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9425U -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9425U
CN219659425U CN202320161444.8U CN202320161444U CN219659425U CN 219659425 U CN219659425 U CN 219659425U CN 202320161444 U CN202320161444 U CN 202320161444U CN 219659425 U CN219659425 U CN 219659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power supply
coupled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14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人杰
张凤莲
高靖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to CN2023201614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9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9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9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电源模块(10)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电能并向所述电气设备(1)供电。电源模块(10)包括电容电路(100),取电电路,被耦合至电气设备(1)的端子,端子适于被耦合至提供外部电能的供电线路;稳压电路,被耦合在取电电路与电气设备(1)的内部有源器件之间;电容电路(100),被并联耦合在取电电路与稳压电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电容电路(100)在被取电电路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充电,在未被施加电压时放电。以这样的方式,在电气设备保护掉电或者人为操作掉电时,还能够通过电源模块的电容电路来供电,从而能够在掉电后完成需要的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尤其涉及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例如一些电气设备装配有用于检测电气设备的内部部件的多种检测元件。之后,电气设备中的计算单元利用所检测到的数据来确定电气设备的内部部件的状态。
例如,在具有浪涌防护的电气设备中,需要检测浪涌保护器件的各项工作参数,诸如寿命、短路故障、接地故障、断电原因等,并及时将诊断信息以各种无线通信方式,例如ZigBee、蓝牙等,发送给维护人员,方便其判断故障,从而能够及时进行维修故障。然而,设备在故障时处于保护目的而断电,以避免起火等次生危害,那么设备断电保护后,诊断信息发送至客户的操作,就会因此受阻。因此,针对此类带保护的智能电气设备,就需要在设备掉电后的一定时间内供电的电路,以确保诊断信息完整传递给维护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一个或多个缺点的电源模块。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电能并向电气设备供电。电源模块(10)包括:取电电路,被耦合至电气设备(1)的端子,端子适于被耦合至提供外部电能的供电线路;稳压电路,被耦合在取电电路与电气设备(1)的内部有源器件之间;电容电路(100),被并联耦合在取电电路与稳压电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电容电路(100)在被取电电路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充电,在未被施加电压时放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容电路在电气设备上电时进行充电,并在电气设备掉电时能够将存储的电能供给给电气设备。以此方式,在电气设备意外掉电时,电源模块能够继续为电气设备供电以使其执行所需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路包括串联的至少一个供电电容。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在电源模块能够接收到外部电能的情况下利用外部电能充电,并且在电源模块不能接收到外部电能的情况下放电,以向电气设备供电。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供电电容来实现充放电,能够使得电源模块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供电电容为电解电容。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电解电容单位体积的电容量比较大,因此其容量也较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控制电源模块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适于被加载高于第二端所加载的电压,并且电容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被耦合在第一端与至少一个供电电容之间。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与至少一个供电电容串联的电阻,能够起阻尼作用以抑制电路的振荡,防止电容充电时损坏其他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的阻值被选择,使得电容电路在被施加电压的瞬间产生的电流小于预定阈值。例如低于前级电路中的功率器件的耐受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的阻值在1000欧姆以上。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大阻值的电阻,能够提供足够的限流作用,以保护前级电路中的功率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被耦合至第一端,并且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被耦合至第一电阻。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串联电容所在支路的二极管,使得在第一端被加载高电压时,对电容充电,而在第一端未被加载电压时无法通过第一电阻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被耦合至第一端,并且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极被耦合至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另外一路的二极管,能够确保电容在放电时能够使电流通过第二二极管输送至下游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路还包括并联的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电阻,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被耦合至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并且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被耦合至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负载电压跌落,与电容之间的压差超过稳压值时,稳压二极管会放电,避免电容反复充放电纹波对其寿命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阻为零欧姆电阻。