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6234U -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6234U
CN219656234U CN202321922021.XU CN202321922021U CN219656234U CN 219656234 U CN219656234 U CN 219656234U CN 202321922021 U CN202321922021 U CN 202321922021U CN 219656234 U CN219656234 U CN 219656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heat exchange
heat
exhaust
exhaus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20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irui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irui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irui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irui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20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6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6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6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涉及新风空调系统节能减碳技术领域,针对热回收效率低及热回收系统不起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机组包括排风侧换热结构和排风侧温度模块;新风机组包括新风侧换热结构和新风侧温度模块;排风侧换热结构通过循环管道与新风侧换热结构连通形成换热回路,换热回路装有可远距离传热的传热介质,循环管道设有水力模块;排风侧温度模块和新风侧温度模块都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水力模块电性连接。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可远距离设置;控制模块根据排风侧温度模块和新风侧温度模块的测温结果开闭水力模块,继而主动控制系统开闭,避免长时间无效工作,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空调系统节能减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空调系统的热回收,通常采用转轮热回收方式或者热管热回收方式。
在转轮热回收方式中,是利用转轮这一蓄热芯体进行换热,转轮在转动过程中,不断吸收排风的热量,并将热量释放给新风,来完成热交换,具体可参见专利CN210569064U;从这一原理可知,转轮需要贯穿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进行换热,使得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的位置必须紧挨着,不能让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远距离设置。
在热管热回收方式中,专利CN202011599965.9中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热管热回收新风机组,其新风热管热回收段及排风热管热回收段通过连接管形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上设有循环泵以及电磁阀等部件,实现了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远距离设置,但是该机组在热回收循环时,属于被动式控制,其夏季使用时,低温液态的制冷剂进入水泵后,经过电磁阀排出,进入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新风热管蒸发吸热,变成中温气液混合物进入排风热管内冷凝散热,变成低温液态制冷剂,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经过电磁阀,最后回到循环泵,以此反复循环,达到热量传递的作用。冬季使用时,低温液态的制冷剂进入循环泵后,经过电磁阀排出,进入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排风热管蒸发吸热,变成中温气液混合物进入送风热管内冷凝散热,变成低温液态制冷剂,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经过电磁阀,最后回到循环泵,以此反复循环,达到热量传递的作用;该专利公开的热回收循环方式有时会导致机组长时间的无效工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送风温度控制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系统中的控制模块可根据排风侧温度模块和新风侧温度模块的测温结果去开闭水力模块,继而主动控制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开闭,避免长时间无效工作,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且能够让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远距离设置,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便于在空气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包括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所述排风机组包括排风侧换热结构和排风侧温度模块,所述新风机组包括新风侧换热结构和新风侧温度模块,所述的排风侧换热结构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的新风侧换热结构连通形成换热回路,在所述的循环管道上设有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水力模块;所述的排风侧温度模块和所述的新风侧温度模块都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所述水力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排风侧数值比较器、新风侧数值比较器、排风侧执行开关、新风侧执行开关,所述排风侧温度模块与排风侧数值比较器电性连接,排风侧数值比较器与排风侧执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新风侧温度模块与新风侧数值比较器电性连接,新风侧数值比较器与新风侧执行开关电性连接,排风侧执行开关和新风侧执行开关以及所述水力模块串联形成控制电路。
