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3289U -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3289U
CN219643289U CN202320769413.0U CN202320769413U CN219643289U CN 219643289 U CN219643289 U CN 219643289U CN 202320769413 U CN202320769413 U CN 202320769413U CN 219643289 U CN219643289 U CN 219643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fixed mounting
shell
building monitoring
angl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94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宾
张洪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Nap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Nap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Nap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Nap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94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3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3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3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设计对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通过支撑圈旋转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将线头夹持在夹持装置中,旋转手盘,线头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线之间的拉力带动夹持装置进行移动,夹持装置带动移动条在矩形壳的内部进行移动,螺栓将矩形壳和移动条之前固定较松动,同时两个线头之间的距离靠近,将带动移动条旋转,移动条通过矩形壳带动齿轮进行旋转,从而使两条线几乎可以完全缠绕在一起,将线头插入到卡筒中,线头插入到物孔中,然后顺着卡槽移动,然后松开受力圈,将线头固定在卡筒上,使线头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很多地方都会安装监控,便于记录发生特殊情况,可以随时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取证,尤其像是楼宇中,因为隐蔽,所以安装得更多。
现有的楼宇监控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很好地进行使用,可以进行很好的监控,在安装的时候,都需要将监控使用光纤和电缆进行连接在电源和网络上,由于线路的数量多,需要将线拧在一起,现有地拧线装置,可以很好地将两股线拧在一起,但是随着线拧在一起,线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当快要完成的时候,两者之间几乎没有距离,角度会和距离会发生变化,现有的对接装置不能进行调节角度调节,导致在拧线的时候,不能完全拧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对接装置不能进行调节角度调节,导致在拧线的时候,不能完全拧在一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通过支撑圈旋转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转杆底部的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内部旋转连接有两个相啮合的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上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壳,所述矩形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条,其中一个所述齿轮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装置杆,所述装置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装置杆上滑动连接有顶圈,所述顶圈与支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夹持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盘,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杆滑动连接在弧形槽的内部,所述顶圈顶紧在装置壳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矩形壳与移动条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装置壳的底部呈开口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条底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筒,所述卡筒上开设有物孔,所述物孔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筒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受力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受力圈与安装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返回弹簧,且返回弹簧位于卡筒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线头夹持在夹持装置中,旋转手盘,线头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线之间的拉力带动夹持装置进行移动,夹持装置带动移动条在矩形壳的内部进行移动,螺栓将矩形壳和移动条之前固定较松动,同时两个线头之间的距离靠近,将带动移动条旋转,移动条通过矩形壳带动齿轮进行旋转,从而使两条线几乎可以完全缠绕在一起,移动受力圈,受力圈在卡筒上进行移动,使返回弹簧进行压缩,在安装线头的时候,将线头插入到卡筒中,然后线头插入到物孔中,然后顺着卡槽移动,移动到卡槽的最后位置,然后松开受力圈,返回弹簧带动受力圈复位,将线头固定在卡筒上,使线头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卡筒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支撑架;3、转杆;4、手盘;5、角度调节装置;51、装置壳;52、齿轮;53、装置杆;54、支撑块;55、夹持弹簧;56、顶圈;57、矩形壳;58、移动条;6、弧形槽;7、夹持装置;71、安装板;72、卡筒;73、受力圈;74、返回弹簧;75、物孔;7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一侧通过支撑圈旋转连接有转杆3,转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5,角度调节装置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装置7;
角度调节装置5包括安装在转杆3底部的装置壳51,装置壳51的内部旋转连接有两个相啮合的齿轮52,两个齿轮52上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壳57,矩形壳5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条58,其中一个齿轮52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装置杆53,装置杆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4,装置杆53上滑动连接有顶圈56,顶圈56与支撑块54之间固定安装有夹持弹簧55,转杆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盘4,角度调节装置5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6,装置杆53滑动连接在弧形槽6的内部,顶圈56顶紧在装置壳51的一侧,矩形壳57与移动条58通过螺栓固定,装置壳51的底部呈开口状。
