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0604U -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0604U
CN219660604U CN202321384191.7U CN202321384191U CN219660604U CN 219660604 U CN219660604 U CN 219660604U CN 202321384191 U CN202321384191 U CN 202321384191U CN 219660604 U CN219660604 U CN 219660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p
water
irrigation system
vapor
fixe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41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雷
邓巧巧
黎伟
周玉县
潘胜军
侯甦予
郭显忠
疏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Dad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Dad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Dad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Dad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41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0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0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0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汽滴灌系统,属于农业灌溉领域,包括固定主体、滴水管、卡扣、吸水件和支撑柱;所述固定主体套设于待灌溉树木的树干上;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滴水管通过所述卡扣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上;所述滴水管的一端为朝向树木根部的出水口,所述滴水管的另一端的管体上设置有所述吸水件;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固定主体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地面接触。该系统能够通过吸水件和滴水管将雨水和露水引流至树木根部并对树木进行滴灌,成本低,灌溉效果高,可解决干旱地区的树木灌溉效果差的问题,有助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保和农业灌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多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的降雨量稀少,森林植被缺乏,沙尘暴、干旱等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因此,对森林植被进行灌溉,为树木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雨水集流是一种新的灌溉技术,指的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人工收集贮存天然降水,充分利用滴灌、喷灌等技术,在植被或农作物生长最需要水分时给以其有限灌溉的方法。然而,实际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雨水集流系统的使用率很低,主要是因为其成本较高,并且由于这些地区降雨量本来就很少,仅收集雨水对树木进行灌溉的效果并不理想,树木仍然得不到充分的灌溉水分,也就无法真正达到生态环境修复的目的。因此,如何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对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的灌溉效果,以达到保护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汽滴灌系统,以降低灌溉系统的成本,提高对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的灌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包括固定主体、滴水管、卡扣、吸水件和支撑柱;
所述固定主体套设于待灌溉树木的树干上;
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内壁上;
所述滴水管通过所述卡扣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上;
所述滴水管的一端为朝向树木根部的出水口,所述滴水管的另一端的管体上设置有所述吸水件;
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固定主体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地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固定主体为弹性件,所述固定主体上设置有开口和锁紧件,所述开口用于为树干进入所述固定主体提供入口;所述锁紧件用于对所述开口进行锁紧固定。
可选的,所述滴水管为空心滴水管,所述滴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拦水板,所述拦水板上设置有滴水孔。
可选的,所述滴水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均位于树木根部的正上方。
可选的,所述卡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扣均匀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吸水件为由多束吸水条构成的水汽凝结器。
可选的,所述滴水管为空心滴水管,所述滴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导水孔,多束所述吸水条分别穿过所述导水孔。
