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6159U -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6159U
CN219676159U CN202320834410.0U CN202320834410U CN219676159U CN 219676159 U CN219676159 U CN 219676159U CN 202320834410 U CN202320834410 U CN 202320834410U CN 219676159 U CN219676159 U CN 219676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arrester
shell
wireless transmission
line monitor
transmission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44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兆峰
史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kzx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kzx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kzx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kzx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44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6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6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6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器监测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包括外壳,外壳中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磁力计数器、电流表和数据采集器,磁力计数器、电流表可以采集避雷器遭雷击次数以及避雷器泄漏电流大小,磁力计数器、电流表可通过外壳前侧的透明窗口向外展示,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避雷器遭雷击次数以及避雷器泄漏电流大小,然后发送到后台服务器,从而可以远程监测,提高监测效率,降低巡检人员的对避雷器巡检次数,减轻工作量,而巡检人员也能够通过磁力计数器、电流表获知避雷器状态,便于现场识别出故障避雷器;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的外壳具有较好密封性,防止雨水渗入,确保透明窗口观测清晰。

Description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器监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发展,建设的大量变电站及输配电线路需要跟上维保需求,确保电网安全运行。避雷器是电网中广泛使用的安全保护器件,通过监测器监测避雷器遭雷击次数以及泄漏电流,可判断避雷器的好坏。
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查新,总结出目前传统的避雷器监测器在运行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巡查负担问题:现有对避雷器监视器监视是依靠人工检查巡视的方式进行检查,但目前输电线路辐射长度太长,人工检查巡视的方法无法满足目前输电线路的巡视要求。(2)防腐性能:从使用的情况看,监测器的外壳有两种材料,分别为金属壳体和玻璃壳体,玻璃壳体不存在腐蚀问题,但所有监测器均有外露的金属零部件,例如出线端子等,必须注意防腐问题。在目前避雷器监测器壳体使用上,85%以上的监测器采用了金属材料,其中多为钢材,因此,针对外壳防腐而需处理的问题尤为突出。(3)观察范围:在输电线路或发电厂或变电站中,监测器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铁塔横担或者避雷器的底座上,传统的巡视读数方式需采用望远镜或者仰视许久,仰视角为75~90°之间才能保证视线与监测器视窗面垂直,特别是阴雨天,应加大巡检力度的时候,可能由于光线不足,仪表指针颜色不鲜艳,造成数据无法读取。(4)观察清晰度问题:使用于高压输电线路避雷器上的监测器,其安装方式一般都是垂直向下安装,竖直安装的监测器的视窗便于观察,但同时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玻璃罩与壳体接触面的凹台可能在阴雨天积水,水膜阻隔了视线,观察清晰度很差。
目前有一种无线式避雷器监测器,通过将收集的数据远程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可以在后台统一监测避雷器的情况,但是这种监测器对于线下巡检人员来说,不能提供可视化监测数据,不利于巡检人员识别故障避雷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避雷器的监测器不能同时测取无线监测数据和可视监测数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磁力计数器、电流表和数据采集器,所述磁力计数器用于监测避雷器遭雷击次数,所述电流表用于监测避雷器泄漏电流;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主控制器、无线模块、泄漏电流传感器、放电感测互感器、电源模块,所述无线模块、泄漏电流传感器、放电感测互感器均信号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泄漏电流传感器用于感测避雷器的泄漏电流,所述放电感测互感器用于在避雷器遭雷击时产生感测信号。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盖为透明盖,所述壳盖后端插接在所述壳体前端,且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密封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前部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坡面,所述壳盖前端设有第二环形坡面,所述第一环形坡面为上坡面,所述第二环形坡面为下坡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后端设有穿线套,所述穿线套由前至后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穿线套中设有格兰头。
