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5930U -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5930U
CN219645930U CN202320900818.3U CN202320900818U CN219645930U CN 219645930 U CN219645930 U CN 219645930U CN 202320900818 U CN202320900818 U CN 202320900818U CN 219645930 U CN219645930 U CN 219645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al cavity
negative pressure
patient
pressure suction
suct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08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朝昆
李玲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9008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5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5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5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针对现有的当需要患者较长时间张口时,口腔内会生理性分泌很多唾液,由于患者做口腔美白治疗时,使用高浓度过氧化氢药物,一旦接触口内黏膜会导致灼伤,暴露在外面的软组织牙龈及粘膜,都用硬质的牙龈保护剂覆盖,此时不可以做张闭口动作,否则牙龈保护剂会出现缝隙,导致牙龈灼伤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主体和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成对称设置固定连接在主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可以实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在不能张口的情况下,也能轻松把口内分泌唾液源源不断的吸出,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缓解了医生临床工作,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是一种带负压吸引的开口器装置。开口器本体呈“U”形,开口器本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接有一个手柄。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适用于各种口腔医疗院所使用,特别适合在口腔医疗手术中使用。
但现有的硅胶开口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当患者在使用常规开口器做相关诊疗工作时,如牙齿美白及牙齿正畸治疗时,需要患者较长时间张口,口腔内会生理性分泌很多唾液,由于患者做口腔美白治疗时,使用高浓度过氧化氢药物,一旦接触口内黏膜会导致灼伤;
2.暴露在外面的软组织牙龈及粘膜,都用硬质的牙龈保护剂覆盖,此时不可以做张闭口动作,否则牙龈保护剂会出现缝隙,导致牙龈灼伤,因此临床常规使用的吸唾管无法顺利吸引口内唾液。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当患者在使用常规开口器做相关诊疗工作时,如牙齿美白及牙齿正畸治疗时,需要患者较长时间张口,口腔内会生理性分泌很多唾液,由于患者做口腔美白治疗时,使用高浓度过氧化氢药物,一旦接触口内黏膜会导致灼伤,暴露在外面的软组织牙龈及粘膜,都用硬质的牙龈保护剂覆盖,此时不可以做张闭口动作,否则牙龈保护剂会出现缝隙,导致牙龈灼伤,因此临床常规使用的吸唾管无法顺利吸引口内唾液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包括:
主体和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成对称设置固定连接在主体的一侧;
支撑杆,同一个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之间;
舌挡,所述舌挡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一侧;
内管,同一个所述内管设置在主体和支撑杆的内部;
多个吸唾孔,多个所述吸唾孔分别开设在舌挡的一侧和底部;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连通在内管的底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管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多个短管,所述短管的另一端与舌挡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成对称设置的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把手的形状为球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杆的形状为W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套筒和支撑杆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先将吸唾管连接于主体底部的连接管相连(吸唾管和连接管也可设置为一体的装置),将吸唾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转换头与牙椅负压接口相插合,即可完成装置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将主体放入患者的口中,使得患者的嘴部张开,舌挡将患者的舌头挡在后方,将牙齿露出,便于进行医治,舌挡的一侧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吸唾孔,在牙椅负压的作用下,患者口中的唾液通过吸唾孔进入舌挡内部,再经短管进入内管中,从而从连接管和吸唾管排出,四个球形把手,可以方便装置的摘戴及方便将装置牵拉调整至合适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可以实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在不能张口的情况下,也能轻松把口内分泌唾液源源不断的吸出,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缓解了医生临床工作,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中内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中舌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中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安装吸唾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2、支撑杆;3、舌挡;301、吸唾孔;4、内管;5、套筒;6、短管;7、连接管;8、连杆;9、把手;10、连接头;11、吸唾管;12、连接转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
参照图1-5,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包括:
主体1和两个套筒5,两个套筒5成对称设置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一侧;
支撑杆2,同一个支撑杆2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5之间;
舌挡3,舌挡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2的一侧;
内管4,同一个内管4设置在主体1和支撑杆2的内部;
多个吸唾孔301,多个吸唾孔301分别开设在舌挡3的一侧和底部;
连接管7,连接管7固定连通在内管4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装置可以实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在不能张口的情况下,也能轻松把口内分泌唾液源源不断的吸出,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缓解了医生临床工作,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5,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包括:
