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6051U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76051U CN219676051U CN202320209947.8U CN202320209947U CN219676051U CN 219676051 U CN219676051 U CN 219676051U CN 202320209947 U CN202320209947 U CN 202320209947U CN 219676051 U CN219676051 U CN 2196760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straight line
- contact
- strip
- lin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属于信号传输及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两接触部和设置在两接触部之间的两个弹性部,利用两弹性部之间衔接部以及两弹性部各自结构的优选设计,可以准确实现弹性扁平探针的设置,保证探针制作的便捷性和探针使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能够准确完成电子设备的导通测试需求,满足电子部件的高速信号传输、大电流测试需求,保证导通测试的精度和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扁平探针一体成型,其测试压缩过程中没有内部摩擦影响寿命,导致其寿命可以达到常规探针的3~5倍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传输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长寿命、大电流测试用弹性扁平探针。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等电子部件模块的制造工序中,往往需要进行导通检测和动作特性检查等过程,这通常需要使用探针将电子部件模块的主体基板与FPC接触电极对应连接,或者将基板的电极部与检测装置对应连接,进而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
通常情况下,测试用探针具有能够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分别接触的一对触头,以及一对触头之间连接的弹性部,通过弹性部确保触头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提高针对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品类越来越多,对电子部件导通测试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信号传输的速率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常规的探针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探针的截面积越粗,其导电电阻越小,信号传输速度就越快,探针的过流能力也越大;相应地,探针的传输路径越短,信号传输质量越高。也正因如此,在现有技术中,针对测试用探针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设计,以期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探针;不过,目前大多数探针的综合性能仍然无法充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且探针的使用寿命往往较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能够保证探针两端与对应部件的分别抵紧并准确完成导通测试过程,实现探针的大电流测试,延长探针的使用寿命,保证探针测试的精度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设置于两接触部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且两弹性部之间设置有衔接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
两接触部和衔接部分别以探针的使用方向为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带状弹片;所述第一带状弹片包括分设于两端的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并在两直线部之间设置有折线部和至少一个弯曲部;
所述第一直线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折线部;所述折线部包括互成一定角度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部以探针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衔接部沿第二方向的一侧;
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带状弹片;所述第二带状弹片在探针的使用方向上弯曲延伸,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衔接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带状弹片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直线部和第四直线部;所述第三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衔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弯曲部与所述第四直线部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四直线部的另一端通过弯曲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直线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部连接在所述衔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同一侧;
和/或
所述第三直线部和所述第四直线部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部的至少一端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衔接支部,以与对应直线部的端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直线部与所述衔接部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带状弹片中的弯曲部数量为2n+1个,n为自然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线部背离所述第一接触部一侧所夹角度为120°~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直线段沿第二方向延伸;
和/或
所述折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和对应弯曲部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弯曲部与对应直线部之间的连接以圆弧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部一端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限位部;
和/或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以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带状弹片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带状弹片和/或第二带状弹片为间隔设置的多个,且相邻两带状弹片之间形成的间隙宽度不小于该间隙两侧任一带状弹片的宽度;
和/或
第二带状弹片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带状弹片的设置数量相同;
和/或
两弹性部的导通截面积相等,且两弹性部的导通截面积不大于探针其他部位的导通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模芯组件,所述模芯组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扁平探针,其包括两接触部和设置在两接触部之间的两个弹性部,利用两弹性部之间衔接部以及两弹性部各自结构的优选设计,可以准确实现弹性扁平探针的设置,保证探针制作的便捷性和探针使用的可靠性,满足高速信号传输、大电流测试环境下的应用,提升导通测试的效率和精度。
