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5670U - 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45670U CN219645670U CN202223221616.0U CN202223221616U CN219645670U CN 219645670 U CN219645670 U CN 219645670U CN 202223221616 U CN202223221616 U CN 202223221616U CN 219645670 U CN219645670 U CN 2196456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
- module
- connector
- endoscope
- image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9909 Her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连接器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侧向凸出的耳部;主板,其设置在主体外壳内;以及无线模组,其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耳部内并与主板电连接。这样的连接器可以实现内窥镜与其适配装置之间的无电气连接,降低了消毒灭菌过程对内窥镜的影响,而且,将无线模组设置在耳部内,对现有的连接器的结构和外形影响不大,可以保持连接器的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系统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内窥镜系统主要包括内窥镜、光源装置和处理装置。内窥镜具有插入到受检体内的插入部,插入部的头端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光源装置产生的照射光可以经由内窥镜传导到插入部的头端并照亮观察对象,处理装置对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常规的内窥镜系统中,内窥镜主要通过电气连接的方式与光源装置和/或处理装置连接,以传输控制信号、电力和/或图像信号。其中,由于在对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的过程中,消毒液容易腐蚀内窥镜连接器上的电触点,进而导致内窥镜成像异常,所以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来实现内窥镜与光源装置和/或处理装置之间的无电气连接,以减少清洗消毒对内窥镜的影响。
然而,在现有的无线内窥镜连接器中,通常需要另外设置较大的收容空间以容纳用于实现无电气连接的无线模组,容易导致内窥镜连接器变得庞大且笨重,不利提升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应用于内窥镜,连接器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侧向凸出的耳部;主板,其设置在主体外壳内;以及无线模组,其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用于无线发射图像信号,所述无线受电模组用于无线接收电力,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用于无线传输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受电模组和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所述耳部内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通过这三种无线模组可以实现内窥镜与其适配装置(光源装置和/或处理装置)之间的无电气连接,降低了消毒灭菌过程对内窥镜的影响。而且,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受电模组和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耳部内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这样,一方面对现有的连接器的结构和外形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保持连接器的结构紧凑;另一方面,由于无线模组设置在耳部的内部,耳部的表面依然是光洁平整的,更有利于清洁工作,尤其在医用环境中,更有利于进行杀菌消毒;再一方面,耳部还可以对无线模组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无线模组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耳部包括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图像信号发射模组设置在第一耳部内;和/或,无线受电模组设置在第二耳部内;和/或,控制信号传输模组设置在第一耳部和/或第二耳部内。
示例性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在主体外壳的两侧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主体外壳的侧壁上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束过孔和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设置在第一耳部内的无线模组的电缆和连接至设置在第二耳部内的无线模组的电缆分别穿过第一线束过孔和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主板。
示例性地,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第一耳部内的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电路板上。
示例性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座,主板通过电缆电连接至连接座。
示例性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电路板的第一面上,第一面朝向主体外壳的前侧,连接座设置在电路板的第二面,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
示例性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为红外传输模组。
示例性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为毫米波发射模组。
示例性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包括彼此连接的无线通信天线和无线通信芯片,无线通信天线的周围存在1mm以上的净空区域,在净空区域内不存在金属件。
示例性地,耳部包括:连接至主体外壳的耳部壳体,耳部壳体上设置有凹陷部,无线模组容纳在凹陷部内;以及耳部盖体,其扣合在凹陷部上。
示例性地,体外壳包括前端具有开口的后罩体和扣合在开口上的前盖,耳部设置在后罩体的外侧壁上。
示例性地,主体外壳上还设置有侧向凸出的多个接头,多个接头相对耳部位于远离主体外壳的前端的一侧,并且至少部分接头在耳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耳部的覆盖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用于与上文所述的任一种连接器相适配,内窥镜适配装置包括图像信号接收模组,用于接收连接器的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发射的图像信号;和/或,无线供电模组,用于向连接器的无线受电模组无线供电;和/或,适配控制信号传输模组,用于与连接器的控制信号传输模组无线传输控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内窥镜和/或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窥镜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窥镜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内窥镜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7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主体