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9885U - 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59885U CN219659885U CN202320610965.7U CN202320610965U CN219659885U CN 219659885 U CN219659885 U CN 219659885U CN 202320610965 U CN202320610965 U CN 202320610965U CN 219659885 U CN219659885 U CN 2196598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
- bone conduction
- end part
- stimulation
- ear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10000001186 vagus nerve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383 nerve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3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15 vag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77 cochl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860 cochlear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9022 Moo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8589 Obes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3738 Sleep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0877 cognitiv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13 ear cana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2437 insom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6 lear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0159 metabol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824 obesit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69 treatment regime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072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84 vagal nerve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迷走神经刺激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包括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和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包括耳前端部件、耳后端部件和U型支架,耳前端部件和耳后端部件通过U型支架连接,耳后端部件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骨传导振子;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包括两个刺激电极,两个刺激电极均设置在耳前端部件贴近人耳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骨传导耳机,在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上设置刺激电极刺激人耳的耳甲区部位,使得骨传导耳机同时具备taVNS功能和耳机播放功能,且播放器采用骨传感技术保持双耳开放,耳夹式结构佩戴牢靠、不易掉落,方便运动、工作等日常活动,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迷走神经刺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已被证明用于多种疾病,如抑郁症、失眠、肥胖、Ⅱ型糖尿病、认知障碍、中风后遗症等。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具有便携、易操作等特点,但耳迷走神经刺激仪仍仅作为治疗装置,多由患者居家治疗,该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目前,采用taVNS治疗较为优势的疾病多为情绪障碍和代谢性疾病,这类疾病的重要治疗策略是干预生活方式,因此,亟需开发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将taVNS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既可以减少患者病耻感,又可以增加taVNS的使用场景和频率,提升实用性。与此同时,taVNS被证明可以提升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反应力、控制力和决策能力,增强奖赏产生的工作动力,促进劳累后的情绪恢复等,除了医疗场景外,未来还有可能应用于极端作业、劳动工作、学习训练、健身运动等日常化场景。
taVNS与耳机使用位置均为耳廓,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耳机目前多为头戴式耳机,佩戴后会对使用者的动作产生限制;也有专利提出耳塞式耳机的概念,但是耳塞和刺激电极距离过近,无法调节刺激电极位置,同时佩戴不牢,容易掉落。
如:中国专利CN109011145A公布了一种多功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该装置提供可评估刺激及电极状态检测反馈,可作为蓝牙耳机的刺激器,但该设计为头戴式耳机,且根据心电信号产生刺激波形,不适宜运动、工作等日常活动中使用。
中国专利CN114727190A公布了一种通过APP数据分析进行健康监测保护的骨传导耳机,但是该仪器不具备耳迷走神经刺激功能。
中国专利CN109069297A公布提供了使用多功能耳机组件进行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aVNS”)的示例性系统、设备和方法。但该专利是从声源或独立信号发生器接收声音信号的放大器放大该声音信号以便产生放大电信号,该放大电信号用于在耳机组件根据声音信号发出可听声音的同时施加电刺激,其无法分别使用耳机功能或taVNS功能,且涉及的耳机组件是气导耳机,通过扬声器传入耳道,而非通过骨传感技术传播声音,使用时需要将耳机完全覆盖耳朵孔,使人无法听到环境声音,在开车、户外跑步等场合下会存在潜在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通过在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上设置刺激电极刺激人耳的耳甲区部位,使得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同时具备taVNS功能和耳机播放功能,且播放器采用骨传感技术保持双耳开放,耳夹式结构佩戴牢靠、不易掉落,方便运动、工作等日常活动,使用便捷。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包括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和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
所述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包括耳前端部件、耳后端部件和U型支架,所述耳前端部件和所述耳后端部件通过所述U型支架连接,所述耳后端部件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骨传导振子,所述骨传导振子用于将音频传导至人耳;
所述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包括两个刺激电极,分别为正刺激电极和负刺激电极;所述正刺激电极和所述负刺激电极均设置在耳前端部件贴近人耳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耳前端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凸起部和第二柔性凸起部,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与所述U型支架前端连接形成“Y”型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分别容置在耳轮脚两侧;