(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第一弹性部包括两端的直线部和设置于两直线部之间的折线部和至少一个弯曲部,利用各部分延伸方向以及各部分之间相切连接形式的对应设置,准确实现了第一弹性部的连续延伸设置,实现第一弹性部压缩工作的同时,避免了带状弹片延伸方向上出现小角度弯折部位,减少了第一弹性部使用过程中延伸方向上的局部应力集中,延长第一弹性部乃至探针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扁平探针,其通过对各弹性部中带状弹片宽度以及间隙宽度进行优选,并使得弹性部的导通截面积不大于探针其他部位的导通截面积,如此,便可通过优选设置弹性部中带状弹片的数量,尽可能增大弹性部的导通宽度(导通截面积),进而尽可能降低探针的导通电阻,实现探针的大电流信号传输,从而提升探针导通的质量和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能够准确完成电子设备的导通测试需求,满足电子部件的高速信号传输、大电流测试需求,保证导通测试的精度和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扁平探针一体成型,其测试压缩过程中没有内部摩擦影响寿命,导致其寿命可以达到常规探针的3~5倍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扁平探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扁平探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扁平探针的第一弹性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扁平探针的第二弹性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各弯曲部圆心的设置形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扁平探针的各部位宽度标记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扁平探针在初始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扁平探针在连接器中设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第一接触部;2、第一弹性部;3、衔接部;4、第二弹性部;5、第二接触部;6、胶框;7、盖板;
101、第一接触单元;102、第一限位部;103、第一触点部;104、镂空孔;
201、第一直线部;202、折线部;2021、第一直线段;2022、第二直线段;203、第一弯曲部;204、第二弯曲部;205、第三弯曲部;206、第一间隙;207、第二直线部;
301、第一衔接支部;302、第二衔接支部;
401、第三直线部;402、第四弯曲部;403、第四直线部;404、第五弯曲部;405、第二间隙;
501、第二触点部;502、第二接触单元;503、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弹性扁平探针由导电材料制成,其包括在探针工作方向(即探针的长度方向,记其为第一方向,也即图2所示的竖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接触部1、第一弹性部2、衔接部3、第二弹性部4和第二接触部5,各部件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形成薄板状的弹性扁平探针100。
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接触部1如图2中所示,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接触单元101,该第一接触单元101背离第一弹性部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触点部103,用于与对应部件接触并将沿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弹性部2上。
在实际设置时,第一触点部103可设置为如图2中所示的多触点形式,例如V形、波浪形、锯齿形等,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圆头形、方头形或者其他形式,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地,在第一接触单元101的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104,其贯穿第一接触单元101厚度方向的两端面,并进一步优选沿第一方向延伸开设。例如,在图2中,镂空孔104为在第一方向上贯穿第一触点部103端部的形式,即将第一接触单元101的端部设置为包含第二方向上并列设置的两个支部的形式。
利用镂空孔104的开设,可以减轻探针的重量,节约金属原材料,降低探针的成本。
进一步地,在第一接触单元101背离第一触点部103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也即探针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02,其为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片状/长板状,可看作从第一接触单元101的端部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而得。
利用第一限位部102的设置,可以使得弹性扁平探针100在模芯组件200中对应嵌设使用时,第一限位部102可作为抵接模芯组件200胶框6内周壁面的上限位部,保证弹性扁平探针100设置与使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部2如图2、图3中所示,其整体在第一方向上弯曲延伸设置,且其两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接触部1上,另一端连接在衔接部3沿第二方向的一侧。
在实际设置时,第一弹性部2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延伸的第一带状弹片,例如图3所示的间隔设置的两个,两第一带状弹片分别延伸,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定宽度的间隙,即跟随两第一带状弹片弯曲延伸的第一间隙206。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各第一带状弹片分别以两端连接第一接触部1和衔接部3,其包括分设于两端的直线部,即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部201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部207。同时,第一带状弹片还包括连接第一直线部201的折线部202和设置于折线部202与第二直线部207之间的至少一个弯曲部。
更细节地,第一直线部201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与第一接触部1背离第一触点部103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折线部202的端部连接。第二直线部207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一端与衔接部3的第二方向一侧连接,另一端与一个弯曲部的端部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折线部202包括互成一定角度设置的第一直线段2021和第二直线段2022,两直线段相交设置,使得其背离第一接触部1一侧所夹角度介于120°~180°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直线段2022优选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直线段2021优选为斜向上延伸。同时,优选实施例中的两直线段相交位置设置为圆弧过渡,且第一直线段2021与第一直线部201的端部连接也设置为圆弧过渡,如此,可以有效减少第一直线部201与折线部202设置所引入的明显弯折,避免第一带状弹片延伸方向上出现方向突变,继而防止第一带状弹片压缩使用过程中的局部应力集中。
更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弯曲部优选为多个,例如图3中所示的依次连接设置的3个。以之为例,可以看出,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部203、第二弯曲部204和第三弯曲部205,从图2所示的平面视角来看,三个弯曲部和其两端的折线部202、第二直线部207一同构成“弓形”曲线。
在实际设置时,第一弯曲部203和第三弯曲部205优选以第二弯曲部204的第二方向中线对称设置,即第一弯曲部203与第三弯曲部205的圆心O1、O3位于第二弯曲部204圆心O2的同一侧,且O1、O3的连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如图5中所示。另外,考虑到多个带状弹片设置时弯折的需要,同一个第一带状弹片中第二弯曲部204的大小大于其两端的两个弯曲部(图3中左侧的第一带状弹片)或者小于其两端的两个弯曲部(图3中右侧的第一带状弹片)。
