不具备精确定位目标神经的功能,使用者将作用部件大致放置在目标神经所在区域,无法准确定位到目标神经的刺激点,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精确定位刺激点,治疗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3)通过将电极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在需要使用所述电极进行治疗或预防头痛时,控制所述电极伸出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使电极靶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在无需使用所述电极进行治疗或预防头痛时,控制所述电极收缩于所述壳体内和/或所述固定件内,以消除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时,因电极凸出导致的不适感。
(4)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与现有的手表或智能手表等日常生活用品集成设置,不仅轻巧、方便携带、便于使用,还可实现治疗设备的日常化,减轻患者使用时的心理负担。
(5)通过在第二螺头的外周边上设置便于手指拨动的凸点,可以增大手触面积,从而便于精确操作。
(6)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透气孔,该透气孔和卡孔、第二电极孔均可以提高透气性,从而提高佩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仰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俯视图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右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左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侧视图一;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侧视图二;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电刺激原理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定位装置工作原理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部分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一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一伸缩装置的俯视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侧视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伸缩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伸缩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使用不便且无法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设置刺激器和用于将刺激器固定在手腕上的固定件,其中,刺激器具有用于靶向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电极,且刺激器可经所述电极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提供电刺激,从而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近似手表或手环的外观形态。患者日常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于手腕上,需要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治疗和预防头痛时,开启刺激器即可,使用方便,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且轻巧易携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近似手表或手环的外观形态,具有一定隐蔽型,在公共场合使用时不会引起他人关注,利于保护患者隐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使用不便且无法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表述方便,定义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以穿戴所述可穿戴设备至手腕上时,贴近患者皮肤的一面为内表面,远离患者皮肤的一面为外表面。
图1~8显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型头痛等头痛类型)的可穿戴设备,如图1~8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刺激器和用于将刺激器固定在手腕上的固定件,刺激器具有用于作用于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电极200(在一实施例中包括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所述刺激器被配置为可经所述电极200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提供电刺激。
原发性头痛是一种复杂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尤以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的疼痛程度最为剧烈,患者不仅会频繁出现严重的头痛,还会伴有极度畏光或声音、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设备,通过设置作用于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电极200,将刺激器形成的电流(电刺激)传导至由“腕部正中神经(或尺神经)-脊神经-脊髓第C6-C-脑干“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丘脑-大脑皮层”形成的通路,促发条件性疼痛调节(Conditioned pain modulation)机制,从而达到对头痛进行止痛治疗和长期预防,并显著改善头痛患者疾病负担,提高生活治疗。条件性疼痛调节是人类内源性疼痛抑制机制的主要神经机制。另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治疗,可以减少或消除患者对于其慢性头痛状况可能需要服用的药物数量、剂量和/或频率,有利地减少副作用/潜在的毒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近似手表或手环的外观形态,患者日常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于手腕上,需要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治疗和预防头痛时,开启刺激器即可,使用方便,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且轻巧易携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使用不便且无法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问题。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近似手表或手环的外观形态,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便于患者的隐私保护。
本申请通过设置固定件将刺激器固定在手腕上,并使电极200抵触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上。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固定件为柔性带状结构100,所述柔性带状结构100用以围成周长可调的环状结构,从而绑缚固定在手腕上。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带状结构100的柔性指的是可以根据人体部位灵活折叠缠绕改变形状,从而更好地贴合于手腕,例如该柔性带状结构100可以为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热性弹性体)、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硅橡胶(Silicon dioxide)。
柔性带状结构100的两端相互靠近后可以形成环状结构,柔性带状结构100的两端上设有锁定环状结构的周长的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可以在柔性带状结构100构成环状结构且大小确定后固定住所述柔性带状结构100。具体的,将柔性带状结构100缠绕于手腕,柔性带状结构100与手腕紧密贴合后通过锁定结构将柔性带状结构100的两端连接,即将柔性带状结构100固定于手腕上。
