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2897U - 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42897U CN219642897U CN202321000262.9U CN202321000262U CN219642897U CN 219642897 U CN219642897 U CN 219642897U CN 202321000262 U CN202321000262 U CN 202321000262U CN 219642897 U CN219642897 U CN 2196428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device
- side wall
- pole core
-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64 aero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687 interca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0 interca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086 sid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40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2,2,4,4,6,6-hexaphenoxy-1,3,5-triaza-2$l^{5},4$l^{5},6$l^{5}-triphosphacyclohex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N=1P(OC=2C=CC=CC=2)(OC=2C=CC=CC=2)=NP(OC=2C=CC=CC=2)(OC=2C=CC=CC=2)=NP=1(OC=1C=CC=CC=1)OC1=CC=CC=C1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46 body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482 conductive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储能装置包括壳体、极芯和保护件;壳体设有容纳腔,极芯收容于容纳腔内,且沿着壳体的厚度方向,极芯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膨胀空间;保护件收容于膨胀空间内,且保护件与极芯之间的最小距离和保护件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小于预设阈值;保护件包括本体和缓冲流体,本体为柔性的中空体,缓冲流体密封于本体内;当本体受到超过爆破阈值的压力时,本体上形成开口以释放缓冲流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以及电动车的普及,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在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中的副反应容易导致极片厚度增加,极芯在厚度方向上膨胀。当极芯膨胀程度超过电池可承受限度时,负极片的嵌锂能力会显著降低,易引发极片产生析锂问题,影响电池使用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极芯膨胀引发极片产生析锂而影响电池使用性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壳体、极芯和保护件;
壳体设有容纳腔,极芯收容于容纳腔内,且沿着壳体的厚度方向,极芯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膨胀空间;
保护件收容于膨胀空间内,且保护件与极芯之间的最小距离和保护件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小于预设阈值;
保护件包括本体和缓冲流体,本体为柔性的中空体,缓冲流体密封于本体内;当本体受到超过爆破阈值的压力时,本体上形成开口以释放缓冲流体。
一种实施例中,本体上设有爆破区,爆破区的力学强度低于本体上其他区域的力学强度。
一种实施例中,爆破区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一种实施例中,缓冲流体为电解液或/和添加剂;或者缓冲流体为气体。
一种实施例中,容纳腔的厚度H大于或等于极芯的厚度D的102%,且小于或等于极芯的厚度D的110%。
一种实施例中,保护件沿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极芯的正投影重合。
一种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在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两个第三侧壁围设形成容纳腔;
保护件设置于第一侧壁与极芯之间,或者设置于第二侧壁与极芯之间。
一种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在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两个第三侧壁围设形成容纳腔;
保护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保护件设置于第一侧壁与极芯之间,且至少一个保护件设置于第二侧壁与极芯之间。
一种实施例中,极芯和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极芯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一致;保护件的数量为偶数个,且保护件对称地设置于极芯的相对两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模组,储能模组包括多个储能装置,多个储能装置电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相邻的储能装置之间设置气凝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的储能模组,储能模组用于向用电设备供电。
综上,本申请通过在极芯与壳体之间设置保护件,使得储能装置在正常使用以及极芯膨胀初期,极芯能够均匀受压,避免了极芯边缘区域因受力畸增而析锂问题;在极芯膨胀后期,保护件破裂后能够留出极芯继续膨胀的余量,同时还能够向极芯内部补充电解液或添加剂,进一步提升了储能装置的循环性能,延长了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储能装置的电化学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包括保护件的储能装置100、包括多个储能装置100的储能模组(图未示)和使用所述储能装置100的用电设备(图未示)。本实施例中的储能装置100以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当该储能装置100为单体电池时,其可为方形电池。多个储能装置100电连接形成储能模组,且相邻的储能装置100之间设置气凝胶,用于为储能装置100的电芯膨胀提供缓冲。可以理解,储能模组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系统等。