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阻值低的电阻,能够提高电容放电的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路还包括抗干扰电容,抗干扰电容与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并联连接地耦合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并联抗干扰电容,能够起到滤波作用,以去除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路还包括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包括串联的第一供电电容和第二供电电容,其中第三电阻与第一供电电容并联,并且第四电阻与第二供电电容并联。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电容并联的电阻,能够使电容以电阻的比例进行分压,避免一个供电电容被施加过高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电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电能并对外部电能进行整流,以提供直流电能;稳压电路,被耦合至整流电路并被配置为对直流电能进行稳压,以提供经稳压的直流电能,并且稳压电路包括:降压电路,被耦合至稳压电路并被配置为将降低直流电能的电压,其中电容电路被耦合到稳压电路与降压电路之间的连接线路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容电路并联在稳压电路与降压电路之间,能够使电容电路在设备掉电、即稳压电路无法提供电能的情况下,为后续的电源电路提供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电电路还包括:电磁兼容保护电路,被耦合至整流电路并且被配置为抑制外部电能的干扰并将去干扰的外部电能输送至整流电路,并且稳压电路还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被耦合至降压电路并被配置为电气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模块被配置为在能够接收外部电能的情况下通过来自稳压单元的电能向电气设备供电。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设备包括:微控制器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电气设备中的可控器件;以及模数转换器,被配置为将电气设备中的感测器件产生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电源模块被配置为向微控制器单元和/或模数转换器供电。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注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气设备所在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容电路的示意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贯穿全文,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似的元素。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促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在一些或所有情况下可能很清楚的是,可以在不采用以下描述的具体设计细节的情况下实践以下描述的任何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实施例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所有预期实施例的详尽概述,并非旨在标识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旨在界定任何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
在本描述的框架中对“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的引用旨在指示关于实施例描述的特定配置、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可以在本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点中存在的诸如“在实施例中”或“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短语不一定指代同一个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特定的构造、结构或特性。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当提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元件时,这表示在没有导体之外的任何中间元件的情况下的直接连接;并且当提及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时,这表示这两个元件可以连接或者它们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耦合。
在以下公开中,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当提及绝对位置修饰词(诸如术语“前”、“后”、“顶部”、“底部”、“左”、“右”等)或相对位置修饰词(诸如,术语“上方”、“下方”、“更高”、“更低”等)时,或者当提及定向的修饰词(诸如,“水平”、“竖直”等)时,指的是图中所示的定向。除非另有指定,否则表述“约”、“近似”、“基本”和“大约”表示在10%以内,优选在5%以内。
如上所讨论的,智能电气设备的控制单元等有源器件需要在掉电时通过备用储能电路来进行供电。然而,智能电气设备通常无法直接使用可替换的干电池,因为在智能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对于用户更换电池时也会有潜在的危险,并且干电池的体积大,对智能电气设备的结构设计不够友好。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充电的电容电路的电源模块。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容电路在电气设备上电时进行充电,并在电气设备掉电时能够将存储的电能供给给电气设备。以此方式,在电气设备意外掉电时,电源模块能够继续为电气设备供电以使其执行所需的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的结构与操作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气设备1所在电路的示意图。在此,以如图1所示的、具有电涌保护功能的开关设备作为电气设备的示例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源模块在电气设备中的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电气设备1包括电涌保护模块40,并作为电涌保护装置与负载3并联在市电2的供电线路与接地之间。电气设备1的一端被耦合至市电2的火线L和零线N,在火线L和零线N与接地之间分别串联有电涌保护模块40-1和40-2。应理解,虽然图1中示出的市电2为单相的,但是本公开并不受限于此,而市电2可以是多相系统,例如三相的。
在正常运行期间(例如,在没有电涌的情况下),电涌保护模块40对其安装的系统没有影响,其可被视为开路并保持供电线路和接地之间的隔离。此时,负载3在市电2的供电下正常运行。当供电线路中发生电压浪涌时,电涌保护模块40会在例如几纳秒内降低其阻抗并将冲击电流转移至接地,从而防止冲击电流被输送至负载3,以保护负载3不被损坏。由此,电涌保护模块40将冲击电流短路并限制在下游连接的负载3可接受的范围内。一旦脉冲浪涌停止,电涌保护模块40将恢复其原始阻抗并回到开路状态。