所述锁定结构可以为能够设置于柔性带状结构100两端的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定结构是机械卡合结构,所述机械卡合结构具有相互配合的两组元件,所述两组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支撑体的两端,两组元件靠近并相互配合可以将所述柔性支撑体连接。例如,如图1~8所示,两组元件分别是卡针130和卡孔110,柔性带状结构100的第一端上可转动连接有供第二端穿过的套圈120,且所述卡针130设置在所述套圈120上,所述第二端上沿所述柔性带状结构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卡孔110,所述卡孔110可供所述卡针130穿入或穿出。使用所述机械卡合结构锁定柔性带状结构100的两端时,使第二端穿入所述套圈120内,并使使用所述卡针130穿入对应的卡孔110内即可锁定柔性带状结构100的两端。
所述锁定结构还可以为设置于所述柔性支撑体两端的吸合结构,所述柔性支撑体的两端相互靠近后通过所述吸合结构可以将所述柔性支撑体的两端连接,例如,所述吸合结构可以是魔术贴、公母磁扣等。所述锁定结构还可以为凸起和凹槽配合的连接结构、凹槽与挂钩配合的结构,只要能便于实现柔性带状结构100形成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周长可调且能锁定环状结构的周长即可,在此并不限定。
当然,所述固定件也可以是其他能将电极200可拆卸且可固定在手腕上的其他结构,在此并不限定。例如,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是或部分是弹性圈,撑大弹性圈可将其套入手腕上,圈体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缩小,从而套紧在手腕上形成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可只包括仅作用于正中神经或尺神经的至少一个电极200,当然,所述可穿戴设备也可包括可同时作用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至少两个电极200。电极200仅作用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一,或者同时作用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都具有治疗效果。但是应当理解,所述可穿戴设备也可以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电极200作用于单一神经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在此并不限定,但电极200个数越少,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结构越紧凑。
如图1~9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壳体600,刺激器包括脉冲发生器700,脉冲发生器700与电源710连接,从而形成电脉冲,脉冲发生器700与电极200分别连接,以将电脉冲经所述电极200传递给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控制指令的控制器,控制器与脉冲发生器700信号相连,控制器可根据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脉冲发生器700的启停以及产生预定时长、预定频率和预定宽度的电脉冲。
具体的,所述脉冲发生器700提供的电脉冲频率可为40~100Hz,电脉冲宽度可为300μs,电流强度为10~30mA,其中,儿童使用时的电流强度为10~15mA,成人使用时的电流强度为15~30mA,采用上述参数指标下的电脉冲进行治疗,能达到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耐受性高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独立使用,例如,壳体600上设置有供用户输入控制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按钮、拨盘和/或键盘,按钮、拨盘和/或键盘、触摸屏显示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或者,壳体60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电子屏幕300,该电子屏幕300是触摸屏显示器,触摸屏显示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可供用户输入控制指令,且该电子屏幕300还可以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工作状态反馈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结合其他智能设备一起应用,该智能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车载设备等,智能设备具有允许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信、充当控制器的应用程序。
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与智能手表集成设置,如Apple手表或Android系智能手表,智能手表为所述可穿戴设备提供表带作为固定件、提供表盘作为壳体600和电子屏幕300等。
具体的,电源710可以是一次性干电池或者可再充电的电池,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一次性电池可更换,可再充电的电池需要预留充电接口。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可具有数据/电力端口,如USB端口,其允许用户对电源710充电,更新微控制器上的软件和/或参数,和/或从控制器的存储单元读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电力端口可以设置在壳体600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与外部计算装置无线通信以更新软件和/或参数和/或读取数据。
此外,为便于用户快捷操作,所述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的一侧可设置开关按钮610,开关按钮610与控制器连接,从而便于用户快捷启动或关闭所述可穿戴设备,如图1、3、4、6所示。
所述电极200还可配设用于识别所述电极200是否定位至对应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上的定位装置。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每个电极200都可分别设置定位装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只有部分电极200连接有定位装置,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图1~8及图10所示,该定位装置包括导电件900和与导电件900信号相连的波形显示装置800。导电件900(在一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导电件910和第二导电件920),与对应的电极200间隔且独立设置,且与对应的电极200靶向同一神经,导电件900可伸缩,被配置为可在对应的电极200抵紧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时,抵紧或远离同一神经。
波形显示装置800被配置为可在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导通时,显示电脉冲产生的波形,从而可根据可波形识别对应的电极是否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
具体的,所述波形显示装置800可以是示波器,能显示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即波形。所述导电件900可以是导电材料(例如铜、铁等)制成的柱状结构,也可以直接采用电极,只要能实现导电作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指的是导电件900所在的定位装置与所作用的电极200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独立设置指的是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之间不导电连通,仅能通过同时接触人体或其他外部导电部件连通。
如图9所示,当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均抵紧人体时,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通过人体导电连通,则脉冲发生器700产生的电脉冲会经电极200、人体和导电件900连通,从而与导电件900相连的示波器会显示波形。
