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397U -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397U
CN219658397U CN202222902491.1U CN202222902491U CN219658397U CN 219658397 U CN219658397 U CN 219658397U CN 202222902491 U CN202222902491 U CN 202222902491U CN 219658397 U CN219658397 U CN 219658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hole
ionization chamber
shielding body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24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文遂
赵世勋
李晖
文波
刘建辉
高福
达峻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huang Zhike Mia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huang Zhike Mia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huang Zhike Mia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huang Zhike Mia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24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10Nuclear fu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属于放射性测量防护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界环境容易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影响电离室的测量准确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包括数个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体,数个屏蔽体对电离室进行层层屏蔽。其目的为:通过对电离室设置屏蔽体结构,避免外界对电离室检测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射性测量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背景技术
氚是氢的唯一放射性同位素,氚衰变发出的β射线最大能量为18.6keV,其平均能量为5.65keV。由于其会对生物体产生细胞和遗传毒性,并在某些条件下对中枢神经造成影响,因此测量氚的浓度是尤为重要的
现有技术中,通过测氚电离室测量空气中氚的浓度,电离室是利用电离辐射的电离效应测量电离辐射的探测器。电离室由处于不同电位的电极和其间的介质组成。电离辐射在介质中产生电离离子对,在电场的作用下,正负离子分别向负极和正极漂移,形成电离电流。由于电离电流与辐射的强度成正比,测量该电流即可得到电离辐射的强度。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过程中,由于电离室产生的是弱电电流,外界环境容易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影响电离室的测量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界环境容易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影响电离室的测量准确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目的为:通过对电离室设置屏蔽体结构,避免外界对电离室检测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包括:数个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体,数个屏蔽体对电离室进行层层屏蔽。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最内层的屏蔽体为第一屏蔽体,所述第一屏蔽体包括绝缘板、绝缘垫块和金属外壳,所述绝缘体垫块与电离室的底部连接,所述绝缘板位于电离室的顶部。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垫块的顶部边沿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绝缘板的底部边沿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金属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嵌入第二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槽。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体垫块上设置有五个大小相同的固定孔,所述五个固定孔呈十字型分布,分别位于十字的中心和四个顶点。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还设置有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一穿过孔。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屏蔽体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二屏蔽体,第一屏蔽体的底部与第二屏蔽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屏蔽体的顶部与第二屏蔽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一穿过孔被遮挡。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屏蔽体的顶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以及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二穿过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位于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的正上方,第二穿过孔位于第一穿过孔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屏蔽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一安装孔。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屏蔽体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三屏蔽体,第二屏蔽体的底部与第三屏蔽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圈,第二屏蔽体的顶部与第三屏蔽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固定圈,所述第四固定圈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二进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二穿过孔被遮挡。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蔽体的顶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三进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和第三出气孔位于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屏蔽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二安装孔。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屏蔽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层屏蔽结构,对电离室进行层层屏蔽,避免了外界对电离室检测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长方体结构的屏蔽体,采用了更轻的铝合金材料,使装配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内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第一屏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第二屏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第四固定圈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第三屏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第一屏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1、第一屏蔽体;101、第一进气孔;102、第一出气孔;103、第一穿过孔;2、第二屏蔽体;201、第二进气孔;202、第二出气孔;203、第二穿过孔;3、第三屏蔽体;301、第三进气孔;302、第三出气孔;4、固定孔;5、绝缘垫块;501、第一限位槽;6、绝缘板;601、第二限位槽;7、金属外壳;8、第一安装孔;9、第二安装孔;10、第四固定圈;11、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包括:三个圆柱体形的屏蔽体,分别为第一屏蔽体1、第二屏蔽体2和第三屏蔽体3,三个屏蔽体对电离室进行层层屏蔽。第一屏蔽体1由底部的绝缘垫块5、顶部的绝缘板6和侧边的金属外壳7构成。圆周的金属外壳7通过焊接而成,金属外壳7的材料为不锈钢,第一屏蔽体1的绝缘体垫块与电离室的底部连接,其绝缘体垫块上设置有五个大小相同的固定孔4,所述五个固定孔4呈十字型分布,分别位于十字的中心和四个顶点,五个固定孔4用于固定电离室,第一屏蔽体1的绝缘板6位于电离室的顶部。所述绝缘垫块的顶部边沿设置有第一限位槽501,所述绝缘板6的底部边沿设置有第二限位槽601,所述金属外壳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嵌入第二限位槽601和第一限位槽501。
第二屏蔽体2和第三屏蔽体3的结构与第一屏蔽体1类似,都是由底板、金属侧板和顶板构成,底板和金属侧板一体设置,金属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向内突出的固定环,固定环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顶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1第一屏蔽体1的绝缘板6的中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一进气孔101和第一出气孔102,还设置有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一穿过孔103;第二屏蔽体2顶部的绝缘板6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二进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以及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二穿过孔203,所述第二进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位于第一进气孔101和第一出气孔102的正上方,第二穿过孔203位于第一穿过孔103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屏蔽体2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一安装孔8;第三蔽体顶部的的绝缘板6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三进气孔301和第三出气孔302,所述第三进气孔301和第三出气孔302位于第二进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屏蔽体3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二安装孔9。