在实施例中,将线头夹持在夹持装置7中,旋转手盘4,线头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线之间的拉力带动夹持装置7进行移动,夹持装置7带动移动条58在矩形壳57的内部进行移动,螺栓将矩形壳57和移动条58之前固定较松动,同时两个线头之间的距离靠近,将带动移动条58旋转,移动条58通过矩形壳57带动齿轮52进行旋转,从而使两条线几乎可以完全缠绕在一起。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夹持装置7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条58底部的安装板71,安装板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筒72,卡筒72上开设有物孔75,物孔7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76,卡筒7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受力圈73,受力圈73与安装板71之间固定安装有返回弹簧74,且返回弹簧74位于卡筒72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受力圈73,受力圈73在卡筒72上进行移动,使返回弹簧74进行压缩,在安装线头的时候,将线头插入到卡筒72中,然后线头插入到物孔75中,然后顺着卡槽76移动,移动到卡槽76的最后位置,然后松开受力圈73,返回弹簧74带动受力圈73复位,将线头固定在卡筒72上,使线头便于安装。
工作原理:
如图1-图4所示,移动受力圈73,受力圈73在卡筒72上进行移动,使返回弹簧74进行压缩,在安装线头的时候,将线头插入到卡筒72中,然后线头插入到物孔75中,然后顺着卡槽76移动,移动到卡槽76的最后位置,然后松开受力圈73,返回弹簧74带动受力圈73复位,将线头固定在卡筒72上,使线头便于安装,将线头夹持在夹持装置7中,旋转手盘4,手盘4带动转杆3进行旋转,转杆3带动角度调节装置5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夹持装置7进行旋转,夹持装置7带动线在拧在一起,随着线的拧动,线头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线之间的拉力带动夹持装置7进行移动,夹持装置7带动移动条58在矩形壳57的内部进行移动,螺栓将矩形壳57和移动条58之前固定较松动,同时两个线头之间的距离靠近,将带动移动条58旋转,移动条58通过矩形壳57带动齿轮52进行旋转,齿轮52带动装置杆53在弧形槽6的内部进行旋转,同时带动顶圈56、夹持弹簧55和支撑块54进行旋转,夹持弹簧55将顶圈56卡紧在装置壳51的表面,增加一定的阻力,防止在缠线的时候,两股线较为松动,导致缠绕的线比较松动,从而使两条线几乎可以完全缠绕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通过支撑圈旋转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5),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装置(7),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包括安装在转杆(3)底部的装置壳(51),所述装置壳(51)的内部旋转连接有两个相啮合的齿轮(52),两个所述齿轮(52)上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壳(57),所述矩形壳(5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条(58),其中一个所述齿轮(52)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装置杆(53),所述装置杆(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4),所述装置杆(53)上滑动连接有顶圈(56),所述顶圈(56)与支撑块(54)之间固定安装有夹持弹簧(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盘(4),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杆(53)滑动连接在弧形槽(6)的内部,所述顶圈(56)顶紧在装置壳(5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57)与移动条(58)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装置壳(51)的底部呈开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条(58)底部的安装板(71),所述安装板(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筒(72),所述卡筒(72)上开设有物孔(75),所述物孔(7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76),所述卡筒(7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受力圈(7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圈(73)与安装板(71)之间固定安装有返回弹簧(74),且返回弹簧(74)位于卡筒(72)的外表面。
CN202320769413.0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Active CN219643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9413.0U CN21964328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9413.0U CN21964328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3289U true CN219643289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9413.0U Active CN21964328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3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43289U (zh) 一种楼宇监控用对接装置
CN111578102B (zh) 一种安防用监控摄像头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56181U (zh) 一种智能楼宇间的双向角度调整装置
CN214618787U (zh) 一种远程监控装置
CN210687625U (zh) 一种安防监控器材调节装置
CN215730879U (zh) 一种用于监控的录音设备
CN212660266U (zh) 一种安防用实时监控装置
CN208508371U (zh) 线夹安装杆辅助安装装置
CN113325213B (zh) 一种接入夹具转动定位结构
CN213930275U (zh) 一种安防监控设备固定支架
CN219889223U (zh) 一种安防监控设备用固定架
CN219302508U (zh) 一种电力仪表的固定装置
CN218409090U (zh) 输电线路用视频监测装置
CN216647518U (zh)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的防火预警装置
CN220988426U (zh) 一种电动窗帘安装机构
CN214202574U (zh) 网络系统专用安防监控装置
CN219495297U (zh) 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系统
CN220961955U (zh) 一种光缆安装用支撑装置
CN219655716U (zh) 一种拼接式行动记录装置
CN22085365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多功能传感器
CN21557543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慧用电监测报警装置
CN218348236U (zh) 一种监控装置
CN215647805U (zh) 一种传感数据的分析装置
CN215721988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监控设备
CN219263655U (zh) 一种堡垒机安装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