优选的,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处缠绕有生胶带。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器中还设有参考电流传感器,所述参考电流传感器信号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中设有电流值固定的参考电流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通过电路板上的磁力计数器、电流表可以采集避雷器遭雷击次数以及避雷器泄漏电流大小,磁力计数器、电流表可通过外壳前侧的透明窗口向外展示,因此,磁力计数器、电流表采集的数据为可视化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避雷器遭雷击次数以及避雷器泄漏电流大小,然后通过无线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从而可以远程在线获取避雷器的监测数据,提高监测效率,这样可降低巡检人员的对避雷器巡检次数,减轻工作量,而巡检人员也能够通过磁力计数器、电流表获知避雷器状态,便于巡检人员现场识别出故障的避雷器;另外,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和磁力计数器、电流表测量的数据可形成比对,保障监测结果准确。2、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的外壳结构设计使得其具有较好密封性,防止雨水渗入,确保透明窗口观测清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一实施例中数据采集器的电路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一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一实施例中外壳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示意为:外壳1、壳体11、第一环形坡面111、壳盖12、第二环形坡面121、螺柱113、穿线套114、磁力计数器2、电流表3、避雷器10、高压线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包括外壳1,外壳1中设有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磁力计数器2、电流表3和数据采集器,其中,磁力计数器2用于监测避雷器遭雷击次数,电流表3用于监测避雷器泄漏电流,避雷器遭雷击一次,磁力计数器2上显示的数字就能增加一次,电流表3则直接测量避雷器接地端泄漏的电流大小,磁力计数器2和电流表3在避雷器监测中技术比较成熟,这里不再对其电路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3所示,数据采集器包括主控制器、无线模块、泄漏电流传感器、放电感测互感器和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是以TMS320F2812 DSP作为核心,其外围电路包括复位、晶振输入等,其中,无线模块通过MAX3232电平转换芯片与主控制器通信,泄漏电流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和AD转换芯片与主控制器通信,泄漏电流传感器用于感测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这里的泄漏电流传感器采用电流互感器,由于避雷器泄漏电流很小,泄漏电流传感器感测数值较小,所以通过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再经AD转换芯片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到主控制器,信号放大电路比如可以采用信号放大器;放电感测互感器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和光耦合器信号连接到主控制器,放电感测互感器用于在避雷器遭雷击时产生感测信号,这里的放电感测互感器采用电压互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即用于驱动光耦合器的电路,比如,信号处理电路可以采用稳压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放电感测互感器输出电压经稳压二极管采集一个稳定电压,该稳定电压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导通一次,则光耦合器被驱动一次,所以当避雷器10连接的高压线101遭雷击,电压放电感测互感器产生一个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调理后形成驱动光耦合器的电压,光耦合器发出一个电信号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记录一次。
电源模块可通过高压线系统中变压器输出的工频电压作为电压源,电源模块输出DC5V和DC3.3V供主控制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芯片、信号处理电路、电平转换芯片和无线模块使用。电源模块也可以采用电池和太阳能组成的设备供电。
如图3所示,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的数据采集器中还设有参考电流传感器,参考电流传感器采用电流互感器,参考电流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和AD转换芯片信号连接到主控制器,在电源模块中设有一条电流值固定的参考电流电路,参考电流传感器测量该参考电流电路的电流发送到主控制器作为参考,参考电流传感器测得的电流值大小是定值,以便主控制器作为参考基准来计算泄漏电流传感器测量的电流值。
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工作方式如下:(1)通过电路板上的磁力计数器2、电流表3可以采集避雷器遭雷击次数以及避雷器泄漏电流大小,磁力计数器2、电流表3可通过外壳前侧的透明窗口向外展示,因此,磁力计数器2、电流表3采集的数据为可视化的数据;(2)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避雷器遭雷击次数以及避雷器泄漏电流大小,然后通过无线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从而可以远程在线获取避雷器的监测数据。因此,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一方面可将监测数据发送到后台值守人员统一监测,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另一方面,高压系统巡检人员也能够通过磁力计数器2、电流表3获知避雷器状态,便于巡检人员现场识别出故障的避雷器;另外,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和磁力计数器2、电流表3测量的数据可形成比对,保障监测结果准确。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该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的外壳1包括壳体11和壳盖12,其中,壳盖12为亚克力材质的透明盖,壳盖12后端插接在壳体11的前端,壳体11和壳盖12均为圆形,壳盖12后端设有外螺纹,壳体11前端设有内螺纹,二者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处缠绕有生胶带,使得壳盖12与壳体11之间螺纹连接处形成密封。另外,在壳体11的前部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坡面111,在壳盖12的前端设有第二环形坡面121,第一环形坡面111为渐升的上坡面,第二环形坡面121为渐降的下坡面,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坡面111和第二环形坡面121,能够是雨水在壳盖12与壳体11前端快速流下,避免雨水在壳盖12与壳体11之间的接缝处累积,防止雨水渗入。
