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2762U -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2762U
CN219662762U CN202320750920.XU CN202320750920U CN219662762U CN 219662762 U CN219662762 U CN 219662762U CN 202320750920 U CN202320750920 U CN 202320750920U CN 219662762 U CN219662762 U CN 219662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slide rail
rowing machine
fram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09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明
孟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oyuzhu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oyuzhu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oyuzhu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oyuzhu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09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2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2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2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一侧设置座椅框架,座椅框架上设置座椅组件,车架本体另一侧设置功能组件,功能组件用于用户进行单车功能训练、健身车功能训练、划船器功能训练。本实用新型中,用户通过座椅组件可以切换不同功能模式,通过功能组件便能够进行单车训练、健身车训练、划船器训练,功能组件将单车训练、健身车训练、划船器训练所对应的训练设备结合为一体机,使得一个设备能够实现多种训练目的或训练功能,同时一体机还大幅减少训练场地的占地面积,改变了传统机型使用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实现多样的训练要求,提供良好的健身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运动器材进行运动健身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动感单车和卧式健身车可以燃烧全身脂肪,锻炼腿部以及臀部,有利于大腿后部以及臀部的塑形,改善腿和臀部的线条,划船器也是有氧运动中极佳的运动器械,划船机可以调动全身84%的肌肉,锻炼腿部、手臂、背部、腹部核心等部位,使用运动器械运动提高了运动健身的效率。
然而现有的动感单车、卧式健身车、划船器每种都是独立的健身及体能训练的设备,使用时占地面积较大;因此缺少一种将多种训练目的或训练项目所对应的训练设备进行结合的一体机,使得一个设备能够实现多种训练目的或训练功能,同时一体机还可大幅减少训练场地的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用以解决现有的动感单车、卧式健身车、划船器每种都是独立的健身及体能训练的设备,使用时占地面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一侧设置座椅框架,所述座椅框架上设置座椅组件,所述车架本体另一侧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用于用户进行单车功能训练、健身车功能训练、划船器功能训练。
优选的,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车架及后车架,所述前车架通过搭扣与所述后车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座椅框架设在所述后车架的上表面,所述前车架远离所述后车架的一端设置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前车架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用于安装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前车架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前车架靠近所述后车架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杆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单车机构,所述单车机构包括:配重轮,配重轮中心设置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两个单向轴承与所述配重轮转动连接,所述配重轮两侧设置第一带轮,所述连接杆前后两侧设置单车脚踏,所述单车脚踏通过第二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杆靠近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置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弧形杆上方设置扶手支架,所述扶手支架通过位置调节器与所述弧形杆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健身车机构,所述健身车机构包括旋钮与磁条,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扶手支架上,所述配重轮与所述单车脚踏之间设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磁条,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磁条固定连接,所述磁条靠近所述配重轮一侧与所述配重轮相适配,所述旋钮、所述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划船器机构,所述划船器机构包括:窝卷盒,所述窝卷盒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侧壁,所述窝卷盒内设置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上设置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窝卷盒内设置织带与窝卷弹簧,所述织带一端延伸至所述窝卷盒外并与拉把固定连接,所述织带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拉把侧壁与所述弧形杆上端侧壁贴合,所述窝卷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