本实施例1所述第一屏蔽体1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二屏蔽体2,第一屏蔽体1的底部与第二屏蔽体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屏蔽体1的顶部与第二屏蔽体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一进气孔101、第一出气孔102和第一穿过孔103被遮挡;所述第二屏蔽体2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三屏蔽体3,第二屏蔽体2的底部与第三屏蔽体3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圈,第二屏蔽体2的顶部与第三屏蔽体3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固定圈10,所述第四固定圈10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二进气孔201、第二出气孔202和第二穿过孔203被遮挡。本实施例1的第二固定圈、第二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通过螺钉和螺纹孔将多个屏蔽体进行固定。为展示方便图示中仅展示了第四固定圈10,其余的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虽然未展示但可通过第四固定圈10推理得到。
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包括:三个长方体形的屏蔽体,分别为第一屏蔽体、第二屏蔽体和第三屏蔽体,三个屏蔽体对电离室进行层层屏蔽。第一屏蔽体由底部的绝缘垫块、顶部的绝缘板6和侧边的金属外壳7构成。所述绝缘垫块的顶部边沿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绝缘板6的底部边沿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金属外壳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嵌入第二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槽。侧边的金属外壳7通过四个角板11将四块形状大小形同的角板11固定连接,省去了实施例1圆周侧边需要焊接的工序,降低了加工装配难度。本实施例2的金属外壳7采用材质较轻的铝合金,由于不需要焊接,选用轻质量的铝合金使装配更加便捷。
第一屏蔽体的绝缘体垫块与电离室的底部连接,其绝缘体垫块上设置有五个大小相同的固定孔,所述五个固定孔呈十字型分布,分别位于十字的中心和四个顶点,五个固定孔用于固定电离室,第一屏蔽体的绝缘板6位于电离室的顶部。
第二屏蔽体和第三屏蔽体的结构与第一屏蔽体类似,都是由底板、金属侧板和顶板构成,金属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向内突出的固定环,固定环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顶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2第一屏蔽体的绝缘板6的中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一进气孔101和第一出气孔102,还设置有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一穿过孔103;第二屏蔽体顶部的绝缘板6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以及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二穿过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位于第一进气孔101和第一出气孔102的正上方,第二穿过孔位于第一穿过孔103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屏蔽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一安装孔;第三蔽体顶部的的绝缘板6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三进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和第三出气孔位于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屏蔽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二安装孔。
本实施例2所述第一屏蔽体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二屏蔽体,第一屏蔽体的底部与第二屏蔽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屏蔽体的顶部与第二屏蔽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一进气孔101、第一出气孔102和第一穿过孔103被遮挡;所述第二屏蔽体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三屏蔽体,第二屏蔽体的底部与第三屏蔽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圈,第二屏蔽体的顶部与第三屏蔽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固定圈,所述第四固定圈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二进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二穿过孔被遮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体,数个屏蔽体对电离室进行层层屏蔽,最内层的屏蔽体为第一屏蔽体,所述第一屏蔽体包括绝缘板、绝缘垫块和金属外壳,所述绝缘垫块与电离室的底部连接,所述绝缘板位于电离室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块的顶部边沿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绝缘板的底部边沿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金属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嵌入第二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块上设置有五个大小相同的固定孔,所述五个固定孔呈十字型分布,分别位于十字的中心和四个顶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还设置有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一穿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体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二屏蔽体,第一屏蔽体的底部与第二屏蔽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屏蔽体的顶部与第二屏蔽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一穿过孔被遮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的顶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以及供电线路通过的第二穿过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位于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的正上方,第二穿过孔位于第一穿过孔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屏蔽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一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的外侧的屏蔽体为第三屏蔽体,第二屏蔽体的底部与第三屏蔽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圈,第二屏蔽体的顶部与第三屏蔽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固定圈,所述第四固定圈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用于避免第二进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二穿过孔被遮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屏蔽体的顶部设置有供气路通过的第三进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和第三出气孔位于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屏蔽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池盒的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CN202222902491.1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Active CN219658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2491.1U CN219658397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2491.1U CN219658397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397U true CN219658397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2491.1U Active CN219658397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5846B (zh) 蜂窝型热中子探测器
KR101751330B1 (ko) 에너지 입자 빔 측정 장치 및 측정 방법
GB1305523A (zh)
GB916854A (en) Ion gun
CN219658397U (zh) 一种测氚电离室的屏蔽体结构
ES8505143A1 (es) Perfeccionamientos en una camara de ionizacion
CN104916512B (zh) 一种空气平板电离室和具有该电离室的剂量仪
JPS6261906B2 (zh)
US3884817A (en) Ionization chamber
CN115793014A (zh) 一种带内标定功能的叠层电离室设备
Xu et 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prototype ionization chamber for CSNS and PA beam loss monitor (BLM) system
US2604598A (en) Ionization chamber for neutron flux measurements
CN110927770B (zh) 用于测量粒子源空气比释动能率的装置及方法
CN207817220U (zh) 一种电离室
DE69217966T2 (de) Gasdurchfluss-zählrohr vom geiger-müller typ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ionisierender strahlungen
TWI434313B (zh) 球形電極空氣游離腔
CN112558138B (zh) 质子注量率测量装置及系统
CN113504563B (zh) 一种基于小型x射线机的稳定性期间核查源
CN214704019U (zh) 一种用于宽能区裂变截面测量的多层快裂变室
CN110954936B (zh) 一种基于井形电离室的氚测量装置
CN115015997A (zh) 一种大面积在线中子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Wood A sealed-off 14 MeV neutron• source incorporating a solid state alpha-particle detector
JPS5826143B2 (ja) ガンマ線補償型電離箱
CN115713017A (zh) 一种电离室的结构优化方法、电离室及测量装置
Fabjan Calorimeters: Gaseous readouts compared to alternati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hield Structure for Measuring Tritium Ionization Chamb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08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Mianyang Branch

Pledgor: Zhongchuang Zhike (Mianya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