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上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正刺激电极,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上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负刺激电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均采用绝缘硅胶材质,所述正刺激电极和所述负刺激电极均为导电硅胶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耳机上还设置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骨传导振子和所述刺激电极的开/闭。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设置在U型支架靠近耳前端部件且背离人耳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刺激电极的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按钮设置在耳后端部件背离人耳的一侧,用于控制骨传导振子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和所述第二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耳后端部件背离人耳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按钮用于控制刺激电极的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按钮用于控制骨传导振子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为机械按键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为光传感器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U型支架为硅胶弯折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传导耳机采用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并在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的耳后端部件上设置骨传导振子,通过骨传导振子与人耳振动接触传播音频,同时在耳前端部件上设置刺激电极对人耳的耳甲区部位进行刺激治疗,使得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同时具备耳机播放功能和taVNS功能,将taVNS与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相融合,既可以减少患者病耻感,又可以增加taVNS的使用场景和频率,提升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传导耳机,采用骨传导技术传播声音,主要通过声音振动推动人耳组织与骨骼,从而刺激耳蜗中的听觉神经,使人听到声音;本实用新型的骨传导耳机不需要将耳塞置于用户耳内,保持双耳开放,很好地规避了传统气导耳机佩戴时无法准确感知外界环境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传导耳机,采用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相比头戴式耳机,其体积小、方便携带,且耳夹式结构佩戴牢靠、不易掉落,方便运动、工作等日常活动,使用更加便捷;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传导耳机的耳前端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凸起部和第二柔性凸起部,第一柔性凸起部和第二柔性凸起部与U型支架前端连接形成“Y”型结构,第一柔性凸起部、第二柔性凸起部上贴近人耳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正刺激电极、负刺激电极,佩戴使用时,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分别容置在耳轮脚两侧,通过两个凸起部夹持耳轮脚可以辅助增加夹持力,有利于佩戴牢靠、不易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骨传导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骨传导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骨传导耳机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骨传导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耳前端部件,101-第一柔性凸起部,102-第二柔性凸起部,1011-正刺激电极,1021-负刺激电极;2-U型支架;3-耳后端部件,301-骨传导振子;4-耳轮;5-耳轮脚;6-第一控制按钮;7-第二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包括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和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
所述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包括耳前端部件1、耳后端部件3和U型支架2,所述U型支架2为硅胶弯折部;所述耳前端部件1和所述耳后端部件3通过所述U型支架2连接,所述耳后端部件3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骨传导振子301,所述骨传导振子301用于将音频传导至人耳,主要通过声音振动推动人耳组织与骨骼,从而刺激耳蜗中的听觉神经,使人听到声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骨传导耳机不需要将耳塞置于用户耳内,保持双耳开放,很好地规避了传统气导耳机佩戴时无法准确感知外界环境的问题。
所述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包括两个刺激电极,分别为正刺激电极1011和负刺激电极1021;所述正刺激电极1011和所述负刺激电极1021均设置在耳前端部件1贴近人耳的一侧。
通过在耳前端部件1上设置刺激电极对人耳的耳甲区部位进行刺激治疗,使得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同时具备耳机播放功能和taVNS功能,将taVNS与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相融合,既可以减少患者病耻感,又可以增加taVNS的使用场景和频率,提升实用性。
具体地,所述耳前端部件1包括第一柔性凸起部101和第二柔性凸起部102,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101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102与所述U型支架2的前端连接形成“Y”型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101上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正刺激电极1011,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102上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负刺激电极1021(参见图2)。
同时,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101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102均采用绝缘硅胶材质,所述正述刺激电极1011和所述负刺激电极1021均为导电硅胶电极。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柔性凸起部和刺激电极均采用硅胶材质,硅胶材质具有优良的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更好地适应耳廓的形态,与皮肤接触时不会引起不适或刺激;同时,刺激电极采用导电硅胶电极,可以更贴合耳甲区部位,使电刺激信号更精确地传递到目标区域,从而提高耳迷走神经刺激的效果。
如图3所示,佩戴时,将骨传导耳机夹持在人耳的耳轮4上,并使得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101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102分别容置在耳轮脚5两侧,使得所述正刺激电极1011和所述负刺激电极1021贴近人耳的耳甲区部位进行耳迷走神经刺激,同时,通过两个凸起部夹持耳轮脚可以辅助增加骨传导耳机的夹持力,有利于佩戴牢靠、不易掉落,方便运动、工作等日常活动,使用便捷。