电涌保护模块40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雪崩击穿二极管(ADB)或气体放电管(GDT)等抑制元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火线L串联的电涌保护模块40-1例如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而与零线N串联的电涌保护模块40-2例如可以是气体放电管。
这些抑制元件以损耗自身的方式对冲击电流进行消解(发热、融化),从而使被转移至接地的冲击电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形成二次反击。抑制元件的自身寿命会因为反复承受电流冲击而缩短。因此,如果电涌保护模块长期工作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将导致它们性能劣化。在性能不断劣化的同时,电涌保护模块的保护作用也在不断下降。在此过程中,如果在供电线路中产生的冲击电流高于电涌保护模块40的承受范围,电涌保护模块40将损坏,同时负载3不再受到保护,从而也可能被损坏。对此,在电气设备1中设置有用于监控电涌保护模块40的剩余寿命的检测结构。例如,在电气设备1中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涌保护模块40的状态的感测元件。感测元件可以将感测到的物理信号发送至模数转换器30。模数转换器30将物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微控制单元20。微控制单元20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确定电涌保护模块40的剩余寿命。
电气设备1还包括开关50。开关50例如可以是过流断路器。过流断路器能够在冲击电流过大时断开,以防止电涌保护模块40烧坏而引起火灾。虽然电气设备1定期地对电涌保护模块40的剩余寿命进行检测,但是电气设备1由于用户的不当操作或者线路问题而意外掉电时,可以没有检测到电涌保护模块40的最新状态。因此,需要在电气设备1掉电时,执行对电涌保护模块40的当前状态的检测。此时,由于电源模块10无法直接从供电线路中取电,电源模块10将利用电源模块10的电容电路100(未详细示出)作为备用电源来为模数转换器30和微控制单元20供电,以支撑微控制单元20完成对电涌保护模块40的状态检测,并将检测的状态信息存储在本地,以便运维人员查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设备1还可以具有无线通信模块。在电气设备1掉电后,电源模块10还可以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以支持其将检测到的信息以无线的形式发送给运维人员。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源模块10的示意图。电源模块10例如为线性电源,并包括电磁兼容保护电路200。电磁兼容保护电路200被耦合至电气设备1的用于连接供电电路的端子,并能够抑制由供电电路提供的作为外部电能的交流电中的干扰。电源模块10还包括整流电路300。整流电路300耦合至电磁兼容保护电路200并从电磁兼容保护电路200接收交流电,并进行整流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提供直流电能。电源模块10还包括稳压电路400。稳压电路400被耦合至整流电路300并被配置为对直流电能进行稳压,以提供电压稳定的直流电能。电源模块10还包括降压电路500。降压电路500被耦合至稳压电路400并被配置为将降低直流电能的电压。电源模块10还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600。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600被耦合至降压电路500并被配置为将降压后的直流电转换为能够满足电气设备要求的工作电压,以向供电电气设备1中的有源器件供电。此外,在稳压电路400与降压电路500之间的连接线路中,串联有电容电路10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气设备1从市电2接收外部电能时,由市电2提供的交流电经电磁兼容保护电路200的去干扰后被输送到整流电路300中。交流电由整流电路300转换为直流电,并被输送至稳压电路400中。稳压电路400例如可以是非绝缘线性稳压器,其能够将大约在90V到440V的范围内的直流电稳压在大约48V。经过稳压的直流电一方面被输送至电容电路100中,为电容电路100充电。另一方面,经过稳压的直流电被直接输送至降压电路500。降压电路500将直流电降压至例如大约9.5V,并将降压后的直流电输送至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600。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600例如可以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能够将直流电进一步降压至例如3.3V的稳定电压,以为电气设备1供电。
相对地,在电气设备1意外掉电,无法从市电2接收外部电能时,由于稳压电路400不再对电容电路100的两端加载电压,电容电路100开始放电。在电容电路100中存储的备用电能被输送至降压电路500。备用电能经过降压电路500的降压和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600的转换后,被提供给电气设备1的有源器件。经转换的备用电能例如被提供给模数转换器30和微控制单元20以及可选的无线通信模块,使得微控制单元20能够利用通过模数转换器30转换的感测信号确定电涌防护模块40的当前状态。下面将参照图3来详细地描述电容电路100的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容电路100的示意电路图。如图3所示,电容电路100被耦合在稳压电路400与降压电路500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使得电容电路100和稳压电路400的输出端与并联在降压电路500的输入端之间。由此,电容电路100能够在电气设备1掉电时代替稳压电路400来为降压电路500输送电能。
电容电路100包括第一端T1和第二端T2。第一端T1适于被加载高于第二端T2所加载的电压。例如,第一端T1被耦合至稳压电路400的输入端的正极,而第二端T2被耦合至稳压电路400的输入端的负极。电容电路100包括用于储能和供电的至少一个供电电容。至少一个供电电容被耦合在第一端T1与第二端T2之间。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包括被实施为电解电容的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串联在第一端T1与第二端T2之间,并且第一供电电容C1的正极耦合至第一端T1,其负极耦合至第二供电电容C2的正极。由此,在第一端T1处加载高电压后,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能够存储电能。
电容电路100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与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串联在第一端T1与第二端T2之间。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被耦合在第一端T1与第一供电电容C1的正极之间,并且例如具有1000欧姆以上的阻值。由此,第一电阻R1能够起阻尼作用以抑制供电电容在开始充电时的浪涌,从而防止稳压电路400中的器件损坏。同时,第一电阻R1还能够降低纹波电流,增加供电电容的寿命。
此外,电容电路10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被耦合至第一端T1,并且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被耦合至第一电阻R1。当电气设备1上电时,第一端T1被记载较高电压,使得第一二极管D1导通,从而经稳压的直流电能够被输送至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以使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充电。当电气设备1掉电时,第一二极管D1截止,使得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中的电能不会通道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所在的支路放电。由于第一电阻R1较大,其所在支路的放电速率较慢。由此,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D1能够避免放电速度过慢,无法满足有源器件的使用。