窝卷盒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划船器机构还包括:划船器脚踏,所述划船器脚踏设置在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窝卷盒一侧,所述划船器脚踏设置为折叠型,所述划船器脚踏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上表面,所述滑轨上方设置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滑轨支架,所述滑轨支架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支架靠近所述滑轨两侧设置滑轮,所述滑轨支架、所述滑轮分别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轨支架靠近所述滑轨一侧设置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壳,所述切换壳与所述滑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壳内部设置锁片,所述锁片一端与所述切换壳铰链连接,所述锁片另一端设置若干锁块,所述锁块一端与所述锁片固定连接,所述锁块另一端与所述切换壳齐平,所述滑轨靠近所述切换壳一侧等间隔设置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锁块适配,所述锁片靠近所述锁块一端设置弹簧,所述弹簧分别与所述切换壳、所述锁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切换杆,所述滑轨支架内设置所述切换杆,所述切换杆一端与所述滑轨支架铰链连接,所述切换杆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滑轨支架外部并于所述滑轨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滑轨支架内设置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滑轨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底部贯穿所述滑轨支架、所述切换壳与所述锁片顶部接触,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切换杆之间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块、所述切换杆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车架的底部两端设置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通过底座与所述前车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整合为一体,改变了传统机型使用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实现多样化的训练要求,通过锁片进行不同功能切换后,可以共用一个配重轮,降低产品自重,利于使用者挪移,而且配重轮上采用单向轴承,保障在不同模式运行下,配重轮均可以顺利运转启停,提供良好的健身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车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向轴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窝卷盒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换组件的俯视图;
图8为图6中B-B处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前车架;2、后车架;3、座椅框架;4、配重轮;5、单向轴承;6、第一带轮;7、搭扣;8、第一传送带;9、第二传送带;10、单车脚踏;12、扶手支架;13、位置调节器;14、旋钮;15、磁条;18、拉把;19、划船器脚踏;20、滑轨;21、座椅;22、滑轨支架;23、滑轮;24、切换壳;25、锁片;26、锁块;27、弹簧;28、切换杆;29、移动块;30、连杆;31、行走轮;33、固定孔;34、盖板;35、升降杆;36、吸盘;37、锁环;38、通气孔;39、锁钩;40、第一转动轴;41、第二转动轴;42、第二带轮;43、窝卷盒;44、第三转动轴;45、第三带轮;46、织带;47、窝卷弹簧;48、弧形杆;4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如图1-8所示,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一侧设置座椅框架3,所述座椅框架3上设置座椅组件,所述车架本体另一侧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用于用户进行单车功能训练、健身车功能训练、划船器功能训练。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车架本体上设置座椅组件以及功能组件,将单车、健身车、划船器所对应的训练设备结合为一体机,通过座椅组件可以切换不同功能模式,使得一体机一个设备能够用于用户进行单车训练、健身车训练、划船器训练,同时一体机还大幅减少训练场地的占地面积,改变了传统机型使用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实现多样化的训练要求,提供良好的健身使用体验。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车架1及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1通过搭扣7与所述后车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座椅框架3设在所述后车架2的上表面,所述前车架1远离所述后车架2的一端设置弧形杆48,所述弧形杆48与所述前车架1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用于安装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弧形杆48与所述前车架1之间设置连接杆49,所述连接杆49一端与所述前车架1靠近所述后车架2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杆49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杆48上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前车架1与后车架2通过搭扣7连接构成车架底座,在车架上设置弧形杆与连接杆,加强了车架本体的结构,提高了健身运动时车架整体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健身使用体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单车机构,所述单车机构包括:配重轮4,配重轮4中心设置第一转动轴40,所述第一转动轴40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0通过两个单向轴承5与所述配重轮4转动连接,所述配重轮4两侧设置第一带轮6,所述连接杆49前后两侧设置单车脚踏10,所述单车脚踏10通过第二转动轴41与所述连接杆49靠近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1上设置第二带轮42,所述第二带轮42与所述第一带轮6通过第一传送带8传动连接,所述弧形杆48上方设置扶手支架12,所述扶手支架12通过位置调节器13与所述弧形杆48上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调节座椅组件将一体机的模式切换为单车时,脚带动单车脚踏10转动,单车脚踏10通过第二转动轴41带动第二带轮42转动,然后再通过第一传送带8和第一带轮6使得配重轮4转动,旋转位置调节器13可以调节扶手支架12与弧形杆48的位置及角度,在单车模式下,通过座椅组件、位置调节器13的调节,可以带来好的健身体验;