其中,以用电设备为汽车为例进行说明,汽车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或者增程式汽车等。汽车包括电池、控制器和马达。电池用于向控制器和马达供电,作为汽车的操作电源和驱动电源,例如,电池用于汽车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例如,电池向控制器供电,控制器控制电池向马达供电,马达接收并使用电池的电力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汽车提供驱动动力。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100的实际应用场景可以为但不限于所列举产品,还可以是其他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电池的应用场景做严格限制。
为方便描述,定义图1所示储能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储能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储能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相同是允许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公差。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10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储能装置100包括壳体10、正极端盖组件20、负极端盖组件30、极芯40和保护件50。极芯40和保护件50均收容于壳体10,正极端盖组件20和负极端盖组件30分别安装于壳体10的相对两端并密封壳体10。
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矩形的中空体,其包括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和两个第三侧壁16,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5均与两个第三侧壁16连接,且第一侧壁14与第二侧壁15在储能装置10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三侧壁16在储能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壳体10开设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和容纳腔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和两个第三侧壁16连接围成所述容纳腔13。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设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部。第一开口11、容纳腔13和第二开口12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上贯通。第一开口11用于安装正极端盖组件20,第二开口12用于安装负极端盖组件30,容纳腔13用于容纳极芯40和保护件50。
容纳腔13的厚度为H,容纳腔13的厚度H是指壳体10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相对两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材料为铝,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0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具体不做限定。
正极端盖组件20与壳体10的第一开口11适配。正极端盖组件20包括正极极柱21和注液孔(图未示)。正极极柱21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作储能装置100外接其他设备时的正极。正极端盖组件20装于第一开口11并与第一开口11密封连接。正极极柱21露出壳体10。
负极端盖组件30与壳体10的第二开口12适配。负极端盖组件30包括负极极柱31和防爆阀32,负极极柱31和防爆阀32间隔设置。负极极柱31与防爆阀32间隔设置。负极极柱31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作储能装置100外接其他设备时的负极端。防爆阀32在储能装置100内部的压力过大时,能够自动打开泄压,以防止储能装置100爆炸。负极端盖组件30装于第二开口12并与第二开口12密封连接。负极极柱31和防爆阀32露出壳体10。
极芯40大致呈矩形块状,能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以储存或释放电能。极芯40包括主体41、正极极耳42和负极极耳43。极芯40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极芯40的主体41。正极片其余部分构成正极极耳42,负极片其余部分构成负极极耳43。本申请实施例中,正极极耳42和负极极耳43沿着极芯4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相对设于主体41两端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正极极耳42和负极极耳43也可以共同位于主体41的一端。正极极耳42与正极极柱21焊接并能够导通;负极极耳43与负极极柱31焊接并能够导通。
极芯40的厚度为D,极芯40的厚度D是指极芯40的主体41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其中,容纳腔13的厚度H大于或等于极芯40的厚度D的102%,且小于或等于极芯40的厚度D的110%。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的保护件50的结构示意图。
保护件50包括本体51和缓冲流体,本体51为密闭的空腔结构,用于储存缓冲流体。本实施例中,本体51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矩形中空体,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收容于本体51内的缓冲流体能够在本体51内自由地流动。
缓冲流体可以是电解液或者添加剂。其中,添加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成膜添加剂、导电添加剂、阻燃添加剂、过充保护添加剂、控制电解液中水酸含量的添加剂、改善低温性能的添加剂和多功能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流体还可以是气体。
本体51由聚合物膜通过封装闭合形成。其中,聚合物膜的材质为不与电解液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中的一种。保护件50的封装方式可以是热封。具体的,在聚合物膜袋中注入电解液或者添加剂后,再将聚合物膜在真空环境下将开口热封以形成保护件50。可以理解,由于聚合物膜较薄,本体51内储存的电解液或者添加剂的体积,亦即本体51的容积,也就大致等于本体51的体积,即本体51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和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三者之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51包括封边区52和主体区54。封边区52设于主体区54周围,封边区52与主体区54一体成型。
本体51上设有爆破区53,爆破区53的力学强度低于本体51其他区域的强度。本体51在受到外部的强力挤压时,爆破区53会发生破裂,本体51内储存的电解液或添加剂通过破裂的爆破区53溢出,而本体51自身因内部液体流出而会收缩。
本实施例中构成爆破区53的本体51部分的厚度小于本体51其他区域的厚度,以便在其受压迫后相较于其他位置第一时间破裂。
