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0632U -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0632U
CN219700632U CN202320377876.2U CN202320377876U CN219700632U CN 219700632 U CN219700632 U CN 219700632U CN 202320377876 U CN202320377876 U CN 202320377876U CN 219700632 U CN219700632 U CN 219700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istula
drainage tube
sponge adsorption
alimentary ca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78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3778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0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0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0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引流管主体具有一引流端和一导出端,引流端设有海绵吸附头,设有海绵吸附头的引流端从消化道的瘘口伸出,海绵吸附头自动膨胀能够贴合瘘口外腔隙,海绵吸附头包括内部的海绵吸附部和外部的可降解膜层,引流端还设有管道固定环,引流端通过管道固定环与瘘口内消化道壁的粘膜固定连接,可降解膜层和管道固定环由人体可吸收材料或可崩解材料制成。该腔内引流管通过置于瘘口外侧的海绵吸附头封堵瘘口,将瘘口处的渗液吸附并经由负压装置导出体外,以控制消化道外的感染,降低消化道瘘的病死率,以及缩短消化道瘘的愈合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背景技术
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1482219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难治性消化道瘘,包括食管道、气管道、胃部,食管道和气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瘘口,消化道瘘在胃肠手术后发生率在2%~5%左右,一旦发生消化道瘘通常会引起严重的腹腔内感染,死亡率极高。
目前,通过手术在吻合口附近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方式来观察和引流消化道瘘的发生,但是在瘘发生后,引流管和瘘口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瘘口溢出的消化液仍然能够蔓延至整个腹腔,导致腹腔感染的几率非常高。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方式对于治疗消化道A、B级瘘有一定的成功率,需要在瘘口引流管路径形成一个完成的窦道,这个窦道的形成依赖于感染的控制,患者的自愈能力,具有一系列的不可控因素,如果腹腔污染重,感染重,消化液漏出量大,均需再次手术,而且治疗非常棘手,治疗费用大,住院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引流管与瘘口之间易发生消化液漏出现象,导致腹腔感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通过在引流端设置海绵吸附头实现对瘘口处渗液的封堵和吸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引流管主体置入消化道内,引流管主体具有一引流端和一导出端,引流端从消化道的瘘口处伸出,伸出消化道瘘口的引流端设有海绵吸附头。通过置于瘘口外的海绵吸附头对瘘口进行封堵,并将瘘口处的渗液吸附并经由引流管主体将渗液排出体外。
进一步地,海绵吸附头包括海绵吸附部和可降解膜层,海绵吸附部固定置于引流端上,可降解膜层包覆在海绵吸附部外围。随着可降解外膜的降解,海绵吸附部自动膨开进行更好的封堵和吸附。
进一步地,引流端还设有管道固定环,引流端通过管道固定环固定置于瘘口处。通过管道固定环与和谐夹的配合,将引流端固定设置在瘘口处。
进一步地,管道固定环由人体可吸收材料或可崩解材料制成。固定环可随时间在消化道内崩解,无需取出。
进一步地,引流端的端部为斜面,海绵吸附头包覆的引流端设置成十字引流管。斜面开口结构能增大引流面积,十字引流管能防止堵塞,提高引流效率。
进一步地,引流端设有若干引流孔,海绵吸附头包覆在引流孔外围。通过斜面开口和侧壁引流孔的配合,进一步增大引流效率。
进一步地,导出端经消化道和鼻腔与外部的负压装置连通。通过外部引流装置将引流管主体内的渗液导出。
进一步地,负压装置可以是负压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瓶。负压引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通过设置在瘘口外侧的海绵吸附头对瘘口进行封堵,并将瘘口处漏出的消化液和炎症性渗液进行吸附,并经由引流管和负压装置的配合导出体外,以控制消化道外的感染,降低消化道瘘的病死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通过在海绵吸附部外设置可降解膜层,使用前便于将海绵吸附部进行压缩,使引流端顺利从消化道瘘口伸出,使用时可降解膜层崩解,海绵吸附部便会自动膨开进行吸附,保证吸附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通过引流端的斜面开口结构和侧壁引流孔的配合,增大引流面积,从而提高引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腔内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海绵吸附头的膨开过程图;
图中1.引流管主体,11.引流端,12.导出端,2.海绵吸附头,21.海绵吸附部,22.可降解膜层,3.管道固定环,4.消化道,5.引流孔,6.负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实现对消化道瘘口处渗液的封堵和吸附,设计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如图1所示,包括引流管主体1,引流管主体1置入消化道4内,引流管主体1具有一引流端11和一导出端12,引流端11从消化道4的瘘口处伸出,伸出消化道4瘘口的引流端11设有海绵吸附头2,利用体内生物粘合剂使海绵吸附头2和引流管主体1两者粘合。
进行引流操作时,通过内镜将引流管主体1送至消化道4内部,并将引流管主体1的引流端11从消化道4的瘘口伸出,然后内镜释放和谐夹,和谐夹是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配合内镜使用,引流管主体1的引流端11设有管道固定环3,通过和谐夹将管道固定环3夹设在消化道4的瘘口处,从而对引流管主体1进行固定,设有海绵吸附头2的引流端11从瘘口伸出,实现对瘘口处漏出的消化液和炎症性渗液的吸附,并通过连接在导出端12的负压装置6将渗液排出体外,以控制消化道4外的感染。其中,利用内镜操作牵入管件和释放和谐夹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赘述。