使用时,将骨传导耳机通过蓝牙连接到移动端,通过移动端进行音频播放的控制(包括音乐播放的开启或关闭,音质切换和音量大小调节等等)和刺激电极参数的控制(包括耳迷走神经刺激的开启或关闭,波形、频率、强度等参数控制)。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骨传导耳机除了通过蓝牙连接到移动端对音频播放和刺激电极参数进行控制外,所述骨传导耳机本身也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骨传导振子301和所述刺激电极的开/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按钮6和第二控制按钮7;所述第一控制按钮6设置在U型支架2靠近耳前端部件1且背离人耳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刺激电极(101、102)的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按钮7设置在耳后端部件3背离人耳的一侧,用于控制骨传导振子301的开启或关闭。同时,所述控制单元为机械按键按钮,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也可以是通过手指触摸感光进行开/闭的光传感器按钮,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耳后端部件3背离人耳的一侧,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按钮6和第二控制按钮7;所述第一控制按钮4用于控制刺激电极(101、102)的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按钮7用于控制骨传导振子301的开启或关闭。同时,所述控制单元为机械按键按钮,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也可以是通过手指触摸感光进行开/闭的光传感器按钮,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和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
所述骨传导蓝牙耳机组件包括耳前端部件、耳后端部件和U型支架,所述耳前端部件和所述耳后端部件通过所述U型支架连接,所述耳后端部件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骨传导振子,所述骨传导振子用于将音频传导至人耳;
所述耳迷走神经刺激组件包括两个刺激电极,分别为正刺激电极和负刺激电极;所述正刺激电极和所述负刺激电极均设置在耳前端部件贴近人耳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前端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凸起部和第二柔性凸起部,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与所述U型支架前端连接形成“Y”型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分别容置在耳轮脚两侧;
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上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正刺激电极,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上贴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负刺激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凸起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凸起部均采用绝缘硅胶材质,所述正刺激电极和所述负刺激电极均为导电硅胶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耳机上还设置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骨传导振子和所述刺激电极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设置在U型支架靠近耳前端部件且背离人耳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刺激电极的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按钮设置在耳后端部件背离人耳的一侧,用于控制骨传导振子的开启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和所述第二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耳后端部件背离人耳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按钮用于控制刺激电极的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按钮用于控制骨传导振子的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机械按键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光传感器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为硅胶弯折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0965.7U CN219659885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0965.7U CN219659885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59885U true CN219659885U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785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10965.7U Active CN219659885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598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33801A (zh) * | 2024-04-16 | 2024-06-21 | 杭州声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式骨传导耳夹式耳机及其制作方法 |
-
2023
- 2023-03-24 CN CN202320610965.7U patent/CN2196598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33801A (zh) * | 2024-04-16 | 2024-06-21 | 杭州声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式骨传导耳夹式耳机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20734U (zh) | 眼镜式生理感测、穿戴装置及眼镜结构 | |
RU2445749C2 (ru) | Аудиолог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 |
JP5586467B2 (ja) | オープンイヤー骨伝導聴取デバイス | |
US8885861B2 (en) | Device for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us and emission of an acoustic signal | |
KR101468355B1 (ko) | 음향 및 전기 복합 자극을 이용한 이명치료장치 | |
US9913983B2 (en) | Alternate stimulation strategies for perception of speech | |
CN219659885U (zh) | 一种可用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骨传导耳机 | |
KR102195936B1 (ko) | 유양돌기 및 귓바퀴 동시 자극 이명치료 전용 골전도 헤드셋 | |
CN115396771A (zh) | 一种贴耳的骨传导耳机及其使用方法 | |
KR102115270B1 (ko) | 골 전도용 헤드셋 | |
CN204521064U (zh) | 人耳赝复体 | |
US20220387781A1 (en) | Implant viability forecasting | |
CN111935582B (zh) |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及应用其的耳塞装置、助听设备 | |
ES2370905T3 (es) | Sistema de actuador para aparatos bucales. | |
KR20090118558A (ko) | 인공와우용 음향처리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인공와우 | |
FI128973B (en) | Electrode structure | |
CN221845227U (zh) | 一种基于音乐疗法的耳机式耳鸣治疗装置及系统 | |
CN212811991U (zh) | 具有颈部按摩的头戴式耳机 | |
CN217011139U (zh) | 体感耳机及体感耳机控制系统 | |
JP2001320799A (ja) | 体伝導聴覚機 | |
KR102260917B1 (ko) | 난청과 이명의 개선 및 예방 기능을 갖는 블루투스 이어폰 | |
CN220139716U (zh) | 一种头戴式多功能蓝牙耳机 | |
KR200449559Y1 (ko) | 인공와우용 음향처리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인공와우 | |
KR20230020839A (ko) | 골전도 응용 헤드셋어셈블리 | |
JP7553123B2 (ja) | 骨伝導用ヘッドセ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