配重轮4上采用单向轴承,通过座椅组件切换不同功能模式运行时,配重轮4均可以顺利运转启停,保障良好的健身体验。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健身车机构,所述健身车机构包括旋钮14与磁条15,所述旋钮14设置在所述扶手支架12上,所述配重轮4与所述单车脚踏10之间设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杆49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磁条15,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磁条15固定连接,所述磁条15靠近所述配重轮4一侧与所述配重轮4相适配,所述旋钮14、所述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9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调节座椅组件将一体机的模式切换为健身车模式时,脚带动单车脚踏10转动,单车脚踏10通过第二转动轴41带动第二带轮42转动,然后再通过第一传送带8和第一带轮6使得配重轮4转动,转动旋钮14带动电机启动,通过调节磁条15与配重轮4的间距来调节阻力大小,在健身车模式下,通过座椅组件、磁条15,使得在健身车模式下有良好的健身体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划船器机构,所述划船器机构包括:窝卷盒43,所述窝卷盒43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9侧壁,所述窝卷盒43内设置第三转动轴44,所述第三转动轴44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49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44上设置第三带轮45,所述第三带轮45与所述第一带轮6通过第二传送带9连接,所述窝卷盒43内设置织带46与窝卷弹簧47,所述织带46一端延伸至所述窝卷盒43外并与拉把18固定连接,所述织带46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三转动轴44上与所述第三转动轴44固定连接,所述拉把18侧壁与所述弧形杆48上端侧壁贴合,所述窝卷弹簧47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4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窝卷盒43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划船器机构还包括:划船器脚踏19,所述划船器脚踏19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9靠近所述窝卷盒43一侧,所述划船器脚踏19设置为折叠型,所述划船器脚踏19与所述连接杆49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划船器脚踏19设置为可折叠式,便于收纳;
调节座椅组件将一体机的模式切换为划船器模式时,脚可以踏在划船器脚踏19上,向后车架2方向拉动拉把18,织带46一端随着拉把18移动,织带46另一端带动第三转动轴44转动,再由第二传送带9和第一带轮6使得配重轮4转动,拉动拉把18后,在窝卷弹簧47作用下,织带46带动拉把18向前车架1方向移动,织带46收纳在窝卷盒43内,窝卷弹簧47恢复原状,同时可以转动旋钮14,调节磁条15与配重轮4的间距来调节阻力大小,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保障好的健身体验;
一体机整合了单车机构、健身车机构以及划船器机构,使得在单车模式、健身车模式、划船器模式下可以共用一个配重轮4,降低产品自身的重量,利于使用者挪移。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1-8所示,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滑轨20,所述滑轨20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3上表面,所述滑轨20上方设置座椅21,所述座椅21与所述滑轨20之间设置滑轨支架22,所述滑轨支架22与所述座椅2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支架22靠近所述滑轨20两侧设置滑轮23,所述滑轨支架22、所述滑轮23分别与所述滑轨20滑动连接;
所述滑轨支架22靠近所述滑轨20一侧设置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壳24,所述切换壳24与所述滑轨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壳24内部设置锁片25,所述锁片25一端与所述切换壳24铰链连接,所述锁片25另一端设置若干锁块26,所述锁块26一端与所述锁片25固定连接,所述锁块26另一端与所述切换壳24齐平,所述滑轨20靠近所述切换壳24一侧等间隔设置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锁块26适配,所述锁片25靠近所述锁块26一端设置弹簧27,所述弹簧27分别与所述切换壳24、所述锁片25固定连接;
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切换杆28,所述滑轨支架22内设置所述切换杆28,所述切换杆28一端与所述滑轨支架22铰链连接,所述切换杆28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滑轨支架22外部并于所述滑轨支架22滑动连接,所述滑轨支架22内设置移动块29,所述移动块29与所述滑轨支架22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9底部贯穿所述滑轨支架22、所述切换壳24与所述锁片25顶部接触,所述移动块29与所述切换杆28之间设置连杆30,所述连杆30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块29、所述切换杆28铰链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进行切换划船器模式或者座椅21需要调节时,切换杆28向前车架1方向转动,连杆30带动移动块29沿着滑轨支架22向前车架1方向移动,移动块29离开锁片25顶部不再与锁片25接触,锁片25在弹簧27作用下向切换壳24内转动,锁块26也随之离开凹槽,使得滑轨支架22不再与滑轨20固定,滑轨支架22在滑轨20上移动,带动座椅21移动进行座椅21位置的调节;