本实施例中,爆破区53的爆破阈值为0.2MPa,在其他实施例中,爆破区53的爆破阈值可以为其他值,不作具体限定。爆破区53可以设置在封边区52,也可以设置于主体区54上,爆破区53可以设置于主体区54的中间位置,也可以设置于主体区54的边缘四周位置;爆破区5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爆破区53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极芯40需要补液的位置来进行相应的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一些实施例中,爆破区53可以通过刻痕等其他方式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件5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与极芯4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相同;保护件5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与极芯4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件5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和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不同于极芯4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和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保护件5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小于容纳腔13的厚度H与极芯40的厚度D之差。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100的部分结构图,图5为图4所示的储能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保护件50有两个,包括第一保护件50A和第二保护件50B。制备储能装置100时,首先将极芯40与第一保护件50A和第二保护件50B沿着储能装置10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层叠设置,并且通过第一开口11或者第二开口12收容于壳体10的容纳腔13内。第一保护件50A和第二保护件50B相背设置于极芯40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第一保护件50A和第二保护件50B沿储能装置10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正投影与极芯40的正投影重合,以全面保护极芯40,对极芯40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膨胀进行充分缓冲。保护件50设置于壳体10与极芯40之间,具体为第一保护件50A设置于极芯40与第一侧壁14之间,第二保护件50B设置于极芯40与第二侧壁15之间,可以理解,极芯40与第一侧壁14之间具有第一膨胀空间A,极芯40与第二侧壁15之间具有第二膨胀空间B;第一保护件50A收容于第一膨胀空间A,且第一保护件50A与极芯40之间的最小距离和第一保护件50A与第一侧壁14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小于预设阈值;第二保护件50B收容于第二膨胀空间B,且第二保护件50B与极芯40之间的最小距离和第二保护件50B与第二侧壁15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小于预设阈值。可以理解,第一保护件50A的厚度小于所述的第一膨胀空间A的厚度,第二保护件50B的厚度小于所述的第二膨胀空间B的厚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件50的数量可以为大于二的偶数个,如4个、6个或8个等,保护件50可以对称地设置于极芯40的相对两侧。例如,当保护件50的数量为4个时,两个保护件50设置于极芯40与第一侧壁14之间,即设置于第一膨胀空间A内,另外两个保护件50设置于极芯40与第二侧壁15之间,即设置于第二膨胀空间B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件50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及以上的奇数个,保护件50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如保护件50为一个,则保护件50设置于极芯40与第一侧壁14之间或者设置于极芯40与第二侧壁15之间。可以理解,极芯40与第一侧壁14之间具有膨胀空间,或者极芯40与第二侧壁15之间具有膨胀空间。保护件50收容于膨胀空间内,保护件50与极芯40之间的最小距离和保护件50与第一侧壁14或第二侧壁15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小于预设阈值。保护件5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与极芯40的厚度D之和小于容纳腔13的厚度H。
将正极端盖组件20安装于第一开口11并密封第一开口11,使正极极柱21与极芯40的正极极耳42固定并电连接;将负极端盖组件30安装于第二开口12并密封第二开口12,使负极极柱31与极芯40的负极极耳43固定并电连接。最后,通过注液孔向壳体10内被封闭的容纳腔13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填满极芯40与保护件50及壳体10之间的缝隙。极芯40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能够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正极极耳42或负极极耳43)连接电极端子(正极极柱21或负极极柱31)能够在储能装置100充放电的过程中形成电流回路。
将多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出来的储能装置100的电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实施例1中,容纳腔13的厚度H为52mm,极芯40的厚度D为50mm,即容纳腔13的厚度H为极芯40的厚度D的104%,在102%至110%之间。
保护件5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保护件50沿着极芯4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相背设置。两个保护件50均由PP膜热封而成,PP膜的厚度为0.08mm。保护件5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为460mm,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为110mm,厚度方向尺寸约为1mm。
在两个保护件50的本体51内分别装入50ml(≈460mm×110mm×1mm)的电解液后,将本体51真空环境下封口,再将两个保护件50与极芯40一同装配入壳体10的容纳腔13以最终形成储能装置100。实施例1中储能装置100的设计容量为100Ah。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实施例2中,储能装置100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在两个本体51内分别装入50ml的20%浓度的添加剂,即溶剂含量80%。
对比例