上述控制模块可根据排风侧温度模块和新风侧温度模块的测温结果去开闭水力模块,继而主动控制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开闭,避免长时间无效工作,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换热回路中装有可远距离传热的传热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侧换热结构采用排风侧换热盘管,所述新风侧换热结构采用新风侧换热盘管,排风侧换热盘管和新风侧换热盘管多对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排风侧换热盘管、第二循环管、所述新风侧换热盘管、第一循环管依次首尾连通形成所述换热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水力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微气泡处理器、补液口、膨胀罐、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水力模块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补热换热器,所述的补热换热器通过补热管与第一循环管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补热管上还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水力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水泵入口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水泵出口侧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循环管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热介质采用水或者乙二醇水溶液。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中,控制模块可根据排风侧温度模块和新风侧温度模块的测温结果去开闭水力模块,继而主动控制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开闭,避免长时间无效工作,在控制热回收出风温度的同时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且因为传热介质能够远距离传热,水力模块可远距离传输传热介质,所以可将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远距离设置,实现远距离热回收的效果,进而可以克服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因为近距离设置而带来了交叉污染的问题,适合在空气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和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3是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4是控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排风侧壳体,12-排风侧风机,13-排风侧换热盘管,14-排风侧温度模块,15-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6-排风侧执行开关,
21-新风侧壳体,22-新风侧风机,23-新风侧换热盘管,24-新风侧温度模块,25-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6-新风侧执行开关,
31-第一循环管,32-第二循环管,
41-微气泡处理器,42-补液口,43-膨胀罐,44-水泵,45-第一压力传感器,46-第二压力传感器,47-流量传感器,48-温度传感器,49-补热换热器,410-补热管,411-手动阀门,412-电动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包括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排风机组包括排风侧换热结构,排风侧换热结构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排风侧换热结构设置在排风侧壳体11内,排风侧壳体11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排风侧壳体11内设有排风侧风机12,排风侧风机12用于将室内空气向室外排放。
新风机组包括新风侧换热结构,新风侧换热结构用于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新风侧换热结构设置在新风侧壳体21内,新风侧壳体21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新风侧壳体21内设有新风侧风机22,新风侧风机22用于将室外空气向室内输送。
排风侧换热结构通过循环管道与新风侧换热结构连通形成换热回路。换热回路中装有可远距离传热的传热介质,传热介质采用水或者乙二醇水溶液,乙二醇水溶液是指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具有防冻的作用,解决循环溶液的防冻问题以及现有溶液(氟利昂)相变的问题,乙二醇水溶液特性稳定,便于控制。循环管道上设有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水力模块;因为传热介质能够远距离传热,且水力模块可远距离传输传热介质,所以可将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远距离设置,实现远距离热回收的效果,进而,可以克服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因为近距离设置而带来了交叉污染的问题,适合在空气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和使用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排风侧换热结构采用排风侧换热盘管13,新风侧换热结构采用新风侧换热盘管23。循环管道包括第一循环管31和第二循环管32。排风侧换热盘管13、第二循环管32、新风侧换热盘管23、第一循环管31依次首尾连通形成所述换热回路。为了便于承接凝结水,在排风侧换热盘管13和新风侧换热盘管23的底部均设有接水盘。
排风侧换热盘管13和新风侧换热盘管23可一对一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一对一设置,是指排风侧换热盘管13和新风侧换热盘管23均只设置一个。
当然不难理解的,除了上述一对一设置的方案,排风侧换热盘管13和新风侧换热盘管23还可多对多设置,所述的多对多设置,是指新风侧换热盘管23和新风侧换热盘管23非一对一设置。例如,情况一:排风侧换热盘管13设置一个,新风侧换热盘管23并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情况二:排风侧换热盘管13并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新风侧换热盘管23设置一个;情况三:排风侧换热盘管13和新风侧换热盘管23均并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图3展示的是排风侧换热盘管13和新风侧换热盘管23各并联三个的示意图。上述三种情况均属于多对多设置的形式。多对多设置,能够提高热回收效率,适合在换气需求大的场地使用,可提高使用灵活性。