可选的,所述滴水管为实心滴水管,多束所述吸水条均匀固定于所述实心滴水管的外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锁紧件为磁吸式锁紧组件或者卡扣式锁紧组件。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还设置有钳子形的固定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汽滴灌系统,包括固定主体、滴水管、卡扣、吸水件和支撑柱。其中,固定主体在对滴水管进行支撑、固定的同时,还套设于待灌溉树木的树干上,以便于滴水管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树木根部进行灌溉。滴水管上的吸水件能够收集、凝结降水和露水等水分,不仅局限于收集稀少的自然降水,还能收集并充分利用晨露、水汽等,使这些水分沿着滴水管向下流动,最终通过滴水管的出水口向树木根部进行滴灌,实现对干旱地区的森林植被进行灌溉的目的。该系统的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实施,通过采集自然降水、晨露、水汽等多类型水资源并对树木根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滴灌,能够有效提升对干旱地区植被的灌溉效果,保证植被的成活率,从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促进干旱地区在水土平衡和退耕还林方面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具有拦水板和滴水孔的滴水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主体,2-滴水管,3-卡扣,4-吸水件,5-支撑柱,6-开口,7-锁紧件,8-拦水板,9-滴水孔,10-导水孔,11-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汽滴灌系统,以降低灌溉系统的成本,提高对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的灌溉效果,保护和修复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水汽滴灌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晨露、水汽等水资源对干旱地区植被进行灌溉。该系统具体包括固定主体1、滴水管2、卡扣3、吸水件4和支撑柱5。
其中,所述固定主体1套设于待灌溉树木的树干上,所述固定主体1用于固定支撑滴水管2和吸水件4。所述固定主体1可以是圆形的,或者是方形的,还可以是其他多边形的。固定主体1在对滴水管2进行支撑、固定的同时,固定主体1还套设于待灌溉树木的树干上,以便于滴水管2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树木根部进行灌溉。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主体1为弹性件,所述固定主体1上还设置有开口6和锁紧件7。其中,所述开口6用于为树干进入所述固定主体1提供入口。由于固定主体1为弹性件,使得固定主体1和开口6本身都具有弹性,因此,在使用时,用力掰开固定主体1上的开口6并将固定主体1套到树木的树干上,然后利用固定主体1形变后弹性恢复原状的特点,固定主体1快速恢复原状,开口6闭合,从而使得固定主体1将树木树干包围住。
所述锁紧件7设置于所述开口6处,所述锁紧件7用于对所述开口6进行锁紧固定。其中,所述锁紧件7可以是磁吸式锁紧组件,通过两个磁吸块之间的强磁力,实现对开口6的锁紧固定。所述锁紧件7还可以是卡扣3式锁紧组件,通过两个卡扣3之间的配合卡紧作用,也可以实现对开口6的锁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开口6和锁紧件7的结构。而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开口6和锁紧件7,主要是针对树木不高、树杈较少的植被,可以将固定主体1从上而下地将该树木套进去,针对灌木丛等,也可以直接将固定主体1设置于灌木丛的正上方,这些情况均不需要设置开口6和锁紧件7,视实际情况而定。
所述卡扣3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滴水管2通过所述卡扣3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1上。在卡扣3的固定下,滴水管2可以竖直设置,可以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滴水管2采用倾斜设置,即滴水管2与固定主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从而可以使滴水管2滴出的水分能够沿着树干末端流动到达根部,灌溉效果更佳。
所述卡扣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扣3均匀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1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卡扣3、滴水管2和吸水件4各有4个,每一根滴水管2上设置一个吸水件4,且每一根滴水管2通过一个卡扣3固定到固定主体1上,以便于滴水管2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树木根部进行灌溉。应理解的是,卡扣3、滴水管2和吸水件4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所述滴水管2的一端为朝向树木根部的出水口,所述滴水管2的另一端的管体上设置有所述吸水件4。所述吸水件4为由多束吸水条构成的水汽凝结器,也可以是吸水毛刷,能够在下雨天收集自然降水,也能够在清晨收集露珠,还能收集潮湿水汽。通过吸取、收集自然降水、晨露、水汽等多类型的水资源,并对树木根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滴灌,有效提升了对干旱地区植被的灌溉效果,从而保证了干旱地区各种植被的成活率,进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所述滴水管2可以是空心滴水管2,也可以是实心滴水管2。当采用空心滴水管2时,所述滴水管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导水孔10,多束所述吸水条分别穿过所述导水孔10,从而使水分通过导水孔10到达空心滴水管2的内部,并从上至下滴流到树木根部。当采用实心滴水管2时,多束所述吸水条均匀固定于所述实心滴水管2的外表面上,使吸水条上的水分沿着实心滴水管2的外表面从上至下滴流到树木根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滴水管2为空心滴水管时,所述滴水管2的出水口处还可以设置有拦水板8,拦水板8完全封住滴水管2的出水口,从而可以通过滴水管2和拦水板8形成蓄水池,以便于收集更多的水分。并且,在所述拦水板8上还设置有滴水孔9,所述滴水孔9可以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且均位于树木根部的正上方。通过滴水孔9将蓄水池中的水分滴流至树木根部,实现对干旱地区树木的滴灌。