在对比例中,储能装置100不具有保护件50。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和对比例所制备得到的储能装置100在45℃恒温箱内,采用0.5C充电/0.5C放电倍率进行电化学循环测试,得出各储能装置100的容量保持率随循环次数变化的曲线图,即图6。曲线图为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的结果。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实施例1-2和对比例制得的储能装置100的电化学测试曲线图。
根据图6可知,实施例1制得的储能装置100在循环1200次的测试过程中,容量呈正常衰减的趋势;实施例2制得的储能装置100在循环1200次的测试过程中,容量也基本呈正常衰减的趋势,仅在循环至1000次时,容量出现了快速下降1Ah的现象;对比例制得的储能装置100在循环700次时,容量就开始呈现快速衰减趋势。
对比例制得的储能装置100的容量会呈现快速衰减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极芯40的膨胀。随着储能装置100的反复充放电,极芯40与电解液之间发生的副反应会导致极芯40的正负极片厚度增加,故极芯40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将发生膨胀。当膨胀的极芯40抵达壳体10表面时,就会受到壳体10向内的压力。极芯40的负极片的材料一般为多孔材料,在储能装置100正常使用过程中,负极片内能够容纳大量的电解液。当极芯40膨胀,受到外部壳体10的挤压时,负极片内保有的电解液将被挤出负极片,负极片内局部的锂离子浓度显著下降。同时,负极片多孔结构的孔道在挤压状态下容易被压扁,形成大量的闭孔,影响锂离子在负极片内的迁移和穿梭。综上可知,在受压状态下,负极片周围的锂离子浓度降低且锂离子难以嵌入负极片的孔内,从而影响负极片的嵌锂能力。当极芯40的膨胀力进一步增加,超过储能装置100的可承受限度时,负极片的嵌锂能力就会显著下降,容易引发负极片的析锂问题,影响储能装置100的循环性能和寿命。
而且对比例制备的储能装置100均采用方形设计。方形壳体10在棱边处形变难,而在远离棱边的部分,即中间区域,形变更容易。可以理解,在对比例中,极芯40与壳体10之间不存在保护件50的缓冲。当壳体10被膨胀的极芯40挤压变形时,壳体10的棱边处形变量较小,而中间区域形变量大。因此,当极芯40在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均匀膨胀时,由于方形壳体10不同区域形变难度的差异,极芯40的边缘受到壳体10棱边处的挤压力会大于极芯40的中心受到壳体10中心区域的挤压力。极芯40收到的挤压力越大,负极片的嵌锂能力就会越低。因此在对比例中,极芯40的边缘处更容易提前发生析锂问题,影响储能装置100的循环性能,促使储能装置100的容量在循环较少次数后,如700次,即开始呈现快速衰减趋势。
进一步比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的性能测试结果可知,在保护件50内装入电解质后,能够显著缓和储能装置100容量快速衰减的趋势;对比实施例2和对比例的性能测试结果可知,在保护件50内添加添加剂,也能够缓和储能装置100容量快速衰减的趋势。由此可知,装入电解质或添加剂的保护件50能够显著提升储能装置100的循环性能,延长储能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其原因分析如下。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柔性的保护件50在储能装置10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间隔于极芯40与壳体10之间,因此极芯4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以及膨胀初期不会与壳体10直接接触。并且,保护件50沿储能装置10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正投影与极芯40的正投影重合,保护件50能够全面保护极芯40,对极芯40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膨胀进行充分缓冲。在极芯40开始膨胀时,极芯40会通过保护件50挤压壳体10,从而使壳体10产生向内的挤压力。由前文分析可知,届时壳体10由于不同区域形变难度的差异,产生的挤压力并不均匀。其中壳体10棱边处的挤压力大于壳体10中心区域的挤压力。然而,保护件50为柔性件,当不均匀的挤压力大致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施加于保护件50时,保护件50会发生形变,保护件50内的液体也会随之流动。保护件50内的液体会从挤压力大的边缘区域流向挤压力小的中心区域,从而平衡各处不均匀的挤压力,进而向背离壳体10一侧的极芯40施加均匀的力。因此在极芯40膨胀初期,储液装置能够将壳体10所产生的不均匀的挤压力转化为均匀的压力施加于极芯40之上,避免了极芯40的边缘区域因受力畸增而产生的析锂问题,减缓了储能装置100过早出现容量快速衰减的趋势。
随着储能装置100的继续使用,极芯40将因为与电解液的副反应进一步在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膨胀,最终极芯40的膨胀力将会超过保护件50的爆破区53的爆破阈值,使得保护件50从其爆破区53破裂开来,将其储存的电解液或者添加剂从原本的保护件50内释放到壳体10的容纳腔13中。被释放液体的大部分将进入到极芯40内部,填补极芯40在储能装置100循环工作中消耗的电解液,保证了储能装置100的使用性能,延长了储能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护件50在破裂释放储存液体的同时,也将释放其在极芯40与壳体10之间占据的空间,为极芯40在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预留出了继续膨胀的空间余量,进一步减缓了储能装置100的容量衰减的速率,延长了储能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极芯40和壳体10之间设置保护件50,使得在正常使用以及极芯40膨胀初期,极芯40能够均匀受压,避免了极芯40边缘区域因受力畸增而析锂问题,减缓了储能装置100容量衰减速率;在极芯40膨胀后期,保护件50破裂后能够留出极芯40继续膨胀的余量,同时还能够向极芯40内部补充电解液或添加剂,进一步提升了储能装置100的循环性能,延长了储能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极芯和保护件;
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极芯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沿着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所述极芯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膨胀空间;
