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6945U - 智能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6945U
CN219696945U CN202320596467.1U CN202320596467U CN219696945U CN 219696945 U CN219696945 U CN 219696945U CN 202320596467 U CN202320596467 U CN 202320596467U CN 219696945 U CN219696945 U CN 219696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ing
condensation
shell
heat exchang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64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玉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ianqing Power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ianqing Power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ianqing Power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ianqing Power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64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6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6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6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除湿装置,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半导体换热片以及冷凝模块和散热模块;冷凝模块包括冷凝壳体、冷凝片和冷凝风机,冷凝壳体具有空腔,冷凝片和冷凝风机均设置在空腔内,冷凝片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的一侧抵接;冷凝壳体的上端部开有进风口,下端部开有出风口,底部开有排水口;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散热片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远离冷凝片的一侧抵接;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联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半导体换热片、冷凝风机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除湿装置可根据环境湿度,自动开启除湿功能,经冷凝片冷凝的水分,从冷凝壳体底部的排水口自动排出,智能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智能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的工作环境中若含有过多水分会缩短电力设备的寿命,当温度在3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则会引起凝露现象,凝露会造成电力设备接线端子腐蚀、降低绝缘性能而引起短路,造成不应有的停电事故和损失,也会使得危险性增加,因此在关键性电力设备中通常设置有除湿装置。
传统的除湿装置一类是通过加热电力设备内部的空气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的饱和度,以防止在电力设备表面形成凝露,但是这种装置造成环境温度增加,引起电力设备过热,同样容易发生电力事故,不适于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使用,使用场景受限。另一类除湿装置,通过放置吸附剂,实现吸湿。但是,该方式需要人为干预的程度较大,耗费人力:一方面,吸附剂的放置需要人为监测环境湿度;另一方面,当吸附剂饱和时,需要及时更换。若未及时更换,则失去除湿的效果,已经吸附的湿气留在电力设施内部,反而容易增加环境湿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除湿装置,通过采用半导体换热片和湿度传感器,半导体换热片的两侧设置有冷凝模块和散热模块,冷凝模块包括冷凝壳体、冷凝片和冷凝风机,冷凝壳体的上端部开有进风口,冷凝下端部开有出风口,冷凝壳体的底部开有排水口,湿度传感器联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半导体换热片、冷凝风机均电性连接,实现根据环境湿度,自动开启除湿功能,经冷凝片冷凝的水分,从冷凝壳体底部的排水口自动排出,解决现有除湿装置需要人为干预程度大,耗费人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智能除湿装置,包括半导体换热片以及分别设置在半导体换热片两侧的冷凝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冷凝模块包括冷凝壳体、冷凝片和冷凝风机,所述冷凝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冷凝片和冷凝风机均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冷凝壳体的一侧开有一通孔,所述半导体换热片设置在通孔处,所述冷凝片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的一侧抵接;所述冷凝壳体的上端部开有进风口,所述冷凝壳体的下端部开有出风口,所述冷凝壳体的底部开有排水口;所述冷凝风机带动气流从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远离冷凝片的一侧抵接。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联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半导体换热片、冷凝风机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冷凝风机固定安装在空腔的上端部,所述冷凝片设置在冷凝风机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壳体包括盖板,所述进风口开设在盖板的上端部,所述出风口开设在盖板的下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壳体的空腔内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导风叶片,所述导风板与导风叶片之间具有间隙,便于冷凝水滴落冷凝壳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安装在散热片远离半导体换热片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半导体换热片和湿度传感器,半导体换热片的两侧设置有冷凝模块和散热模块,冷凝模块包括冷凝壳体、冷凝片和冷凝风机,冷凝壳体的上端部开有进风口,冷凝下端部开有出风口,冷凝壳体的底部开有排水口,湿度传感器联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半导体换热片、冷凝风机均电性连接,根据环境湿度,自动开启除湿功能,经冷凝片冷凝的水分,从冷凝壳体底部的排水口自动排出,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智能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除湿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智能除湿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冷凝壳体拿去盖板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智能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半导体换热片,2-冷凝壳体,201-盖板,202-进风口,203-出风口,204-排水口,205-导风板,206-导风叶片,207-安装支架,3-冷凝片,4-冷凝风机,5-散热片,6-散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除湿装置,主要用于电力设备内的除湿,如安装在电力柜内,实现对电力柜内部除湿。该智能除湿装置包括半导体换热片1、湿度传感器(附图中未画出)以及分别设置在半导体换热片1两侧的冷凝模块和散热模块。湿度传感器联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半导体换热片1、冷凝模块和散热模块均电性连接,以控制其运行。安装时,冷凝模块设置在电力柜内,散热模块需设置在电力柜外。