容易理解的是,在滴水管2的直径和长度越大时,则形成的蓄水池的容积就越大,能容纳的水分也就越多。当蓄水池的单位时间内的蓄水量大于滴水孔9的出水量的前提下,蓄水池则能够收集足量的水分,对树木进行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的滴灌。另外,还可以不设置拦水板8和滴水孔9,则利用滴水管2上的出水口直接进行灌溉,此时滴水管2不具备蓄水功能,吸水件4收集的所有水分则直接通过滴水管2的出水口流出。需要说明的是,滴水管2的直径、长度以及滴水孔9的孔径和数量等,并不是固定的、唯一的,均可视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所述支撑柱5的顶端与所述固定主体1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与地面接触。在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还可以设有多个钳子形的固定柱11,多个所述固定柱11分别插入到树木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对系统整体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系统整体在沙尘暴、强风等极端天气下还能够牢固地树木周围,不会发生移动,进一步保证灌溉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汽滴灌系统中,固定主体1在对系统整体进行支撑、固定的同时,还套设于待灌溉树木的树干上,以便于滴水管2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树木根部进行灌溉。滴水管2上的吸水件4能够收集、凝结降水和露水等水分,不仅局限于收集稀少的自然降水,还能收集并充分利用晨露、水汽等,使这些水分沿着滴水管2向下流动,最终通过滴水管2的出水口向树木根部进行滴灌,实现对干旱地区的森林植被进行灌溉的目的。该系统的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实施,通过采集自然降水、晨露、水汽等多类型水资源并对树木根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滴灌,能够有效提升对干旱地区植被的灌溉效果,保证植被的成活率,从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促进干旱地区在水土平衡和退耕还林方面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主体、滴水管、卡扣、吸水件和支撑柱;
所述固定主体套设于待灌溉树木的树干上;
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内壁上;
所述滴水管通过所述卡扣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上;
所述滴水管的一端为朝向树木根部的出水口,所述滴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吸水件;
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固定主体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为弹性件,所述固定主体上设置有开口和锁紧件,所述开口用于为树干进入所述固定主体提供入口;所述锁紧件用于对所述开口进行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管为空心滴水管,所述滴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拦水板,所述拦水板上设置有滴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均位于树木根部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扣均匀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为由多束吸水条构成的水汽凝结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管为空心滴水管,所述滴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导水孔,多束所述吸水条分别穿过所述导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管为实心滴水管,多束所述吸水条均匀固定于所述实心滴水管的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磁吸式锁紧组件或者卡扣式锁紧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还设置有钳子形的固定柱。
CN202321384191.7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Active CN219660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191.7U CN21966060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191.7U CN21966060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0604U true CN219660604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4191.7U Active CN21966060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0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15771U (zh) 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08235635U (zh) 一种园林树木用固定架
CN108684281B (zh) 一种旱区组合型集水施肥灌溉装置及施肥灌溉方法
CN219660604U (zh) 一种水汽滴灌系统
CN111764462A (zh) 一种自然降水树冠集雨利用装置
CN206024641U (zh) 一种节水型花卉种植装置
CN204860393U (zh) 植物栽培用辅助器
CN210746520U (zh) 自动化园林绿化给水装置
CN211064315U (zh) 一种集雨保水幼苗栽植装置
CN209824565U (zh) 一种园林用绿化走廊
CN209234563U (zh) 一种伞状林木树冠集雨节水灌溉装置
CN210446442U (zh) 一种园艺用植物展架
CN210202597U (zh) 沙漠植树蓄水供水器
CN216931014U (zh) 一种治理沙漠化用能够深度栽培的绿植铺设栽培装置
CN220528859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灌溉装置
CN212910971U (zh)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大棚
CN217608526U (zh) 一种储水一体式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槽
CN215898477U (zh) 一种市政用绿化架
CN204811226U (zh) 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种植装置
CN21608798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的多功能组装灌溉装置
CN116686580A (zh) 一种基于沙化土地生态修复的植被种植装置
CN208183707U (zh) 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板
CN216650825U (zh) 集水保墒保苗装置
CN211745983U (zh) 一种荒漠治理用种植集水灌溉装置
CN216058653U (zh) 一种风景园林用植被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