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1357U -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1357U
CN219681357U CN202320581076.2U CN202320581076U CN219681357U CN 219681357 U CN219681357 U CN 219681357U CN 202320581076 U CN202320581076 U CN 202320581076U CN 219681357 U CN219681357 U CN 219681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ole
shell
injection devic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10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a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a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a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a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10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1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1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1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针注射装置,涉及注射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限位盖,限位盖上开设有避让孔,限位盖与壳体的上端连接;鲁尔接头、针板、针箱和针管,鲁尔接头穿设于避让孔,鲁尔接头的下端开设有导流槽,针板上设有阻流筋,阻流筋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针管与第一通孔的内壁连接,针板与鲁尔接头的下端连接,阻流筋设于导流槽内,针箱的内壁与针板连接,针箱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针箱可与限位盖相抵接,以使针管处于初始位置;齿条和齿轮,齿条设于针箱上,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以使针箱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可使针箱与限位盖相抵接。通过设置限位盖,在齿轮和齿条的相互配合下,可使针管精确地处于初始状态,提高了调节进针深度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愈加强烈,催生了繁荣的医美行业。常用的一种医美手段是通过多针注射装置向皮肤内注射美容药剂,为了适应不同人群对不同进针深度的治疗需求,在使用多针注射装置前,需要先将多针注射装置上的针管调节至初始状态,然后以初始状态为起始点,精准调节进针深度。现有技术中,多针注射装置常采用螺纹旋合的方式来调节进针深度,这种螺纹旋合方式不仅操作不便,还无法精准地使针管处于初始状态,从而导致调节进针深度的准确率降低。增加体验者的痛感,同时导致漏液情况发生,使药液不能全部进入皮下,药效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针注射装置,能够提高调节进针深度的准确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包括:
壳体和限位盖,所述壳体上端开口,所述限位盖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限位盖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
鲁尔接头、针板、针箱和针管,所述鲁尔接头穿设于所述避让孔,所述鲁尔接头的下端开设有导流槽,所述针板上设有阻流筋,所述阻流筋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针管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连接,所述针板与所述鲁尔接头的下端连接,所述阻流筋设于所述导流槽内,以使所述鲁尔接头与所述针管连通,所述针箱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针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针箱的内壁与所述针板连接,所述针箱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针箱可与所述限位盖相抵接,以使所述针管处于初始位置;
齿条、齿轮、旋钮和连接件,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齿条设于所述针箱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设于所述壳体上开设的第三通孔,所述旋钮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旋钮旋转带动所述传动轴用于带动所述齿条上、下运动,以使所述针箱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可使所述针箱与所述限位盖相抵接。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旋转旋钮,旋钮带动传动轴和齿轮转动,在齿轮和齿条的相互配合下,鲁尔接头、针板、针管和针箱沿上下方向移动,限位盖用于限制针箱的向上移动行程,当针箱抵接于限位盖时,针管即处于初始状态。通过设置限位盖,并在齿轮和齿条的相互配合下,可使针管精确地处于初始状态,提高了调节进针深度的准确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所述针箱的外壁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针箱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以使所述针箱仅能沿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上表面可与所述针箱底壁相抵接,所述壳体里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针管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还包括真空腔和管路,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设于所述限位柱下方的过气孔,所述真空腔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过气孔连通,所述壳体的下端可与皮肤相抵接,所述真空腔用于使所述壳体下端与所述皮肤之间的腔体产生负压,以使所述壳体的下端紧贴于所述皮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所述第四通孔为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直径由上往下逐渐缩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所述第一通孔内填充有胶黏剂,所述针管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所述第一通孔为第一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中间小且两端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所述第二通孔为第二锥形孔,所述第二锥形孔中间小且两端