相对地,电容电路100还包括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的串联连接并联的放电支路,以用于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放电。放电支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被耦合至第一供电电容C1的正极,并且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被耦合至第一端T1。放电支路还包括并联连接在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第一供电电容C1的正极之间第二电阻R2和稳压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被耦合至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并且其阴极被耦合至第一供电电容C1的正极。在此,第二电阻R2具有比第一电阻R1小的阻止。第二电阻R2例如可以是零欧姆电阻。
在放电支路中,当电气设备1上电时,第一端T1被记载较高电压,使得第二二极管D2截止,从而放电支路没有电流。当电气设备1掉电时,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放电,使得第二二极管D2导通,从而存储在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中的电能通过第二二极管D2被输送至后续的降压电压500,以用于掉电后的供电。由于第二电阻R2较小,存储在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中的电能能够快速地被输送至降压电压500。此外,稳压二极管D3能够使被输送的电能的电压稳定在预定的稳压值,从而弥补电能不经过稳压电路的缺陷。
如图3所示,电容电路100还并联在第一端T1和第二端T2之间的第一抗干扰电容C3和第二抗干扰电容C4,以对避免电压突变。电容电路100还包括串联的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R3并联第一供电电容C1的两端并联,并且第四电阻R4并联在第二供电电容C2的两端。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能够调节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之间的分压。例如,第三电阻R3可以与第四电阻R4相等,以使加载在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两端的电压相等,从而提高电容电路100的耐压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的电容可以为100UF,使得在电气设备1掉电时,第一供电电容C1和第二供电电容C2存储的电能,能够在3.3V的电压以及56mA的电流的条件下为有源器件提供最多150ms的时间的电力。
综上,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电容电路100的线性电源模块10中,利用被实施为电解电容的供电电容,能够为在电气设备1掉电后提供足够的备用电能;通过设置具有大阻值的电阻的充电支路,以及具有小阻值的电阻的放电支路,实现了电容电路的“慢充快放”。同时,大阻值的电阻的限流作用避免了在电容上电瞬间产生的浪涌对上游器件的损坏,并且降低纹波电流,增加储能电容的寿命。由此,根据本公开的线性电源模块10能够满足电气设备10在掉电后的供电需求。应理解,虽然本公开是在参照具有电涌防护功能的开关设备为例,来介绍的根据本公开的电源模块,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电源模块也可以用在其他的任何需要在掉电后继续供电的电气设备中。
在不损害基本原理的情况下,细节和实施例可以相对于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的内容变化,甚至显著地变化,而不背离保护的范围。可以将上述各种实施例组合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详细描述对实施例进行这些和其他改变。通常,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当被解释为将权利要求限制为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应当被解释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以及赋予这种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因此,权利要求不受公开内容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10),所述电源模块(10)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电能并向所述电气设备(1)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0)包括:
取电电路,被耦合至所述电气设备(1)的端子,所述端子适于被耦合至提供所述外部电能的供电线路;
稳压电路,被耦合在所述取电电路与所述电气设备(1)的内部有源器件之间;
电容电路(100),被并联耦合在所述取电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所述电容电路(100)在被所述取电电路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充电,在未被施加电压时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路(100)包括串联的至少一个供电电容,所述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在所述电源模块(10)能够接收到所述外部电能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外部电能充电,并且在所述电源模块(10)不能接收到所述外部电能的情况下放电,以向所述电气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供电电容为电解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路(1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适于被加载高于所述第二端所加载的电压,并且所述电容电路(100)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被耦合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供电电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被选择为,使得所述电容电路(100)在被施加电压的瞬间产生的电流小于预定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路(10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被耦合至所述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被耦合至所述第一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路(100)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被耦合至所述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被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供电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路(100)还包括并联的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