如图1-图3所示,水力模块包括设于第二循环管32上的微气泡处理器41、补液口42、膨胀罐43、水泵44。微气泡处理器41、补液口42、膨胀罐43、水泵44沿着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微气泡处理器41用于消灭系统内气泡,保障系统运行安全,保障换热效果。补液口42用于往系统内补充传热介质。在不补充传热介质时,本系统为闭式系统。膨胀罐43用于应对系统内传热介质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水泵44用于给传热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
水泵44可设置一个,也可至少设有两个。当水泵44设有两个时,两个水泵44一用一备,一用一备是指一个水泵44投入使用,为传热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另一个水泵44备用。当水泵44设有三个时,三个水泵44两用一备,两用一备,是指两个水泵44投入使用,为传热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另一个水泵44备用。备用水泵44和使用水泵44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无论是一用一备,还是两用一备,当某个水泵44损坏时,因为有其他备用水泵44可使用,所以可提高系统的应急能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水力模块还包括设于第二循环管32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第二压力传感器46、流量传感器47、温度传感器48。第一压力传感器45设于水泵44的入口侧,第二压力传感器46、流量传感器47和温度传感器48依次设于水泵44的出口侧。
进一步的,水力模块还包括补热换热器49、补热管410、阀门。补热换热器49设于第二压力传感器46和流量传感器47之间的第二循环管32上。补热管410用于连通温度传感器48后方的第二循环管32和第一循环管31。阀门设于补热管410上。
上述阀门包括手动阀门411和/或电动调节阀门412。可只使用手动阀门411,或者只使用电动调节阀门412,也可同时使用手动阀门411和电动调节阀门412。
参见图3,在欧标EN13053标准工况下,室内温度25℃,25%相对湿度,室外新风温度5℃,80%相对湿度的工况下,关闭手动阀门411和电动调节阀门412,开启水泵44,室内空气跟排风侧换热盘管13中的9.8℃的乙二醇水溶液进行热交换,乙二醇水溶液升温至20.17℃,升温后的乙二醇水溶液由水力模块运输至新风侧换热盘管23,20.17℃的乙二醇水溶液跟室外5℃新风进行热交换,把5℃的室外新风免费加热到17.1℃,20.17℃的乙二醇水溶液降温至9.8℃后回到排风侧换热盘管13。如此实现热回收过程。
当开启手动阀门411和电动调节阀门412、开启水泵44、开启补热换热器49时,室内空气与排风侧换热盘管13中的传热介质热交换,传热介质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后进入第二循环管32,第二循环管32内的一部分传热介质在经过补热换热器49后继续通过第二循环管32进入新风侧换热盘管23,新风侧换热盘管23内的传热介质与室外新风热交换后通过第一循环管31回到排风侧换热盘管13,第二循环管32内的另一部分传热介质在经过补热换热器49后,接着通过补热管410和第一循环管31回到排风侧换热盘管13。通过这一过程可知,补热换热器49可提高传热介质的温度,在冬季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以便实现补热效果,防止盘管结霜或冻裂。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采用了可远距离传热的传热介质,且水力模块可以远距离传送传热介质,所以可将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远距离设置,实现远距离热回收的效果,并且,可以克服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因为近距离设置而带来了交叉污染的问题,适合在空气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使用,提高了本实施例的适应性和使用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中,排风机组还包括排风侧温度模块14,排风侧温度模块14用于检测室内空气温度。新风机组还包括新风侧温度模块24,新风侧温度模块24用于检测室外空气温度。排风侧温度模块14和新风侧温度模块24均可采用温度传感器。
排风侧温度模块14和新风侧温度模块24都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水力模块电性连接。具体的:控制模块包括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排风侧执行开关16、新风侧执行开关26;排风侧温度模块14与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电性连接,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与排风侧执行开关16电性连接;新风侧温度模块24与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电性连接,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与新风侧执行开关26电性连接。排风侧执行开关16和新风侧执行开关26以及水力模块中的水泵44串联形成控制电路。排风侧执行开关16和新风侧执行开关26可采用常开型继电器。
排风侧温度模块14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并将室内空气温度数值传递给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将室内空气温度数值与设定数值进行比较,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排风侧执行开关16的开闭。新风侧温度模块24检测室外空气温度,并将室外空气温度数值传递给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将室外空气温度数值与设定数值进行比较,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新风侧执行开关26的开闭。参见图4,当排风侧执行开关16和新风侧执行开关26都闭合时,水泵44通电启动,让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进行热回收作业。