所述保护件收容于所述膨胀空间内,且所述保护件与所述极芯之间的最小距离和所述保护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所述保护件包括本体和缓冲流体,所述本体为柔性的中空体,所述缓冲流体密封于所述本体内;当所述本体受到超过爆破阈值的压力时,所述本体上形成开口以释放所述缓冲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爆破区,所述爆破区的力学强度低于所述本体上其他区域的力学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区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流体为电解液或/和添加剂;或者所述缓冲流体为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厚度H大于或等于所述极芯的厚度D的102%,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极芯的厚度D的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沿所述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所述极芯的正投影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两个所述第三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保护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极芯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极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两个所述第三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保护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保护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极芯之间,且至少一个所述保护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极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极芯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保护件的数量为偶数个,且所述保护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极芯的相对两侧。
10.一种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组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多个所述储能装置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设置气凝胶。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0-11任一项所述的储能模组,所述储能模组用于向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00262.9U CN219642897U (zh) | 2023-04-25 | 2023-04-25 | 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00262.9U CN219642897U (zh) | 2023-04-25 | 2023-04-25 | 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42897U true CN219642897U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06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00262.9U Active CN219642897U (zh) | 2023-04-25 | 2023-04-25 | 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42897U (zh) |
-
2023
- 2023-04-25 CN CN202321000262.9U patent/CN2196428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75377B (zh) | 电池及其相关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 |
US11342611B2 (en) | Battery pack,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lleviating thermal runaway spreading of battery pack | |
EP4064436A1 (en) | Batter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 |
EP4064422A1 (en) | Battery, device, and battery fabrication method and fabrication apparatus | |
CN109713352B (zh) | 电池组 | |
CN215988964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216413130U (zh) |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 |
CN217468591U (zh) | 一种隔离组件、电池模组、电池和用电装置 | |
CN218414891U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
KR20220133245A (ko) | 배터리 및 관련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 |
KR20220104219A (ko) | 배터리, 장치,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및 배터리 제조 장치 | |
EP4152499A1 (en) |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 |
CN114175376B (zh) | 电池及其相关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 |
KR20230031287A (ko) | 액체 백, 전지 셀, 전지 및 전기 장치 | |
US20230361408A1 (en) | Battery box,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 |
US20230268608A1 (en) |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 |
CN219642897U (zh) | 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 |
WO2024026977A1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8586130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JP2024529913A (ja) | 電池、電力消費装置、電池の製造方法と装置 | |
CN116711124A (zh) |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
CN221327937U (zh) |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KR20150089225A (ko) |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및 전지팩의 안전성을 향상시키는 방법 | |
CN221427964U (zh) | 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7768700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