优选地,各弯曲部之间的连接、第一弯曲部203与第二直线段2022之间的连接、第三弯曲部205与第二直线部207之间的连接分别为相切连接,最终形成如图3所示的连续弯折结构。如此,可以确保第一带状弹片的延伸方向上不存在明显的拐角,以此避免第一弹性部2受力弯曲时其延伸方向上不存在明显的局部应力集中,延长第一弹性部2的使用寿命。
根据图2、图3中的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当第一带状弹片的设置数量不止为一个时,在同一个弯曲部位,会存在多个大小不同的弯曲部,以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其第一带状弹片的设置数量为两个,此时,在各弯曲部位,各弯曲部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此时,位于内侧的弯曲部会小于位于外侧的弯曲部。实际设置时,第一间隙206各部位的宽度优选相同,此时,位于内侧的弯曲部可看作由位于外侧的弯曲部缩小而得。
进一步优选地,衔接部3与第一直线部201位于探针第二方向的同侧,如图2中所示,此时,第一带状弹片中弯曲部的数量优选为2n+1个,n为自然数。
如图2中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的衔接部3沿第一方向延伸,两弹性部的端部分别连接在该衔接部3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
在实际设置时,为了方便衔接部3与对应弹性部端部的连接,在衔接部3至少一端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支部,使得衔接部3形成“C形”、“L形”或者“Г形”。
例如,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衔接部3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衔接支部301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衔接支部302,形成如图2中所示的“L形”结构。相应地,第二弹性部4的端部对应连接在第二衔接支部302的端部。此外,为了对应第二弹性部4中第二间隙405的存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衔接支部302的宽度自靠近第一衔接支部30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增大,以使得第二衔接支部302的最小宽度与第二弹性部4的导通宽度对应。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部4优选由多个弯曲部和多个直线部依次连接而成,形成如图4中所示的“S形(反S形)”结构。
在实际设置时,第二弹性部4优选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带状弹片,其第二带状弹片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三直线部401、第四弯曲部402、第四直线部403和第五弯曲部404,如图4中所示。第三直线部401和第四直线部40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两者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端部以第四弯曲部402连接,形成弯曲延伸的连续结构。
相应地,在第四直线部403背离第四弯曲部402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五弯曲部404,其一端与第四直线部40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触部5连接。在实际设置时,第四弯曲部40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直线部之间以相切连接,且第五弯曲部404与第四直线部403的端部之间以相切连接。如此,可以减少第二带状弹片上延伸方向的突变,保证弹片的平顺延伸,避免第二弹性部4压缩工作时的局部应力集中。
在如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4包括两个第二带状弹片,两者之间间隔设置,形成跟随两第二带状弹片延伸的第二间隙405。
同时,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二接触部5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接触单元502,第二弹性部4的各第二带状弹片分别以其第五弯曲部404的端部连接第二接触单元502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在实际设置时,在第二接触单元502靠近第五弯曲部404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限位部503,使得第五弯曲部404的端部连接在第二限位部503的端部。优选地,第二限位部503与第五弯曲部404之间的端部连接优选为相切连接。
相应地,在第二接触单元502背离衔接部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触点部501,用于与对应设备的连接部位抵接匹配。优选地,在第二触点部501设置时,其设置形式可以为圆头形、波浪形或者V字形,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在实际设置时,第一弹性部2中的各第一带状弹片的宽度优选相同,即图6中的W3等于W4,使得各第一带状弹片具有(大致)相同的截面积;相应地,第二弹性部4中各第二带状弹片的宽度优选相同,即图6中的W6等于W7,各第二带状弹片具有(大致)相同的截面积。更优选地,第一间隙206的宽度W2大于形成其的两第一带状弹片的宽度W3、W4,使得第一弹性部2受第一方向作用力作用时,可以防止两第一带状弹片之间彼此接触。同理,对于第二间隙405的宽度W8而言,其大小大于形成其的两第二带状弹片的宽度W6、W7。
可以理解,对于第一弹性部2而言,其各第一带状弹片的横截面积之和即为该第一弹性部2的导通截面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的导通截面积等于第二弹性部4的导通截面积,且两弹性部的导通截面接为探针各部位导通截面积中的最小值,即第一接触部1、衔接部3、第二接触部5的导通截面积最小值(宽度W1、W5、W9对应下的截面积)不小于两弹性部的导通截面积。如此,在实际设计探针时,仅需将两弹性部的导通截面积设置为尽可能大,便可有效降低探针的导通电阻,实现探针的大电流信号传输。
更详细地,第一弹性部2中的第一带状弹片和第二弹性部4中的第二带状弹片其宽度相等,且两弹性部中带状弹片的设置数量相同,例如,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两弹性部的带状弹片设置数量分别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如图8中所示的连接器,其包括模芯组件200和设置在模芯组件200内的多个弹性扁平探针100。其中,模芯组件200包括如图8所示的胶框6,其为底侧开口的盒型结构,并在其顶部开设有用于探针第一接触部1伸出的通孔。相应地,胶框6形成有容置弹性扁平探针100的空腔,该空腔进一步为由隔板隔开的两个,使得弹性扁平探针100可在隔板的两侧空腔中对称嵌设,如图8中所示。
在实际设置时,嵌设于空腔中的弹性扁平探针100以第一限位部102抵接胶框6的内壁面进行限位,且盖板7连接在胶框6的开口侧,抵接第二限位部503背离第一接触部1的一侧,由第二限位部503完成探针在模芯组件200中的限位。
在连接器工作时,弹性扁平探针100的第一触点部103受到第一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一触点部103沿第一方向运动产生一定的位移量,并将作用力传递到第一弹性部2,使得其各第一带状弹片发生形变,由第一弹性部2的各第一带状弹片分散第一触点部103位移所需的作用力,避免了应力的集中。
同时,衔接部3承受来自第一弹性部2的作用力并将其传递到第二弹性部4上,促使第二弹性部4的各带状弹片压缩形变,进一步分散来自第一接触部1的作用力;相应地,第一触点部103在两弹性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可靠抵紧在对应的设备上,第二触点部501可靠抵接另一个设备,进而实现两设备的导通,完成相应设备的导通测试过程。
对于优选实施例中的弹性扁平探针100而言,各带状弹性片的宽度需要尽可能做大(即尽可能增大探针的导通截面积),且探针使用时弹力需要尽可能小。对此,优选实施例中的做法是将第一弹性部2的各带状弹片的形状设置为S型,并将第二弹性部4的各带状弹片的形状设置为半S型。经过上述设置,虽然各带状弹性片的路径相对会加长,但由于导体电阻截面积加大比路径加长对导体电阻的影响要大,因此相应的探针1的整体电阻还是会减小,传输信号的速率、过电流能力就会增大。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探针为扁平平板结构,与常规测试探针相比更容易应用到更小的间距上,一般扁平测试探针的厚度可以做到0.05~0.2mm。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能够准确完成电子设备的导通测试需求,满足电子部件的高速信号传输、大电流测试需求,保证导通测试的精度和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扁平探针一体成型,其测试压缩过程中没有内部摩擦影响寿命,导致其寿命可以达到常规探针的3~5倍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设置于两接触部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且两弹性部之间设置有衔接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