另外,在壳体11的后端设有穿线套114,穿线套114由前至后向下倾斜,同样有利于雨水快速流下,防止雨水经穿线套114渗入,穿线套114中设有格兰头,线路经格兰头穿出,格兰头具有防水作用。壳体11内设有螺柱113,以便安装电路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设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磁力计数器、电流表和数据采集器,所述磁力计数器用于监测避雷器遭雷击次数,所述电流表用于监测避雷器泄漏电流;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主控制器、无线模块、泄漏电流传感器、放电感测互感器、电源模块,所述无线模块、泄漏电流传感器、放电感测互感器均信号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泄漏电流传感器用于感测避雷器的泄漏电流,所述放电感测互感器用于在避雷器遭雷击时产生感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盖为透明盖,所述壳盖后端插接在所述壳体前端,且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密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部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坡面,所述壳盖前端设有第二环形坡面,所述第一环形坡面为上坡面,所述第二环形坡面为下坡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后端设有穿线套,所述穿线套由前至后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套中设有格兰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处缠绕有生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器中还设有参考电流传感器,所述参考电流传感器信号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中设有电流值固定的参考电流电路。
CN202320834410.0U 2023-04-14 2023-04-14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Active CN219676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4410.0U CN219676159U (zh) 2023-04-14 2023-04-14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4410.0U CN219676159U (zh) 2023-04-14 2023-04-14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6159U true CN219676159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4410.0U Active CN219676159U (zh) 2023-04-14 2023-04-14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6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1317U (zh) 一种智能化的接地电阻检测仪
CN201181322Y (zh) 一种电网故障远程智能监测装置
CN204536448U (zh) 一种高压供电线路避雷器无线监测装置
CN111147018A (zh) 一种用于观察太阳能光伏电站工作状态的监测系统
CN204168005U (zh) 一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CN113091888A (zh) 一种面向输电线路的自供能振动监测系统
CN102607733B (zh) 输变电设备接点发光式感温帽系统
CN219676159U (zh) 无线传输智能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CN207820034U (zh) 一种输电线路单元化多功能监控装置
CN204241402U (zh) 干式电抗器在线红外监测装置
CN212229135U (zh) 变电站接地网安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CN213240394U (zh) 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现场采集装置
CN112796733A (zh) 一种自发电涡街流量计
CN112565681A (zh) 一种基于5g运用于变电站实时监测智能分析系统
CN111781537A (zh) 变电站接地网安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CN204882707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电流监测装置
CN211955762U (zh) 一种测电池电压装置
CN204789807U (zh) 一种辐照工业中辐照均匀度在线实时检测装置
CN216490884U (zh) 一种适用于10kV配电线路杆塔防风拉线监测装置
CN218512415U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质量实时监测装置
CN212808455U (zh) 基于可视化的输电线路moa避雷器监测系统
CN218181128U (zh) 一种电力设计气象监测装置
CN220829472U (zh) 一种变电站内绝缘子污秽程度监测装置
CN220022412U (zh) 一种矿井工作用配电装置
CN216648898U (zh) 一种控制柜的防雷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