外壳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图8所示的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连接器;100、主体外壳;101、吸引接头;102、测漏器接头;103、送气接头;104、送水接头;105、辅助送水接口;110、第一耳部;111、耳部壳体;112、凹陷部;113、耳部盖体;114、透光窗口;120、第二耳部;130、第一线束过孔;140、第二线束过孔;150、后罩体;152、开口;160、前盖;200、导光部;201、导光部的近端;202、导光部的远端;410、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1、无线通信天线;412、无线通信芯片;420、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30、电路板;431、第一面;432、第二面;460、连接座;500、无线受电模组;20、内窥镜;22、插入部;22a、头端;24、操作部;30、光源装置;40、处理装置;50、第一线缆;60、第二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典型的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20、光源装置30和处理装置40。内窥镜20具有插入到受检体内的插入部22、设置于插入部22的近端的操作部24、第一线缆50以及连接器10。第一线缆50包括引导光源装置30所发出的照明光的导光光纤、发送在采集被照明光照射的观察对象时由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信号的信号线、向图像采集装置等各部件供电的电力线、控制设置于插入部22的远端的图像采集装置和供电的控制线等。信号线可以包括成像光纤或者同轴线,电力线和控制线可以包括同轴线。基于此,第一线缆50可以为光纤和同轴线等复合而成的线束。线束外可以套设有保护层。第一线缆50的远端连接至操作部24,而第一线缆50的近端通常设置有与光源装置30连接的连接器10。
光源装置30例如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LD(Laser Diode)等半导体光源或疝气灯等卤素灯来产生照明光。在将连接器10连接到光源装置30的情况下,照明光入射到连接器10并经由第一线缆50从插入部22的前端照射到观察对象。
光源装置30通过第二线缆60连接至处理装置40。处理装置40可以提供控制光源装置30发出的照明光的光量和发光时机的控制信号、控制成像传感器的动作等的控制信号,而且处理装置40还用于对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被照明光照射的观察对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以生成内窥镜图像。这些控制信号和图像信号可以经由第二线缆60和光源装置30在处理装置40和连接器10之间传输。在后文中将要描述的,控制信号和图像信号也可以直接在连接器和处理装置40之间传输。处理装置40与显示器及控制台电连接。显示器显示处理装置40所生成的内窥镜图像和与内窥镜图像有关的信息等。控制台可以为接受功能设定等的输入操作的用户界面。
另外,在图示实施例中,处理装置40与光源装置30分体设置,并通过第二线缆60通信。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装置40和光源装置30可以集成。
为降低清洗消毒过程对内窥镜成像的影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连接器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来传输图像信号、控制信号和电力。该连接器是易于与光源装置30连接的内窥镜的连接器。下文将参照图2-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10。连接器10可以包括主体外壳100、无线模组和主板(未示出)。
主体外壳100上设置有侧向凸出的耳部。该耳部具体可以为扁平状结构。通常情况下,耳部包括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可以在主体外壳100的前端的两侧相对设置。在此情况下,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的中心的连线经过主体外壳100的轴线。可选地,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也可以不相对设置。在此情况下,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的中心的连线不经过主体外壳100的轴线。在连接器10放在桌面等各种平台上时,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可以防止连接器10在平台上滚动,这样连接器10可以保持被放置在平台上的取向,当需要连接到光源装置上时可以直接插,而不用辨识连接器10的当前取向。当然,本申请并不排除仅设置一个耳部的方案。
主体外壳100上还设置有侧向凸出的多个接头,这些接头相对耳部位于远离主体外壳100的前端(即,用于与内窥镜适配装置插接的一端)的一侧,并且至少部分接头在耳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耳部的覆盖范围内,如此,当侧向放置连接器10时,可通过耳部保护其所覆盖的接头免受磕碰。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主体外壳100上设置有吸引接头101、测漏器接头102、送气接头103、送水接头104、辅助送水接口105,其中,吸引接头101和测漏器接头102在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耳部110的覆盖范围内,送气接头103和送水接头104在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二耳部120的覆盖范围内。
示例性地,结合参见图5-7,主体外壳100可以包括前端具有开口152的后罩体150和扣合在开口152上的前盖160。例如包括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的耳部可以设置在主体外壳100的外侧壁上。示例性地,耳部可以沿着主体外壳100的径向方向凸出。
主体外壳100上穿设有导光管200,导光管200内可以设置有光纤。光纤可以传导照明光。该光纤可以为单模光纤,也可以为多模光纤。导光管200可以沿着主体外壳100的轴向方向P-P穿过主体外壳100,如图3-4所示。示例性地,导光管200的近端201凸出于主体外壳100的近端。当该连接器10连接至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30时,导光管200的近端201可以插入到光源装置30的导光座上。光纤穿过导光管200并延伸到近端201光耦合至光源装置30,光纤经由第一线缆50延伸到内窥镜20的插入部22的头端22a,用于照亮观察对象,如图2所示。
主板可以设置在主体外壳100内。主板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卡接或其他各种形式设置在主体外壳100内。主板可以与第一线缆50中的电力线、信号线、控制线等电连接,以传输内窥镜内各部分之间各种电子信号,主板可以为内窥镜内各种电学部件的控制和运行提供基础。主板可以为现有的内窥镜的连接器所采用的主板,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并非在于主板本身,因此本文将不再对其进一步详述。
无线模组可以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无线受电模组500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用于无线发射图像信号,无线受电模组500用于无线接收电力,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用于无线传输控制信号;其中,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无线受电模组500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耳部内并与主板电连接。
示例性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通过空间电磁场的变化进行信号传输,也可以通过光通信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使用现有的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向处理装置40或光源装置30发送内窥镜的图像信号。相应地,处理装置40或者光源装置30上可以设置有与该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进行无线通信的图像信号接收模组,用于从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接收图像信号。