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所述旋钮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盖合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针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针注射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多针注射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鲁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限位盖100;避让孔101;鲁尔接头110;导流槽111;针板120;阻流筋121;第一通孔122;针箱130;齿条131;第二通孔132;针管140;壳体150;过气孔151;第三通孔152;限位柱153;第四通孔154;保护盖160;齿轮170;传动轴171;旋钮180;防滑结构181;连接件1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包括:
壳体150和限位盖100,壳体150上端开口,限位盖100上开设有避让孔101,限位盖100与壳体150的上端连接;
鲁尔接头110、针板120、针箱130和针管140,鲁尔接头110穿设于避让孔101,鲁尔接头110的下端开设有导流槽111,针板120上设有阻流筋121,阻流筋1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2,针管140与第一通孔122的内壁连接,针板120与鲁尔接头110的下端连接,阻流筋121设于导流槽111内,以使鲁尔接头110与针管140连通,针箱130的底壁开设有供针管140穿过的第二通孔132,针箱130的内壁与针板120连接,针箱130可移动地设于壳体150内,针箱130可与限位盖100相抵接,以使针管140处于初始位置;
齿条131、齿轮170、旋钮180和连接件190,齿条1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齿条131设于针箱130上,齿轮170与齿条131相互啮合,齿轮170上设有传动轴171,传动轴171穿设于壳体150上开设的第三通孔152,旋钮180通过连接件190与传动轴171连接,旋钮180旋转带动传动轴171用于带动齿条131上、下运动,以使针箱130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可使针箱130与限位盖100相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转动旋钮180,旋钮180带动传动轴171和齿轮170转动,在齿轮170和齿条131的相互配合下,鲁尔接头110、针板120、针管140和针箱130沿上下方向移动,限位盖100用于限制针箱130的向上移动行程,当针箱130抵接于限位盖100时,针管140即处于初始状态。通过设置限位盖100,并在齿轮170和齿条131的相互配合下,可使针管140精确地处于初始状态,提高了调节进针深度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2和针管140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第一通孔122的数量与针管140的数量一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多个第一通孔122矩形阵列分布于阻流筋121上,多个针管140分别与多个第一通孔122的内壁连接;另一方面,多个第一通孔122也可以是其它的分布形式,这里不做进一步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盖100对针箱130的向上移动行程起到了限制作用,鲁尔接头110、针板120、针箱130和针管140之间依次连接,此时定义针箱130抵接于限位盖100时,针板120和针管140即处于初始状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鲁尔接头110与针板120之间通过胶黏剂连接,针板120与针箱130的内壁之间通过胶黏剂连接。针管140穿设于第二通孔132。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鲁尔接头110是在医疗行业使用的方便连接设备,它大大简化了液态和气态医疗流体的管理。鲁尔接头110还允许多个互相兼容的流体使用同一条管路进行管理,从而减少患者身上的创口。
参考图2,针箱130的外壁的横截面形状与壳体150的内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针箱130的外壁与壳体150的内壁相抵接,以使针箱130仅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针箱130的外壁的横截面形状与壳体150的内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壳体150的内壁对针箱130形成了限制作用,使针箱130仅能沿上下方向移动,避免了针箱130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了多针注射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图2,壳体150内设有限位柱153,限位柱153的上表面可与针箱130底壁相抵接,壳体150里设有第四通孔154,针管140穿设于第四通孔154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限位柱153,限位柱153的上表面可与针箱130相抵接,限位柱153对针箱130的向下移动行程起到了限制作用,避免了针管140的进针深度过深,提高了多针注射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第四通孔154的内壁对针管140起到了导向和支撑的作用,避免了针管140在进针的过程中发生弯曲。
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还包括真空腔和管路,壳体150上连接有设于限位柱153下方的过气孔151,真空腔通过管路与过气孔151连通,壳体150的下端可与皮肤相抵接,真空腔用于使壳体150下端与皮肤之间的腔体产生负压,以使壳体150的下端紧贴于皮肤。可以理解的是,当针管140进入皮肤后,壳体150的下端会抵接于皮肤,真空腔用于使壳体150下端与皮肤之间的腔体产生负压,使得壳体150的下端紧贴于皮肤,保证针管140能够有效进入皮肤表层,提高了多针注射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图2和图3,第四通孔154为锥形管,锥形管的直径由上往下逐渐缩小。可以理解的是,第四通孔154为锥形管,锥形管的上端较大下端较小,在将针箱130装入壳体150时,可使针管140更容易地对准锥形管并进入锥形管内,提高了多针注射装置的组装效率。
参考图2和图3,第一通孔122内填充有胶黏剂,针管140通过胶黏剂与第一通孔122的内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22为中间小两端大的第一锥形孔,在往第一锥形孔内注入胶黏剂时,由于第一锥形孔的上端和下端的直径较大,所以更容易地将胶黏剂注入第一锥形孔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胶黏剂可以为AB胶。第二通孔132为第二锥形孔,第二锥形孔中间小且两端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旋钮180上设有刻度,限位盖100上设有箭头,刻度与针管140的进针深度密切相关。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箭头与刻度的配合,可精准地通过旋钮180调节针管140的进针深度。
参考图2和图3,旋钮180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结构18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旋钮180的外壁上设置防滑装置,可以增大操控者手指与旋钮18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操控者转动旋钮180。