需要说明的是,手腕上只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由于神经的导电性显著高于肌腱、血管、肌肉、脂肪等其它人体组织,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未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时,则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需要依赖其他人体组织导通,则示波器显示的波形的振幅比较小。手腕是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最表浅的部位,当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均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时,导电件900和对应的电极200可通过正中神经或尺神经连通,示波器显示的波形振幅比较大,从而可以通过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差异来判断电极200是否精确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关可穿戴的头痛治疗仪不具备精确定位目标神经的功能,使用者将作用部件大致放置在目标神经所在区域,无法准确定位到目标神经的刺激点,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可以根据实验得出波形信号阈值并预存进所述控制器内,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示波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示波器所获取的波形信号,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波形信号和所述波形信号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识别是否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且在电极200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时,发出提示(例如发出提示音或者在显示屏300上做出显示),具体如下:当所述波形信号小于所述波形信号阈值时,判断对应电极200未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当所述波形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波形信号阈值时,判断对应电极200已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所述波形信号可以是振幅。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内存有的用于根据示波器所获取的波形信号和预存的波形信号阈值识别电极是否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的软件可基于现有技术获得。
当识别到电极200已经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后,将对应的导电件900收回,从而只有电极200抵紧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则电脉冲经所述电极200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提供电刺激,如图9所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示波器设置在所述壳体600内,所述示波器通过所述电子屏幕300显示所述波形。
另外,电极200靶向位置靠近手指,局部肌肉(大/小鱼际肌)在电刺激下会出现轻微规律收缩运动,也可以辅助识别电极200是否精确定位。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电极200包括设置在壳体600的下表面上的第一电极210,日常状态下,所述壳体600位于手腕外表面,以便于使用者查看电子屏幕300上其他功能的显示内容,例如时间、天气、心率等。在需要治疗时,将所述壳体600转动至手腕内侧,并使第一电极210靶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获得治疗。
为提高实用性,也可以在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设置靶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第二电极220,如此,无需转动所述可穿戴设备即可直接使用,使用更加方便。当然,还可以在壳体600下表面和固定件的内表面上同时设置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供使用者按需选用,如图1~8所示。
由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日常佩戴于手腕上,为避免电极200凸出导致的不舒适感,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200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壳体600的内表面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从而使得所述电极200可伸出所述壳体600的内表面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以抵触于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处的皮肤上,或所述电极200收缩进所述壳体600或所述固定件内,保持与皮肤相接触一面的平滑。
具体的,在需要使用所述电极200进行治疗或预防头痛时,控制所述电极200伸出于所述壳体600的下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使电极200靶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在无需使用所述电极200进行治疗或预防头痛时,控制所述电极200收缩于所述壳体600内和/或所述固定件内,以消除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时,因电极200凸出导致的不适感。
当然,如果电极200和脉冲发生器700、导电件900和示波器分别是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即通过导线连接),则导线需要预留足够的长度,允许电极200和电极200伸缩。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600的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电极孔620,所述第一电极210可沿第一方向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电极孔620内,且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外端可伸出第一电极孔620或缩回第一电极孔620内。
如图3、11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10通过第一伸缩装置400设置在所述壳体600的内表面上。当所述第一电极210设有定位装置时,所述第一电极210对应的第一导电件910也可采用另一套第一伸缩装置400实现伸缩,具体如下:所述壳体600的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导电件孔630,所述第一导电件910可沿第一方向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电件孔630内,且所述第一导电件910的外端可伸出第一导电件孔630或缩回第一导电件孔630内。第一导电件孔630和第一电极孔620沿着佩戴时手腕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靶向同一神经(正中神经或尺神经)。
如图11~14所示,所述第一伸缩装置400包括:
驱动腔410,设置在所述壳体600内,并延伸至壳体600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孔620或第一导电件孔630连通;
第一驱动件430,可沿第一电极孔620的虚拟中心轴的垂线方向(例如使用者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时的左右方向)或第一导电件孔630的虚拟中心轴的垂线方向(例如使用者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时的左右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腔410内,第一驱动件430上具有与第一电极210或第一导电件910的内端相抵触的斜面431,且所述斜面431沿所述第一电极孔620的虚拟中心轴的垂线方向或第一导电件孔630的虚拟中心轴的垂线方向倾斜;
第二驱动件4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腔410内,所述第二驱动件420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驱动腔410的内壁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啮合的第一内螺纹;第二驱动件420的外端外露于所述壳体600,所述第二驱动件420的内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允许第二驱动件420相对于第一驱动件430转动且可同步移动,则所述第二驱动件420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430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斜面431将第一电极210顶出第一电极孔620或允许第一电极210进入第一电极孔620内,或者所述斜面431将第一导电件910顶出第一导电件孔630或允许第一导电件910进入第一导电件孔630内。