示例性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采用无线电传输技术来发送图像信号,相比于基于光信号的图像传输技术,无线电传输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对对准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连接器的设计难度,从而降低成本。而且采用无线电方式传输图像信号,对于无线传输路径上的清洁度的要求也明显降低。使用者无需对连接器执行严格的清洁标准。具体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为毫米波发射模组。毫米波发射模组的通信速率可以达到6Gbps,其具有传输图像信号速率大、延时小等优点,而且信号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对准精度要求远低于光通信的方式。因此,本实施例主要以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为无线电传输模组(例如,毫米波发射模组)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也可以为光通信模组,并且,当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为光通信模组时,为了减少对现有连接器结构的变更,其可以自前盖160或者导光管200所在平面伸出。
示例性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设置在第一耳部110内,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与主板电连接。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通过粘接、焊接、卡接等各种合适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耳部110内。
示例性地,如图3-5所示,无线受电模组500可以设置在第二耳部120内,无线受电模组500可以与主板电连接。无线受电模组500用于无线接收电力。无线受电模组500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技术来接收内窥镜工作所需要的电力。这里的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是现有的各种合适的无线充电技术,例如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也可以是未来可能出现的任意形式的无线充电技术。示例性地,无线受电模组500可以包括无线受电感应线圈。通过初级线圈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无线受电感应线圈作为次级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一定的电流,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满足内窥镜工作所需的供电需求。这样的无线受电模组500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利用无线充电技术提供内窥镜工作所需要的供电,避免了连接器的电触点在清洗消毒和反复插拔的过程中磨损,由此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无线受电模组500通常是依靠电磁感应来形成电流,因此对于对准要求较低,这样会进一步降低连接器10的设计难度,并且降低了用户插拔的难度。通过将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和无线受电模组500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内,可以避免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和无线受电模组500相互干扰。
示例性地,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在主体外壳100的两侧相对设置。这样,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彼此之间距离最远。无线电传输和无线充电均是通过空间电磁场的变化进行传输,如果距离过近,在空间会形成耦合现象,导致传输干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和无线受电模组500分别位于主体外壳100两侧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内,可保证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和无线受电模组500的空间距离足够远,可以有效避免电磁互扰。这样的连接器10结构也更简单,成本更低,易于维修。
示例性地,如图3-5所示,无线模组还可以包括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可以用于无线接收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常是低频信号,图像信号通常是高频信号,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和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无线通信形式。在图示实施例中,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与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都设置在第一耳部110内。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也可以与无线受电模组500均设置在第二耳部120内,或者可选地,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内均设置有控制信号传输模组。这样,可以使得空间布局紧凑,占据空间位置小。示例性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可以为红外传输模组。控制信号的传输可以采用光通信的形式,且优选为近红外光,这样可以满足传输控制信号的需求,而且整体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连接器1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430,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和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均设置在电路板430上。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天线411和无线通信芯片412,无线通信天线411和无线通信芯片412可以设置在电路板430上。电路板430可以是陶瓷电路板、PCB电路板等各种形式的电路板。由此,可以使连接器10的空间布局紧凑,占据空间较小,避免对连接器10的原有结构产生影响。示例性地,无线通信天线411周围存在1mm以上的净空区域,该净空区域是指不存在金属件的区域。亦即,天线周围1mm内不存在其他金属器件。其中,由于无线通信天线411是靠电磁波传输的,若无线通信天线411周围有金属件,会产生热量损耗,通过在无线通信天线411周围设置1mm以上的净空区域,可以减少热量损耗,降低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的发热量。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连接器10还可以包括连接座460,连接座46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430上,主板可以通过电缆电连接至连接座460。连接座460的设置可以便于电缆与电路板430的连接,组装和维修都变得更加容易。示例性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和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可以均设置在电路板430的第一面431上,第一面431可以朝向主体外壳100的前侧(即,与内窥镜适配装置相对的一侧)。连接座46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430的第二面432,第二面432可以与第一面431相对。这样,使得整体装置结构更加紧凑。