主体1和两个套筒5,两个套筒5成对称设置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一侧;
支撑杆2,同一个支撑杆2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5之间;
舌挡3,舌挡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2的一侧;
内管4,同一个内管4设置在主体1和支撑杆2的内部;
多个吸唾孔301,多个吸唾孔301分别开设在舌挡3的一侧和底部;
连接管7,连接管7固定连通在内管4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装置可以实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在不能张口的情况下,也能轻松把口内分泌唾液源源不断的吸出,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缓解了医生临床工作,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3-4,内管4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多个短管6,短管6的另一端与舌挡3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患者口中的唾液经短管6进入内管4中,从而从连接管7和吸唾管排出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1-2,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成对称设置的多个连杆8,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可以方便装置的摘戴及方便将装置牵拉调整至合适位置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1-2,把手9的形状为球形。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调整装置时握持更加舒适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2,支撑杆2的形状为W形。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能够更加贴合口腔,从而将患者的舌头挡住,防止影响诊治操作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1-2,主体1、套筒5和支撑杆2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硅胶材质柔软且无刺鼻气味,使用更加安全的技术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为:使用时,如图6所示,先将吸唾管11通过连接头10与主体1底部的连接管7相连(吸唾管11和连接管7也可设置为一体的装置),将吸唾管1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转换头12与牙椅负压接口相插合(牙椅的型号可以为PEONY-2301-碧盈),即可完成装置的连接;
将主体1放入患者的口中,使得患者的嘴部张开,舌挡3将患者的舌头挡在后方,将牙齿露出,便于进行医治,舌挡3的一侧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吸唾孔301,在牙椅负压的作用下,患者口中的唾液通过吸唾孔301进入舌挡3内部,再经短管6进入内管4中,从而从连接管7和吸唾管排出,四个球形把手9,可以方便装置的摘戴及方便将装置牵拉调整至合适位置;
装置可以实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在不能张口的情况下,也能轻松把口内分泌唾液源源不断的吸出,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缓解了医生临床工作,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和两个套筒(5),两个所述套筒(5)成对称设置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一侧;
支撑杆(2),同一个所述支撑杆(2)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5)之间;
舌挡(3),所述舌挡(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2)的一侧;
内管(4),同一个所述内管(4)设置在主体(1)和支撑杆(2)的内部;
多个吸唾孔(301),多个所述吸唾孔(301)分别开设在舌挡(3)的一侧和底部;
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固定连通在内管(4)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多个短管(6),所述短管(6)的另一端与舌挡(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成对称设置的多个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9)的形状为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形状为W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套筒(5)和支撑杆(2)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CN202320900818.3U 2023-04-20 2023-04-20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Active CN219645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0818.3U CN219645930U (zh) 2023-04-20 2023-04-20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0818.3U CN219645930U (zh) 2023-04-20 2023-04-20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5930U true CN219645930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5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0818.3U Active CN219645930U (zh) 2023-04-20 2023-04-20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5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64984B2 (en) Intraoral illumination device
CN208892529U (zh) 一种口腔科专用口腔镜
CN219645930U (zh)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CN105616024B (zh) 口内支撑吸唾器
RU142538U1 (ru) Держатель сменного гибкого наконечника слюноотсоса
CN217244857U (zh) 带有吸唾和舌保护功能的咬合垫
CN214712502U (zh) 一种口腔科检查用口部撑开装置
CN212281696U (zh) 一种口腔修复用骨粉填充装置
CN201131734Y (zh) 装有牙托垫的钳形开口器
CN214965312U (zh) 一种带有探照功能的口腔撑开器
CN210019747U (zh) 一种口腔医疗专用吸唾管组件
CN216060828U (zh) 新型可伸缩拉钩式吸唾管
CN208659316U (zh) 口腔科牙体预备口镜
CN217186062U (zh) 一种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
CN213758158U (zh) 一种上颌后磨牙专用弯头口镜
CN2389618Y (zh) 纤维食道镜
CN209629891U (zh) 开口支撑器
CN213697114U (zh) 一种具有血液容置及输出功能的手术用穿刺器
CN213217792U (zh) 一种口腔冲洗装置
CN219048920U (zh) 一种口腔黏膜保护器
CN215273813U (zh) 一种新型泪道引流管
CN213641322U (zh) 一种带吸唾管的种植牙手术拉钩
CN210931309U (zh) 一种口腔支撑器
CN215130612U (zh) 可视型吸唾管
CN217066660U (zh) 用于口腔科吸唾管的变径连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