进行切换单车、健身车模式或者座椅21调节后需要固定时,切换杆28向后车架2方向转动,移动块29向后车架2方向移动,移动块29与锁片25接触并推动锁片25向滑轨20方向转动,锁块26也随之进入凹槽,使得滑轨支架22固定滑轨20固定,座椅21位置固定,同时将移动块29的表面设置为防滑材质,加大移动块29与锁片25、滑轨支架2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移动块29在锁块26固定后出现移动的情况,加强座椅21与滑轨20的固定;
切换组件的设置,通过切换杆28的转动改变锁片25、锁块26与滑轨20连接状态,使得座椅21和滑轨20处于固定或滑动的状态,达到单车、健身车、划船器不同模式的切换,使得一体机同时具有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功能,实现多样化的训练要求;还可以实现对座椅21位置的调节,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健身需求。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前车架1的底部两端设置行走轮31,所述行走轮31通过底座与所述前车架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前车架1底部设置行走轮31,由于前车架1与后车架2通过搭扣7连接,后车架2抬起可以随意拖动换位置,便于一体机的移动,满足使用者的健身需求;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9-10所示,在所述前车架1底部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吸盘36,所述前车架1底部等间隔设置若干固定孔33,所述固定孔33设置在所述行走轮31之间,所述固定孔33上设置盖板34,所述盖板34一端与所述前车架1铰链连接,所述盖板34另一端通过锁钩39与所述前车架1密封连接,所述固定孔33内设置升降杆35,所述升降杆35与所述固定孔33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35远离所述前车架1一端设置吸盘36,所述吸盘36与所述升降杆3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33底部设置锁环37,所述锁环37与所述升降杆3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35中设置通气孔38,所述通气孔38将所述固定孔33与所述吸盘36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一体机的位置确定之后,通过转动锁环37,升降杆35带动吸盘36向地面移动,直至吸盘36表面完全与地面贴合,吸盘36内的空气排出外部,吸盘36内侧的气压小于吸盘36外侧的气压,使得吸盘36牢牢与地面连接,避免了运动健身时一体机的晃动;
需要对一体机移动时,先将盖板34打开,吸盘36通过通气孔与外部连通,吸盘36内外两侧气压相同,再通过转动锁环37,使得升降杆35上升,吸盘36与地面分离,便于移动;
固定组件中吸盘36的设置,利用气压差,将吸盘36与地面固定,避免了运动健身时一体机的晃动,保障一体机的顺畅运行,盖板34的设置,避免了吸盘36与地面分离时的不便,通过连通吸盘36内部,使得吸盘36两侧气压相同,便于吸盘36的分离与一体机的移动,满足使用者的健身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一侧设置座椅框架(3),所述座椅框架(3)上设置座椅组件,所述车架本体另一侧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用于用户进行单车功能训练、健身车功能训练、划船器功能训练;
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车架(1)及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1)通过搭扣(7)与所述后车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座椅框架(3)设在所述后车架(2)的上表面,所述前车架(1)远离所述后车架(2)的一端设置弧形杆(48),所述弧形杆(48)与所述前车架(1)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用于安装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弧形杆(48)与所述前车架(1)之间设置连接杆(49),所述连接杆(49)一端与所述前车架(1)靠近所述后车架(2)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杆(49)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杆(48)上端连接;
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单车机构,所述单车机构包括:配重轮(4),配重轮(4)中心设置第一转动轴(40),所述第一转动轴(40)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0)通过两个单向轴承(5)与所述配重轮(4)转动连接,所述配重轮(4)两侧设置第一带轮(6),所述连接杆(49)前后两侧设置单车脚踏(10),所述单车脚踏(10)通过第二转动轴(41)与所述连接杆(49)靠近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1)上设置第二带轮(42),所述第二带轮(42)与所述第一带轮(6)通过第一传送带(8)传动连接,所述弧形杆(48)上方设置扶手支架(12),所述扶手支架(12)通过位置调节器(13)与所述弧形杆(48)上端连接;
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健身车机构,所述健身车机构包括旋钮(14)与磁条(15),所述旋钮(14)设置在所述扶手支架(12)上,所述配重轮(4)与所述单车脚踏(10)之间设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杆(49)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磁条(15),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磁条(15)固定连接,所述磁条(15)靠近所述配重轮(4)一侧与所述配重轮(4)相适配,所述旋钮(14)、所述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9)上;