请参阅图1-图5所示,冷凝模块包括冷凝壳体2、冷凝片3和冷凝风机4,冷凝壳体2具有空腔,冷凝片3和冷凝风机4均固定在空腔内。冷凝壳体2的一侧开有一通孔,半导体换热片1通过螺丝紧固在通孔处,冷凝片3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1的一侧抵接,实现与半导体换热片1换冷。为便于对冷凝壳体2内的各部件进行拆装,冷凝壳体2还设有盖板201。盖板201的上端部开有进风口202,盖板201的下端部开有出风口203,冷凝风机4固定安装在空腔的上端部,冷凝片3设置在冷凝风机4的下方,冷凝风机4启动,带动气流从进风口202向出风口203流动,气流经过冷凝片,实现冷凝除湿。同时,冷凝壳体2的底面开有排水口204,排水口204可外接排水管,用于将冷凝水排出。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5和散热风机6,散热片5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1远离冷凝片3的一侧抵接,实现与半导体换热片1换热。散热风机6安装在散热片5远离半导体换热片1的一侧,用于加速散热片5的热量发散。
请参阅图3和图5所示,在冷凝壳体2的空腔内在出风口203处设置导风板205,用于将经过冷凝后的气流导向出风口203。同时,出风口203处安装有导风叶片206,用于将气流平稳导出冷凝壳体2。此外,导风板205与导风叶片206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冷凝水滴落冷凝壳体2底部,避免水滴随着气流从导风叶片206流出。
冷凝壳体2的对应位置均开有螺丝孔。安装时,打开盖板201,首先将半导体换热片1固定在冷凝壳体2的通孔处,再分别将冷凝片3和冷凝风机4,散热片5和散热风机6固定在冷凝壳体2的两侧。最后,盖上盖板201并用螺栓紧固即可。使用时,配合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空间湿度达到预设值时,向控制器传递信号,控制器控制半导体换热片1、冷凝风机4和散热风机6工作,即开始除湿操作。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空间湿度降低到另一预设值以下时,向控制器传递信号,控制器控制半导体换热片1、冷凝风机4和散热风机6停止工作,从而无需人工介入,智能控制空间湿度值。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请参阅图6所示,冷凝壳体2在靠近散热模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四根安装支架207,通过安装支架207可以直接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待除湿物体上,如电力柜的内壁,安装简单快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换热片(1)以及分别设置在半导体换热片(1)两侧的冷凝模块和散热模块;
所述冷凝模块包括冷凝壳体(2)、冷凝片(3)和冷凝风机(4),所述冷凝壳体(2)具有空腔,所述冷凝片(3)和冷凝风机(4)均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冷凝壳体(2)的一侧开有一通孔,所述半导体换热片(1)设置在通孔处,所述冷凝片(3)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1)的一侧抵接;所述冷凝壳体(2)的上端部开有进风口(202),所述冷凝壳体(2)的下端部开有出风口(203),所述冷凝壳体(2)的底部开有排水口(204);所述冷凝风机(4)带动气流从进风口(202)向出风口(203)流动;
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5),所述散热片(5)的一侧与半导体换热片(1)远离冷凝片(3)的一侧抵接;
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联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半导体换热片(1)、冷凝风机(4)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机(4)固定安装在空腔的上端部,所述冷凝片(3)设置在冷凝风机(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体(2)包括盖板(201),所述进风口(202)开设在盖板(201)的上端部,所述出风口(203)开设在盖板(201)的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体(2)的空腔内在出风口(203)处设置导风板(205),所述出风口(203)处安装有导风叶片(206),所述导风板(205)与导风叶片(206)之间具有间隙,便于冷凝水滴落冷凝壳体(2)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散热风机(6),所述散热风机(6)安装在散热片(5)远离半导体换热片(1)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机(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支架(207)。
CN202320596467.1U 2023-03-24 2023-03-24 智能除湿装置 Active CN219696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467.1U CN219696945U (zh) 2023-03-24 2023-03-24 智能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467.1U CN219696945U (zh) 2023-03-24 2023-03-24 智能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6945U true CN21969694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6467.1U Active CN219696945U (zh) 2023-03-24 2023-03-24 智能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6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53401A1 (zh) 一种具有防潮散热功能的高低压开关柜
CN107785783B (zh) 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
CN107069449A (zh) 一种电气箱柜除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26669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备用防潮处理装置
CN203071450U (zh) 电子式微型除湿器
CN108449922B (zh) 风道除湿机和电气柜的除湿方法
CN219696945U (zh) 智能除湿装置
CN214898257U (zh) 一种继电保护网络化用散热装置
CN206195205U (zh) 一种柜体内置式小型防凝霜除湿器
CN208015174U (zh) 一种通风防潮控制柜
CN112531503A (zh) 一种带电磁屏蔽功能的开关柜及其工作方法
CN203313042U (zh) 一种风能变流器系统
CN218828497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的除湿装置
CN109412052A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防潮底座
CN219419933U (zh) 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CN215866137U (zh) 基于等强度悬臂梁疲劳试验系统的温度、湿度试验装置
CN112117883B (zh) 一种具有内部环境自动调节功能的变频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16017562U (zh) 一种有限空间降温除湿设备
CN220274142U (zh) 控制柜散热装置
CN220732059U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高压柜
CN220896171U (zh) 一种多功能用配电柜
CN218514756U (zh) 低压成套节能控制柜
CN215299852U (zh) 一种用于电气柜的智能除湿装置
CN213026938U (zh) 一种智能型低压开关柜的除湿散热系统
CN218826606U (zh) 一种湿度自动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