示例性地,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中的任一个都可以包括耳部壳体和耳部盖体。以第一耳部110为例,其包括耳部壳体111和耳部盖体113,如图4所示。耳部壳体111可以连接至主体外壳100,耳部壳体111上可以设置有凹陷部112,无线模组可以容纳在凹陷部112内。在图示实施例中,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可以容纳在凹陷部112内。耳部壳体111可以通过一体化成型、焊接、卡接或其他各种形式连接至主体外壳100,凹陷部112为无线模组的设置提供了空间。
耳部盖体113可以扣合在凹陷部112上,耳部盖体113上与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对应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透光窗口114。耳部盖体113可以保护耳部内的各种装置,提高了连接器10的稳定性。当然,在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具有其他结构的情况下,透光窗口114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合适的位置上,只要与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相对应即可。在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为红外传输模组的情况下,其发射管与接收端通常需要保持路径上透光,透光窗口114与红外传输模组的位置相对应可以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透光窗口114可以包括透明的塑料、玻璃或其他各种形式。透光窗口114可以采用粘接或者卡接等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在耳部盖体113上。当然,根据需要,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采用其他方式传输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主体外壳100的侧壁上与第一耳部110和第二耳部120相对应的位置处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束过孔130和第二线束过孔140,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移除主体外壳100的前盖以及第一耳部110的耳部盖体113和第二耳部120的耳部盖体的情况。连接至设置于第一耳部110内的无线模块(例如,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和/或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的电缆和连接至设置于第二耳部120内的无线模块(例如,无线受电模组500和/或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的电缆可以分别穿过第一线束过孔130和第二线束过孔140连接至主板。第一线束过孔130和第二线束过孔140的设置可以使得主体外壳100内的各种导线、电线等的走线更加简单,提升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通过这三种无线模组可以实现内窥镜与其适配装置(光源装置和/或处理装置)之间的无电气连接,降低了消毒灭菌过程对内窥镜的影响。而且,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受电模组和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耳部内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这样,一方面对现有的连接器的结构和外形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保持连接器的结构紧凑;另一方面,由于无线模组设置在耳部的内部,耳部的表面依然是光洁平整的,更有利于清洁工作,尤其在医用环境中,更有利于进行杀菌消毒;再一方面,耳部还可以对无线模组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无线模组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内窥镜。内窥镜可以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连接器10。该内窥镜20的操作部24可以通过第一线缆50连接至连接器10。具有上文所述的任一种连接器10可以使得内窥镜可以与内窥镜适配装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形式传输图像信号、控制信号和电力,这样的内窥镜具有连接器10所带来的各种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该内窥镜适配装置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光源装置30和/或处理装置40,或者是光源装置与处理装置集成的一体装置。内窥镜适配装置可以用于与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连接器10相适配。内窥镜适配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无线发射的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接收模组,和/或,用于向无线受电模组500无线供电的无线供电模组,和/或,用于与连接器10的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无线传输控制信号的适配控制信号传输模组。控制信号传输模组420采用红外传输模组的实施例中,适配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可以与该红外传输模组相适配。在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采用毫米波发射模组的实施例中,图像信号接收模组可以与该毫米波接收模组相适配。无线供电模组与无线受电模组500相匹配,例如可以采用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无线供电模组作为初级线圈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无线受电感应线圈510作为次级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一定的电流。
示例性地,在内窥镜适配装置包括光源装置30的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供导光管200插入的导光部插孔。可选地,无线供电模组和图像信号接收模组也可以设置在光源装置30上。示例性地,无线供电模组与图像信号接收模组可以分别位于导光部插孔的两侧。无线供电模组与图像信号接收模组可以构造为分别与图像信号发射模组410和无线受电模组500对准。由此可以提高无线信号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系统可以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内窥镜和/或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6)
1.一种连接器,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侧向凸出的耳部;
主板,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内;以及
无线模组,其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用于无线发射图像信号,所述无线受电模组用于无线接收电力,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用于无线传输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受电模组和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所述耳部内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包括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