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划船器机构,所述划船器机构包括:窝卷盒(43),所述窝卷盒(43)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9)侧壁,所述窝卷盒(43)内设置第三转动轴(44),所述第三转动轴(44)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49)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44)上设置第三带轮(45),所述第三带轮(45)与所述第一带轮(6)通过第二传送带(9)连接,所述窝卷盒(43)内设置织带(46)与窝卷弹簧(47),所述织带(46)一端延伸至所述窝卷盒(43)外并与拉把(18)固定连接,所述织带(46)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三转动轴(44)上与所述第三转动轴(44)固定连接,所述拉把(18)侧壁与所述弧形杆(48)上端侧壁贴合,所述窝卷弹簧(47)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4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窝卷盒(43)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划船器机构还包括:划船器脚踏(19),所述划船器脚踏(19)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9)靠近所述窝卷盒(43)一侧,所述划船器脚踏(19)设置为折叠型,所述划船器脚踏(19)与所述连接杆(4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滑轨(20),所述滑轨(20)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3)上表面,所述滑轨(20)上方设置座椅(21),所述座椅(21)与所述滑轨(20)之间设置滑轨支架(22),所述滑轨支架(22)与所述座椅(2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支架(22)靠近所述滑轨(20)两侧设置滑轮(23),所述滑轨支架(22)、所述滑轮(23)分别与所述滑轨(2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支架(22)靠近所述滑轨(20)一侧设置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壳(24),所述切换壳(24)与所述滑轨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壳(24)内部设置锁片(25),所述锁片(25)一端与所述切换壳(24)铰链连接,所述锁片(25)另一端设置若干锁块(26),所述锁块(26)一端与所述锁片(25)固定连接,所述锁块(26)另一端与所述切换壳(24)齐平,所述滑轨(20)靠近所述切换壳(24)一侧等间隔设置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锁块(26)适配,所述锁片(25)靠近所述锁块(26)一端设置弹簧(27),所述弹簧(27)分别与所述切换壳(24)、所述锁片(2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切换杆(28),所述滑轨支架(22)内设置所述切换杆(28),所述切换杆(28)一端与所述滑轨支架(22)铰链连接,所述切换杆(28)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滑轨支架(22)外部并于所述滑轨支架(22)滑动连接,所述滑轨支架(22)内设置移动块(29),所述移动块(29)与所述滑轨支架(22)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9)底部贯穿所述滑轨支架(22)、所述切换壳(24)与所述锁片(25)顶部接触,所述移动块(29)与所述切换杆(28)之间设置连杆(30),所述连杆(30)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块(29)、所述切换杆(28)铰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的底部两端设置行走轮(31),所述行走轮(31)通过底座与所述前车架(1)连接。
CN202320750920.X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Active CN219662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0920.XU CN219662762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0920.XU CN219662762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2762U true CN219662762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0920.XU Active CN219662762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2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8102B (zh) 一种体育健身器械
CN210447990U (zh) 一种具有背部按摩功能的腿部锻炼装置
CN111760250A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训练凳
CN219662762U (zh) 一种单车、健身车及划船器的三合一体机
CN113274701A (zh) 一种骨伤科用锻炼恢复装置
CN112843621A (zh) 一种用于臂部训练的拉伸锻炼装置
CN114602136B (zh) 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101380237B1 (ko) 몸짱 만들기에 사용되는 다기능 헬스 복합 운동기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661602B (zh) 一种足底按摩跑板机构及应用其的走、跑步机
CN213912157U (zh) 一种手拉辅助腹部锻炼的健身器材
CN214679857U (zh) 一种具有划船器的新型跑步机
CN212662571U (zh) 一种健美操柔韧性训练辅助装置
CN208356019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轮
CN219963859U (zh) 一种划船高位下拉一体机
CN111298374A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折叠式腹肌增强锻炼装置
CN214436172U (zh) 一种神经内科重病自助型下肢运动康复器
CN211158436U (zh) 一种腿部康复用辅助锻炼器
CN214679859U (zh) 一种新型双人跑步机
CN217908761U (zh) 一种手臂锻炼器
CN211025021U (zh) 一种心肺功能训练器
CN215995487U (zh) 一种踏板结构及健身器材
CN2338047Y (zh) 家用多功能肌肉训练器
CN217661406U (zh) 一种滑雪机
CN2347615Y (zh) 多功能健身椅
CN212593804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训练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