参考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针注射装置还包括保护盖160,保护盖160盖合于壳体150的下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保护盖160,在日常存放多针注射装置的过程中,可阻挡灰尘落入壳体150内,避免了灰尘对针管140造成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多针注射装置还包括药剂注射机,药剂注射机与鲁尔接头110连通,药剂注射机用于将药剂加压送入鲁尔接头110中,以使药剂通过鲁尔接头110送入皮肤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限位盖,所述壳体上端开口,所述限位盖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限位盖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
鲁尔接头、针板、针箱和针管,所述鲁尔接头穿设于所述避让孔,所述鲁尔接头的下端开设有导流槽,所述针板上设有阻流筋,所述阻流筋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针管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连接,所述针板与所述鲁尔接头的下端连接,所述阻流筋设于所述导流槽内,以使所述鲁尔接头与所述针管连通,所述针箱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针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针箱的内壁与所述针板连接,所述针箱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针箱可与所述限位盖相抵接,以使所述针管处于初始位置;
齿条、齿轮、旋钮和连接件,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齿条设于所述针箱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设于所述壳体上开设的第三通孔,所述旋钮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旋钮旋转带动所述传动轴用于带动所述齿条上、下运动,以使所述针箱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可使所述针箱与所述限位盖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箱的外壁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针箱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以使所述针箱仅能沿上下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上表面可与所述针箱底壁相抵接,所述壳体里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针管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腔和管路,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设于所述限位柱下方的过气孔,所述真空腔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过气孔连通,所述壳体的下端可与皮肤相抵接,所述真空腔用于使所述壳体下端与所述皮肤之间的腔体产生负压,以使所述壳体的下端紧贴于所述皮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为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直径由上往下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填充有胶黏剂,所述针管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第一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中间小且两端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为第二锥形孔,所述第二锥形孔中间小且两端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盖合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CN202320581076.2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Active CN219681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1076.2U CN219681357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1076.2U CN219681357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1357U true CN219681357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1076.2U Active CN219681357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1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3791B2 (en) Infusion device having offset flow path
US7985199B2 (en) Gateway system
WO2015007243A1 (zh) 一次性多针管注射针头及具有其的预灌装注射器
CN102614557A (zh) 带隐藏针管的加药连接器
CN219681357U (zh) 一种多针注射装置
CN212880455U (zh) 一种实现预设药品注射的器械
CN208405600U (zh) 一种具有推卸针头机构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及针头
CN217793979U (zh) 一种新型输液器注射件
CN205667665U (zh) 一种ct室用药液推注器
CN111035439A (zh) 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
CN213374430U (zh) 一种麻醉用注射装置
CN219803984U (zh) 一种防刺伤的配药针
CN219332763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16439755U (zh) 一种剂量可控的麻醉科用注射器
CN219847391U (zh) 多头防脱落安全型抗肿瘤药物配置器具
CN21502369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防回血输液器
CN210933104U (zh) 一种一次性双重密闭式墨菲氏滴管输液器
CN209004903U (zh) 一种皮下注射专用的预灌封注射器
CN219049817U (zh) 一种镇痛泵
CN216169197U (zh) 一种具有自动抽药功能的镇痛泵
CN219090590U (zh) 一种卡扣式吸盘注射器
CN213220452U (zh) 一种开塞露肛管一体注射器
CN215194458U (zh) 一种输液器穿刺针及其输液器
CN211325458U (zh) 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
CN210813115U (zh) 一种防刺伤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