为了将引流管主体1的引流端11固定设置在瘘口处肠壁上,引流端11还设有管道固定环3,引流端11通过管道固定环3与瘘口内侧壁固定连接。
为了将引流管主体1内的渗液导出,引流管主体1的导出端12经消化道4和鼻腔与外部的负压装置6连通,负压装置6可以是负压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瓶。
如图2所示,管道固定环3由人体可吸收材料或可崩解材料制成。例如聚乳酸、聚乙交酯-丙交酯、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己内酯等,可随时间在患者肠腔内崩解,在消化道内崩解时间设置为一周,一周后随着固定环的崩解,可以在体外拔除引流管,可以再次内镜检查瘘口,根据需求,更换更小号的腔内引流管。
为了增大引流面积,将引流端11的端部设置为斜面。
实施例一,可将海绵吸附头2包覆的引流端11设置成十字引流管,十字引流管的引流效果更佳,不容易堵管。
实施例二,引流端11设有若干引流孔5,海绵吸附头2包覆在引流孔5外围,当引流端11因体积较大的物质或长时间使用造成堵塞后,仍可通过开设在引流管侧边的引流孔5进行辅助引流。
如图3所示,海绵吸附头2包括海绵吸附部21和可降解膜层22,海绵吸附部21固定置于引流端11上,可降解膜层22包覆在海绵吸附部21外围。初始状态下,通过引流管负压抽吸,降解膜内维持负压真空状态,可使可降解膜层22包覆海绵吸附部21贴于引流管外,使引流端11能顺利从瘘口伸出,伸出至消化道4外的海绵吸附头2随着外膜的降解,海绵吸附部21自动膨开进行吸附,同时自愈的肉芽组织不断地的包裹引流管,在治疗过程中,在内镜下可以更换更细的引流管,以促进瘘口的自愈。消化道4漏出的消化液和炎症性渗液通过负压装置6的负压作用引流至外部,以控制消化道4外的感染,通过内引流的方式,还能使患者消化液丢失减少,减少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1),所述引流管主体(1)置入消化道(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主体(1)具有一引流端(11)和一导出端(12),所述引流端(11)从消化道(4)的瘘口处伸出,伸出消化道(4)瘘口的所述引流端(11)设有海绵吸附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海绵吸附头(2)包括海绵吸附部(21)和可降解膜层(22),所述海绵吸附部(21)固定置于引流端(11)上,所述可降解膜层(22)包覆在海绵吸附部(21)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端(11)还设有管道固定环(3),所述引流端(11)通过管道固定环(3)固定置于瘘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管道固定环(3)由人体可吸收材料或可崩解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端(11)的端部为斜面,海绵吸附头(2)包覆的所述引流端(11)设置成十字引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端(11)设有若干引流孔(5),所述海绵吸附头(2)包覆在引流孔(5)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导出端(12)经消化道(4)和鼻腔与外部的负压装置(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负压装置(6)可以是负压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瓶。
CN202320377876.2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Active CN219700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7876.2U CN219700632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7876.2U CN219700632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0632U true CN219700632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9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7876.2U Active CN219700632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0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3922B2 (en) Vacuum treatment array and film for producing a vacuum treatment array
AU2016203963B2 (en) Open-pore balloon catheter
JP6241877B2 (ja) 管腔内減圧療法に使用される器具
CN219700632U (zh) 一种治疗消化道瘘的腔内引流管
CN211485882U (zh) 一种用于创伤治疗的膜外插接吸盘引流装置
CN110226990B (zh) 一种肠吻合口渗漏用支架
CN104771825A (zh) 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
CN215194221U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食道癌吻合口瘘的腔内负压引流治疗装置
CN213822820U (zh) 分段式引流装置
CN215084010U (zh) 一种可调胸管设备
CN113069612A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食道癌吻合口瘘的腔内负压引流治疗装置
CN204734834U (zh) 大肠腔内转流器
CN112169038A (zh) 分段式引流装置
CN219782845U (zh) 一种腔道局部给药支架
CN219700789U (zh) 一种下消化道肠瘘预防导管
CN221106551U (zh) 一种whipple术后防堵塞用引流器
CN217041067U (zh) 一种简易三腔引流管装置
CN212700042U (zh) 一种超声内镜介入治疗防倒灌型引流管
CN212234549U (zh) 一种新型肛门术后止血肛管
CN219110580U (zh) 一种小肠造瘘管
CN218129434U (zh) 一种冲洗装置
CN215916160U (zh) 一种腹部植入型结直肠吻合口保护装置
CN211796677U (zh) 一种可降解的肠道完全转流支架
US20240058008A1 (en) Anastomosis Seal Stent Assembly
CN219462067U (zh) 一种引流供氧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