被耦合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并且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被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供电电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为零欧姆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路(100)还包括抗干扰电容,所述抗干扰电容与所述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并联连接地耦合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路(100)还包括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至少一个供电电容包括串联的第一供电电容和第二供电电容,其中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供电电容并联,并且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供电电容并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30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外部电能并对所述外部电能进行整流,以提供直流电能;以及
稳压电路(400),被耦合至所述整流电路(300)并被配置为对所述直流电能进行稳压,以提供经稳压的直流电能,并且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包括:
降压电路(500),被耦合至所述稳压电路(400)并被配置为将降低所述直流电能的电压,
其中所述电容电路(100)被耦合到所述稳压电路(400)与所述降压电路(500)之间的连接线路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路还包括:
电磁兼容保护电路(200),被耦合至所述整流电路(300)并且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外部电能的干扰并将去干扰的所述外部电能输送至所述整流电路(300),并且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还包括:
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600),被耦合至所述降压电路(500)并被配置为所述电气设备供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0)被配置为在能够接收外部电能的情况下通过来自所述稳压电路(400)的电能向所述电气设备(1)供电。
15.一种电气设备(1),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1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气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1)包括:
微控制器单元(2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气设备(1)中的可控器件;以及
模数转换器(30),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气设备(1)中的感测器件产生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电源模块(10)被配置为向所述微控制器单元(20)和/或所述模数转换器(30)供电。
CN202320161444.8U 2023-01-18 2023-01-18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Active CN219659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1444.8U CN219659425U (zh) 2023-01-18 2023-01-18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1444.8U CN219659425U (zh) 2023-01-18 2023-01-18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9425U true CN219659425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1444.8U Active CN219659425U (zh) 2023-01-18 2023-01-18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9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3682B2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9263776B2 (en) Battery system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165156B (zh) 充放电装置、电池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2280924B (zh)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持续供电系统
EP301010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acitor charge extraction
KR20150085383A (ko)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배터리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KR101689222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의 기동 방법
US20120228943A1 (e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
CN208874344U (zh) 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电路以及切换装置
KR20180104873A (ko) 리튬 배터리 보호 시스템
CN106787045B (zh) 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71069A (zh) 超级电容模组和协作机器人系统
JP2009148110A (ja) 充放電器とこ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
CN211183508U (zh) 供电控制装置
CN219659425U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源模块和电气设备
CN210199274U (zh)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
CN113708355B (zh) 抑制直流滤波电容冲击的电路及装置
CN103187712A (zh) 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
CN113748581A (zh) 受反极性保护的电池模块
CN101794985B (zh) 一种高压直流系统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结构
CN209472415U (zh) 电源系统
CN109217655B (zh) 可延长断电后维持时间的电源供应器
CN103066658A (zh) 保供电电源装置
CN211089223U (zh) 一种提高上电稳定性的车载导航的mcu供电电路
CN110901396A (zh) 用于四旋翼飞行器多块电池组供电的防互充电路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