所述第二驱动件420在所述驱动腔410内转动,驱动所述第一电极210收回或伸出所述第一电极孔620,第一电极210在所述第二驱动件420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电极21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极210伸出于所述第一电极孔620,且可与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抵触,当所述第一电极21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极210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孔620内。
同理,所述第二驱动件420在所述驱动腔410内转动,驱动所述第一导电件910收回或伸出所述第一导电件孔630,第一导电件910在第二驱动件420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当第一导电件910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导电件910伸出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孔630,且可与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抵触,当所述第一导电件910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件910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孔630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420内端上的转动体450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另一端上的转动体460,所述转动体450可转动地被限制在所述转动体460内,当所述转动体450随着所述第二驱动件420转动时,会同步沿所述第一电极孔620的虚拟中心轴的垂线方向或第一导电件孔630的虚拟中心轴的垂线方向移动,从而顶推或拉动所述第一驱动件43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具体的,所述转动体460可以是球体。
为确保所述第一电极210和第一导电件910能自动复位,第一电极210和第一导电件910的内端分别通过弹簧440(也可以是拉簧等其他弹性元件)固定在所述驱动腔410内,弹簧440的外端与第一电极210或第一导电件910的内端固定相连,弹簧440的内端穿过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并固定在驱动腔410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驱动件430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槽431,以允许弹簧440穿过,且能允许第一驱动件430沿第一方向自由移动而不被弹簧440限制,如图9所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驱动腔410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螺纹孔,第一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第二部分,以便于设置部分第一驱动件430、弹簧440和部分第一电极210和/或部分第一导电件910。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420的外端设有便于手持转动的第一螺头421,以便于精确操作。
如图1~8所示,电极200还包括第二电极220,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电极孔150,第二电极孔150靠近内端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电极220通过第二伸缩装置500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例如,柔性带状结构100的第二端上。
当所述第二电极220设有定位装置时,所述第二电极220对应的第二导电件920也可采用另一套第二伸缩装置500实现伸缩,具体的: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导电件孔160,第二导电件920可沿第一方向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电件孔160内,且所述第二导电件920的外端可伸出第二导电件孔160或缩回第二导电件孔160内;第二导电件孔160和第二电极孔150沿着佩戴时手腕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靶向同一神经(正中神经或尺神经),且所述第二导电件孔160的部分内壁上也具有第二内螺纹。
如图8、11、12所示,所述第二伸缩装置500包括:
第三驱动件510,第三驱动件51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第三驱动件510的内端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孔150或第二导电件孔160内,并与第二电极220或第二导电件920固定连接(例如粘结),所述第三驱动件510的外端位于所述固定件之外;
所述第三驱动件510在所述第二电极孔150内转动,驱动所述第二电极220收回或伸出所述第二电极孔150,所述第二电极220在所述第三驱动件510的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二电极220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220伸出于所述第二电极孔150,且可与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相抵触,当所述第二电极220位于第六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220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孔150内。
同理,所述第三驱动件510在所述第二导电件孔160内转动,驱动所述第二导电件920收回或伸出所述第二导电件孔160,所述第二导电件920在所述第三驱动件510的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当所述第二导电件920位于第七位置时,所述第二导电件920伸出于所述第二导电件孔160,且可与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相抵触,当所述第二导电件920位于第八位置时,所述第二导电件920位于所述第二导电件孔160内。
需要说明的是,电极200和导电件900也可以使用其他能实现伸缩功能且适宜于穿戴设备使用的结构实现穿入或穿出壳体600(或固定件),另外,对应的电极200和导电件900(例如第一电极210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导电件910,或者第二电极220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导电件920)之间也可使用不同的伸缩结构实现伸缩功能,在此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510的外端是便于手持转动的第二螺头520。
进一步的,如图1、7、11所示,所述第二螺头520的外周边上设有便于手指拨动的凸点521,以进一步增大手触面积,便于精确操作。
另外,如图1~3所示,所示固定件上设有透气孔140,所述透气孔140、卡孔110、所述第二电极孔150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孔160可以提高透气性,从而提高佩戴舒适性。
还需说明的是,第一电极孔620、第二电极孔150、第一导电件孔630、第二导电件孔160均是所述通孔。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外、中间、内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用于通过刺激患者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来治疗或预防头痛,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手腕上;
刺激器,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刺激器包括用于靶向手腕上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的电极,且所述刺激器被配置为可经所述电极向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提供电刺激;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用于识别所述电极是否定位至对应的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上的定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用以围成周长可调的环状结构,从而绑缚固定在手腕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器包括用于产生电脉冲的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电极相连,以将所述电脉冲经所述电极传递给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导电件,与对应的所述电极间隔设置,以与对应的所述电极靶向同一神经,且所述导电件可伸缩,以在对应的所述电极抵紧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时,可抵紧或远离同一神经;