两接触部和衔接部分别以探针的使用方向为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带状弹片;所述第一带状弹片包括分设于两端的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并在两直线部之间设置有折线部和至少一个弯曲部;
所述第一直线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折线部;所述折线部包括互成一定角度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部以探针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衔接部沿第二方向的一侧;
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带状弹片;所述第二带状弹片在探针的使用方向上弯曲延伸,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衔接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状弹片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直线部和第四直线部;所述第三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衔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弯曲部与所述第四直线部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四直线部的另一端通过弯曲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线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部连接在所述衔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同一侧;
和/或
所述第三直线部和所述第四直线部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的至少一端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衔接支部,以与对应直线部的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部与所述衔接部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带状弹片中的弯曲部数量为2n+1个,n为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部背离所述第一接触部一侧所夹角度为120°~1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段沿第二方向延伸;
和/或
所述折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和对应弯曲部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弯曲部与对应直线部之间的连接以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部一端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限位部;
和/或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一侧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以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带状弹片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状弹片和/或第二带状弹片为间隔设置的多个,且相邻两带状弹片之间形成的间隙宽度不小于该间隙两侧任一带状弹片的宽度;
和/或
第二带状弹片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带状弹片的设置数量相同;
和/或
两弹性部的导通截面积相等,且两弹性部的导通截面积不大于探针其他部位的导通截面积。
10.一种连接器,包括模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扁平探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09947.8U CN219676051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09947.8U CN219676051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76051U true CN219676051U (zh) | 2023-09-12 |
Family
ID=8789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09947.8U Active CN219676051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76051U (zh) |
-
2023
- 2023-02-08 CN CN202320209947.8U patent/CN2196760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03319B1 (ko) | 프로브 핀, 검사 지그, 검사 유닛 및 검사 장치 | |
KR101911002B1 (ko) | 프로브 핀, 검사 지그, 검사 유닛 및 검사 장치 | |
KR101911005B1 (ko) | 프로브 핀, 검사 지그, 검사 유닛 및 검사 장치 | |
CN211528494U (zh) | 一种探针 | |
CN211426580U (zh) | 一种探针 | |
CN111579833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111579830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9676051U (zh)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 |
CN111579837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6670080U (zh) | 一种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9676101U (zh) | 一种大电流测试用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 |
CN111579836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9590388U (zh) | 一种长寿命、大电流测试用弹性扁平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9676100U (zh)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及包含其的连接器 | |
CN212364376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111579831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2514714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6525969U (zh)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 | |
CN212514713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2364375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2514715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US1197328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device for testing conduction | |
CN212364378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111579832A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6209328U (zh) | 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