例如,在冬季时,可将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的设定数值设定为20℃,将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的设定数值设定为16℃,排风侧温度模块14检测室内空气温度为25℃,新风侧温度模块24检测室外空气温度为10℃。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对比得到25>20后输出高电平,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控制排风侧执行开关16闭合。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对比得到10<16后输出高电平,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控制新风侧执行开关26闭合。在排风侧执行开关16和新风侧执行开关26都闭合时,水泵44通电启动,让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进行热回收作业。
其中,排风侧数值比较器15和新风侧数值比较器25的设定数值可根据使用季节和使用地区的温度进行设定,让排风侧和新风侧的空气温度在达到一定差距时才可启动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在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中,控制模块可根据排风侧温度模块14和新风侧温度模块24的测温结果去开闭水力模块,继而主动控制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开闭,避免长时间无效工作,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包括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组包括排风侧换热结构和排风侧温度模块,所述新风机组包括新风侧换热结构和新风侧温度模块;
所述的排风侧换热结构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的新风侧换热结构连通形成换热回路,在所述的循环管道上设有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水力模块;
所述的排风侧温度模块和所述的新风侧温度模块都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排风侧数值比较器、新风侧数值比较器、排风侧执行开关、新风侧执行开关,所述排风侧温度模块与排风侧数值比较器电性连接,排风侧数值比较器与排风侧执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新风侧温度模块与新风侧数值比较器电性连接,新风侧数值比较器与新风侧执行开关电性连接,排风侧执行开关和新风侧执行开关以及所述水力模块串联形成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换热回路中装有可远距离传热的传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侧换热结构采用排风侧换热盘管,所述新风侧换热结构采用新风侧换热盘管,排风侧换热盘管和新风侧换热盘管多对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排风侧换热盘管、第二循环管、所述新风侧换热盘管、第一循环管依次首尾连通形成所述换热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微气泡处理器、补液口、膨胀罐、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水泵入口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水泵出口侧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补热换热器,所述的补热换热器通过补热管与第一循环管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补热管上还设置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循环管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介质采用水或者乙二醇水溶液。
CN202321922021.X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9656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2021.XU CN21965623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2021.XU CN21965623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6234U true CN219656234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7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2021.XU Active CN21965623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6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208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53643B (zh) 一种即热蓄热热泵与太阳能耦合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131249B (zh) 空调热水机组
CN210165484U (zh) 通过调节冷媒流向的调温型泳池除湿机装置
CN2762014Y (zh) 一种节能的空调热水器
CN203671820U (zh) 空气源一体化中央空调
CN219656234U (zh)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CN204388264U (zh) 一种中央空调水循环节能系统
CN216307942U (zh) 一种用来提高热泵采暖系统热效率的电磁阀组件装置
CN206202651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船舶用余热空调系统
CN215175624U (zh) 一种热泵水机空调
CN201344588Y (zh) 一种能可靠供水的热泵热水机组
CN210663128U (zh) 一种节能的等温除湿的热泵系统
CN210035871U (zh) 一种水源热泵热水机组
CN102853490A (zh) 管道冷热循环系统
CN203586604U (zh) 三合一冷暖空调与热水供应装置
CN202709357U (zh) 管道冷热循环系统
CN112178836A (zh) 一种储能式恒温恒湿热泵机组
CN110553316A (zh) 一种节能的等温除湿的热泵系统
CN215809036U (zh) 一种暖通空调节能通风装置
CN110641243A (zh) 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动力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
CN213395663U (zh) 水源热泵机组制热装置
CN214469031U (zh) 一种带有蓄能水箱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
CN211903112U (zh) 空调
CN109838855A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