波形显示装置,与所述导电件相连,以在所述导电件和对应的所述电极导通时,显示所述电脉冲产生的波形,从而可根据所述波形识别对应的所述电极是否定位至正中神经或尺神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表面形成有电子屏幕的壳体,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穿入或穿出的通孔,所述电极、所述导电件均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固定件的内表面上,以分别穿入或穿出所在的所述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和所述导电件各自通过第一伸缩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
驱动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或所述固定件内,且与所述通孔连通;
第一驱动件,可沿所述通孔的虚拟中心轴线的垂线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腔内,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上具有与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的内端相抵触的斜面,且所述斜面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
第二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腔内,第二驱动件的外端外露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固定件,第二驱动件的内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允许第二驱动件相对于第一驱动件转动且与第一驱动件同步移动;
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动过程中穿入或穿出所在的所述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转动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内端上;
包覆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包覆件形成有用于包覆所述转动体且允许转动体相对于包覆件转动的内腔,所述转动体随着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时,所述转动体带动所述包覆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顶推或拉动所述第一驱动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的内端通过弹性元件与所在的驱动腔连接,弹性元件的外端与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的内端固定相连,弹性元件的内端穿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并固定在驱动腔的内壁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件上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贯通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槽,以允许弹性元件穿过,且允许第一驱动件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虚拟中轴线方向自由移动而不被弹性元件限制。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和所述导电件分别通过第二伸缩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
第三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第三驱动件的内端位于通孔内并与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的外端位于所述通孔之外;
所述第三驱动件在所述通孔内转动,驱动所述电极或所述导电件穿出或穿入所述通孔。
CN202222525634.1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9700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5634.1U CN219700826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5634.1U CN219700826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0826U true CN219700826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5634.1U Active CN219700826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0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644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in the finger or hand
CA2939401C (en) Healing disc, a pain management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disc,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7998504B (zh) 一种穿戴式中医腕踝针智能电刺激仪
EP0500552A4 (en) Nausea control device
US20200069960A1 (en) Hair loss regrowth and hair treatment device
CN108434595B (zh) 一种头带式脑部电刺激仪及其电刺激方法
US11185692B2 (en) Light touch therapeutic headset
JP2015231511A (ja) 電気治療器
US20210205169A1 (en)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 for controlling nausea
CN219700826U (zh) 一种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CN108310648B (zh) 一种手环式针灸心律失常治疗仪
KR102600036B1 (ko) 파동중첩형 전류 생체인가 장치
CN115554600A (zh) 治疗或预防头痛的可穿戴设备
CN216629424U (zh) 可穿戴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偏头痛治疗仪
CN211050715U (zh) 一种电极贴片式肩颈穴位定点按摩仪
KR20120043940A (ko) 저주파 전기 자극을 이용한 구토 제어 장치
US202400507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neu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CN201578762U (zh) 腕表式心理厌恶治疗仪
US202400246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earable pain treatment device
KR102567515B1 (ko) 통합 경두개 직류전류 자극기(tDCS)-근적외선 분광기(fNIRS) 기반 착용 가능 휴대용 뇌기능 활성화 증진 및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CN211180547U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智能手表
US202402166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nerve stimulation therapy
US20230381494A1 (en) Electric pulse massage apparatus and system
KR20120003116U (ko) 구토 제어 장치
CN113018685A (zh) 一种网络成瘾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