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耳部内;
和/或,
所述无线受电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耳部内;
和/或,
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耳部和/或所述第二耳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在所述主体外壳的两侧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束过孔和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第一耳部内的所述无线模组的电缆和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第二耳部内的所述无线模组的电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线束过孔和所述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所述主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耳部内的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座,所述主板通过电缆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主体外壳的前侧,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面上,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为红外传输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为毫米波发射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包括彼此连接的无线通信天线和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天线的周围存在1mm以上的净空区域,在所述净空区域内不存在金属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包括:
连接至所述主体外壳的耳部壳体,所述耳部壳体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无线模组容纳在所述凹陷部内;以及
耳部盖体,所述耳部盖体扣合在所述凹陷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包括前端具有开口的后罩体和扣合在所述开口上的前盖,所述耳部设置在所述后罩体的外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置有侧向凸出的多个接头,所述多个接头相对所述耳部位于远离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的一侧,并且至少部分所述接头在所述耳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耳部的覆盖范围内。
14.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15.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相适配,所述内窥镜适配装置包括:
图像信号接收模组,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器的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发射的图像信号;和/或,
无线供电模组,用于向所述连接器的无线受电模组无线供电;和/或,
适配控制信号传输模组,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的控制信号传输模组无线传输控制信号。
16.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和/或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适配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1616.0U CN219645670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1616.0U CN219645670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45670U true CN219645670U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785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21616.0U Active CN219645670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45670U (zh) |
-
2022
- 2022-12-01 CN CN202223221616.0U patent/CN2196456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58239B2 (en) | Endoscope system | |
US10433711B2 (en) | Connector and endoscope system | |
EP2020204B1 (en) | Endoscope | |
US5701155A (en) | Processor module for video inspection probe | |
US7662093B2 (en) | Reduced size imaging device | |
US7361140B2 (en) | Connector for a combination cable, combination cable connected thereto, socket therefor, device for feeding light, plug connection system and endoscopy system | |
US10463231B2 (en) | Endoscope | |
US8517922B2 (en) |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 |
US6458078B1 (en) | Endoscope fitted with an electric system and a light guide | |
US20210338059A1 (en) | Endoscope distal end structure and endoscope | |
US10231603B2 (en) | Connector | |
US11877723B2 (en) | Illuminator circuit board assembly for an endoscope | |
US10231604B2 (en) | Connector | |
CN219645670U (zh) | 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 |
US11857166B2 (en) | Imaging unit and endoscope | |
US8287302B2 (en) | Cable end connectors | |
US20230000320A1 (en) | Endoscope processor and endoscope system | |
JP2019018049A (ja) | コネクタ | |
US20170325665A1 (en) | Illuminator Circuit Board Assembly for An Endoscope | |
CN215534202U (zh) | 一种内窥镜照明传输系统及内窥镜 | |
WO2020148814A1 (ja) | 内視鏡システム、および、内視鏡 | |
CN214965285U (zh) | 一种容易装卸的一次性电子内窥镜 | |
CN220025001U (zh) | 一种内窥镜通用端头及内窥镜 | |
US20220409032A1 (en) | Distal end portion of endoscope, distal end frame, endoscope, and electric conduction confirmation method | |
CN117598650A (zh) | 内窥镜系统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